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168期 電影嘉年華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6.11.01取消訂閱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168期】聲音、影像的極致美學


參加「過五關,抽好禮」,試試手氣!

思索台灣智慧產業的未來─由Kuro飛行網的合法化談起

當「中華禮儀」遇上「西洋紳士」,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 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台灣影壇盛事──第43屆的金馬影展又要開始囉!

對於許多電影創作者而言,影展獎項的頒發對電影作品具有指標性意義,影展一方面是參展影片評選,另一方面讓電影界的人共同討論電影藝術的發展。部份影展還會舉辦國際影片觀摩展,邀請世界各國當年度的傑出電影作品參展播演,將世界級的優秀電影介紹給國內觀眾,拓展觀影視野,激發創作力。除了肯定努力的電影人,也可觀察親和觀眾的影片所能帶來的市場價值。

【中國 vs. 西方】

【中國觀點】

國際電影節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摘  自】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guoji dianyingjie
【中文詞條】國際電影節
【外文詞條】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作  者】陳振興

知識分類:分類索引/國際電影節

世界各國電影藝術和技術成就展覽的盛會。其主要目的是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促進各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通常都設立一個國際評選委員會,對正式參展的影片進行評選,對優秀影片和它們的作者(包括導演、編劇、演員、攝影、作曲、剪接、服裝、美工、特技等)授予獎品或獎狀等。也有只參展不評獎的國際電影節。

發展概況 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1932年在義大利威尼斯市舉行的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早期的國際電影節還有1935年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國際電影節日漸增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946年法國創辦的戛納國際電影節和捷克斯洛伐克創辦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另外,在40年代先後創辦的還有義大利的聖萬桑國際體育片電影節、瑞士的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英國的愛丁堡國際電影節等。

進入50年代,國際電影節更加引人注目、迅速發展起來,從歐洲擴展到北美洲、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由40年代的幾個,猛增到50多個。

到了60年代末,國際電影節又增加了一倍,總數超過了 100個。70年代是高峰時期,十年時間又翻了一番,達到200多個。

80年代以來,又增設了50多個新的國際電影節。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先後單獨舉辦或輪流舉辦過各種名目繁多的國際電影節 300多個(其中包括國際電影周、國際電影展、國際電影比賽等)。而且還有不斷增長的趨勢。……看全文

【西方觀點】

影展;電影節
film festival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影展;電影節
【外文詞條】film festival

知識分類:藝術、運動篇>大眾傳播(目錄學、廣告、新聞、電視、報刊雜誌、印刷、出版)

為評價傑出的影片而舉行的集會,通常是每年一次。資助者為國家或地方的政府、企業、服務機構、實驗電影組織或個人。影展為電影製作者、發行人、評論家和其他有關人士提供機會,出席影片放映,並共同討論當前電影藝術的發展。在大多數影展上,發行人可以購買他們所需要的影片。第一個影展是1932年在威尼斯舉行的。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影展為許多國家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在上百個影展中最出名的可能是每年春天在法國坎城舉行的影展。自1947年以來,與電影有關的人士每年聚集到這個小小休養勝地來觀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參展影片。其他重要的有柏林、莫斯科、卡羅維發利(Karlovy Vary)、倫敦、舊金山、紐約和芝加哥的影展。愛丁堡、德國曼海姆(Mannheim)和奧伯豪森(Oberhausen)、法國圖爾(Tours)城的影展特別重視短片和紀錄片。東南亞影展特別注意很少為人所知的亞洲影片。有些影展專演一個國家的影片。自60年代後期以來,有些影展專為電影學院學生而舉辦。還有一些高度專門化的,如專演水下攝影、登山運動或偵察活動影片的影展。


蒙太奇
montage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蒙太奇
【漢語拼音】mengtaiqi
【外文詞條】montage
【作  者】張駿祥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電影/電影/電影藝術/電影導演/蒙太奇

