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惠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一般人接觸佛教後,若有學習的意願,將會接受「三歸依」的儀式,發願將以佛、法、僧等「三」者為「歸」投、「依」止的對象,正式成為佛教徒。根據戒律,有五種「三歸依」的類型。所謂︰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比丘/比丘尼戒)。其中,第五種以「三歸依」的儀式受比丘/比丘尼戒(具足戒)的方式,佛陀後來改用以僧團長老代表審查的制度取代。其他四種,現今仍然實行。若只受「三歸依」,未受戒,名為「翻邪三歸」。若進一步可再以「三歸依」的儀式,發願受持五戒、八關齋戒、十戒(沙彌/沙彌尼戒)。
五戒與儒家的五常
兩千多年前,佛教傳到漢人文化圈之後,唐代華嚴宗第五祖宗密(780~841)大師為分判與融通儒家、道家、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相教、大乘破相教、一乘顯性教的思想,究尋人類本源,著作《華嚴原人論》。他認為佛教的五戒類似漢代儒家董仲舒所提倡「五常」(仁義禮智信),所謂︰「不殺是仁。不盜是義。不邪淫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噉酒肉,神氣清潔,益於智也」。這種類比是有其時代意義,將佛教的倫理與當時的道德規範融合,有助於佛教的推廣與弘揚。但是,面對二十一世紀,我們是否能有新的詮釋?
戒律是人類文化的基礎
佛教的「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其實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有別於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五戒是人類行為的特色,往好的方面做的話,可以成就各種高貴的行為規範,例如︰聲聞戒(八關齋戒、沙彌/沙彌尼戒、比丘/比丘尼戒)或菩薩戒。而且,五戒的學習也可以進展為禪定、智慧、解脫、慈悲等德性。但同時,人類若往壞的方面發展,會比畜生還可怕,對眾生與環境的破壞力驚人,猶如惡魔,乃至引發戰爭或饑饉,造成人間地獄與餓鬼。因此,人類很需要發展出各類生活規範與社會公約,例如︰倫理道德與法律制度,來保障個人安全與財產,以及維護公共安定與繁榮。
受戒是對於生命角色的確認
所以,當佛教徒發願受戒時,是表示對於自己在地球的生命圈中的角色,有深刻的認識,知道做人就是應該如此,而且是做人的「特權」,不是其他種類的動物可以做到的。受五戒時,藉著接受「三歸依」的儀式,隨著授戒法師說三遍︰「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盡形壽,為五戒優婆塞,如來至真等正覺是我世尊」,公開表明態度:從今以後,自己發願不只是「翻邪三歸」,未受戒,當「佛教徒」而已,進而要將五戒善行當作人生價值觀與行為的準則,盡形壽(終身學習),發願當「優質佛教徒」。這種人生價值觀的表態與對道德的堅持很可貴,因為可以匯聚成為社會的一股清流,淨化人心,增進福址,值得慶慰與歡喜。
優質佛教徒終身學習守則
從人口統計和經濟的角度來看,人類現今面臨重要抉擇的時刻。眾生所依存的環境將可永續利用或一夕崩潰,就看未來幾十年,我們如何來善待生命與環境。優質佛教徒終身學習「五戒」時,配合新世紀的倫理觀點,結合團體、社會、國家的力量,可以將五戒作如下的詮釋與發揮︰
不殺生︰救護生命,珍惜環境。如此,可將不殺害生命的積極意義發揮,救護生命,保育物種,延續生物多樣性,珍惜地球資源與保護環境。
不偷盜︰給施資財,奉獻社會。如此,不只是不偷盜,更應該布施資財,消除赤貧與飢餓。經濟學家與社會工作者們呼籲︰自從18世紀中葉的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雖然多數已經成功脫離赤貧,但是今天全球65億的人口,仍然有11億人(約占1/6的人口)非常窮困,每天只能靠不到一美元的收入勉強餬口,很難獲得必需的營養、安全的飲用水和安全的居所,更別論基本衛生條件和醫療保健服務。已開發國家若能提供國民生產毛額(GNP)的0.5%,則可有1600億美元用來大幅改善地球上1/6的人口脫離赤貧,並且確保全球所有兒童都能接受小學教育的完整課程。例如︰挪威政府每年提撥國民收入總值的1%做為發展指數殿後的國家的援款。但是美國國際援助金額大約是GNP的0.21%,仍然有提升的空間。
此外,發揚志願服務美德,協助推行「志願服務法」,奉獻個人知識、體能、勞力、經驗、技術、時間,推廣具備慈悲心、有組織效率的志工或義工服務,形成互助關懷網,促進社會各項建設及提昇國民生活素質,
不邪婬︰敬愛家人,尊重信任。遵守不邪婬的戒律可以保障婚姻安全,建立美滿幸福家庭。進而發揮敬愛家人,增進人際之尊重與信任,作為建立安和社會的基礎。
不妄語︰說誠實言,善意溝通。言語是人類溝通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引發善、惡業的表達力量。溝通是指一種有意義的互動歷程,如何彼此念念保持善意,句句相互轉換成善意,是不妄語的積極精神。
不飲酒︰正念正知,清淨身心。《長阿含經‧善生經》中,佛告訴善生童子︰「當知飲酒有六失,一者、失財。二者、生病。三者、?諍。四者、惡名流布。五者、恚怒暴生。六者、智慧日損」。由此可知︰飲酒人容易失去正確的思惟判斷能力,導致心生迷亂而犯各種過失。同時,也會傷害身體,引發疾病。
以上是我在三年前,為受五戒的信眾的開示。事隔多年,再次檢討,多所未及,深感慚愧,特記於此,與大眾共勉。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