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9台權會第22屆募款餐會『我黑臉,所以我存在——作為第三勢力的人權運動』,在最後一個廢除死刑專案募款結束後,緩緩閉幕了。感謝各界前輩朋友挺力支持! ︾︾︾︾︾︾︾︾︾︾︾︾︾︾︾︾︾︾︾︾︾︾︾︾︾︾︾︾︾︾︾︾︾︾︾︾︾ *本期內容* ◎近期活動預告
◎出版快訊
◎國內人權新聞摘要
◎國際人權新聞摘要
◎人權文選
========================================================================
*** 近期活動預告 ***
★【11/10 國土安全與人權保障研討會,美帝帶領的全球反恐風潮,即將漫延至台灣?預知詳情,歡迎報名!】 自美國遭到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以來,由美國為首發動全球反恐行動,獲得許多國家響應與支持。然而,將近五年的時間,世界各地仍然偶有恐怖攻擊事件傳出,而各國為反恐所採取的政策與行動,小則限制民眾自由,大則以高壓手段打擊國內反對勢力,易遭到侵害人權的批評。 ☆ 主辦單位:台灣人權促進會 ☆ 參加人數與對象: ☆ 討論主題: ☆ 更多研討會詳細議程及報名表,請參考台權會網站:
職務需求 聯絡方式 應徵方式
★【性工作者除罪,刪除社會秩序維護法八十條罰娼條款。10/14日日春協會舉辦小型關心婦女權益人士的修法座談】 性工作者除罪對妳可能是一爭議話題,從事性工作的姊妹阿姨對妳而言可能是另一個陌生風塵世界裡的人。那麼何妨靠近,這個議題確實複雜,貼近她們的勞動,可能會讓你對小姐與客人、與老鴇的關係,有著和過去想像截然不同的認識;貼近她們的人,可能會讓你除了擔心性工作對她們帶來的身心傷害外,也有機會看見她們在底層磨難裡可以豁出去的力量;貼近她們蒙受的污名,可能會讓你驚訝性道德壓制下,卻有娼館這樣可以接納千奇百樣慾望的,讓壓制舒展的邊緣空間 10/14(六)下午1:00-5:00在日日春辦公室(歸綏街128號),舉辦小型關心婦女權益人士的修法座談,邀請大家來溝通您對性工作者除罪的疑慮,或配套措施的意見。 如果你支持性工作者除罪,歡迎你連署或表達疑慮及修法意見,並跟身邊的朋友就此議題進行溝通對話,或你願意邀日日春/性工作者前去演講,酌量支付講師費,小場無妨,日日春協會很樂意。 連署網址:http://coswas.org/archives/01coswas/7cosigninvite/_80.html
★【台權會「我黑臉,所以我存在」可愛普普風人權馬克杯成本價特賣!回饋給支持人權運動的朋友們,歡迎選購喔~】 台權會特別於第22年請台權會的好友,人稱梵谷的林建志藝術家,設計四款普普風『我黑臉,所以我存在——人權作為一種第三勢力運動』馬克杯。 ☆ 歡迎訂購 ☆ 款式一:我黑臉,所以我存在 款式二:黃文雄語錄 款式三:江鵬堅語錄 款式四:臉譜 ◎ 售價(含郵資):一個馬克杯(300元) ◎ 人權馬克杯購買方式: -歡迎親至台權會選購 -歡迎電話、傳真方式訂購
近日台權會內重整,許多舊日珍藏好書,重見天日。 Ⅰ.《台灣人權雜誌-1992出版刊物合訂本》 1992年文章全收錄,見證人權運動史,內容涵括各大人權法案詳述...... 出版日期:1992年 Ⅱ.《台權會十週年紀念刊物-人權紀念明信片年曆》 收錄台灣藝術創作者精采作品,並以中、英、日三種語言發行,設計精美,值得收藏! 出版日期:1995年 Ⅲ.《讓他們活著回家-搶救無辜第五年》 「蘇建和案」是台灣司法史上的一次重創,正值青春的年齡遭受殘酷命運的打擊,無數黃絲帶繫著三人遙遙無期的希望,當生命只剩下等待...... 編著:死囚平反行動大會 Ⅳ.《走向黎明》 1991年,蘇建和、劉秉郎、莊林勳,因被警方指控涉及汐止雙屍命案而被起訴,在缺乏積極證據情形下死刑定讞,但歷任四任法務部長均不願執行死刑,三人身繫牢獄已近九年。 編著:台權會 司法改革基金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 ☆購買以上兩本蘇案相關書籍(任選)可獲人權工作者蘇建和親筆簽名喔~☆ ◎ 書籍購買方式: -歡迎親至台權會選購 -歡迎電話、傳真方式訂購
