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毒娃娃台灣變身記
文.李國盛 圖.莊坤儒
2005年下半年,源自非洲的巫毒娃娃在台灣獲得新生。 賜予這些線紮小人生命的,大半是18到30歲的年輕女性,她們在各自求學和上班的生涯中都難免有些小小問題,其中許多人──不論有沒有另一半──更是經常感覺寂寞,心底有些空間期待滿足。 誰說小本創業的最好選擇永遠是餐飲?跟永遠爆滿的餐飲業相比,寂寞空虛的現代人龐大的心靈市場也是有待發掘的金礦,而這場台灣版巫毒信仰背後的推手,就是3個眼光卓越,血液裡流著創業基因的6年級生。 根源於非洲西部的巫毒教,利用獸骨和稻草編成的娃娃行巫,隨著殖民時代許多非洲人被強迫移民,巫毒信仰散佈全球。今日,巫毒信仰在海地和多明尼加等地仍相當普遍,而化身為面具、做成項鍊等小飾品的巫毒娃娃,更成為這些地區常見的手工藝品。 在台灣人認知中,具有詛咒的神祕色彩的巫毒娃娃一向帶有邪惡意味,不過,這樣的情形去年有了改變。3位6年級生創立的「艾思尼克」,將一個個用一條棉線從頭編織到尾、身體紮實的巫毒娃娃賦予新意,它們化身守護、戀愛、治療的守護天使,加上媒體推波助瀾,台北2005巫毒造神運動,造就了當年最熱門的小飾品。 心靈市場 說起來,他們都是早早立志要創業的年輕人。蔡閔帆和陳文政3年前同在京華城擔任商品企劃時,彼此經常交換創業構想,「我們沒有大資本,想的都是小生意,連那陣子熱門的墨西哥捲餅都考慮過,」陳文政回憶。 同樣擁有企管碩士學位,同樣的高度創業熱忱,離開京華城後兩人並未中斷聯絡。最後,同屬心思細密的雙魚座的兩人選擇進攻小飾品業,「我們兩個人都覺得自己還算了解女性,而且女性的飾品市場一直都很大,」蔡閔帆笑說。陳文政拉著女友陳佳鈺加入,組成3人小組,在人潮眾多的東區租店,每月固定前往東南亞看貨、進貨,小吊飾耳環、項鍊等帶有民族風的飾品,都是他們蒐羅販賣的對象,而在累積經營經驗的同時,他們也尋找進一步事業成長的轉機。 2005年初,負責到泰國清邁採購的陳文政,發現3名當地年輕人在路邊的手工藝品市場販賣自己編織的線娃娃。 線娃娃不是新發明,手藝靈巧的年輕人每半個小時可以製造一個。造型多變的線娃娃以當地生產的粗棉線製成,高度8公分左右,從頭到身體、四肢幾乎一體成型。搭在塑膠棚下的小攤上躺了可愛、詭異造型各異的線娃娃,手工精美卻完全沒有包裝。 「這些娃娃每個售價只要50泰銖(約合40元台幣),」陳文政當下決定引進這些小玩偶,在自己店裡販賣,沒想到,消費者的反應卻出乎意料的好。 「泰國線娃娃賣的很好,我們才發現我們可以藉著與他們合作實現理想,但怎麼做呢?」陳佳鈺說,他們決定土法煉鋼,做點相關產品的研究。 首先是回頭審視近年一些流行商品,包括早先在台灣熱賣的日本「治癒系娃娃」,誰買?價位多少?市場有多大?結果發現,「也許現代人太疏離了,反而更重視情感抒發和壓力的紓解,」蔡閔帆認為,用商品說個故事,像是治癒系娃娃填補內心缺憾、光明與惡的對抗故事……。 於是,電影中巫醫對著草編娃娃施法的畫面浮現心底。看著尚在手工時期、造型質樸的線娃娃,艾思尼克3人組一邊構思巫毒娃娃的個性和元素,一邊畫出草圖。一隻抱著大大的紅心,有著圓滾滾造型的粉紅色線娃娃,被艾思尼克設計為「熱戀娃娃」。 