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公視邀集輔大、世新、東華、中央、中正、義守六校老師,帶領學生採集台灣族群故事,並將過程拍成紀錄片、將成果編成《我們同國》專書。我受命撰寫一篇短文,談我和輔大學生參與這個專案的源由,我不知從何寫起,乾脆寫自己的族群經驗:
在台灣,談族群很容易扯上政治,引爆臉紅脖子粗的爭辯。因此,當我和學生接下公視「族群故事」報導計畫,剛開始討論時,難免有點不自在。所幸,師生的互信,讓我們漸漸敞開胸懷,分享彼此的家庭背景、族群經驗,本省、外省、閩南、客家、原住民、新移民、都會、離島,在此褪去政治爭議,成為一個個生命故事發生的背景,成為我們瞭解彼此的起點。我也不禁回想族群經驗,對我這個五年級生人生走向的影響。
我生在宜蘭,是福建移民的第七代,從小以為自己是漢人,也被教育要以身為漢人為榮。小學時,老師說純種漢人腳指甲有缺損,我發現自己沒有,不禁悵然;高中時,祖母說故事,第一次提到她潘姓娘家祖傳的話:「姓潘番仔祖宗」(潘家祖先是原住民),我知道自己至少有四分之一原住民血統,更是失落。直到大學,我讀書、思考,才慢慢走出大漢沙文主義,面對、接受、肯定自己的血緣。
中小學時候,老師總說「說國語是愛國的表現」,說方言既不愛國、也沒教養,我想當愛國又有教養的「好學生」,因此從來不在學校講母語,這讓我備受讚賞,成為國二當選模範生的原因之一;直到高二暑假,我到台南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聽葉石濤等文壇大老,用我一直以為「沒教養」的台語,典雅而深刻地吟頌詩詞、談論文學,還講述沒有任何老師講過的二二八事件,我天旋地轉,價值體系一夕崩潰,對語言、文化、政治的無限疑惑湧上心頭。
社團法人外省台灣人協會
榮民與外省族群
返鄉故事照片徵集辦法
|
1949 年的戰爭,橫移了生活,切割了脈絡。故土、家鄉與親人,捲縮成為心中角落的傷痕。半世紀的時間,一萬八千多個日升月落,遺忘未帶走傷痕,淚依舊滿載。
1987 年,冰冷的相機遇上人的鄉愁,它記錄、傾聽,默默地為離鄉五十載的人,畫下圖片。佈滿皺紋的手,按下快門,尋覓著離鄉前的景、影與情。鏡頭裡裝著五十個寒暑,一端繫著回憶的線,一端卻是等待再敘的血脈。
2006年返鄉故事徵集活動,是五十年前離鄉潮起時,就寫下的約定。老人用鏡頭昇華生死離別的苦痛;閃光燈的火炬點亮了心中的思愁閣樓;膠捲繫起頓失所依的失落。現在只剩下一件事,就是把每一則故事串起,它不只是每一個故事主角的取暖,是尋找族群和諧、填補歷史裂縫,也試圖為人類未來歷史發展寫下座右銘。
一、徵選內容:
1. 凡內容與榮民與外省族群返鄉議題相關,並能夠從中理解榮民與外省族群的生命歷程等之照片。
2. 照片以具體時、地、物來述說故事(如全家團圓照、在地名標誌前的合照、掃墓照),每組照片需以500字左右敘明照片內人物與相關故事,另每張照片需搭配30字左右圖說。
3. 本次徵選以居住於台澎金馬等地,具中華民國國籍者為限。
二、影像規格:
1. 照片黑白、彩色、尺寸以5╳7為原則。
2. 作品不得格放、裝裱、疊片、合成。
3. 作品背面請浮貼徵選活動參加表(如附件),詳填姓名、聯絡電話、聯絡地址、照片題名、拍攝者、拍攝時間、地點、照片說明等。
4. 參選照片同一主題不得超過五張,每人以參選三組為限,單張主題者以五張為限。
三、收件日期:
即日起至民國95年11月30日(四)截止。
以掛號方式將作品原件或清晰之原件複製品及報名表,郵寄至外省臺灣人協會(100台北市中正區紹興北街8號3樓之2),信封請註明參加「返鄉故事照片徵集活動」。(交寄日期以郵戳為憑)
參選作品不退件,若需退件請註明,並附掛號回郵信封。
(詳情請見)
|
|
大學時代,我急切地窺探學校掩蓋的世界。我讀歷史,從郭廷以的近代中國史綱,讀到史明的台灣人四百年史;我聽台語,從吳樂天的電台講古,聽到李鴻禧的「台語真善美」錄音帶;我關心政治,從閱讀禁書、黨外雜誌,到聽黨外組黨說明會……,我從中漸漸認識中國民族主義壓抑下的台灣意識,以及威權體制政治權力的省籍分配。我在日記裡書寫我的疑惑、探索、心得,但有位老師知道後,嚴肅地告誡我:「日記不能亂寫」,我才知道白色恐怖的陰影並未遠去。
一九八八年大學畢業,我進報社當編輯,兩年之間,從地方版編到頭版。爸媽以我為榮,家裡改訂我編的報紙,還向親友炫耀。但我的報社調查發現,讀者大多是像我爸媽一樣低學歷、低所得後,決定拋棄這群窮讀者,以改版來爭取有錢讀者,以便招徠更多廣告。這種經濟歧視,和血緣、語言、省籍歧視一樣,讓我心痛;但我慢慢瞭解,受漠視的窮人是跨省籍的。一位出身外省老兵家庭的同事就叫我少抱怨,他說我家再窮還有祖宗傳下的田地可種,他爸媽空手來台,貧無立錐之地,同樣是被報社漠視的窮讀者。
在報社工作六年後,我回到輔大任教。一九九七年創辦《生命力新聞》作為教學實驗媒體,以「為弱勢者發聲、為奉獻者立傳」為宗旨,帶領學生採訪原住民、客家人、移民新婦、身心障礙者、低收入者、同性戀者……等等在血緣、語言、文化、經濟、性取向、身體機能上處於弱勢的族群,報導他們的處境、奮鬥、尊嚴和成就,希望用新聞專業促進社會多元族群的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扶持。
這次,我和《生命力新聞》的學生參與「族群故事」計畫,集中心力發掘不同血緣族群的故事。我們看到外省女婿如何用一封封請安信贏得本省岳父母的接納、漢人建築師如何幫助原住民營造部落、原住民知識青年如何放棄都會工作回到部落扎根、離島東引人(說不清是本省人還是外省人)如何在兩岸對峙下生活,還有來自越南的移民新婦如何適應台灣、豐富台灣。這些故事中,有衝突、有矛盾、有掙扎,但有更多的相知、相惜、互諒、互助。
台灣的血緣族群問題,與政治交互激盪,很難在短時間解決。也許,像「族群故事」計畫一樣,從分享彼此的故事做起,可以讓大家漸漸敞開胸懷,欣賞不同族群的文化之美、走出共存共榮之道。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