★【台灣國際勞工協會製作﹝黃惠偵導演﹞,紀錄來自菲律賓、越南外籍監護工在台工作與生活的影片-----「八東病房」終於出版DVD了!】 這部影片主要探討外籍監護工與台灣老殘病的照護問題,以及外籍勞工遠離家鄉在台工作/生活的憂傷與期盼,內容真摯感人。 訂購方式:
** 出版快訊 *** ★【八月夏日炎炎中暑發行,人權雜誌夏季號專題『GO!人權捍衛者』】 文/邱毓斌 人權運動是一種關懷範圍非常廣泛的社會運動。除了我們比較熟知的對於現代公民基本權利的主張之外,在公民社會中存在著許多攸關性別、社區、文化、勞動、環境等議題的自發性組織,都可以也必須視為人權運動的一環。換句話說,許多人正從不同的角度在關注人類的基本生存權利,她/他們都是「人權捍衛者」,而這些人權捍衛者的行動自由與行動空間都必須要受到一定的保障。所以在這期的人權雜誌中,我們製作了「人權捍衛者專題」,介紹國際人權運動中有關這個概念的最新發展,也分析這樣的運動與日益加深的資本全球化之間的關係。同時也從不同的場域—台灣史、勞工、電影與音樂—來介紹「人權捍衛者」的多樣面貌。 另一個是「集會遊行法專題」。這個題目對於一個活躍的公民社會是極為重要的。這部從國民黨時代就制訂的惡法,老早就成為國家機器箝制人民集會發聲的工具,更令人失望的是,曾經深受此法之害的民進黨近年來更是高舉此法來打壓社會運動。專題中,我們從實務以及法理面檢討了此法的問題所在,值此倒扁靜坐活動登場之際,有助於我們超脫藍綠陣營的互相叫囂,好好用人權的角度來重新檢視集會遊行法。 另外,在本期中也收錄了幾篇與台權會近期工作有關的文章,包括蘇建和案、樂生療養院保存運動以及台權會的志工培訓,希望能讓您更為瞭解台權會以及人權運動的近況。最後要致歉的是,本期人權雜誌沒有能夠如期出刊,不過,如果您瞭解台權會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之下所要負擔的工作量的話,或許能夠比較體諒我們。當然,您的支持絕對有助於日後人權雜誌的定期出刊,一個眼前的機會就是「2006台權會募款餐會」,希望九月二十九日可以見到您! ◎ 台權會雜誌在晶晶書庫、唐山書店、女書店頗受好評熱賣中~
台權會年度書籍『人權讀本』,翻譯日本經典人權叢書,內容非常生動,以報導文學的手法說出多方面的人權議題,一本售價200元, 歡迎購買~! ▓『人權讀本』在說些什麼? 主編:鎌田 慧 譯者:王淑華 ★【人權雜誌春季號『抵抗之前,問憑什麼抵抗』已經發行!】 本期專題的發想結合去年底香港反WTO運動及楊儒門事件衍伸的「抵抗權」,經過難產陣痛生出的專題「為什麼抵抗之前——問憑什麼抵抗?」 從本期專題的文章,乃至歷史上任何有關抵抗權問題的討論中可以發現:抵抗權概念的正反陣營,其政治光譜可以從極左排列到極右,更妙的是,儘管理由完全不同,光譜的兩極端對於抵抗權都是不信任的。教條右翼濫用了「惡法亦法」的法律實証主義觀點,以正當化統治者;教條左翼則一開始就認為法律只是階級利益鬥爭之下的產物,當然不值得信任。結果,無論有意無意,這兩者都分別構築了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超越實體法律──無論是國際法或國內法──的自然法。例如「民族的興亡」,或者「階級的衝突」。以意識形態來否定法治的功能,在Terry Eagleton倡言的「後(馬克思)理論時代」的今日,似乎都顯得過於「古典」。太小看了人類制定法律過程中的權利鬥爭,所曾經付出的巨大社會成本。