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7-04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7-04》

本期內容
  ◎傳播線上:再探「都市企業主義」──北光點國民電影之形構(下) 
  ◎談校長跳天鵝湖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傳播線上:再探「都市企業主義」──北光點國民電影之形構(下)
  傳播學生鬥陣
編按:傳學鬥曾於第269期至271期電子報刊登「都市企業主義的操演與初探──哈維的觀點」,探討台北之家─光點作為公共空間之意涵,然其經營卻使得所謂的公共意涵大打折扣。本文再度延續此一主題,深入探究光點播放電影的類型次數,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紋理。文分上下兩週刊出。

另外一個觀察點則是台北之家-光點歷年來所放映的影片,筆者將目前可觸及的資料以每個月份當作檔期,台北之家-光點從2003年10月開始到2006年2月總共有28個檔期,這28個檔其中播放國片或是本地影像生產者,總共有15個檔期,超過一半。不過並不是每個檔期全部都用作播放本地影像。

本文進一步以天數計算羅列在「表二」(為了讓數字計算較為劃一,不滿一天者以時段計算,6個時段算一天,另外此計算預先扣除影展電影)。計算後發現,本地電影製作在該電影院2年4個月中約佔156天(放映總天數約7百天),再對照「台灣電影網」的電影檔案(包含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動畫、實驗電影)從2003至2005所蒐羅的150部台灣影片,台北之家—光點只映演了其中9部(參照「表三」;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12000&CtNode=108)。

至此,台北之家—光點倘若還與電影有關,意味著「電影」一詞必須重新審視。就其規劃的思維以及成果看來,我們眼見大量昂貴且虛無浮華的「創意」與「時尚」的文化氛圍佈滿台北之家;而光點則成為台灣新電影及其延續的具像,只是如今電影美學的參照對象轉向北、東、南歐,不變的仍是其「文化中介者」的角色(參照張世倫,2001),或者也可以說,這是某種以菁英品味為賣點的文化經濟之結晶。而這兩者彼此交互流動,使得台北之家-光點創造了集體象徵資本,足以區隔它與台北市其他同樣融入消費地景的電影院,並以此獲利(註1)。

然而,這樣的操作有其必然的侷限,小眾品味所具備的獨特性,既是台北之家—光點所以存在的因,也是果。這樣的獨特性必須在競爭環境中(中山商圈,東區以及西門町)不斷試圖加碼,持續營造才能夠獲利,然而,「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畢竟不是跨國資本,如何能夠一而再地,在公共資源有限的情形下(註2),繼續維繫下去?另一方面,台北之家—光點目前的操作已經有違其公共映演通路的政策構想,而且壟斷地租的集體象徵資本一旦大眾化,即有可能失去壟斷的宣稱,也就是說,當前的台北之家—光點的經營模式若是繼續維繫,那麼它將無法走出台北市,就連走出台北市中山區可能都有困難,繼而成為「國民戲院」政策最為顯著而持久的反諷。最後,儘管台北市與中央政府的統治者屬於不同政黨,但是資本主義的確不分藍綠,從中央到地方,都不約而同地貫徹了都市企業主義的核心宗旨,將公共政策導向汲取壟斷地租。

以台北之家-光點作為個案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它傾向以都市企業的治理方式被形塑,雖然從這個個案,推論整個台灣的電影環境仍嫌武斷,還必須進一步探尋台灣與台北市其他的文化政策施行歷程,以及更細緻地檢視中央與台北市治理的變遷,與台灣電影業身處的外在、內在政治經濟情勢及當中各式各樣行動者的實踐;不過,經由本文的梳理可初步認為:台北之家—光點的空間生產,可說是資本家與藝術菁英所形構的階級同盟。

(完)

參考書目: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1:關於光點的營收目前尚未掌握確切數據,不過根據台北市議會公報第67卷第26期(2003/10/3)陳政德議員的質詢資料,其他委外經營的協力廠商:誠品書店、C25咖啡廳以及2樓的第六大道,每個月也有一百萬元至120萬元的營業額。而回饋金的比例雖然在市議會質詢時存在爭議,但至今由於台北之家—光點對於相關研究非常謹慎應對,因而尚無公開的資料。不過以第一年約1千5百萬左右的總預算看來,台北之家-光點吸金的能力遠遠高過這個標準。

註2:同樣根據台北市議會公報第67卷第26期(2003/10/3)台北市政府的書面答覆,台北市文化局預算從2002年約13億、2003年10億,至2004年9億,逐年下降的趨勢非常明顯。

媒大事

北市獲國際認證為全球最大網路城市

報載,台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置29日獲國際認證機構JiWire公司的驗證,北市成為「全球最大公共無線寬頻網路城市(World's Largest Wi-Fi Network City)」。北市從93年起建置無線寬頻網路至今年7月底將可完成3期的工程,AP佈建數達4千2百個、區域覆蓋率為90%、覆蓋面積為133平方公里,這些紀錄經過勘測並精密計算後確認。另外,呂副總統在參加國際數位城市論壇揭幕典禮致詞時指出,行政院計劃明年度投入3千億元,在全國25縣市設置3千個據點,讓6百萬戶民眾都能實現無線上網美夢。

小編媒批:北市成了全球第一!然而,在這個成就的背後,卻仍有諸多問題。作為一個台北市無線網路的使用者而言,小編希望這是一項真正便民的公共建設,而非限制人們接近使用的網路建設。

