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由學界、新聞界與關懷媒體環境與發展人士共同組成,並以『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保障人民知之權利』為成立宗旨。
------------------------------------------------------------------------------------------------
媒觀的消息 : 媒觀論壇-青年發聲與媒體改革

1.活動目的:

我們常說,媒體是社會的公器,但除了一些網路或是小眾媒體之外,一般民眾很難接近大眾媒體,更別提寄望這個媒體能發揮「公器」的功能。或許\\現今的Calling In節目多多少少有讓民眾接近使用媒體的機會,然而在只有20秒的發言時間裡,恐怕連髒話講完都快不夠用了,更遑論暢談自己的理念。然而在現今的媒體環境裡,身為青年的我們,感受更是如此。

E. Said在其著作《Covering Islam》(遮蔽伊斯蘭)中談到,西方媒體用「cover」表示「報導新聞」之意,然而「cover」另有「遮蔽」的意思,目的是使我們只能看得到媒體在醜化伊斯蘭的形象,而「故意」看不見的伊斯蘭其他好的面向。有事曾相識的感覺嗎?沒錯!媒體只讓我們看到年輕人的「草莓」、「七年級生」、「敗家」、「抗壓性低」、「衝動」,卻鮮少讓青年發表自己的看法、說自己該說的話。

顯然,青年人雖然名之為這個公民社會的一份子,卻猶如泡棉般地飄浮在這個社會上,不斷吸收外界的資訊,膨脹後卻找不到著力點紓發;因此,我們需要更多青年發聲的機會,讓青年自己來暢談媒體改革的理念。

2.活動內容

「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籌辦了一系列公共論壇的座談會活動,針對不同主題與新聞事件,邀請相關領域的朋友與學者專家一起與您對談。我們將在10月20日舉辦第一場公共論壇活動,詳細內容與舉辦時間請參見以下網址:
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530

------------------------------------------------------------------------------------------------
族群與媒體 : 消費原住民的白色巨塔

身陷醫院權力戰場的蘇怡華醫師,因為前女友關欣的一封信,去了一趟位於南投的某處不知名原住民部落,而重新體認醫者必須以患者為念的原初精神。這是改編自小說《白色巨塔》的電視劇在上週末的句點;不過,這並不會是改善原住民部落醫療資源不足問題的句點,也不會是眾多醫生在權力遊戲中迷失醫道精神的救贖。

更令人慘不忍睹的是,這代表台灣社會當前對原住民的一種島內東方主義式想像的寫照。電視劇《白色巨塔》的結局,暴露了主流社會的漢人,對於原住民部落的一種浪漫刻板印象,認為透過「貧窮」原住民的天真純樸「自然天性」,可以治癒都市叢林中貪婪的人性,重新賦予主流族群的漢人一股重生的力量。

這樣的想像,造就《白色巨塔》對弱勢族群的最廉價救贖與消費。一方面,是個人式的贖罪行為——漢人長期透過政治經濟結構的剝削行為,只要透過劇中的關欣與蔡其書等幾個少數善良醫生,不計報酬到原住民部落行醫的個人無私奉獻,就可以得到解決。而逃避情傷的關欣,也可以從無力負擔醫藥費的患者家屬所送的高山蔬菜中,得到了天啟式的救贖。就這麼簡單,台灣的城鄉醫療差距、以及原住民經濟弱勢的根本問題,從此化解在幾顆蔬菜與一顆善良醫生的心中。

另一方面,則是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立即消費——主流社會中令人厭惡的爭權奪利行為,可以依靠貧窮族群的純真善良作為對照,讓身在塔頂的蘇怡華只需透過「上山一趟」的「購買行為」,就能立即體悟而獲得心靈平靜。同樣簡單的邏輯,使得許多善良醫生迷失其中的白色巨塔,因為這麼快速而缺乏脈絡的個人頓悟而轟然瓦解,重新回到醫病平等的烏托邦。

原住民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根源或在於醫療政策不當、或在於原漢之間的不平等、或在於台灣經濟發展的城鄉差距等等。台灣醫師的醫德問題,根源或在於官僚體制的形成、或在於社會對其地位的過份推崇、或在於龐大醫藥業利益的商業壓力籠罩等等。這些龐大而錯綜複雜的議題,特別是原住民族群面臨的困境,當然不是《白色巨塔》一部電視劇都需要處理的問題。但是,電視劇情與導演在結局硬要牽扯原本並未埋設線索的原住民部落,作為男女主角迷失於感情與事業的解方,這種「無意識」的安排,不僅僅是劇情處理上的牽強疏失而已,更成為一種對原住民部落影像與意識型態剝削的代表。

《白色巨塔》作為一齣相對精緻的本土電視劇,其用心與成果都應該受到肯定。但正因為如此,當中顯現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消費,以及過於簡化的個人式救贖,更讓人心驚。流行文化不必然要負擔深刻盼討原住民等社會議題的責任,但同時,卻也應該切忌用廉價手法來消費與二度剝削弱勢族群。

(本文作者劉昌德為中正大學電傳所助理教授)
------------------------------------------------------------------------------------------------

族群與媒體 : 誰的公共? 誰的專業?