太小看了當今的法律理論,而且放在今日的台灣檢證的話,更太小看了台灣知識社會的水準。 台權會的基本立場,是以國際人權法典為依皈。其實,包括抵抗權在內的,近代的「正義=法律」理念,與其說是追求普世性,毋寧說是在多元價值的利害相剋之中,尋找或保留共生、對話的可能空間。各別民族或階級的各別「正義」,經過了韋伯所謂的「諸神之戰」的長久衝突之後,逐漸摸索出某些對話與共生的規則。這些規則,就是近代的人權理念。「人權」清單之確立,其歷史過程固然充滿血腥,但一經確立,就是期待血腥不再。比方說,若說在台灣連抵抗權的行使都不足夠,非得「革命」不可,那麼中國這類的極端踐踏人權的流氓國家,又該如何?何況,直至目前為止,我們所見識過的所有革命,其果實均為野心政客所攘奪。顯然「無產乎有產乎」「獨裁乎動亂乎」「抵抗乎革命乎」「適法乎超法乎」的二者擇一的兩難困境,是一個被刻意製造出來的危險陷阱。台權會認為,真實社會永遠有更多的選項,更多的理性對話空間,與更少社會成本的妥協之道。個人的美學,永遠不應該以犧牲無辜的他人為前提,更不應該用種族或階級的粗暴區分,把「非自己人」全部定罪成「體制的共犯」。畢竟,抵抗權的根本精神在於爭取正當合理的權利,而不是滿足個人的浪漫幻想或政治野心。 ◎ 如果您對於相關主題也有文章想要投稿,或是意見交流,歡迎您投稿至台權會。
本期專題:個人資料與隱私權 由於傾向集體主義的社會文化意識代代盤根錯節的影響,加上個人主體性的觀念向來無從深入紮根之故,「隱私權」做為一種「人權」,對於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而言,和其他隨著台灣民主化過程而漸次發展累積的種種政治人權理念相較之下,可以說仍然是比較陌生的人權觀念。 前衛出版社出版
【人權電子報】及【人權雜誌】長期徵稿,所有的來稿將刊登於【人權電子報】、台權會網站【人權文選】以及當期【人權雜誌】,原作者擁有文章百分之百的所有權及使用權。本會屬小本經營之民間社團,經費皆來自善心人士之捐款,故來稿恕不計酬敬請見諒。
﹡﹡﹡﹡﹡﹡﹡﹡﹡﹡﹡﹡﹡﹡﹡本期內容 ﹡﹡﹡﹡﹡﹡﹡﹡﹡﹡﹡﹡﹡﹡﹡﹡﹡ ◎ 台灣人權新聞摘要 《加強把關 身障保護法修正 終結「套餐」福利》 (9.26) 為使社福資源用在刀口上,內政部大幅翻修《身心障礙者保護法》,將身障者享有的「套餐式」服務大幅改成「需求評估」制度,由縣市政府專業團隊小組認定。 據內政部規畫,縣市政府專業團隊小組包括醫事、社工、職能復建、特教等專業人員,依身障者障礙類別、障礙程度、家庭經濟條件等認定。例如,需專業團隊小組認定為「行動不便」,才能取得停車證,不是有殘障手冊就可申請。身障者持有專用停車證、減免牌照稅等資格,最遲每五年定期重新鑑定。
在倒扁、挺扁聲浪中,弱勢族群的肚子早已餓扁。立法院上會期凍結弱勢福利相關預算高達八億元,已影響八五六八人的就業機會,以及中低收入戶居家照顧服務的經費補助;殘障聯盟及社福團體四十多位代表昨天向立法院長王金平陳情,要求把解凍案納入相關委員會最優先議案。
據悉,教育部要在教師節於台中舉辦全國教育人員人權婚禮。這標榜著認同人權教育理念的教育人員,參加(異性戀)新人婚禮須共同撰寫一篇雙方相識、戀愛的經過,及建立人權家庭看法的短文,企圖通過儀式將人權教育、人權家庭的「尊重與包容」觀念落實到婚姻和家庭生活中。 教育部社會教育的立意雖好,但認為通過集團結婚就能將人權理念融入於校園,建立校園人權環境,也未免太過不切實際,倒不如徹底將「人權婚禮」所揭櫫的精神「尊重與包容」觀念,落實在校園人權與性別平等環境的改善上。儘管「性別平等教育法」其中明訂保障未婚懷孕及同志學生的受教權,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傾向或懷孕給予差別待遇甚至逼退休學,但校園內同志學生的受教環境仍然令人堪慮,似乎離落實性平法還有千里之遙。 鄭智偉(作者為同志諮詢熱線協會社工主任)
