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10-03》 |
本期內容 | |
◎傳播線上:從公視基層的困境與憂慮 看工會的勞動價值──專訪公視紀錄觀點《有怪獸》製作人蘇啟禎 | |
◎漫畫讀者:低人一等的邊緣人 | |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
傳播線上:從公視基層的困境與憂慮 看工會的勞動價值──專訪公視紀錄觀點《有怪獸》製作人蘇啟禎 | |
傳播學生鬥陣 | |
自2005年底確立黨政軍退出媒體,華視、客家與原民電視台納入台灣公共廣電集團運作後,新的挑戰不斷出現。在此之前,羅大佑硬地事件、阿弟仔事件,以及近來公廣集團欲成立置入性行銷專門部門等問題,卻成為公視人逐漸興起的憂慮。然而,公視紀錄觀點製作人、現任工會常務理事的蘇啟禎認為,這樣的憂慮是來自於公視勞資雙方的溝通與資訊不對等。而當前最重要的課題是提升公視內部的產業民主與專業共治,如此公視的公共價值更可被彰顯與維繫。 從新聞系到公視,公共價值與勞動意識的深植 前一陣子於網路上被熱烈討論,同時亦獲得許多關心媒體改革人士迴響的公視紀錄觀點《有怪獸》,在描寫與討論近年來媒體亂象的原因與過程,同時亦紀錄下公共電視近年來的一些困境與問題。該部紀錄片,希望藉這樣的影像與討論來反省台灣的商業媒體與公共媒體當前極度需要面對的問題,並且冀求能獲得正向的進步與發展。而該部紀錄片的製作人,是前公視新聞部記者,現為公視紀錄觀點製作人之一的蘇啟禎先生。 蘇啟禎的學生時代就讀政大新聞系與政大東亞所,當時正值媒體競爭逐步白熱化的階段。雖然其一度離開新聞傳播的領域,但由於1994年公共電視正值籌備與規劃開播成立緊鑼密鼓的階段,經由政大新聞系翁秀琪老師推薦進入公視籌備委員會工讀,始與公視開始結下不解之緣。 1999年退伍後,蘇啟禎經由推薦進入亦剛開播不久的公視新聞部擔任記者,初跑文化線,爾後轉跑勞工線。也是由於勞工線的記者新聞採訪經驗,奠定了蘇啟禎對於工會的認識,也認定了媒體工會的重要性,更使得他擁有極大的熱情在2003年投入公視工會的運作之中。自此,亦展開了蘇啟禎與公視工會在公視內部的一連串維護專業自主權與公視獨立性的工會運動。 公視基層工作者的憂慮與公視工會的具體行動 蘇啟禎在其製作兼導演之紀錄片《有怪獸》中,提及與反省了公視近兩年來所遭遇的困境與問題。羅大佑事件對公視獨立性的打擊,使公視的基層員工感受到深切的憂慮,而近來,諸如負責置入性行銷的業配部成立疑慮問題、《我們的島》的延續問題,以及客家新聞雜誌的問題,都在在促使公視內部開始產生一股由下而上,重新再反思公共性的核心價值的力量。 在此同時,也凝聚了公視內部基層工作者的勞動與專業自主權意識,並與公視中高層主管展開一連串的對話與爭取。而在一連串的憂慮與質疑後,「產業民主」與「專業共治」便成為公視基層第一線工作者以及公視工會要爭取的積極訴求。在這個點上,由公視工會代表公視基層工作者的聲音,對公視高層主管爭取在專業上的自主權與對話機制。同時最要緊的,公視工會正積極的爭取在公視內部決策會議上有勞工代表列席。而最後的目標,則是希望爭取在公視董事會中獲得一席的勞工董事,讓公視第一線的媒體工作者能夠藉由其第一線長期工作的實務經驗,將公共價值與經驗提供給公視決策者作為公視任何一項發展政策的參考依據。 而近來公視所提出的電視節目製播準則,以及最近公告實施的員工申訴制度,對蘇啟禎與公視工會,甚至是華視與其他客家、原民等電視台員工而言,都是建立公共廣電集團內部產業民主、專業共治以及推動公共性價值的成果,且其甚至亦有可能成為其他商業媒體專業自主與勞動權益的引導典範。 蘇啟禎認為,公視與公廣集團也是一個小型的公民社會。