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6-27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6-27》

本期內容
  ◎傳播線上:再探「都市企業主義」--台北光點國民電影之形構(上) 
  ◎知識公益天使沈芯菱 架網站助人為弱勢發聲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傳播線上:再探「都市企業主義」--台北光點國民電影之形構(上)
  傳播學生鬥陣
編按:傳學鬥曾於第269期至271期電子報刊登「都市企業主義的操演與初探──哈維的觀點」,探討台北之家─光點作為公共空間之意涵,然其經營卻使得所謂的公共意涵大打折扣。本文再度延續此一主題,深入探究光點播放電影的類型次數,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紋理。文分上下兩週刊出。

若說台北之家─光點的經營管理單位「台灣電影文化協會」所召喚的「國民」,有其特定階級意涵,那麼該機構所珍視的「電影」又意指為何?先從台北之家─光點與文建會合作所舉辦的幾次影展以及它的日常映演內容進行分析。「表一」所羅列的影展大致可以分成四類。

第一類影展屬於電影與新科技的結合,例如「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及「數位影展」。第二類則是引介新電影形式或美學內容,例如「北歐影展」、「日本映畫巨匠展」,這類影展以新知識與新文化的引進為主要目的,並未在影展當中穿插台灣電影作為參照或對話。

第三類是懷舊電影風(至少具回顧性質),例如「這個夏天刮台風-新新浪潮影展」、「經典武俠影展-當俠客遇上武士」、「聲‧影‧紀‧事-台灣籍華語電影的音樂情旅」,這類影展重新組合台灣舊電影,時間序列主要具焦在台灣戰後以及1995年迄今,包含武俠電影、台語電影、2000年前後的一些台灣電影,比較有趣的是,這類型影展並未將我們一般理解下的「台灣新電影」(以及後新電影)納入其中,「台灣新電影」是在下個類型才頻頻出現。

第四種類型可說是前兩種(第二與第三類)影展的混合,例如「台灣vs.東歐影展」、「台灣vs.南歐影展」,在這些影展中,大致上同時兼容跨國電影所代表的新文化及台灣舊電影。值得注意的是,「台灣」電影在影展中與這些歐陸電影互為參照,而文建會與「台灣電影文化協會」所認定的「台灣」電影又是哪些呢?

「台灣vs.東歐影展」中,台灣電影分別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戲夢人生》(The Puppetmaster)、《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好男好女》(Good Man Good Woman)、《超級大國民》(Super Citizen Ko)、《恐怖份子》(The Terrorizer)、《一一》(A One and a Two)、《多桑》(A Borrowed Life)。導演有侯孝賢、楊德昌、萬仁、吳念真。

「台灣vs.南歐影展」中的台灣電影則是《母親三十歲》〈Story of a Mother〉、《桂花巷》〈Osmanthus Alley〉、《落山風》〈Au-tumn Tempest〉、《我這樣過了一生》〈Kuei-Mei, A Woman〉。導演分別是宋存壽、陳坤厚、黃玉珊、張毅。

本文在此不擬針對電影文本進行仔細分析,這可能必須獨立為文處理,不過很明顯地,這些「台灣」電影,由「台灣新電影及其延續」佔據了壓倒性的比例。除了宋存壽可以排除,黃玉珊的《落山風》可能留有討論的空間外(註1),其他的導演都被公認為台灣新電影的參與者,甚至有多人屬於領導者。(下週續)

註1:由於黃導演的創作風格幾經轉折,除了女性議題一直是她的關注重點外,要進一步歸類並不容易。不過,《落山風》跟當時的台灣新電影及其後來的延續頗為相似地,在1988年走出台灣,參與新加坡台灣影展,以及該電影的內容改編自鄉土小說家汪笨湖的鄉土文學,在內容及敘事風格與當時台灣新電影可說頗為類同。

