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主筆:不是給建築人看的建築書 木馬新書搶先看:《當代建築大師》 木馬文化作家專欄:淺談藤澤周平的小說與改編 聞天祥 |
||
|
||
不是給建築人看的建築書 買衣服的時候常常會看這是哪個知名品牌,但是當進入一個建築空間時,似乎很少人會注意到設計者是誰?難道我們和建築的距離如此遙遠嗎? 《當代建築大師》看起來似乎是一本硬邦邦的當代建築名人辭典,但是如果你喜歡建築旅行的書,在其中你可以發現不少建築旅行者筆下朝聖過的景點。《讓歐洲微笑的建築》中作者私闖的律師事務所頂樓會議室,原來是被稱為『建築界的滾石合唱團』藍天公司所設計;《與建築相遇》位於西班牙會眨眼睛的天文館,是喜歡自然語言的建築師所創作;《建築,在旅行的路上》當中鹿特丹的怪怪博物館就是由庫哈斯(Koolhaus)設計,這位建築師果然人如其名專門設計酷房子(coolhouse)。 如果你以為當中介紹的建築師和台灣一點關係也沒有,那可就錯囉。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是起碼有間接關係。書中收錄了差點在台中蓋起古根漢和美術館的札哈‧哈蒂,還有淡水某建商房地產一直強打的漢斯‧豪萊;原來大師離我們並不遠。 一本以『人物』為出發點的優秀建築師群象,例如把建築電訊(Archigram)比喻為建築界的披頭四;將藍天公司稱為建築圈的滾石合唱團,巧的是這家公司的來電答鈴也是滾石的給我庇護(Gimme Shelter);以人物的觀點認識建築,沒有平面圖、不用懂力學原理,把每一棟建築當作藝術精品或是搞怪創意來欣賞,也許有一天當你走進這些世界級建築時,你也會是建築中的一部份。 |
||
《 凱斯特.羅騰貝李、羅伯特.貝文 等著 一頁一大師,from A to Z按照姓氏字母排列,全世界在世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搜羅一書當中。華裔貝聿銘 、林瓔 、 楊經文等人也都精選入內。 每位建築師的作品皆以跨頁全彩篇幅解說,並突破一般深奧難解的建築分類法,以姓氏英文字母順序排列,方便好用。全書並附有300幅彩色圖片。誰是當今建築界的滾石合唱團?誰又是建築魔術師?認識當代建築名家群象最佳工具書《當代建築大師》。 封面圖為〈荷蘭長蛇座碼頭〉2002
漸近線 Asymptote 內容簡介 二十世紀六○年代以後的當代建築,在柯比意、密斯等建築大師遠去後,是個眾聲喧嘩的時代。本書由三位建築記者撰文,選取當代最了不起、最具話題性的頂尖建築團隊,從知名大師到年輕激進派皆囊括在內,這些建築師改變了當代人或後繼者對建築及空間的思考與作為。 本書除了涵括一般讀者較熟知的建築大師,如貝聿銘、安藤忠雄、伊東豐雄、法蘭克‧蓋瑞等人的功績介紹外,並引介讀者(或許也包括專業界)可能並不太熟悉卻充滿實驗精神的建築團隊。讓讀者對今日建築的繽紛風貌一覽無遺,是一本資訊多元豐富的最佳建築入門書。本書突破一般深奧難解的建築分類法,改以建築師姓氏字母順序排列,讀者毋須埋首於專業文字,就能一探當代最有影響力的建築師與建築界的堂奧。 作者介紹 凱斯特.羅騰貝李(Kester
Rattenbury)曾是建築師,之後成為建築記者,定期為《建築設計》(Building
Design)與其他報章雜誌撰文。編輯過《這不是建築》(This is Not Architecture, 2002),著有《必備眼光》(The Essential Eye, 2002),並曾在許多書籍撰文,如《塞卓克.普萊斯—歌劇》(Cedric Price, Opera.)。她在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教授建築。 羅伯特.貝文(Robert
Bevan)是倫敦與雪梨的建築記者,為許多報章雜誌撰文,曾任《建築設計》的編輯。最近推出的新作是討論戰爭中遭到毀壞的建築。 基朗.隆(Kieran
Long)是《圖像》(Icon)雜誌的副總編輯,也為許多出版品撰文,包括《建築家》(Baumeister)、《建築》(Architectura Viva)、《英國皇家建築協會期刊》(RIBA
Journal)、《建築設計》以及《現代畫家》(Modern Painters)。他在倫敦都會大學(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金斯敦大學(Kingston University)以及格林威治大學(University of Greenwich)教授建築。 內文試閱
