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6-8-23

    本期主筆:北京後現代城 

    木馬新書搶先看:《後現代甜心-北京男孩女孩2》  

   木馬文化作家專欄:萊茵河畔的百年豬腳店     趙于萱

       北京後現代城               木馬主編   徐惠雅

       門開了,我聽到了那熟悉的「叮咚」,以及年輕店員們以北京腔調喊出的「歡迎光臨」,好感動又好奇怪的感覺呀!光可鑑人的地板、刺目的日光燈,是7-11沒錯呀!但是這個店面大得近乎小型超市,而且工讀生的數量未免也多得太驚人了吧?好大的陣勢,非常典型的北京式,沒錯,這就是北京式的「七槓么么」。

  這是季紋筆下《後現代甜心》幽默的北京,閱讀著,就像穿過小叮噹的任意門,來到北京,親眼見識到北京七槓么么的大陣仗。

  今日的北京是後現代的,是表面親暱骨子裡卻疏離的。所以,北京人表面親愛的、兄姐的互喊著,可這聲親愛的距離卻像台北和北京隔著幾千萬里遠;就是這樣的愛疏離,所以北京人連吵架都像表演,只限於罵街,為的是罵給街坊鄰居瞧,卻連根頭髮都碰不到,更別說像山東人一樣抄起磚塊,砸。

  在北京讀了碩士,畢業後不得不搬離宿舍,《後現代甜心》的作者李季紋當起表演藝術老師,和五味雜陳的監工的女人,反而更貼近真正的北京生活。

  為何要監工呢?那是因為這兩年北京的大樓如雨後春筍拔地冒出,雖然一幢比一幢高,門面一個豪華勝於一個。但,只有搬進去,才能窺得內裡的不實在。這是快速進步膨漲下的海市蜃樓吧!不少人因蓋樓而大發利市,但可憐了小老百姓,租得了經濟便利房,等於租了個只有風扇洞卻沒排風扇,有熱水管卻老是熱爆的虛華空殼。

  整個北京城都在大興土木,不只為了二○○八年的奧運,為的還要躋身所謂國際都市。就連劇院也豪華無比,蓋了一個號稱全世界最貴的劇院──北京國家大劇院(建築師為Paul Andreu),預計二○○六年十月啟用。這座大劇院內含戲劇院、歌劇院和音樂廳等共五千多個座位,造價高得驚人,高達27億元人民幣(約108億元新台幣,約世界第一高台北一○一大樓的一半還多)

  真不知居住在北京的小老百姓,望著這個巨大球型劇院時,心裡思想會是何等的複雜。掂掂尋常人家一個月的薪資不過3000人民幣不到,這顆球型劇院卻花掉了27億?北京人幾輩子也賺不到的天價啊!

  而這些外在急速現代化的結果是,敲掉了舊胡同,砸掉了老城牆,八百多年的文化古城半毀,逕自蓋起了鋼筋水泥超高大樓,和閃著霓虹的虛華酒吧。

  還記得日前看過龍應台所寫的一篇文章,提及當她第一次走訪歐洲,看到德國在都市化的過程裡,不遺餘力地保留舊有城堡和石磚路,並且花了許多力氣提倡環保及修護傳統建築,慨嘆地說:「原來,現代化不過是個手段,而保護傳統才是最終的目的。」

  衷心希望,某日北京人也能明白,唯有保留中國原汁原味的真正內涵--傳統,保留京城裡的舊有文化和遺跡,才能讓北京成為真正的國際化大都市。        

 

          

《後現代甜心-北京男孩女孩2》  

李季紋  著

幽默自成一格的北京文化筆記,北京男孩女孩續集書!看北京熊貓後現代的一天,7-11到北京變成七槓么么?本書記錄了李季紋在脫離「胡同時期」後,見證北京急速的城市變遷,即使奮不顧身,也有可能頭破血流,仍要擁抱這顆後現代甜心!  

 推薦得獎

     郝譽翔、徐淑卿推薦

內容簡介     

書分四章:<京城一舞台>、<新奧運新北京>、<京味一鍋涮>、<又見男孩女孩>。記錄了李季紋在脫離「胡同時期」後,見證北京急速的城市變遷,對於風向改變及其如何改變了人們更深一層的體悟

迎向○八年奧運,「京」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全民學表演」是否只是戲劇行業繁榮的表象?北京動物園裡的熊貓真身是倦怠的公務員?「殺人遊戲」風靡的祕密究竟是?這些「食材」都在名為「北京」的火鍋裡翻騰著,必須親自下去涮才能嘗到北京的味道

 作者介紹  

李季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藝術碩士、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博士。正港台灣人,在台灣成長與受教育,○二年赴北京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攻讀博士,得中國大陸最具聲望的表演教學專家張仁里教授親炙,並於在校期間開始從事表演教學工作至今,是進入中國大陸表演教學體系的台灣第一人。著有《北京男孩女孩》。

