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2006.7.4/報主.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

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三一0

 

編輯室報告

編按:傳學鬥曾於第二六九期~二七一期電子報刊登「都市企業主義的操演與初探──哈維的觀點 」,探討台北之家─光點作為公共空間之意涵,然其經營卻使得所謂的公共意涵大打折扣。本文再度延續此一主題,深入探究光點播放電影的類型次數,及其背後的政治經濟紋理。文分上下兩週刊出。


再探「都市企業主義」—台北光點國民電影之形構(下)


另外一個觀察點則是台北之家—光點歷年來所放映的影片,研究者將目前可觸及的資料以每個月份當作檔期,台北之家—光點從2003年10月開始到2006年2月總共有28個檔期,這28個檔其中播放國片或是本地影像生產者,總共有15個檔期,超過一半。不過並不是每個檔期全部都用作播放本地影像。

本文進一步以天數計算羅列在「表二」(為了讓數字計算較為劃一,不滿一天者以時段計算,6個時段算一天,另外此計算預先扣除影展電影)。計算後發現,本地電影製作在該電影院兩年四個月中約佔156天(放映總天數約700天),再對照「台灣電影網」的電影檔案(包含劇情片、紀錄片、短片、動畫、實驗電影)從2003-2005所蒐羅的150部台灣影片,台北之家—光點只映演了其中9部(參照「表三」;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12000&CtNode=108)。

(表二)台北之家—光點映演本地電影生產天數2003/10-2006/2

電影名稱

台北之家—光點放映天數

公主徹夜未眠

6

17歲的天空

19天(外加5個時段)

台北二一

8

海洋熱

8

跳舞時代

7

豔光四射歌舞團

13

咖啡時光

23

月光下我記得

11天(外加四個時段)

無米樂

6天(外加四個時段)

翻滾吧 男孩

6天(外加三個時段)

宅變

13

經過

13

最好的時光

14

林見坪國際得獎短片展

7天(加上一個時段)

總計

156天(外加五個時段)



(表三)

電影名稱

時間

類型

月光下,我記得 

2004 

劇情片 

十七歲的天空 

2004 

劇情片 

海洋熱 

2004 

紀錄片 

艷光四射歌舞團 

2004 

劇情片 

最好的時光 

2005 

劇情片 

經過 

2005 

劇情片 

宅變 

2005 

劇情片 

無米樂 

2005 

紀錄片 

翻滾吧!男孩 

2005 

劇情片 



至此,台北之家—光點倘若還與電影有關,意味著「電影」一詞必須重新審視。就其規劃的思維以及成果看來,我們眼見大量昂貴且虛無浮華的「創意」與「時尚」的文化氛圍佈滿台北之家;而光點則成為台灣新電影及其延續的具像,只是如今電影美學的參照對象轉向北、東、南歐,不變的仍是其「文化中介者」的角色(參照張世倫,2001),或者也可以說,這是某種以菁英品味為賣點的文化經濟之結晶。而這兩者彼此交互流動,使得台北之家—光點創造了集體象徵資本,足以區隔它與台北市其他同樣融入消費地景的電影院,並以此獲利。

然而,這樣的操作有其必然的侷限,小眾品味所具備的獨特性,既是台北之家—光點所以存在的因,也是果。這樣的獨特性必須在競爭環境中(中山商圈,東區以及西門町)不斷試圖加碼,持續營造才能夠獲利,然而,「台灣電影文化協會」畢竟不是跨國資本,如何能夠一而再地,在公共資源有限的情形下,繼續維繫下去?另一方面,台北之家—光點目前的操作已經有違其公共映演通路的政策構想,而且壟斷地租的集體象徵資本一旦大眾化,即有可能失去壟斷的宣稱,也就是說,當前的台北之家—光點的經營模式若是繼續維繫,那麼它將無法走出台北市,就連走出台北市中山區可能都有困難,繼而成為「國民戲院」政策最為顯著而持久的反諷。最後,儘管台北市與中央政府的統治者屬於不同政黨,但是資本主義的確不分藍綠,從中央到地方,都不約而同地貫徹了都市企業主義的核心宗旨,將公共政策導向汲取壟斷地租。