媒大事

卡萊爾多層次轉投資東森

美商卡萊爾集團多層次轉投資東森所屬13家有線廣播電視系統,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6日進行討論,NCC委員指出,依有線廣播電視法,外資持股最高以60%為上限,而卡萊爾經由多次層轉投資後,竟然使外資持股為零,因此並未違法。據瞭解,NCC既裁決未逾外資持股上限,經濟部投審會也就極可能通過此案。也就是說,現行法令實有重大瑕疵,NCC要求業務單位就此案進行檢討,研擬處理原則,確立未來NCC是否乾脆不管完全開放,或是要對外資持股採取嚴格方式計算。

小編媒批:TVBS事件早已凸顯現行法規之漏洞,本鬥亦早於電子報中追蹤質疑卡萊爾與東森之交易,並就外資定義、持股進行多種不同討論。以現行公司法規定,如此手法即可輕易規避外資持股限制,然而「無法管制」與「乾脆開放」應該是兩種層次的議題,需進一步分析討論。

MOD平台全面開放?

若技術可行中華電信樂於配合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12日做出決議,要求中華電信MOD全面開放平台,在硬體、內容播放上完全開放給其他營運商,否則依據有線廣播電視法黨政軍退出媒體規定,NCC將對中華電信MOD進行懲處,最嚴重甚至可以撤銷執照。此項決議是考量如何讓MOD技術得以保留,又能保障其他業者參與,最後促使MOD變成一個他類平台,具備多元媒體匯流的性質,也能促使MOD更進一步發展。至於營運模式調整部分,委員會考慮仿照公平會處理的方式,引進第三人公正團體評判。

小編媒批:數位匯流架構下,本應有共同傳輸之基礎建設,MOD平台依恃者莫不是中華電信緊咬著的用戶迴路,是關鍵全民福祉的瓶頸設施,早期藉由國家力量及全民投資鋪設完成,民營化後竟隨之淪為中華電信私產,而非將之作嫁,回歸公共之手。如今NCC令其為瓶頸設施,亦只能為屬於全民的資產「退而求其次」,使之開放公平近用,然而在「公路」上收取費用的,依然是中華電信,其普及服務的義務及應該回饋之基金是否另得以規範呢?

新聞局與NCC權責不清

搶人搶權搶錢

繼交通部之後,新聞局也向NCC開口要人要業務,遭NCC斷然拒絕。行政院指示近日內召開協調會,將電信產業的監理與政策釐清。NCC成立以來,與交通部郵電司及新聞局之間的業務移撥,糾纏不清。繼郵電司堅持主管電信產業政策,並自NCC要回17人後,新聞局也開口向NCC要20個人,而且主張有線電視基金、有線電視數位化、節目供應事業(傳播公司)、大陸地區物品及人員交流等四項業務,應該由新聞局主管。按通訊傳播基本法第三條規定,通訊傳播監理業務歸NCC,輔導獎勵和資源分配則歸行政院所屬機關,然定義抽象,應再討論。

小編媒批:NCC的制度設計本即有與各單位協調合作之特質,然而政治上的爭議,使得「獨立」委員會與「行政單位」權責劃分不清,甚至上演「奪權」之爭,這讓寄望通訊傳播匯流主管機關發揮效率輔導產業者作何感想?台灣的發展不能等,既怕如同FCC般獨掌大權,分權後彼此誰也不服氣,往後的問題將更形嚴重。請政府單位拜託好好做事情,不要光搞些有的沒有的政治鬥爭,謝謝!
(回目錄)



知識公益天使沈芯菱 架網站助人為弱勢發聲
  中央社
「用鍵盤打造知識公益、用滑鼠彌平社會斷層」,沈芯菱,一個來自雲林斗六的16歲「庄腳小女孩」,靠自我探索學習網路科技,在網路上打造公益平台,實踐「用網路助人,以知識做公益」理想,不但為弱勢和農民發聲,更架設免費學習網站縮短城鄉知識差距,是新世代志工的典範。