電影藝術的主要敘述手段和表現手段之一。法文montage的音譯,原為組合、裝配之意。

文學和各種藝術也都運用蒙太奇手段,但它在電影藝術中作用更大。電影是運動的藝術,而電影運動的感受來自 3方面﹕一是演員等具體形像本身的動作,二是攝影機的移動,三是畫面的更動。蒙太奇是指後者的組織安排及其產生的效果,這種效果作用於觀眾的思想和感情,給影片以感染力。蘇聯影片《鄉村女教師》中,教師瓦爾瓦拉和革命者馬爾蒂諾夫相愛了,馬爾蒂諾夫試探地問她能否永遠等待他,她一往情深地回答:「永遠」。緊接著導演用了兩個盛開的花枝的鏡頭。這是蒙太奇手段。格里菲斯,D.W.在《賴婚》中,把孤女暈倒在浮冰上的鏡頭,和在一塊塊浮冰上跳過去救她的人的鏡頭反覆剪接在一起,使觀眾感到直到浮冰要被大瀑布衝入旋渦之前的一剎那間,孤女才被救了上來,這也是蒙太奇手段,愛森斯坦, C.M .在《戰艦波將金號》中著名的敖德薩階梯一場中,讓執行鎮壓命令的沙皇士兵隊伍、走下階梯的士兵的腳、士兵舉槍齊射的鏡頭,與驚慌逃命的群眾的鏡頭反覆交替出現,讓士兵穿著大皮靴的腳和打死的屍體的鏡頭交叉出現,讓抱著打死的孩子朝軍隊走去的女人、趾高氣揚走下階梯的軍隊與槍口齊射的特寫鏡頭交替出現,讓這些內容的鏡頭、一輛滾下階梯的嬰兒車和睡在車內的嬰兒的鏡頭交替出現,這更是一個著名的蒙太奇範例。

蒙太奇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是孤立的手段。它要和演員的表演、造型表現力,以及訴諸聽覺的語言、音樂、音響相輔相成協同作用。

蒙太奇的誕生及發展 當盧米埃爾,L.在19世紀末拍出歷史上最早的影片時,他是不需要考慮到蒙太奇問題的。因為他總是把攝影機擺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即全景的距離(或者說是劇場中中排觀眾與舞台的距離),把人的動作從頭到尾一氣拍完。後來,發現膠片可以剪開、再用藥劑黏合,於是有人嘗試把攝影機放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距離、角度拍攝。他們發現各種鏡頭用不同的連接方法能產生驚人的不同效果。這就是蒙太奇技巧的開始,也是電影擺脫舞台劇的敘述與表現手段的束縛,有了自己獨立的手段的開始。一般電影史上都把分鏡頭拍攝的創始歸功於美國的鮑特,E.S.,認為他在1903年放映的《火車大劫案》是現代意義上的「電影」的開端,因為他把不同背景,包括站台、司機室、電報室、火車廂、山谷等內景外景裡發生的事連接起來敘述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裡包括了幾條動作線。但是,舉世公認的第一個有成就的電影藝術家還是格里菲斯,是他熟練地掌握了不同鏡頭組接的技巧,使電影終於從戲劇的表現方法中解脫出來。蒙太奇在無聲片時期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從1927年起,電影有了聲音,這時電影從創作到理論都發生了一次極大的震動。畫面有了聲音,不再是單純的視覺的解釋,電影能夠更逼真地反映生活,原來無聲片合法的許多假定性的東西,以及作者直接表達自己見解的方法,不再適用了。這就是為什麼當時有不少著名的電影藝術家如卓別林,C.和克萊爾,R.,都有一段時期對有聲電影抱懷疑的態度,而理論家愛因漢姆,R.更對有聲電影始終予以否定。另一方面,又有人以為蒙太奇是無聲電影的產物,在有聲電影的土壤上已經沒有生存的地位。事實說明,有聲雖然取制了某些蒙太奇方法的運用,但是電影從單純的視覺藝術變為視聽藝術,銀幕上的人物成為可見又可聞的完整形像,這就大大地擴大了蒙太奇的用武之地。畫面加上了聲音,從此蒙太奇不只是畫面與畫面的關係,而且又有了聲音與聲音,聲音與畫面的關係。而所謂聲音,又包括人聲、自然音響與音樂三者。人聲裡又包括台詞、解說詞、內心獨白以及人群的雜聲。因此,畫面與聲音的結合涉及畫面與人聲、與自然音響、與音樂的各種結合,聲音與聲音的結合涉及這種種聲音之間的結合。由於這樣的複雜性,使電影的聲音構成和聲畫構成有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給視聽藝術開闊了無限廣闊的新天地。電影從黑白片發展成彩色片,色彩成為電影的表現手段之一,給電影帶來色彩的蒙太奇新課題,又一次豐富了電影蒙太奇的世界。……看全文

