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釋惠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教授兼教務長、中華佛學研究所副所長)
一、「修行次第」的基本意義︰持戒→無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
所謂「修行次第」,若根據《瑜伽師地論》卷92所說,是指:「又諸苾芻守護諸根,有慚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惡行,修習妙行。修妙行故,無有變悔。無變悔故,發生歡喜,此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見如實。見如實故,明及解脫皆悉圓滿。當知是名修行次第」。這段敘述可追溯到漢傳四種《阿含經》和巴利語經藏五種《尼柯耶》(nik?ya,部、集成)等初期佛教佛典。
例如︰《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第五〉中,有十六部經都有如下類似的說明:「阿難!因持戒便得不悔。因不悔便得歡悅。 因歡悅便得喜。因喜便得止。因止便得樂。因樂便得定。阿難!多聞聖弟子因定,便得見如實、知如真。因見如實、知如真,便得厭。因厭便得無欲。因無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在《瑜伽師地論》的綱要書《顯揚聖教論》卷7則將此段作為「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生起分別的說明:「生起分別者,謂︰由尸羅(??la, 戒)成就故,無悔。由無悔故,生悅。生悅故,心喜。心喜故,身安。身安故,受樂。受樂故,心定。心定故,觀如實。觀如實故,起厭。起厭故,離欲。離欲故,解脫。解脫故,自謂︰我證解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若將《中阿含經》卷10與《顯揚聖教論》卷7二者文句對照,可整理出如下的次第︰
持戒→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自謂︰我證解脫。復起如是智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二、「修行次第」的譬喻︰七車喻
此段修行次第在《中阿含》卷2的《七車喻經》也有︰戒淨→心[定]淨→見淨→度疑淨除(去疑惑而清淨)→道非道見淨(明瞭何者是道?何者非道?因而清淨)→行道見淨(對「修行之道」明瞭而清淨)→智見淨(獲得斷煩惱之智慧而清淨)之「七種清淨」次第的類似說明。
《七車喻經》並舉當時中印度憍薩羅國(Kau?ala)波斯匿王(Prasenajit)的交通方法為譬喻來說明如上的修行次第。波斯匿王須從舍衛城(?ravasti)到娑雞帝城(Saketa)辦事,路程雖遠,但是因為沿途設有驛站,各站預備車馬,到站後車馬不必休息,換了車馬就走,如此以一日換乘七車的方法,於一天之內就到達。波斯匿王從起點如此有效率的到終點,不是只是單獨那一車馬的功勞,必須眾多條件配合。已此比喻修行須「七種清淨」次第方達最終目的之無餘涅槃,而不是只具足一種清淨即可到達。
三、「修行次第」互為因緣,本性空寂
上述《中阿含經》卷10〈習相應品〉16部經對於持戒→無悔→歡悅→心喜→身安(輕安)→樂→心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知解脫的修行次第說明之後,以:「阿難﹗是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作為結語。修行次第若是「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因緣相生而次第增進的,依照緣起法的定律,因緣生而有,因緣滅而無,則修行次第也是因緣生而有的,也依因緣滅而無嗎?
在《雜阿含經》卷43將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的修行次第比喻為渡河的船筏,可使眾生從生死此岸,到彼岸涅槃。但是,《增壹阿含經》卷38更進一步將「船筏譬喻」說明︰依靠船筏渡生死河而到了涅槃彼岸,若認為此筏對我有益而不捨此筏,繼續持用自隨,則反而造成累贅。所以,「(八正道等)善法猶可捨,何況非法(雜染法)?」
總之,從佛教之持戒→無悔→歡→喜→輕安→樂→定→如實知見→厭→離欲→解脫→解脫知見「修行次第」,或是戒淨→心[定]淨→見淨→度疑淨除→道非道見淨→行道見淨→智見淨之七種「清淨次第」的教義,我們可知︰修行須依照次第才能達到無餘涅槃之最終目的,不是只具足一種學習或清淨就可到達。但是,修行次第也是因緣生而有的,也依因緣滅而無,本性空寂。
修行者在還沒有「見道」(見諦)以前,總是先觀察無常、苦、無我,厭離生死,趣向寂滅,此時,或是「次第見諦」漸入四諦理,先見苦諦──無常、苦、空、無我,然後觀集諦,漸次證見,故名「漸現觀」。四諦現觀完滿,就是證得初果。或是「一念見諦」觀四諦之共相(空、無我)勝義,一念智生,頓見滅諦──寂滅無相,故名「頓現觀」。如「般若法門」直觀一切法不可得、不生滅而悟入,從不生不滅去觀無常,四諦理可以一時成就,從諸行空而發展到一切法空、無我。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