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讀者:深林決定推出一個新的單元:愛情心理學系列,盡所能網羅最近十年社會心理學對於愛情現象所作的研究,和眾讀者談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深林相信讀者們不乏聰明有識之士,若有不同意見,甚至知道不同結果的研究,歡迎來信!)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哀美故事流傳四方,「孔雀東南飛」更是淒楚動人,大家的四周必然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讓人們覺得老爸老媽的老古董跟美麗戀情似乎無法相容。想想:爸媽辛苦養了兒子女兒十幾二十年,結果兒子女兒跟一個才認識三個月的陌生人打得火熱,整個心竟然都在對方身上,老爸老媽講什麼都耳邊風,情人唉一聲立刻飛去噓寒問暖,這個投資報酬率實在太低,開什麼玩笑?瞧這陌生人,左看不順眼,右看更眼不順,怎麼配得上我們家阿呆/阿花?於是拉著兒子女兒吼一聲:「想跟那尾狐狸/流氓,別想!」
問題是,心理研究已經第一千一百次告訴我們:父母反對得越厲害,這段感情就越硬。心理學上我們叫它「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本來可能只是玩票,爸媽一反對他們便看自己是對苦命鴛鴦;本來連他們自己都不會想跟對方長期在一起,爸媽一說不,這感情忽然珍貴起來了。皮球越壓,它反彈越高,眾父母不可不知。
然而話說回來,爸媽在子女的感情世界上,都只有當壞人的份嗎?
幾年前,美國約克大學(York
University)的康納麗和強生兩位教授發表了一篇研究(註一)。他們訪問調查在加拿大某高中的一千多個男女學生(男女約各半),問他們目前是否在戀愛關係,他們和爸媽或某一個重要長輩的關係,還有和好朋友的關係。部分的研究結果歸納如下:
-
正在戀愛的學生們比沒有戀愛的學生們有更多的朋友,包括異性朋友和學校以外的朋友;
-
在戀愛的學生們,從爸媽/好朋友那裏得到的社會支持感(註二),與從愛情裏得到的支持感成正比。換句話說,你和爸媽/好朋友的關係越好,以後戀愛的關係也傾向於越好;
-
在戀愛的學生們,他們和爸媽/好朋友的關係沒有改變;
-
女生有比較多的異性朋友。
最重要的發現是二和三。第二點告訴我們,如果現在和父母,好朋友等的關係良好,這好像是個戀愛前的訓練,幫助我們將來適應戀愛的關係。這點和上一期深林談到的慣性定律似乎不謀而合。第三點則告訴我們,有個情人並不表示就得和爸媽決裂或離開好朋友。
深林相信:如果你和父母或朋友的關係本來很好,一戀愛就變了調,而且對方讓你和爸媽/朋友越行越遠,那麼也許你想再考慮一下這個人對你的影響是否是正面的。
當然,這個研究其實還有待支持。第一,它只是問卷調查,看其中不同因素的正比或反比關係,而這種關係其實不能告訴我們誰是因誰是果。換句話說,有可能其實是因為戀愛了朋友才多起來,而不是有很多朋友才容易戀愛。但是他們發現戀愛關係不論長短,其它因素沒有跟著變化,因而推論應該是朋友多造成戀愛機會,而且和父母/朋友的關係影響戀愛關係。然而,這只是推論。
還有,這研究是在加拿大進行的,抽樣只有某一個高中,學生幾乎都是白人,來自良好家庭,而且收入都差不多。這樣的抽樣太過偏頗,不能代表所有戀愛關係。
不過,深林仍然相信這研究可以供大家好好地參考。我們的戀愛關係不是和其它關係獨立出來的;它是我們所有情感──親情,友情等等──的一部分。只是隨著時間過去,它的重要性和影響力會越來越明顯。
註一
Connolly,
J. A., & Johnson, A. M. (1996). Adolescents’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the structure and quality of their close
interpersonal tie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3,
185-195.
註二
社會支持感(Perceived
social support):簡單來說,就是你覺得人們有多愛你和支持你。
深林◎個人電子報:野人的太陽|站地手札|明日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