八月初的原民台台長遴選,公廣集團從候選人中圈選了唯一非原住民的候選人,在原住民社群連續兩個月極力反對之下,直到十月初的立法院公聽會中,公視董事長仍不大理會原住民的抗議,堅持原定的人選。

對照三月底公視因深夜轉播演唱會出現羅大佑唱批評李登輝及陳水扁的歌,台聯立委在第三天公開抗議,公視立刻在當天道歉的例子,可看出當時的公視與現在的公廣集團,碰到強勢的台聯立委就屈服,遇到弱勢的原住民就不理睬。讓人很難不懷疑號稱以「公共利益」為前提的公廣集團其實是吃軟怕硬。

公廣集團最主要堅持的理由是「專業考量」,但拍過院線片的導演製作的是怎樣的節目呢?獲選為原民台準台長的虞戡平2003年帶領他策劃的原住民電視人才培訓班學員為公視製作的節目「部落容顏」,共播出13集半小時的紀錄片。這個節目的分集不是按照各族,而是依照主題:山與海、母親、頭目、農耕、織布‥‥‥,結果十幾個原住民族在每一集裡常出現不到兩分鐘,觀眾根本搞不清自己在看的到底是哪一族。旁白由導演虞戡平自己唸,聽起來像全知全能的造物者在講授關於原住民的種種「知識」(若真是知識還好,但旁白試圖將十幾個族群融為一族來討論,只能推出空泛結論)。無論旁白主題是什麼,搭配的總是各族祭典畫面,於是傳承千年的神聖祭典全成了跑龍套,只剩下華麗影像搭配導演聽來有如神諭的旁白。

這節目呈現的不是有血肉有感情的原住民,而是被剝奪了主體性和發言權的傀儡。如果一整季紀錄片節目成就的不是對任何一族的理解,而是導演個人扮演造物者的想望,我憂心這樣的人選會經營出怎樣的原民台;如果原民台工作人員都以此為典範,我懷疑原民台會製作出怎樣的節目;如果漢族觀眾都透過這種節目來認識原住民,我擔憂台灣主流社會還要誤會原住民多久。

若對照兩年前公視製作的「風中緋櫻」,其實也無須驚訝。因為公視雖自稱是公共的電視台,事實上就只是漢人的電視台,雖號稱要作原住民歷史大戲,最後仍是把原住民當猴子玩弄。「風中緋櫻」以北京話取代賽德克語對白、主要演員沒有賽德克人、將複雜的多族群矛盾簡化為少女的愛情故事、道具服飾假得讓人難過、對白缺乏賽德克特色並很像當紅鄉土劇加偶像劇。對公視來說,這部荒腔走板的連續劇仍很成功,因為他們本來就不是要拍給原住民看,而是要拍給人數足以代表「公共利益」的漢族觀眾看,既然漢族觀眾沒發現,這些錯誤也就無所謂;既然這部戲獲金鐘獎三項提名、讓許\多漢族觀眾感動流淚,是否扭曲原住民形象、傷害原住民尊嚴就一點也不重要。

在公廣集團「公共利益」包裝下的仍是根深蒂固的漢族中心主義,糟的是「公共」這招牌讓他們失去反省能力。如果公廣集團所謂的「專業」就是製作「部落容顏」和「風中緋櫻」這種從漢人觀點來消費原住民、扭曲原住民的節目,這種「專業」正是原住民要對抗的對象,因為每天在媒體上傷害原住民的正是這種自以為是的「專業」。

如果建立原住民電視台是要製作原住民觀點的節目來平衡漢人觀點的節目,那麼讓漢族中心主義的公廣集團與台長來主導原民台等於將原民台提前繳械,還奉送數百個原住民菁英供其差遣。筆者相信公廣集團還記得當初懷抱的理想,請學習謙卑,把原民台還給懂得尊重原住民的人吧!

(本文作者馬躍.比吼為邦乍人,紀錄片工作者)
------------------------------------------------------------------------------------------------
他山之石 : 2006/10/12針對聯合報十月十二日頭版標題「愛滋人判搬離社區」報導之聲明

針對聯合報於十月十二日頭版標題「愛滋人判搬離社區,關愛之家收容二十多病患違反住戶規約台北地院判應搬家」新聞報導,雖然聯合報對於愛滋病患報導出於善意,並針對愛滋病患面臨的處境進行相關討論,然而標題使用「愛滋人」之歧視性字眼與不適切措辭,恐加深社會大眾對愛滋感染者之污名與恐懼之負面做法,除表達嚴正抗議之外,並呼籲聯合報秉持媒體專業態度,日後報導相關新聞時,宜使用「愛滋病患」、「愛滋感染者」等字句,以免造成社會大眾加深對於愛滋感染者之污名與烙印。

發起團體: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滋愛小組、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

------------------------------------------------------------------------------------------------
【財團法人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Mediawatch Org.
106台北市建國南路一段237號4樓
4F,237,Chien Kuo S.Road,Sec1,Taipei 106,Taiwan,R.O.C.
TEL:+886-(0)2-2703-4035
FAX:+886-(0)2-2703-4695
http://www.mediawatch.org.tw
All Service E-mail: media.watch@msa.hinet.net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發報中心>═════════════════

˙欲訂閱或取消智邦生活館電子報: https://enews.url.com.tw
˙收報、退報有問題,請洽智邦生活館客服信箱: mailto:iwebs@url.com.tw
˙歡迎申請智邦生活館免費電子信箱: http://www.url.com.tw/emailstore/
˙您想要登廣告: http://www.url.com.tw/subpage/ad.shtml
˙本電子報文章與其相關連結由電子報報主提供,智邦生活館負責發送。

════════════════ 作自己的媒體,唱自己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