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08-23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08-23》

本期內容
  ◎教育論壇:再談校務會議與校園民主 
  ◎英語充電站:新鮮人調適大學生涯的英語啟示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教育論壇:再談校務會議與校園民主
  羅德水(教師)
暑假即將結束,許多學校即將於8月底召開校務會議,惟日前卻傳出部分學校的校務會議組成方式出現爭議,導致校長與學校教師為此針鋒相對,實在不是落實校園民主應有的作法。

究竟校長與教師為何互不相讓呢?從媒體的報導得知,問題的源頭是雙方對該校校務會議的組成方式有不同見解。

教師一方認為,學校既然已經在上次校務會議中通過變更校務會議組成方式,改由全體專任教師出席,依會議決議,即將於8月下旬召開的校務會議,當然應通知學校全體專任教師出席,且無需再進行校務會議代表選舉。校長一方則主張,雖然前次校務會議已通過改採全體專任教師出席,惟依「台北市國民中小學校務會議實施要點」之規定,該校教職員在31人以上,校務會議組成方式應採代表制,為使下此校務會議得以順利召開,因此必須先進行校務會議代表選舉。

綜觀雙方爭點,問題的焦點在於校務會議究竟應採代表制或全體專任教師出席,對此,我們已多次於教育論壇闡述全體專任教師出席校務會議於法有據的看法,今日再補充幾點看法如下:

首先,吾人雖然支持全體專任教師出席校務會議,不過也同時認為,還有比組成方式更值得關心的事,例如:校務會議之召開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相關與會成員是否可以暢所欲言?議程是否經過各方確認?會議主席是否公正超然?議事效率是否良好?會議記錄是否翔實記載?以上問題對校務會議品質之影響,恐怕都不下於對校務會議組成方式之爭議。

因此,淺見以為,在力爭校務會議組成方式時,校長應該自問,堅持代表制校務會議的同時,對於上揭影響校務會議品質的各種變數,是否同步以高標準要求?若否,則校長以代表制會議削弱教師集體力量之企圖豈不昭然若揭?筆者就曾接獲不少國中老師申訴指出:學校於召開代表制校務會議時往往草率了事,甚至多數時間都花在行政業務報告,然而,這些沒有經過深入討論的議案,卻煞有介事的於所謂「校務工作會報」中大肆宣揚,且要求全體教師依校務會議決議行事。此外,亦有教師指出,學校對於法定的校務會議大多行禮如儀,卻時常召開臨時性的校務會議議決重大校務,會議代表不僅疲於奔命,議事品質更是不忍卒睹。顯而易見,這些情形似乎正是部分校長抗拒全體教師出席校務會議的主因,因為唯有召開代表制會議,方能貫徹學校主管之意志。相對而言,或許代表制校務會議確實存有弊端,學校教師才會堅定地認為應由全體專任教師出席。

反過來說,學校教師亦應深自檢討,無論採何種方式召開校務會議,教師是否勤於出席、勇於發言?或者仍然存有反正有人會講,或是不差我一個的心態?果真如此,就算爭取到全員出席又如何?淺見以為,在爭取全體專任教師出席校務會議的同時,教師更應抽空研讀相關法令規定,以提昇議事能力,進而藉由校務會議之召開,為學校建立各種規章制度,也才不枉爭取全體教師出席校務會議以落實校園民主的一番苦心。

校務會議是觀察校園民主法治的重要指標,其法律意涵見諸教師法、大學法、高級中學法、職業學校法、國民教育法之規定,對校務發展計畫、學校規章制度之重要性實不言可喻。為免再次發生爭端,筆者建議,各縣市教育局應儘速邀集地方教師會,重新訂定符合國教法授權與立法精神的縣市校務會議實施辦法。

至於目前有關校務會議之組成方式,筆者建議仍應尊重各校依民主程序所為之決議為宜,學校校長無需排斥全體教師出席校務會議,反而應將重心擺在如何提昇校務會議的議事效率與品質上,相信一個嫻熟議事規範又尊重教師意見的校長,定能贏得全校教師的尊重。
(回目錄)