以台北之家—光點作為個案進行分析,我們發現它傾向以都市企業的治理方式被形塑,雖然從這個個案,推論整個台灣的電影環境仍嫌武斷,還必須進一步探尋台灣與台北市其他的文化政策施行歷程,以及更細緻地檢視中央與台北市治理的變遷,與台灣電影業身處的外在、內在政治經濟情勢及當中各式各樣行動者的實踐。不過,經由本文的梳理可初步認為:台北之家—光點的空間生產,可說是資本家與藝術菁英所形構的階級同盟。(下)


參考書目:張世倫(2001)。《台灣「新電影」論述形構之歷史分析(1965-2000)》。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本週媒大事

1、北市獲國際認證為全球最大網路城市

報載,台北市無線寬頻網路建置29日獲國際認證機構JiWire公司的驗證,北市成為「全球最大公共無線寬頻網路城市(World’s Largest Wi-Fi Network City)」。北市從93年起建置無線寬頻網路至今年7月底將可完成三期的工程,AP佈建數達4200個、區域覆蓋率為90%、覆蓋面積為133平方公里,這些紀錄經過勘測並精密計算後確認。 另外,呂副總統在參加國際數位城市論壇揭幕典禮致詞時指出,行政院計劃明年度投入三千億元,在全國25縣市設置三千個據點,讓六百萬戶民眾都能實現無線上網美夢。

小編媒批:北市成了全球第一!然而,在這個成就的背後,卻仍有諸多問題。作為一個台北市無線網路的使用者而言,小編希望這是一項真正便民的公共建設,而非限制人們接近使用的網路建設。


2、公廣集團明成立 陳春山期許未來成華人媒體標竿

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TBS(TAIWAN BROADCASTING SYSTEM)7月正式成立,報載,公視董事長陳春山昨表示,這是台灣媒體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台灣公視、華視公共化的過程也受到國際電視關心,公視總經理胡元輝已受國際公視年會(PBI)之邀,9月赴莫三比克專案報告與世界分享台灣經驗。然而,華視總經理小野上任已3個月,他表示,公共化過程粗糙,使得華視目前沒有政府預算補助,公共化後須停掉很多像股市分析、置入行銷及一些根本是「空」的節目時段,收入也因此將少收3億之多,「只能不斷的衝收視率,增加廣告收入,靠自己,沒有人會幫你。」
 
小編媒批: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的成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台灣的公共媒體機構逐漸具備更能提供閱聽人多元公共服務選擇的規模;憂的是,華視必須以廣告營生。政府留給公共廣電集團這麼一個極度辛辣的考驗,小編期望公視集團能夠通過考驗,並且漸成為台灣媒體的典範與標竿。

 
 

媒邀稿

傳學鬥電子報秉持網路公有地(commons)精神,提供社會團體刊登公益活動訊息,歡迎與傳學鬥電子報編輯連絡(scstw2003 @yahoo.com.tw)。此外, 傳學鬥作為開放平台,若您對媒體或社會現象心有所感,傳學鬥電子報也提供讀者們互動與分享空間,只要是任何有關傳播與社會之媒體觀察、時事評論、我見我思、讀書心得等,都歡迎您來稿,來稿請附上姓名(或筆名)及所屬單位。為求慎重,傳學鬥對來稿會經過內部討論,並適時給予回應。考量人力,一個月內未見刊出視同退稿或請來信詢問,尚祈見諒。

傳學鬥相關網址:
綠林好漢媒來稿:
scstw2003 @yahoo.com.tw 
公共化之陣地戰:
nccu.edu.tw/92451001/  
狡兔三窟發報台:
enews.url.com.tw/category_new.asp
集思廣義讀書會:
twmedia.org/benla/bb/viewforum.php?f=17 
招賢聚義部落格:
twmedia.org/scstw/ 

傳學鬥歡迎您與我們鬥陣在一起
└────《下次再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