公廣集團成立 期許未來成華人媒體標竿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TBS(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7月正式成立,報載,公視董事長陳春山表示,這是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灣公視、華視公共化的過程也受到國際電視關心,公視總經理胡元輝已受國際公視年會(PBI)之邀,9月赴莫三比克專案報告與世界分享台灣經驗。然而,華視總經理小野上任已3個月,他表示,公共化過程粗糙,使得華視目前沒有政府預算補助,公共化後須停掉很多像股市分析、置入行銷及一些根本是「空」的節目時段,收入也因此將少收3億之多,「只能不斷的衝收視率,增加廣告收入,靠自己,沒有人會幫你。」

小編媒批: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的成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的公共媒體機構逐漸具備更能提供閱聽人多元公共服務選擇的規模;憂的是,華視必須以廣告營生。政府留給公共廣電集團這麼一個極度辛辣的考驗,小編期望公視集團能夠通過考驗,並且漸成為台灣媒體的典範與標竿。
(回目錄)



談校長跳天鵝湖
  李孟儒(教師)
前幾年,有幾位校長和孩子做了約定,只要孩子在暑假讀了一定數量的書,那麼開學後校長將要粉墨登場,演一齣「天鵝湖」給孩子欣賞。又有一間學校為了讓孩子品嚐黑鮪魚,並結合自然科教學(真的?假的?)集資數十萬買了一條黑鮪魚供全校學生食用。

洪蘭教授曾說:「教育不是討好孩子。」而上述兩件事就是討好學生。請聽筆者往下談,筆者認為教育活動必須具有真、善、美的特質,寧可簡單樸素,也不要譁眾取寵,唯有避開過度包裝,以最自然的教育活動最真切感人。以「天鵝湖」來說,活動的出發點是鼓勵孩子多讀書,那應該以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為主軸,以交換條件來換取孩子閱讀是不對的,必須使孩子明瞭多閱讀對自己有好處,只要如此,即使不准孩子讀書,孩子也會偷偷讀,但是若以校長反串為噱頭,無形中暗示孩子只要看書便可以換取校長穿束褲、絲襪出糗的樣子,從教育的觀點,非關大人面子,此舉是大大的錯誤。

愛因斯坦曾說:「喚起學生對知識的喜悅,是教師最高的技巧。」如果想鼓勵孩子閱讀,校長應該把排舞、租服裝、道具布置的費用通通用來購買圖書禮券,並且可以搭配徵文活動,鼓勵學生上台發表讀書心得,此舉更有意義,也更能幫助學生整理閱讀完的收穫。可是校長們沒有,新聞畫面播出時,幾位校長穿著不相稱的超大號芭蕾服,踮著腳尖旋轉,台下滿是學生的驚呼、歡笑聲,有了娛樂效果,但失去更深層的意義,聲光效果帶給學生感官上的快樂,但這種快樂沒有辦法常駐在他們的心。

洪蘭教授曾經在〈討好孩子不是教育〉這篇文章說過:「神經心理學家老早就發現沒有意義的快樂不能持久:一個人要快樂,必須要有三個條件:一是有實質上引起快樂的原因;二是大腦皮質下的杏仁核不能活化;第三個條件是快樂必須有意義,愉悅感覺才能持久。肉體的滿足很容易飽和,而且之後刺激要越來越強才會達到同樣程度的快樂,這種短暫的快樂一過去,剩下是更多的空虛。快樂若要長久,必須去尋求它的意義,只有有意義的快樂才會帶來心靈的滿足。」英國實業家拉樸克也說:「教育的目的,不單使人獲得快樂,同時,還要讓他在快樂生涯中做些有意義的事。」

筆者認為教育活動應回歸教育的本質,寧願平淡,也不要鋪張絢爛,今年辦「天鵝湖」,明年續辦要演什麼戲碼?如果學校每年都得花費精神設計活動,時間都被浪費在滿足學生的感官,而不是培養他們對閱讀的胃口、品味,這將是另一場災難,不如請校長多想想方法募款,或發動師長一日捐,把所得用在學生身上,讓圖書館多買好書(不是學生喜歡看的書都是好書),讓學生喜歡借書,這才是可長可久之道。

品嚐黑鮪魚也是一樁熱鬧有餘內涵不足的活動,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吃到黑鮪魚,〈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現在的台灣並不是倉糧四溢,黃金鋪地的社會,社會上多的是付出不營養午餐費的家庭,光是一年就有7萬名中小學童付不出代辦費,更何況是午餐費,同樣地,黑鮪魚也不是民生必需品,不吃就活不下去,比起豬肉,黑鮪魚價高營養豐厚,但學生只要吃豬肉就符合成長所需的營養了,又何必拿出高價黑鮪魚來填塞學童的肚子呢?省下這次活動,可以幫貧困家庭繳多少學期的午餐費呢?即使午餐吃不到黑鮪魚,有錢人家的孩子上餐館還是吃得到的。但貧困孩子今天午餐吃到了黑鮪魚,誰來保證他一路到國中每學期都有午餐吃呢?

今年,有學校為了歡迎小一新生,校長、里長、議員們穿上可愛動物裝站在校門口迎接,真的很用心,但辦學不是作秀(小一生畢業後並不會記得誰穿動物裝迎接他,動物裝是穿給媒體、家長看的……),如果以一首歡迎的曲子取代租賃的道具服,以盡其在我的辦學理念取代一時的聲光效果,這才會被學生、家長所尊重,記得英國皮德斯曾列出教育三規準:合價值、合認知、合自願,筆者再次強調,教育活動必須符合教育三規準,這才是可長可久之道,如果過多包裝,教育流於形式化,反而違反教育本質,把教育當成服務業,那就走錯了岔路。跳芭蕾舞、吃黑鮪魚應是個案,但除了跳舞、吃魚之外,還有很多典範值得學校去營造。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