《華岡之狼7度聲請假釋案 法務部本周內作准駁決定》(9.30) 楊姓受刑人今年第7度聲請假釋,且表明願配戴電子監控器,並希望就讀神學院回饋社會,經台北監獄假釋審查委員會審查通過後,今年8月送法務部審查。
《因為有愛 她們願寬恕死刑犯》(10.1) 杜花明說,從新聞上得知湯銘雄在牢裡試圖自殺,她與杜花都很難過,希望他能順其自然地走完人生。所以,她們不計較湯銘雄奪走了家人的生命,由識字的杜花明寫信給牢裡的湯銘雄,鼓勵他勇敢面對生命。 湯銘雄受到杜家的感動,持續與她們書信往返,並稱呼杜花「媽媽」、杜花明「姊姊」,有如家人一般。死刑執行後,湯銘雄捐出了全身的器官,把他從杜花與杜花明那裡得到的關懷,留給世人。 林蓉芬一家十一年前遭歹徒挾持。數年後,她從電視上得知,那位歹徒因為犯下殺人案被判了死刑。基督徒林蓉芬立刻提起筆,寫信給他,並且寄《聖經》與《荒漠甘泉》給他,鼓勵他,給他力量。現在,他仍然在牢裡服刑。
《外勞政策大變革 高科技產業外勞限縮 轉進三三產業》(10.3) 李應元昨天在立院衛環與社福委員會做施政報告,在外勞管理政策上,他表示,目前外勞引進不分功能與用途,一律以「總量」管控,未來將採「分流管理」,把外勞分成「產業外勞」與「社福外勞」二種,再各別研訂「最適引進人數」,分頭管制。 調整基調是「三三長轉」原則,也就把高科技產業引進的外勞,逐漸轉移給「三」K特定辛苦製程產業、二十四小時「三」班制產業;現有擔任「長」期照護(監護工或看護工)外勞,未來以培訓本國「家事服務員」替代,多出的外勞名額也轉移給三K 、大夜班產業。
◎國際人權新聞摘要
日本最高法院法官堀籠幸男今天判決,支持東京高等法院基於被告律師未提出上訴宗旨書為由而加以駁回的判決,駁回被告對最高法院提出的特別上訴,使得從首度公開審理至今的十年五個月中,在未曾舉行任何上訴審的審判之下而確定一審對松本被告的死刑判決。 東京高等法院經由精神鑑定判斷松本有訴訟能力而駁回被告的上訴及隨後提出的異議。被告律師向最高法院提出的特別上訴今天遭駁回而確定松本的死刑。
中共對網路言論管制愈趨嚴厲,二周之內,已有多位維權人士,多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名而遭逮捕。 據報導,張建紅被抓,和他最近在網上發表中共迫害大陸新聞記者的言論有關。作為國際筆會獨立中文筆會會員,張建紅早在一九八九年民運中,曾因「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而被勞教一年半。 去年八月,他建立了「愛琴海」文學網站,擔任總編輯,不時揭發中共迫害人權,直到二○○六年三月該網站遭當局關閉。除此,張建紅經常為「博訊」、「大紀元」等中共視為敵對網站撰稿,中共早已對他不滿。 據報導,除了張建紅,最近接連遭逮捕的網路異議人士,還有楊茂東和陳樹慶等人。楊茂東亦為作家和民權運動人士,以「郭飛雄」筆名廣為人知。今年九月十四日,他也在家中(廣州)被捕,警方搜查他家,取走三台電腦和些個人資料,罪名是非法出版並銷售書籍。其妻稱,上述指控毫無根據。楊茂東目前關押在廣州市公安局,其妻申請看望均未獲批准。
泰國軍方十九日發動不流血政變,推翻總理塔克辛。軍方領導人表示,臨時憲法經泰王批准生效後,將任命一位臨時總理,而政變後的軍方臨時執政團「民主改革委員會」,將更名為國家安全委員會,作為臨時政府的安全事務諮詢機構。 泰國海軍總司令沙迪拉潘二十八日表示,軍事執政團已選出新總理人選,但他拒透露新總理名字。據報導,目前呼聲最高的兩位候選人分別為前世貿組織秘書長蘇巴猜及前陸軍總司令蘇拉育。 據已曝光的臨時憲法草案內容,國家安全委員會除有權召開內閣會議「解決行政問題」外,也握有罷黜總理與閣員,以及挑選國會議長的大權。此外,負責制訂永久憲法的修憲委員會兩百位成員中,半數將由該委員會任命。臨時憲法同時也給予發動政變的軍事將領「完全豁免權」。