〈西班牙瓦倫西雅藝術科學城〉1998-2000 Santiago Calatrava 聖地牙哥 ‧卡洛特拉瓦 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以混凝土為脊柱、以玻璃為翅膀——聖地牙哥.卡洛特拉瓦以工程技術見長的建築,過去二十年來已展翅翱翔。他的事業一開始就跨越兩個國家:1951年出生於瓦倫西亞(Valencia)附近,在當地先後接受藝術與建築教育,後來到蘇黎世研讀工程,1981年也在那裡成立自己第一家事務所。早期的建築位於西班牙和瑞士,包括他最擅長的優質橋樑。這些橋樑和曾獲獎的蘇黎世斯塔代霍芬火車站(Stadelhofen
Railway Station, 1990),為他贏得能塑造出最輕盈形式的工程師之美名。蘇黎世車站獨樹一格的斜柱與精緻的頂蓋(canopy)所形成的方向,日後在里昂(Lyons)的高鐵車站(TGV station, 1994)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車站也因為這雙宛如展翅俯衝的羽翼,被暱稱為「鳥」。 卡洛特拉瓦曾在瓦倫西亞研究歷史建築的嚴謹幾何學,因而促成他到瑞士學工程。他說幾何學是了解建築的基本要領:「幾何語言和結構語言一樣重要。」他熱愛混凝土的可塑性及大自然的型態,而把兩者完美地融入數學框架。他說「自然亦師亦母」(natura
mater et magistra)這句格言,支配了他所有的作品,比如1998年在里斯本世博會(Lisbon
Expo)所建造的奧林特火車站(Oriente
Railway Station),就是自然風格的登峰造極之作。骨頭似的浮橋與地下混凝土的支撐體,升高到照得到日光的地面上,撐起漂亮精緻的鋼與玻璃,為上方月台遮陽。這座火車站幾乎是表現主義的作品,而卡洛特拉瓦運用高科技時,也仿效哥德式教堂樹狀的窗花格,採取能提供感官享受的方式來設計。 雖然卡洛特拉瓦較偏好頂蓋和橋樑,過去一直很少設計密閉式建築,但是近年作品卻囊括各類型建築,這些計畫案是由位於瓦倫西亞、蘇黎世與巴黎的分公司來處理,捕捉空間的方法與他開放式建築如出一轍。2001年密爾瓦基美術館(Milwaukee
Museum of Art)增建案,又出現為建築物遮陽的鋼肋圓弧「翅膀」。這是一系列美國計畫案的首件,﹝雖然贏得完成紐約聖約翰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John)的競圖,但是這項神聖的案件最後並未執行。﹞之後還有達拉斯沃爾斯堡(Dallas
Fort Worth)的機場航站,以及加州奧克蘭(Oakland)的天主堂(Catholic
cathedral)。 然而,在瓦倫西亞興建藝術科學城(City of Arts and Sciences),才是讓他得以自由發揮的委託案。這座占地甚廣的文化複合體非常漂亮,第一棟完工的建築是天文館(planetarium, 1998),是座落在眼睛型結構體中的瞳孔(卡洛特拉瓦不變的執著)。天文館和兩百二十公尺長、脊骨一樣的科學博物館(Science Museum, 2000)相連。而藝術中心(Palacia de las Artes)完工之後,裡面的禮堂可供戲劇、音樂會與歌劇等表演使用。這座複合建築清楚展現出卡洛特拉瓦的雕塑才華,而不是技術限制,而且讓人一眼就看出是他的作品。卡洛特拉瓦是一位完全不怕以風格來簽名的建築師;這座三十六公頃的基地就簽滿了他的名字。 |
||
【木馬藝文新訊】 【親子活動】動物世界真奇妙--粉圓和蛙卵是親兄弟? 8月20日(日) 下午
2:30-3:30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圖書館二樓兒童室 主講人:張東君(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洽詢電話 :02-2422-4170#273 【每月一書】北市立圖書館「每月一書」講座追風箏的孩子 主講人:郝廣才(格林文化總編輯兼發行人)洽詢電話 :2755-2823 【追風箏孩子徵文活動得獎名單公佈】 趕快來看看你是否有得獎喔! | ||
| ||
苦澀的美感-淺談藤澤周平的小說與改編 聞天祥
藤澤周平(1927-1997),何許人也?
誰也沒想到在進入21世紀後,藤澤周平竟然成了電影改編趨之若鶩的對象!在此之前,有人認為他的小說缺乏一般日本劍豪武士電影所需要的暴力、曲折,和匪夷所思的武藝描述。所以當山田洋次要改編【黃昏清兵衛】時,許多人同時為兩者捏一把冷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