而自許其作為一個台灣媒體的典範與標竿,公視乃至於公共廣電集團的內部,在組織的政策發展與決策過程時,更應該多聽聽來自於基層工作者的的意見與聲音,更應該多尊重媒體基層工作者長期在第一線工作崗位上實踐公共性價值的經驗。這也就是蘇啟禎先生與公視工會會如此積極與公視中高層主管爭取獨立自主的專業工作權的原因。公視基層工作者與公視工會由於能夠體認公共價值對台灣市民社會的好處,才會對於公視高層提出「產業民主」與「專業共治」的訴求,進而發會對其他商業媒體的影響,共同促此台灣公民社會的進步。 回首大學所學, 傳播教育應重視勞動權 有關於台灣傳播教育的問題,蘇啟禎談道,其大學時代所接受的新聞傳播教育技術與思考訓練,的確對他工作時的分析判斷有幫助。然而,現今的媒體問題在於市場失靈,此一問題亦導致學生的茫然與憂慮。他認為,傳播教育的守門若是消逝,台灣的新聞傳播媒體將會瓦解得更快,而公視與公共廣電集團的發展與壯大,讓觀眾慢慢有一個比較的標準,更使得學生也有可以對照學習的標準。 他亦認為,勞動意識教育在台灣的新聞傳播的確需要加強。學生必須認知在媒體工作就業的實質可能問題與地位,當資方要裁員減薪或作為違反專業時,若無勞工意識與對集體力量的認識與凝聚,終究仍會敗退下來。 媒大事 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 傳將進軍廣電媒體 據媒體指出,自由時報創辦人林榮三已於8月底獲得NCC審核許可設立「自由新聞台」。報導指出,由林鴻邦掛名負責人的自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便向NCC提出籌辦申請。此次申請,將砸下7到10億元,林榮三認為「買電視台硬體的錢,不會比一年的報紙紙張費用多」。報導也指出,自由亦曾思考過買下台視,但經評估,一來競爭者眾,釋股時程不確定,加上台視現有股權分散,即使買下也未必能主導,於是決定先「另起爐灶」,至於台視未來仍不排除「也會去標」。 小編媒批:台灣的媒體亂象之因,不在於媒體「不夠多」;而是在於「太多」單一、政治、工具與商業的媒體。自由電視台的成立,其意義只是數量的增加,除此之外,只有自由與其所支持的政黨與政治人物了解吧? YouTube獲華納音樂授權 報載,線上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於18日宣布和華納達成協議,華納將授權YouTube播放該公司的音樂影片與含有華納音樂產品的網友自製影片,YouTube則同意和華納分享廣告營收。由於網友可在YouTube上傳發表自製影片而廣受網友歡迎,但因許多創作內含受著作權保護的影音片段,引發智慧財產權所有者兩極反應。未來YouTube將利用特殊軟體,確認影片音樂來源,並將刊載於影片旁的廣告營收,部分付給音樂著作權所有人。著作權所有人也可要求移除該影片。 小編媒批:就此可知,網路難逃財團怪獸為了獲取最大利益而做的監視與掌控。而當智慧財產權與著作權的法律保護,轉而保護支持財團作為,卻已扭曲其立法原始意義時,這種法律是否應有重新思考的必要呢? |
|
(回目錄) |
漫畫讀者:低人一等的邊緣人 | |
張約翰 | |
台灣的漫畫研究,在閱聽人的部份,誠如丹尼斯‧麥奎爾在《受眾分析》一書中所言,向來備受對媒體的負面觀感所影響。而不同時期的傳播研究典範轉移,也體現在台灣的漫畫研究歷史中。 蕭湘文曾在其著作《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羅列台灣的漫畫研究總表,內容包含台灣1979至2001年的期刊、研討會、學位論文,共47篇,其中研究面向為漫畫讀者研究者共15篇。