《命運的棋子 阿爾及利亞戰爭後 被遺忘的一群 法國傭兵Harki遲來的公道 》(10.1) 二○○一年法國和阿爾及利亞兩國的國家足球隊,在法蘭西體育場進行了阿爾及利亞獨立以來的第一場兩國友誼賽,身為阿國後裔的法國明星球員席丹原以為可以踢一場標誌兩國走向和解的歷史球賽,卻在球場上看到了寫著「Zidane-Harki」的橫幅,迫使一向低調的他終於站出來反擊。
全球最大網路搜尋引擎公司Google計畫推出的圖書館典藏數位化計畫(Google Book Search),被喻為自十五世紀古騰堡印刷機問世以來對出版業最大的變革,但卻招致出版業者質疑侵犯版權,因而被迫暫時停工。 Google的這項計畫於去年十一月啟動,預計投入兩億美元,花費十年時間,將美國哈佛大學、史丹福大學、密西根大學、紐約公共圖書館及英國牛津大學共一千五百多萬冊圖書掃描入電腦,以建立全球最大的網上虛擬圖書館。 法國方面也有人反對Google的這項計畫,如法國國家圖書館館長、知名歷史學家讓內依即警告說,Google對圖書的選擇,可能會偏重英國和盎格魯薩克遜民族的觀點,不但有可能對法語造成威脅,甚至會使其他歐洲的學術和傳統邊緣化。為求平衡,法國及其他一些歐洲國家前不久即促使歐洲聯盟支持一項掃瞄非英語圖書的計畫。
(以上新聞摘要節錄自中國電子報、聯合新聞網、自由時報電子新聞網、台灣日報) ﹍﹍﹍﹍﹍﹍﹍﹍﹍﹍﹍﹍﹍﹍﹍﹍﹍﹍﹍﹍﹍﹍﹍﹍﹍﹍﹍﹍﹍﹍﹍﹍﹍﹍﹍﹍ ★《把群眾運動還給群眾》⊙文/吳豪人(台權會會長) 由施明德先生領軍的「反貪腐倒扁運動」如火如荼的進行了一個多月,近來似乎逐漸的難以為繼,聲勢下滑.勢成騎虎,卻又找不到台階可下的窘境。如今唯一「希望」之所寄,只剩下10月10日國慶日的「天下圍攻」計劃。然而,訴求已經越來越模糊不可辨識。 就我個人的看法,若說整個倒扁運動,作為一個試圖跨族群黨派的群眾運動,而累積了什麼正面的經驗的話,那麼大概只有簡錫土皆先生一個人總算可以盡情的在技術面上演練他心目中的群眾運動ABC而已。假設國慶日當天圍攻失控,就連這麼一丁點技術都將歸於夢幻泡影矣。凡此種種,都證明了這一場盛大的「群眾運動」,和319槍擊案之後藍軍數次佔領凱達格蘭大道的大規模政治性抗議集會,在本質上完全是一樣的:意識形態掛帥,拒絕理性對話,而且臉不紅氣不喘的任由媒體及政客介入甚至主導.因此並不是一個民主自由的公民社會裡,為了反制國家機器的貪瀆,而由公民集結自發產生的非暴力或不服從的群眾運動,更遑論所謂「新公民運動了」。 政客操弄運動變質 第一種是由政權掌握者發動的,以褊狹的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煽動民眾「攘外」「安內」,而究其實際,不外乎轉移內政問題的焦點,或鞏固政客的既得利益。這種運動既然是由政權所發動,自然帶有明顯的威逼恐嚇。從「新生活運動」到「文化大革命」,從「獻機報國運動」到「中美斷交事件」,政客操弄國民的手法容有精粗之分,本質都是一致的。簡單一句話,這不是群眾運動,而是「運動群眾」。 集會遊行法早該廢 這一回的倒扁,甚至包括挺扁運動在內,基本上都不是由什麼可敬的「新公民」,而是由墮落的媒體以及政客主導的假群眾運動。他們披著「群眾運動」的外衣,幹的卻是「運動群眾」的勾當。而且缺乏常識到了滑天下之大稽的地步。比方一方面宣稱正在發動超法律的「抵抗權」,而且「阿扁不下台我們就不解散」;一方面卻跑去申請合法集會遊行的許可,如果得不到許可就抱怨是「執政黨的陰謀」。最糟糕的是,藍綠雙方拚命申請集會遊行互別苗頭,卻都忘記了現行的《集會遊行法》,根本就是戒嚴時代的產物,嚴重限制人民的表現自由,早就該廢了。藍綠雙方忽略該法的惡劣,是因為彼此陣營申請集會遊行,都是透過政治人物,易言之,都是特權。我們就沒見到台北市警察局長王卓鈞願意和反對高學費的、最弱勢的學生團體或其他社運團體「協調」而且「有互信基礎」!說來說去,政客幹嘛給群眾特權?為的就是「運動群眾」呀!