「經過討論,我們決定在心上插一隻針,代表邱比特愛神之箭,然後把原來黑色的圓眼睛,換成2個小心型,」蔡閔帆說,加上構思,艾思尼克把新造型傳回泰國,請3人手工小組開始製作。 就這樣,幾個年輕人從自己未曾造訪過的非洲取得故事靈感,開發泰國人的手工, 轉化出的小線人也正式成為「巫毒娃娃」與國內的年輕妹妹見面。 台灣3人組搭上泰國3人組,一邊負責行銷,一邊負責設計,泰國小組打樣完成,雙方來回確認、修改產品後,台灣進一步確認數量,原本「跑單幫」的小店,搖身一變成為國際分工架構的跨國企業。 截至目前為止,艾思尼克總共推出了包括天使惡魔、巫毒詛咒、治癒系、愛戀系和守護系等5類、超過80種的娃娃,剛剛提到的「熱戀娃娃」即屬於愛戀系,除了原本的粉紅色外,後來更製造出黑色和天藍色底色的娃娃。 「說故事行銷」替原本的線娃娃增添了價值,而在面對面的行銷上,艾思尼克更確認店員的解說能準確傳達每個娃娃的「魔力」。 在5大系中,象徵戀愛運道的愛戀系生意自然最好,而送禮、自用兩相宜的「守護系」銷路也不差。左手拿盾牌、右手拿寶劍,頭上還帶著皇冠的「小王子」,靈感取材同名的法國童話故事,網站上寫著「來自童話世界,溫柔善良的小王子,能夠照顧你,挺你……。」就這樣亦中亦西、看似隨性取材的元素混合,再加上店員說明,不少人當場就把不到10公分高的「小王子」抱回家,更有人每天花上半個小時,對它說話。 而部份顧客也的確受到了娃娃魔力催眠,甚而有人打電話或上網,問道,「我買了個『偷心賊』(愛戀系列,象徵魅力增加、愛情加分),每天都跟它講話,但有沒有什麼特殊咒語,可以讓願望更快實現呢?」至於買了愛戀系後順利戀愛的,更喜歡透過上網與朋友分享「神秘」經驗。 變種紫牛 從東區一家小店,到創造出2005年最具話題的吊飾商品,到在香港旺角開第一家海外門市,「速度比我們預期的還快!」幾天下來只睡了不到12小時的陳文政口氣興奮,而包括TOKYU HAND在內的日本通路商,近來也頻頻探詢,也讓他們定下了年底前前進日本市場的目標。 改頭換面的巫毒信仰是否可以打動香港人、日本人?讓許多台灣年輕女性暫時拋開空虛的祈福小娃娃,能否在異地創造新一波的感動?牽涉社會、文化複雜的心靈需求是否有舉世皆然的條件?隨著艾思尼克邁向國外,他們正要驗證答案。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05月號) |
白色巫毒娃娃掛在水族箱內,昏黃的背景透著詭異,卻沒有嚇退期待它魔力加持的顧客。
蔡閔帆、陳文政和陳佳鈺(從左到右),靠著創意和對於流行飾品的敏銳嗅覺,64年次的3人組創業一炮而紅。
柔性力量大!每個月超過3萬隻的銷售量,吸引的都是女性的年輕上班族。
喜歡漫畫的蔡閔帆展示他親手畫的手稿,造型簡單的設計就是5組系列娃娃的最初原型。
把嘴巴封起來,再用釘子狠狠插住心臟,「巫毒詛咒」系列的「插心男」專防小人,可以帶給主人一點安全感。(艾思尼克提供)
比起惡狠狠的詛咒,造型可愛的「偷心賊」屬「愛戀系」,受到許多追求愛情、希望重塑魅力的女性青睞。(艾思尼克提供)
泰國的手工、非洲的故事信仰,搭上隨手採擷的各類流行元素,艾思尼克的娃娃兵團在國內流行飾品市場打開一片天。(艾思尼克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