內文試閱

自序――後現代甜心

   「在北京特別想要有屬於自己的東西」,球球說。「我也好想要有完全屬於我自己的東西喔」,我也跟著哀嚎起來。球球結婚後隨夫在北京定居,她心中「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是房子,逐著房價飆升的泡沫,她趕緊著手買房子的事情。那麼我呢?屬於我的東西,在北京嗎?「屬於自己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我回到我在北京東城的租屋,環顧四面沒有任何裝飾的白色牆面,滿櫃子與戲劇專業相關的書、雜誌、碟,還有堆在玄關好幾盒只穿過一兩次的高跟鞋(這是我在全世界最大的製鞋工廠發展出來的小嗜好),我開始思考,在北京有什麼是只屬於我的?於是我開始想:有一天我要離開這裡,若只能帶走二十公斤的東西,我會帶走什麼?送給朋友什麼?賣掉什麼?燒掉什麼?

  會這麼想,表示我在北京可能永遠都是一個異鄉人。不只一個到我家拜訪的朋友說:「到了你家就很想睡覺。」(或許是我在無意識的狀況下,把房子佈置成只適合睡覺跟讀書的地方。)每次來打掃的家政小時工都不一樣,每個女孩都問:「小姐你剛搬來呀?」還有一位長輩到我家參觀後,很委婉的說:「你自己一個人過日子,想怎麼過就怎麼過唄。」如果要捨棄二十公斤以外的東西,應該很簡單:絕版書怕以後買不到,可以用寄的,印刷品的郵費很便宜。其他的東西,若還能買到,也可以送人或賣掉。那麼想燒掉的是什麼?大概就是我在北京第一、二年的日記吧?現在重新再看覺得幼稚無比,年輕時的慾望與夢境,現在看起來是虛妄的,那時候的痛苦和煩惱,現在看起來不算什麼,因為我已經有了新的煩惱與慾望。

  有次我訪問在北京工作的台灣出版人徐淑卿,希望她能用一個詞總結一下她三四年在北京的感覺,她說:「安樂椅。」她覺得她在北京可以摒除一切雜念與雜事,靜靜的做自己的事情。我又訪問了我的北京朋友超級玩家兼餐飲業之星陳建。見證了這幾年北京夜店與D廳的發展,他覺得北京是什麼?他說:「北京火鍋。」他覺得北京並不是一個明確的什麼,而是一個「平台」,清湯本身沒有味道,大家丟食材下清湯裡涮,金針菇或涷豆腐丟下去以後都變成北京的味道,你說不出來那是什麼味道,但那的確是北京的味道。而且進去涮的時間點前後不一樣,涮出來的味道也不一樣。我想他對北京的定義是很中肯的:必須自己下去涮才能嘗到北京的味道,別人說的都不算。

  還有一件事情很有趣,陳健雖然對台灣人編的書《在北京生存的100個理由》感覺不是很服氣(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北京人會服氣,因為他們每個人都能說出1000個以上在北京生存的理由),可是他很喜歡同系列在十年前出的另一本書《在台北生存的100個理由》,他對於「能夠由五個小孩拍板說了算」這件事感到振奮、有趣,而同樣的提案在北京,根本不可能以這樣的思維進行。我想這有可能是北京與台北這兩個城市,在性格上最大的不同。

  就在我還在思考北京對我來說是什麼的時候,球球已迅速的把房子定下來了。我問:「買在什麼地方?」球球說:「後現代城。」我知道在國貿附近有現代城,但後現代城在哪裡呢?球球說:「就在現代城的後面啊,那就是後現代城。」

  蓋在現代城後面的樓房,就叫做後現代城,以這種直白的方式理解現代與後現代,好像也不能說不對。全世界華人地區的房地產產品的命名方式與邏輯,有其地域特色,也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為房產命名,意味著對某種即將到來的生活方式的嚮往。台灣有「村上春墅」,為什麼北京不能有「後現代城」?中國還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但已經有人在追求心目中現代甚至是後現代的生活了。對境外人士來說,北京可以提供他們在本國可以享受到的一切,甚至可以玩得更瘋,艾蜜莉•諾童(Emilie Nothomb)在《愛傷害》(Le Sabotage Amoureux)一書中描述的,境外人士在孤島中做國王的情境,至今仍存在;在三里屯、朝陽公園附近的夜店狂練電音爬梯(Party),乃至到金山嶺長城的烽火台上蹦D,或只讀英文報紙、只看衛星電視,連在中國境內的書信往返,信封上都一律寫英文,也無任何生活上的妨礙。至於境內人士呢,總是左一句右一句自豪的說:「這兒是首都呀」,但沒有北京戶口的大學畢業生,甚至很難在北京的公司找到工作;而隨著拆遷與房市狂漲,原本住在城內的居民,紛紛搬到了郊區;通勤時間大塞車,空氣品質低劣。北京現在是東亞最可愛的一顆後現代甜心,一切都在劇烈的地殼變動中,一切皆有可能,所以這麼多人奮不顧身的往裡面扎,即便頭破血流也情有可原,所以是「愛的傷害」呀。

