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打造設計夢
文‧張瓊方 圖‧莊坤儒
蔡嘉倫,私立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3年級學生,去年,她以橡皮筋圈繞金屬框架做成的椅子──名為GaGa,在義大利米蘭家具展的「新銳設計展」上風光展出。 這位二十出頭的年輕女孩,天天在學校工作室奮鬥到半夜三更,「很累,但是我喜歡,」勇於探索嘗試,希望走出一條新路的蔡嘉倫這樣說,而這也正是實踐大學的教育宗旨。 開風氣之先,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帶領學生參與國際競賽;開風氣之先,實踐大學將一向屬於理工範疇的工業設計,改設在人文藝術學院中。 「設計的本質就是創造,好走的路摘不到奇花異果,所以我們要挑戰成規,創一條路出來,」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教授官政能如是說。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大樓,24小時燈火通明。工作室裡有人通宵達旦設計作品,有人呼呼大睡補充體力,書籍、作品、食物……亂中有序地充塞其間,空氣中瀰漫著一種自由開放又令人振奮的氣息。 教室、數位實驗室、學生工作室、實習工廠,都集中在這棟大樓中,各系所間以共同的中庭互通串連;公共領域中,到處都有學生的創作,波浪造型的椅子、以一條電線纏繞成的檯燈……,令人目不暇給,驚奇連連。 實踐大學設計學院設立於1997年,目前共有4系2所──服裝設計系、建築系、工業產品設計系、媒體傳達設計系,以及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 然而,這一切都還只是暫態,因為設計學院的系所分分合合,一直處於變動中。 「我們隨時都在提出疑問,不斷整合,也不斷裁切,」一手催生實踐設計學院、目前擔任產品與建築設計研究所所長的官政能指出,在20世紀初期,舞蹈、建築、產品設計等本為一家,後來才慢慢被分門別類;但事實上,無論在觀念或生活中,這些創作領域都彼此關連。為了貼近學生需求並保持彈性,老師、學生們經常聚在一起討論,尋找開設課程的方向。 先做人,再做設計人 「要成就一個設計師,必須先成就一個人,」這是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信念。 官政能表示,這個目標看似簡單,其實不然,因為台灣的孩子從小就在嚴格的框架中長大,中學6年以一身素色制服打發,打扮舉止都要低調保守,以免被教官「挑」出來開刀。這樣的養成過程,和設計時力求突出個人風格的原則完全不同。實踐老師們光是要鼓勵孩子「解放」、「自我表現」,就是一個大工程。 此外,孩子在升學過程中被迫犧牲興趣和好奇,把全副心力壓縮在幾個有限的考試科目上。這樣的人不完整。因此,學設計要把以前犧牲的東西都撿回來,「鋼琴繼續彈,舞繼續跳,滑板繼續滑……」官政能說,每次他這樣建議學生,學生都會難以置信地問:「真的嗎?」 為求多元,實踐設計學院也非常歡迎非設計科班出身的人才加入。 「創作是思考表達的一種形式,好不好,不在於技術的精確,」官政能說,「實做」當然是設計的關鍵,但很多國際成名設計師的成功,不在於數位操作技巧很強,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學、哲學等涵養。 「既廣又高,才能突出來,」官政能說,就設計而言,學校教育要廣,而不是專。雖說大學與社會脈動、產業息息相關,但官政能認為,大學不是職前訓練,不應該針對某一個行業去學習。官政能認為,18到22歲是最青春、最活潑的時期,應該要種下的是宏觀理念和基本能力,將來才有機會走在社會、產業的前面,永遠不擔心落伍。 除了強調跨界思考、不斷變動的本質外,國際交流更是實踐大學設計學院的一大特色。 與香港科技大學、上海東華大學、北京清華大學等學校間不定期交流與觀摩,參與各項國內外的競賽展覽,是實踐的重頭戲。像去年,系所除了受邀參加米蘭家具展外,還帶領學生到德國科隆家具展觀摩,讓學生有機會感受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文化。 而在台灣各大學還普遍缺乏參與國際競賽的企圖心時,實踐大學的設計學院率先踏出第一步。官政能鼓勵學生,既然要當設計師,就不可能關起門來自己做、自己評斷。要把想法說出來,把作品拿到國際上去檢驗,去尋求認同。 以工業產品設計系所為例,近年共計獲得了449個國內外獎項,其中包括1994年亞洲區SONY國際設計創意競賽首獎、1996年澳洲雪梨電腦展最佳產品設計獎、1996及1997年義大利家具設計競賽首獎等94個國際獎項。 參賽連連獲獎,為實踐設計學院加分不少。但官政能指出,參賽是自我檢驗教學方法與成果的一種方式,得獎只是副產品。 設計不等於畫畫 這些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興起,各行各業對於創意、設計日益重視,設計類別科系在大學生的志願排名中已有了變化。在過去被冠上「新娘學校」的實踐家專時代,學時尚或服裝設計往往是學生「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今實踐不但升格為大學,設計學院更成為熱門系所,也不乏將它視為第一志願、高分考進者。 官政能表示,設計師地位崇隆,在國外早已司空見慣,英國有皇家藝術學院,美國一流的研究型大學史丹佛大學也以設計做為整合人文、科技與商業的平台。過去台灣將設計放在專科學校裡,現在產業覺得設計很重要,是認知到設計「可以賺大錢」,這種功利思維,和國外在生活中主動形成的仍舊不同。 在我國特有文化中,「設計」這門學科仍舊受到許多誤解。 官政能指出,部分家長將繪畫等同於設計,他們之所以讓孩子走這條路,是因為孩子從小喜歡畫畫;另外一種家長是因為孩子數學、英文、理化與文史都不好,只好讓他來學設計。 「一直以來,我們很難向社會表達或證明,設計也是一個專業領域,也是the right thing。」官政能說,就像電影一樣,李安得了許多國際獎項後,李安的父親才逐漸覺得兒子學電影是OK的,沒有辱沒家風。有了李安的電影、張毅的「琉璃工坊」、蕭青陽的唱片封面設計……等先例後,官政能相信,社會大眾的觀念會慢慢越來越開放。 如何吸引一流的人才進入這個領域,是提升台灣創意設計能力的關鍵,也是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環節。 「每個人都應該有這個能力,只是有沒有開發而已,」官政能認為,創意與其說是命定的,不如說是一種習慣與思維方式,但是創意種子能不能發芽,還是要靠後天環境的滋養配合。 給環境、給養分,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正努力培植、灌溉下一代的創意,厚植台灣的美麗與美力。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06月號) |
先學做人,再做設計人。實踐設計學院鼓勵學生開展自己,做多方面的體驗和追求。圖為學生設計的音響作品。
實踐大學產品設計系所學生的作品,既創新又成熟,去年在義大利米蘭家具展中大放異彩。(實踐大學提供)
設計是24小時不打烊的,學生不分晝夜地在工作室中奮鬥,憑藉的就是對藝術的熱情和興趣。
設計不離生活,也不必執著於家具、建築等界線。打開視野,多方面學習,才可能在眾人之中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