1979至1999年共21年之久,漫畫讀者研究僅兩篇採用質化方法,5篇採用問卷調查法;2000年起兩年內情勢大變,8篇研究僅兩篇採問卷調查法,其中一篇並兼用焦點訪談,其餘全採質化研究方法。 之所以會有如此劇烈的轉變,也許與批判的、詮釋的、建構的方法漸為傳播研究者重視並接受有關。但台灣的漫畫研究數量少,並且幾乎形同傳播學界的孤兒。以中華傳播學會每年年會發表的論文為例,以漫畫為題者,每年至多一篇,今(2006)年甚至沒有任何一篇。 再以國家圖書館的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為例,超過30萬筆內容中,以漫畫為題者僅93筆(報紙353筆,電視1,221筆,網路1萬2,015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若以「漫畫」與「讀者」二詞搜尋論文題目,更只有6篇!(註) 如果這樣的現象可以代表不同種類媒體受重視的程度,我們可以斷定,漫畫是非常不受研究者重視的媒體,尤其是傳播學門。上述93筆論文,只有18筆來自大眾傳播學類,與教育學類相當。可以推論,對於漫畫這一媒體與讀者間的關係,教育研究者的重視程度不比傳播研究者差。讓我們回顧文首麥奎爾所言,再想想:教育研究者為何費心關注漫畫?答案呼之欲出。 傳播學門常年的電視閱聽人研究成果,使麥奎爾做出閱聽人自認過量接觸媒體是不好的這一結論;套到漫畫這一媒體來看,何止過量接觸不好,簡直是不可接觸。台灣的成年人要在公開場合閱讀或聲明喜愛漫畫,幾乎像同志出櫃。這種社會壓迫帶給特定媒體閱聽人的自卑感對閱聽人行為造成的影響,是否大於特定媒體內容帶來的影響,很少在研究中成為主題。可以確定的是,漫畫這一流行文化媒體,很難說它的地位能與流行音樂、電影等量齊觀。雖說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而言,文化沒有高下之分,但漫畫硬是矮人一截。儘管日式漫畫寬廣的題材擴展到從銀髮到幼兒的各個年齡層,但台灣的大眾媒體仍將它與學生、青少年、兒童直接畫上等號。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閱聽人是受商業媒剝削宰制的一群。閱聽人能從媒體得到的好處,只有勞動之後的放鬆。這麼看來,媒體內容彷彿廉價啤酒,一樣是過量不宜。問題是,同樣是訊息載體,文字書籍何以不曾被如此評價?也許從政治經濟學研究者關注的階級問題來看,可以得到答案:資產階級與勞動階級的媒體使用情形可能大有差別,受不同媒體的影響亦同。當然這只是假設。不過,舉例而言,如果問一下大學教授、律師、醫師們誰平日愛看漫畫(內容與自己專業有關的除外),有幾個人會承認? 因此,對於台灣的漫畫讀者研究一味以青少年、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現象,可以得到的結論是,台灣仍視漫畫為次文化、非大眾的媒體,看不到街頭巷尾林立的租書店成人們穿梭其中的身影,使漫畫讀者研究集中在如何協助少兒挑選「好」漫畫或受了漫畫多少傷害,而無法放開心胸,承認漫畫像所有大眾媒體一樣,可雅可俗,值得研究者進一步的開發。 註:即便不限欄位以「漫畫」搜尋,也只有870筆,其他媒體電影2,890筆、廣播4,736筆、報紙6,496筆、電視8,684筆、雜誌4萬7,996筆、網路7萬9,036筆。漫畫連台灣早已放棄發展的電影工業都比不上。台灣不同媒體間的興衰與地位,在此血淋淋的呈現。 |
|
(回目錄) |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 |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