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6-06-0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再論體罰
篩選基因 訂做寶寶



【社論】
再論體罰
 
 

立法院朝野協商已經達成共識,要把禁止體罰納入〈教育基本法〉修正案,並且最快下會期就會通過實施。為了因應「後體罰時代」的正式來臨,不透過體罰而能進行有效的管教,也避免產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變相體罰,全國教師會將在暑假舉辦「面對零體罰」研習營,先期培訓50名種子教師,教授全國教師如何在校園當個「中性第三者」。

對於全教會的這項計畫,我們當然給予肯定,這代表了全教會不但能積極面對新的環境與挑戰,也象徵全教會在爭取教師的基本權利之外,也逐漸成為為教師專業成長提供服務的專業社群。全教會的逐漸成熟,並能成為另一種類的教育促進團體,對於台灣的教育體制來說,是值得期待之事。

不過,對於體罰問題,我們認為仍存在著進一步的討論空間,並希望能藉由更多的討論,而將「零體罰」與「有效管教」成為彼此相容的事項。

進行「中立第三者」的培訓,全教會這一構想比起僅僅是立法禁制體罰,要來得更為積極也更有意義;然而,我們在此要指出的是,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教師的管教對象是學生,因此,這其中所牽涉的是兩者之間的關係問題,牽涉到社會互動。亦即,無論是立法制止體罰,或是養成教師不經由體罰而能有效管教的能力,其實都只著重這其中的一方:教師,甚至民間某些團體長期以來更是以教師為標靶,視教師為罪魁。

換言之,這「兩者關係」中的另一方:學生,卻是長期以來被忽視的,而這卻正好與禁止體罰的價值觀是矛盾的。也就是說,因為認知到學生所具有的主體性質,因此體罰這一主客對立的權力關係不平等的施為,便是無法接受的;但是,如果我們將學生視為具有行為與思維能力的主體,為什麼在牽涉到師生關係的各種問題中(包括體罰),卻從未注重學生所該相應扮演的角色,而完全由教師來「概括承受」呢?

這個反思提醒我們,必須在「零體罰」的論述與實踐中,將學生這一主體給含括進來,而不能一面說著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一面卻又任學生消失在各種論述之中。這具體的作法應從教師與學生的對話開始來展開,透過對話,可以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彼此瞭解,而從中,教師與學生也都能看到對方、瞭解自己:看到對方的想法、瞭解自己的需改進之處。「零體罰」的達成,決不是教師一方的責任而已,如果僅著重於教師觀念、技巧的改變,但學生一方卻依然如故,這樣的成效將是有限的。至少,如果學生真被視為具有主體能力,就不能將改進的責任全由教師來一肩扛起吧!

(回目錄)



【左右看】篩選基因 訂做寶寶

【左看】
非關優劣 旨在公私
朱政騏/博士生

日前英國醫界以基因篩選的技術阻斷眼癌基因,令一名孕婦成功懷有不帶眼癌缺陷的寶寶。台大醫院亦不落人後,已發展出「基因胚胎篩選術」,未來單一基因缺陷疾病的患者──如喧騰一時的玻璃娃娃與ALD兄弟,將可在「孕前」訂做出健康的後代。

這項技術的發展,令人想起「誰的生命不及格」是否會成為新生兒共同的考題?人人想生「超完美寶寶」會不會複製並擴大貧富差距?男、女比例因此失衡?我們不必過於悲觀,斷言科技的發展必然帶來災難;更毋須為上帝的權威遭僭越或傳統價值不保而哀嘆。科技不離社會,兩者辯證發展。個人基因的優劣不是技術篩選的問題,端看所處的社會脈絡而定,換言之,我們關注的是優劣判準背後的社會關係。強調競爭力的原子化個人,與注重協作共產的聯合體,所需要的基因顯然不同。

科技的生產越來越脫離個人興趣的「手工業」,而涉及龐大的經費與設備,因此耗費諸多人力、物力的科技是否能為眾人所用乃是關鍵,也就是科技的生產、使用的公共化。基因篩選非關優劣,旨在基因與技術本身所處的社會關係是公/私有化的增強或衰弱。




【右看】
人類自大 當心自戕
吳三少/公務員

台大醫院日前以「胚胎基因篩選術」為一位罹患基因疾病的婦人「訂做」健康寶寶,聲稱優生保健工作將提早到「孕前」,可在事前剔除帶有異常基因的胚胎,阻止進入子宮著床。看來美事一樁,無可挑剔,但仔細想想若進一步推廣,帶來的社會問題可謂大矣。

首先,普遍存在華人社會的「重男輕女」觀念,雖說男女平權已呼喊多時,卻不可否認它仍頑強的存在。過去有掐死女嬰或刻意墮女胎的情狀,但基於人的良知,至少不是人人敢做。要是將來有可以免於良心譴責的篩選技術,則性別的失衡必會變本加厲。再者,全球化下激烈競爭,小孩5歲就開始補習,十八般武藝要樣樣精通,如能在受孕前即進行基因篩選,難保父母不會一窩蜂想要提高小孩的IQ、身高等等,競爭提前開始,苦煞人也!

許多科技在發展之初總是帶給人們美好的希望,但往往因人類的自大,反而帶來前所未有的災難。可不是嗎?性別過度失衡可能導致人類滅絕,競爭拉長可能加深不平等。過於自大者,宜當心自戕。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