近日台北地方法院判決要求台灣關愛之家協會應遷離再興社區一案,引起許多有關疾病人權的討論。例如社運團體希望政府能夠對此開啟對於收容方案的評估與介入,落實對病患的保障。不過,若要根本解決問題,還需要積極的民眾教育齊頭並進;對此,需要與更多正面示範(消弭負面示範)以正視聽。 疾病時常背負污名,導致病患無法擁有公平的社會對待與生存權利。早先有麻風,後有愛滋病,以及近日報導頻繁的精神疾患。近來經過部份學者與社運人士對不當報導與疾病相關的社會事件提出質疑與糾正,媒體日漸能排除歧視性字眼的使用,相當可喜。然而面對疾病,仍有另一層面的技術問題仍待檢驗,即警察面對病患的角色定位與行動。 在我們批判媒體不當報導的同時,過去較為忽略的乃是警方在通報新聞訊息上扮演的關鍵角色。報導也常引用警方的說法,譬如在十月中發生病患傷警事件,三重分局長表示:「精神病患防不勝防」。這種容易帶給精神障礙者負面標籤的說法,值得商榷。當然,局長確實說到了關鍵,即「警方還會再加強訓練」。 從日據時代對待麻風病患,到近來的愛滋病患以及精神病患,警察扮演衛生管控的執行者,乃台灣社會的一種傳統,而這也意味著公共衛生與社會安的密切關係。然而每一種疾病傳染方式不同,對社會安全帶來危害的時間長短與威脅性質更是差距極大(譬如光精神疾患,就有更多細緻的分類,而它們的症狀也非常不同),因此警察在面對各種疾病時也就必須採取不同的反應策略。 警察的角色多元,勞動條件吃重,其工作值得鼓勵與肯定。但既然警察擔任現階段面對多種病患的第一線執行者,那麼在其養成訓練中,對各種疾病更精確的認識,就不得不加強了。譬如警方是否熟悉精障者的暴力乃來自其害怕他人的攻擊?過度預設暴力是否反而會提高自身傷害的可能性?至於面對其他病患,譬如愛滋病患者,警方也常預設病患的道德問題(或是把疾病與道德問題相互混淆),並因對愛滋病傳染途徑的無知,而以敵意對待。 在台灣,媒體跟拍病患與誇大報導的作法乃是對疾病人權的一大戕害(也需要加以制止),然而這也剛好放大了另一個角色——「警察」的專業困境。如今在媒體的報導有日益改善時(當然弊病至今仍繁多,值得各界繼續監督),盼望「人民保姆」的素質也能一併提昇,讓維護社會安全的作法更臻細緻而無害。 ﹡﹡﹡﹡﹡﹡﹡﹡﹡﹡﹡﹡﹡﹡﹡﹡﹡﹡﹡﹡﹡﹡﹡﹡﹡﹡﹡﹡﹡﹡﹡﹡﹡﹡﹡﹡﹡ *歡迎轉寄,如欲轉載請先告知台權會* 歡迎參閱過期電子報https://enews.url.com.tw/human.shtml 台灣人權促進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