英語充電站:新鮮人調適大學生涯的英語啟示
  李振清(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緊接著秋天的開學季節就要來臨了。本年度的大學新鮮人也將在9月秋高氣爽時,分別進入國內的145所大學校院,或其他17所專科學校。無論是進入任何學校,人人都將面臨台灣國內與國際間,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種空前挑戰。從學費相關的經濟問題,到未來畢業後的出路,與國際性的全球多元競爭問題,大學新鮮人恐怕都要在心中有所準備,否則,未來4年,以及畢業後的生涯,必然會遭遇到意想不到的新挑戰。與其要在將來因學無專精而處處碰壁,倒不如從進入大學一開始,就在老師的啟蒙與引領下,調適與高中迥然不同的學習方式,以便接受高等學府的嶄新歷練。

在此同時,所有科系的學生,必須將英語文的有效學習,列為大學生活中,不得不積極努力提昇的新使命。唯有如此,方能在配合其他專業學術能力、個人能力,與包含「品格、倫理、圓融、勤奮和毅力」的公民能力等素養,逐步學習成為一位立足本土、放眼天下、創新求新的新時代台灣青年(參考1998: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面向21世紀」研討會所討論的「新世紀人才的三大能力」)。從2005年的全國大學評鑑報告顯示,除了英語文能力之外,道德、倫理、價值觀與國際願景的落實,也會是21世紀台灣各大學新鮮人所面臨的首要挑戰。

在過去半個月中,許多平面媒體也針對上述的問題,討論頗為深入。可喜的是幾乎所有的受訪學者與大學畢業生均一致表示,英語文能力是所有科系學生必須加強的課程;而國際觀與現代思維,則是大家必須及時培養的新觀念。目前被世界銀行(World Bank)借調前往中國大陸,擔任經濟發展諮詢顧問的世新大學前經濟系系主任華而誠教授,曾於2005年的一次「校友返校座談會」中,問校友們一個很實際的問題:「你們覺得在大學的教育課程中,最大的缺憾是什麼?」

華而誠教授很驚訝地發現,幾乎全體已經活躍於各行各業的校友都異口同聲地說:「英文!我們很遺憾在大學裡沒把英文學好。畢業進入社會後,卻發現英文無所不在。」

華而誠教授是筆者在美國華府工作時的舊識。他的英文特別好。沒想到離開華府6年後,我們同時又回到大學教書。我們經常在世新大學的翠谷教授俱樂部討論當代大學生的求學態度、英語文能力,與國際宏觀問題。我們更經常交換、分享兩人在《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經濟學人》(Economist)、《今日美國報》(USA Today)、《時代周刊》(TIME)等刊物上所閱讀到的寶貴資料,然後再將之運用於教學與學生輔導上。綜觀國際快速發展,以及國內不可思議的社會變遷,我們呼籲甫進大學的新鮮人,必須在大一的階段,學習調適大學生涯中的學習策略與態度,同時為英語文基礎奠基。如此方能在大學裡揮灑自己的才能;4年後,會慶幸人生沒有留白。在今天的世界裡,環顧四方,哪有不重視英語文能力與國際觀提昇的?即使在第三世界裡,英語文能力與全球視野是改變命運的驅動力(driving force)。新任賴比瑞亞(Liberia)總統 Ellen John-son-Sirleaf的艱苦奮鬥史,就是台灣的大學新鮮人應引以為例的典範故事。(參見2005年11月28日 TIME: "10 Questions for Ellen Johnson-Sirleaf"及2006年1月17日USA Today: "President pledges a re-built Liberia.")

當代的台灣大學新鮮人亟需反思自己的英語文聽、說、讀、寫基本能力,同時廣泛閱讀能提昇國際視野的非小說類作品。其中,傅立曼(Thomas L. Friedman)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是必讀作品。

曾為《紐約時報》獲得3個普利茲獎(the Pulitzer Prize)的著名國際事務專欄作家Thomas L. Fried-man,在2004年3月11日發表了一篇文采橫溢、發人深省的前瞻性大作:「The Great Indian Dream」(印度大夢想)。該文分析為何印度能在世紀交替之際,一躍而成為全球資訊軟體設計與服務的中心。該文在《紐約時報》刊登後,普遍受到全球廣大讀者的迴響與重視。由《聯合報》系「聯經出版社」規劃的《紐約時報英文解析I》,立刻將「The Great Indian Dream"收錄在該(第一)輯中,與國內外的讀者共享。Thomas L. Friedman的專文,連同《紐約時報英文解析I》的延深導讀和分析,也同步帶動國人對國際競爭力、現代人才培育,及英語文能力提昇的重視與認知。

