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章波(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見樹不見林」是說只看到一棵棵個別的樹,沒有看到由這許多樹所形成的森林生態系的特徵;「見林不見樹」就相反了,只見到整體,忽略了個別。這都有缺失。相同的例子有國與家,因而自古忠孝難兩全;現代則有總體經濟與個體經濟之爭辯。
人,動物學者簡單地把它稱為第三種猩猩,但人有很發達的腦,不等同於其他動物;人的腦因為有許多區隔及皺摺,所以可以儲存大量的資訊,可以覺察到自己的思惟,也就是有了意識,讓人可以深入地感受,可以創造,可以傳遞知識。這種腦力的躍進使人類得以傳承知識與經驗,持續地創造不同的文化和藝術。
人體感覺的敏感度並不均勻,按照人腦內感覺區的配置可以畫出一個很奇特的人形—嘴唇、舌頭、耳朵和雙手的比例特別大,這些部位擁有最靈敏的感覺功能,尤其是兩腳直立後空出的雙手,這對人類的生存具有助益。身體各部位的感覺神經連接至不同的腦部位置,呈現錯綜不一的排列。學習也就是腦內神經連結的建置。
腦中建構有獎勵、懲罰的機制,快樂的獎勵就在「快樂中樞」,告子所說的「食色性也,人之大慾」,就是明證。人要吃東西、要繁衍下一代,這兩件事都非常重要,所以在演化過程中,讓食、色、快樂結成一體;也就是說,食色的行為會讓腦中的快樂中樞,或者說賞酬中心非常興奮。腦的思惟與手的操作都很容易與快樂中樞結合,動腦、動手是快樂生存的樞機之一。
相對於大自然而言,人類個體微小,自然地發展出合作的小團體,形成「巫、帝、吏」這種狩獵部落的人事與空間之安排;同時,在人渺小之下,除了對外開發事物之外,更加強了對內探索,例如禪修、靜思生命的意義。美國物理量子科學家成立「美國和平政府」,初步選定在台灣、以色列等情勢比較緊張的區域,成立「和平大學」教育機構,鼓勵思考、冥想、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以良知為基礎,希望從超越個人著手,讓自己有健康的身體,也讓社會祥和,世界和平。
當今人類對外的研發成效顯著,科學家破解了物質的結構,例如水電解形成氫和氧,氫加氧結合成水;人造衛星通訊、電腦資訊、DNA遺傳基因等等,無一不是對外發展的成果。由現代科學、物質、資本主義的發展,發現再多的物質需求也得不到內在的快樂,反而會加速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及地球的滅亡,所以應該要加強內在修為。問自己真的需要這些物質嗎?不使用、不取得,反而省下許多時間與精神,可以精進內在的修為,而在作為上加強對環境的維護及生命的愛護,那麼生命就會更加有意義。
物種的生命是基因在特定環境下的整體表現,特定環境就是生態系,因此,基因、物種與生態系是不可分割的。生物多樣性更是強調基因、物種、生態系這三個層級的明智使用。大家比較確知基因及物種層級的明智使用,而生態系的應用在哪裡?再者,因為人的多樣性,一粒米養百種人,所以對這三個層級的明智運用也就不一樣,因而延伸出第四層級的文化多樣性。所謂明智使用就是永續使用,物種資源是可以生生不息的,雞生蛋,蛋孵成小雞,小雞長大,只要照顧好環境,又不殺雞取卵,就可以世世享有生命的喜悅。
基因、電腦都是虛擬的世界,因為基因若不表現在自然環境中,它就沒有真正的生命。既然是虛擬的,為什麼大家那麼喜歡研究、探索它,而不願意處理真實生態系的世界呢?因為真實的世界難以掌控,悠遊於虛擬的環境中,比較不會有挫折感。然而有耕耘才有收穫,事有先後緩急,尋找自己喜歡的切入點,才能快樂地終身學習,成就又深又廣的古木參天,就如同人之持續地成長。
從人類演化的軌跡與個人的胚胎發育及成長之過程,追索人之所以為人,期許人之圓滿未來。祈求人類的未來是「日日是好日子」,就須順勢而為,順著人類演化的趨勢,「見樹又見林」,好好開發內在的喜悅,過物質減量的生活,大地才得以永續,人類才有未來。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5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