因父母親經營成衣加工失敗,背負債務,沈芯菱的童年是跟隨父母到處奔波在路邊擺攤,幫父母分擔家事、看顧攤位、沿街叫賣土豆、番薯、菱角,無法和同年齡的小朋友接受幼稚園學前教育,僅靠父母親從路邊攤廉價購買的二手書籍,從中自我學習,自我成長,從小就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

為了儘早償還債務,沈芯菱全家人縮衣節食,擠身在只有5坪大的小房間,過著10多年窮苦漫長的歲月,終於償還債務,回復安定生活。

沈芯菱說,唸小學的時候,有善心人士知道她家裡的困境,同情想施捨或給予幫助,但她總是謝絕並告訴他們,「我感謝父母親讓我過憂患的日子,在逆境中培養了我感恩惜福、積極向上、勇於實踐的特質。無論多困頓的日子,我們仍能甘之如飴,勇敢地過日子」。

沈芯菱在國小時接觸電腦,產生濃厚興趣,常借學校電腦學習,但捨不得開口向經濟拮据的父母要求買電腦,後來母親賣掉僅有的手飾並想盡辦法借貸,為沈芯菱買了一部電腦。

11歲時沈芯菱擁有第一台電腦,開始自我探索、學習,在12歲這年成立個人網站工作室,除幫父母親架設成衣網站,讓生意透過網路行銷,也幫國內外30多個公司企業架設工商網站,短短兩年間,沈芯菱靠為企業公司架設網路賺進人生第一個新台幣一百萬元,並將所得捐出,投入知識公益活動,創造一百萬元的公益奇蹟。

15歲還是青澀少女時期,但沈芯菱已靠自學而考取31張電腦專業證照,並為貧苦學子架設「安安免費教學網站」,總統陳水扁深受感動,還親自為網站題名背書。

「因了解而產生關懷,因關懷而產生行動」,成長環境不優渥的沈芯菱親身感受弱勢學子資源貧乏的窘境,深知弱勢學子的需要,所以,也激勵她陸續架設多個公益網站和舉辦公益活動。沈芯菱今年將這段實踐公益的歷程寫成「一百萬的願望」一書,除激勵青少年不要怕出身低外,賣書版稅所得將展開第二個一百萬元公益計畫。

沈芯菱年紀雖小,卻獲獎無數,包括總統教育獎和傑出青年獎章和全國青少年志工菁英獎,還代表出席美國華盛頓國際志工表揚和柬埔寨海外學習之旅等。

積極進取的沈芯菱,成就了自己,但背後的動力卻是為了幫助別人。「一元柳丁」觸動了沈芯菱對土地、農民的關懷,她為守護百萬農民尊嚴,上書報紙民意論壇,吐露農民遭遇的淒涼困境和心聲,並透過網路上為百萬農民發聲,掀起媒體和政府的關注。

現在就讀雲林斗六高中的沈芯菱,已化身為「知識公益天使」,至今推動的知識公益,包括開辦「陽光世代英語免費學習園地」、創辦「福爾摩沙青少年創作展」、推廣「弱勢學生配眼鏡」、架設「台商子弟學習網」及「台灣媳婦學習網」、「中國安安免費教育網」。

目前,沈芯菱正在架設「柬埔寨教育新希望網站」英文版,規劃「數位媒體網站」,內容包括農民、勞工、教育者、風俗和鄉土四大主軸,拍攝紀錄片,要讓各界能發聲,將召志工一起努力實踐。

「打造知識公益、以愛行動天下」是沈芯菱的志願,她認為「滑鼠」(網路)不僅能橫跨天下,也是打造知識公益的靈魂橋樑。從對鄉土的熱愛、關懷社會弱勢、追求國家社會發展前景、推動兩岸和平,以及行善落後國家,都可透過網路世界築夢踏實而茁壯。

「小小志工,大大的愛」,小小的力量,仍然能創造出無限的可能及希望,沈芯菱樂當鹽與光,她說,「幫助別人,一定要等我長大嗎?想做,不如現在就行動」!青少年朋友不要輕忽自己的能力,每個人都可為社會和弱勢盡一份心力。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