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廢墟佔領」與「以物易物市集」(2006/10/11)
「廢墟佔領」與「以物易物市集」
文˙張世倫 圖˙莊坤儒

另類行動方案1:廢墟佔領

塗鴉是種游擊式的空間佔領行動,但游擊打累了,總得要有地方休養生息,塗鴉人Bbrother因此與一群搞創作的年輕人,開始尋找廢棄的公家房舍──他稱為「廢墟」──進駐。曾經被人使用,如今卻被都市所遺忘的廢墟,在這群年輕人進駐後,開始有了短暫的新生命。但就像塗鴉一樣,廢墟隨時也可能因為公權力的介入而消失,成為美麗但短暫的存在。

今年一月時,Bbrother有次在台大公館附近的「巴黎公社」咖啡廳喝醉酒,想在店外即席塗鴉,生氣的老闆把他拉到附近的荒廢公家宿舍,要他「想噴就在這裡噴」。他靈機一動,當天就決定要佔領這個宿舍進行創作,並且展開了「廢墟佔領」的藝術行動計劃。

廢墟是被拋棄的都市建物,同時也是稍縱即逝、即將朽爛頹傾的空間。他們積極尋找這類空間,然後將其定義為一個行動平台,佔領後可以容納各種創作活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有人在裡面盡情瘋狂塗鴉,把整個房間當成畫布、有人搞二手書交流、有人辦電影欣賞會,還有人野心勃勃地計劃在裡面開咖啡廳、弄樂隊團練室,甚至舉辦藝術節。

近年來,公部門推動了不少「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政策,Bbrother的廢墟計劃,其實也算一種廢棄空間的再利用,只不過他是以民間自發的創意,突顯體制外的衝撞活力,來進行這項藝術佔領行動。

參與廢墟佔領計劃的人,大部分都是有創作背景的學生。他們在進入這樣的空間後,首先會進行簡單的清潔整理,然後再把一些生活創作的必需品,例如發電機、電燈、門鎖、音響帶進來,逐步把這裡改造成類似工作室的秘密基地。

廢墟的參與者希望這個空間有著「公社」般的互助性質,但每個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家庭,沒辦法24小時待在這裡,真正住在廢墟的,其實是居無定所的遊民,他們與年輕人在裡面各過各的、互動有限,「偶爾有一、兩個比較熟的,我們還要借錢給他們吃飯,」Bbrother說。

年輕人在廢墟裡享受一種逃脫日常秩序的特殊風情,但卻沒辦法長期在裡面生活,東西不時被流浪漢偷走,巡邏的警察也常把他們趕出去。久而久之,廢墟慢慢又變回原來的模樣。目前他們佔領的廢墟只剩下2個,原本整理過的面貌,又逐漸荒蕪起來。

就像塗鴉最後一定會消失,Bbrother承認剛開始佔領廢墟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樣的行動,最後終究只會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但作為一個藝術行動,佔領廢墟表現他們試圖逃逸現行秩序的嘗試與侷限,「即使失敗了,也是很寶貴的經驗,」他說。

另類行動方案2:以物易物市集

假如佔領廢墟是對都市空間的一種反省,Bbrother主辦的另一項活動「以物易物市集」,則嘗試對資本主義貨幣交易進行挑戰。台灣現在十分流行年輕人擺攤賣手工製品的「創意市集」,Bbrother則用另一種形式展現他對「市集」的想法。他認為創意不能只用貨幣來衡量價值,因此舉辦了禁止使用金錢的「以物易物市集」。

「以物易物市集」的理想,是要參與者暫時忘了貨幣的存在,一切改用勞務或物品來互相交換,各取所需。參加市集的年輕人,可以用伏地挺身來交換對方為你念首詩、用舊CD換舊書、或者用背部按摩來換一場仙女棒煙火秀,甚至連自己家的狗,都可以帶來這邊換──不是換給別人養,而是「借」他在現場遛狗半小時。

市集的參與者大部分是理念相近的年輕人,與一般民眾的互動較為有限。頓時間沒了貨幣做為媒介,很多人突然間不知道如何進行交易,交換雙方對於物品價值是否相等,也常有不同意見,這使得實際完成交易的人,並不如想像中多,大部分人還是抱著好奇的眼光當個旁觀者。Bbrother說他並不反對貨幣的概念,「只是想玩玩看,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否還有金錢交易以外的別種可能。」

目前「以物易物市集」辦過3次,都集中在公館地區舉行。Bbrother為了藉著這類活動,重新定義公共空間的使用方式,其中一次特別選在公館水源市場的天橋上舉行。這座天橋在捷運地下道開啟,以及地面斑馬線使用後,已逐漸被民眾遺忘。Bbrother希望藉著短暫的佔領天橋,能夠讓路人因此而重新想起這座被遺忘的天橋,畢竟天橋不應該只是一個穿越的空間,而應該是個邀請人們駐足、參與的公共空間。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6年10月號)

翻越高牆,走進廢墟,Bbrother與一群年輕創作者展開佔領空屋的藝術行動。
廢墟內頹廢、荒蕪的氛圍,卻是他們暫時逃逸社會秩序的烏托邦。
台北公館羅斯福路的天橋上,一場以物易物的市集熱鬧展開。
橋下車水馬龍,橋上樂團熱鬧開唱,炒熱市集氣氛。
人們可以用勞務交換物品、以素描交換遛狗、用念詩交換按摩、拿照片交換唱歌……等等,只要不用貨幣,怎樣都行。
市集現場的學生以全身塗滿白粉,不斷進行伏地挺身的行動藝術,希望喚起群眾對反戰議題的關注。

  1. Bbrother knew from the beginning that, just as graffiti is ephemeral, this kind of action was built on utopian ideals that could never be fully realized.
    就像塗鴉最後一定會消失,Bbrother承認剛開始佔領廢墟時,就已經意識到這樣的行動,最後終究只會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
    ◎ephemeral 朝生暮死的、瞬息的、短暫的
    Don't be bewildered by the ephemeral glory of awards.


  2. He believes that monetary value cannot be the only arbiter of the value of a work of art, so he's holding a No Currency Market in which the use of money is banned.
    他認為創意不能只用貨幣來衡量價值,因此舉辦了禁止使用金錢的『以物易物市集』。
    ◎arbiter 仲裁者、決定人
    Money shouldn't be the arbiter of everything.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