去(2005)年Thomas L. Friedman震撼全球的啟發性巨著《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The World Is Flat: 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一出版,即刻成為全球性的暢銷書。若說「The Great Indian Dream」是《世界是平的》之前言,也不為過。兩者一直是國際學術、跨國企業與各國政界菁英探求新觀念的來源。《紐約時報》不愧為世界第一大報;其專欄作家的文采與觀念,領航著世界的進步軌跡。細讀該書具前瞻、實用性的內容,或許可以改變新鮮人的一生。當然,大學裡的必修科與必讀書籍,更是不可偏廢的。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小姐在有關「大一生入門:外文系聖經、莎士比亞必讀」報導中說得好:「學好英語,是國際化必備條件之一;讀外文出路很廣,還可藉著輔系,開拓華語教學,或加強人文素養,進入文化創意產業。大一是打基礎的關鍵,聖經和莎士比亞是必讀經典。現在強調統整能力,學生除了聽、說、讀、寫,還要加入翻譯能力,樣樣都要好,才有競爭力。在全球化的趨勢下,英文是必備工具,也是大學生必備能力,外文系學生除要有英文聽、說、讀、寫、譯的統整能力,還可加修輔系或雙學位,增加競爭力,為就業鋪路。如果對法律、商管、企管或資管等有興趣,可以加修輔系或雙學位;對語言有興趣的人,建議加修第二或第三外國語,加上英語,即可大大增加競爭力。不少學生上大學後,會放鬆學習心情,此乃『萬萬不可』,尤其是英語文基礎不好的學生,正可利用大一補救教學,奠定英文基礎。」

在台灣,學習英文的環境很好。只要態度與方向正確,又有良好的老師指導,必可有預期的進步成效。以揚名國際棒球界的旅美投手王建民為例。他的的英語表達能力在去年仍很有限,加上他個性沉默寡言、不善辭令,因此每場球打完,極少接受媒體專訪。洋基專屬第30頻道(YES)記者每次在「建仔」投完後,訪問捕手波沙達、隊長游擊手吉特和其他球員,幾乎從未在電視訪問立功投手建仔本人。轉播洋基的無線電台(WCBS)亦從未訪問過建仔(參見2006/08/03時報資訊:林博文《紐約隨筆》)。如今,經過了高人指點與態度調適後,王建民已能自信地與隊友侃侃而談。《紐約時報》並在本(8)月13日以醒目標題「Yankees' Wang Finds His Place on the Mound and in the World」(洋基王建民找到了他在投手丘與世界的定位)介紹我們的「台灣英雄」。這篇輕鬆易讀的《紐約時報》長文,應該列為大一新生的英文課外讀物。

台灣學生的英語文潛能甚佳。可惜教育政策與惡質的社會風氣把英語教學與學習成效稀釋了。筆者經常接到許多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以及社會人士寫來的電子信函。從這些郵件中,筆者驚嘆他們的英語文潛能。只要假以時日,並運用正確的方法與態度,則國人的英語文雖然無法跟新加坡人較量,但絕不亞於當前的韓國與大陸人士(韓國與大陸人士的英文TOEFL水準比台灣好)。

下面這一篇國三甫畢業,將於今秋進入高中的學生寫給筆者之英文信函,證明台灣人的英語文能力,不是不好,而是沒掌握住方法與態度而已。對大一的新鮮人來說,這篇短文應該給大家一項「P-ractice makes perfect.」的啟示。(紅色部份為筆者所修改。)

August 15th was really unforgettable. I became a high school student officially. To my delight, the school has a good environment, a with plenty of services available to us so that we can get help whenever we need it. and There are also friendly teachers. (At least they have not shown their cruel side to us yet!)

Listening to their advice carefully, I sketched in my mind the roadmap for my beautiful three years of high school inwardly. But I started to worry about whether or not I can make friends with everybody as I did in junior high, and will I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difficulty of the new classes. It will certainly be very different from any-place I have been. So, just that it go. Believe it or not, I will do it good well. I look forward to the first day, to facing the new challenge with determination.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