  那麼,如果有一天我要離開北京,托運行李限重二十公斤,我會帶走什麼呢?有形的東西似乎在哪裡都買得到,但離開了北京火鍋的金針菇和凍豆腐,就不是北京火鍋,僅僅是金針菇跟凍豆腐而已。這就是北京奇怪的地方,什麼東西拿下去涮,都會變成北京的,離開了這鍋湯,就不是北京的了。大家愛看的,是在北京火鍋裡所有東西都在翻騰的狀態跟煙霧,其實食材極其普通,哪裡都吃得到的。我能帶走的,就是我在中戲學的專業,還有在北京東城涮過四年的我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不滅的炭爐,大家趁熱快吃吧!

  誌謝:《北京男孩女孩》能出續集,要感謝「木馬文化」與《幼獅文藝》一直以來對我的愛護、小心肝聶永真設計的美麗封面,還有在北京陪我一起長大的男孩女孩。

【木馬藝文新訊】

【每月一書】北市立圖書館「每月一書」講座追風箏的孩子
8
26 日(六)下午 230 臺北市立圖書館總館十樓會議廳(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 號10樓

主講人:郝廣才(格林文化總編輯兼發行人)洽詢電話 2755-2823

【追風箏孩子徵文活動得獎名單公佈

趕快來看看你是否有得獎喔!http://blog.yam.com/kiterunner/archives/2016569.html

《讓歐洲微笑的建築》新書講座 新竹場次 

主講人:《建築、在旅行的路上》、《讓歐洲微笑的建築》作者朱沛亭先生

9月3日()15:00~16:00 誠品新竹店B2人文書區(新竹市信義街68  03-5278907)

 

    

 

< 德國科隆 > 萊茵河畔的百年豬腳店

 

 

要說德國美食,那「德國豬腳」是絕對不能錯過的重頭戲。在還沒有來到德國以前,一直以為在德國要吃到豬腳,就像在台灣要吃到滷肉飯一樣,滿地隨便都有,但其實不是這樣的。
德國豬腳這個美食,主要是來自於德國南部,在其他的地區,餐廳有賣豬腳的倒是不多見(頂多在嘉年華會時,路邊有賣一顆大約五歐元左右烤好帶走的豬腳),並且好吃難吃的差異也很大。醃烤深深入味、皮脆彈牙、肉嫩多汁的,是人間美味;而沒有事先處理、草草烤過了事的,肉乾又硬、油膩噁心。

像這間位於萊茵河畔,以「豬腳店」(Haxenhaus)為名的百年老店,賣的豬腳就是屬於好吃道地、夢裡想起都會流口水的那種。店裡有著古老的擺飾,就連桌椅櫃子都有濃濃的歲月刻痕。更有趣的是,因為店就臨著年年氾濫的萊茵河,所以老闆索性就在吧台上方,掛著以前店裡淹水的紀錄照片,還在吧台柱子刻上水位高低與年份。甚至其中有一張是河水幾乎把一樓淹沒了,店裡員工坐在橡皮艇上,在吧台旁合影的照片。呵呵!真是好笑,是誰說德國人沒有幽默感哩?



http://www.haxenhaus.de

魚的悄悄話:一般來說,有供應德國豬腳在餐單裡的餐廳,都會大大方方的寫在店門口,像是在招手的告訴你,來吧!來這裡吃豬腳喔!
但也並不是就只有這類餐廳有供應豬腳,一般來說,很多餐廳都有供應,只是都必須要事前一天預約,才有得吃。

德國豬腳各地煮法又不盡相同,像上圖是店家就註明是「科隆式豬腳」。 德國南部的豬腳 (Schweinehaxen),通常是將醃過的豬腳烤得皮脆肉Q,配上酸白菜 (Sauerkraut ) 或醃漬高麗菜沙拉 (Krautsalat),與一顆大大的巴伐利亞馬鈴薯球 (Kartiffelknodel)。 另外德國北方的豬腳,則是水煮豬腳 (Eisbein)。這種水煮醃過的豬腳,除了同樣會附酸白菜開胃以外,通常搭配水煮小馬鈴薯或馬鈴薯泥,有時候還會配上豌豆泥。

不管哪種煮法的德國豬腳,基本上份量都很大,所以...請小心,一個人嗑會把人嗑成一隻豬!所以找人一起享用,最好還配盤新鮮沙拉,是比較健康的享用美食方法。

 

 

 

趙于萱

網路筆名夢想魚販子,超人氣旅遊隨筆電子鮑魚的旅行手記:https://enews.url.com.tw/fish019.shtml

今年9月6日木馬文化即將出版《魚的德西旅行》敬請期待。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