TOP

默劇與童話劇
mime and pantomime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默劇與童話劇
【外文詞條】religion

知識分類:人類藝術>戲劇

穿戴著面具和短袖衣的古羅馬童話劇演員。

默劇亦稱啞劇;拉丁語作mimus and pantomimus,希臘語作mimos and pantomimos。

嚴格說來,是希臘與羅馬一種取材於生活的戲劇性娛樂,常以荒謬可笑的方式演出。廣義言之,今日默劇與童話劇已成為一種就表演與表演者而言,均是僅靠肢體動作(如寫實或象徵的表情動作)來塑造扮演角色或敘述劇情的藝術。類似的非西方傳統劇,有時也以默劇或童話劇的形式演出為特色。

早期西方形式

希臘羅馬式的默劇是一種強調滑稽模仿動作但包括歌謠與口白在內的笑鬧劇。文學形式出現前的戲劇表演僅能憑臆測想像它的樣子;甚至從西元前5世紀喜劇作家埃庇卡摩斯(Epicharmus)所留下來的短劇片段,也只能得到一個不完整的知識,即他賦以文學氣質的默劇不是描述日常生活的情境就是作神話的滑稽模仿。其他希臘默劇作家有索夫龍(Sophron,創作時期約西元前430年)和赫羅達斯(Herodas,創作時期西元前3世紀)。

義大利本土的默劇形式毫無疑問是存在的;拉丁語planipes(赤足)一字是指一個不穿鞋表演的默劇演員。首先賦予羅馬默劇以文學形式的是騎士拉貝里烏斯(Decimus Laberius,105~43?BC),但他卻被原為奴隸的塞路斯(Publilius Syrus)弄得黯然失色。默劇演出是每年花節的傳統特色,其精神淫蕩,讓裸露的默劇女演員在一般的舞台上表演。儘管只有零星片斷存在,我們仍可明顯看出當默劇毫無顧忌沉溺於影射當時事件的手法時,其劇情通常環繞著通姦與其他罪行的發展。現存的證據顯示,羅馬帝國時期通姦行為在默劇舞台上真實地演出,而以罪犯來代替演員演出處死刑的情景亦有記載。早期基督教作家譴責羅馬戲劇,主要是在對默劇這種墮落的情形加以攻訐。古典默劇中長期演出的角色與緊要的情節場面,均可歸諸普勞圖斯(Plautus)的喜劇,並經大幅修正後重現於即興喜劇中,後者為文藝復興時期源於羅馬戲劇傳統的一種即興娛樂。

羅馬啞劇與默劇不同之處有二︰它的主題通常較為高尚;其次,啞劇演員不同於默劇演員,戴著各種面具來表明他的角色,但也剝奪其說話和面部表情運用的機會。因此他的表演藝術主要在於姿態與手勢,其中以手的動作特別重要且富有感情。啞劇演員像悲劇演員一樣披著斗篷,穿著長的束腰衣,通常在一個含有鈸等節奏樂器、長笛、管樂器和喇叭的管弦樂隊伴奏下獨自表演。劇中歌詞由一個合唱隊演唱或朗誦,通常來自著名的悲劇改編。啞劇的音樂與歌詞被認為不具什麼藝術價值,其演員本身的才能與技巧才是頭等重要。傑出的表演者受到富有的貴族,甚至像尼祿、圖密善這些皇帝的喜愛。

東方舞劇

默劇在西方獲得明確形式之前,東方早已發展出默劇藝術。西元前好幾世紀,印度已產生音樂、歌謠、舞蹈與角色扮演的結合。這樣的本土劇加上旁白,發展出一種印度古典舞劇婆羅多(bharata-natya),該劇在論著梵文戲劇各方面問題的《舞論》(Natya-sastra)中有詳細的敘述。《舞論》成書於西元3世紀前,據傳是神話中的聖者婆羅多所撰。婆羅多舞劇是多位樂師和一位歌者配合的獨舞,長達兩小時的表演為其特色,舞者不離開舞台也不更換服飾,以舞蹈與傳統的手語交替演出。源於毗濕奴神話的默劇情景有時仍在民族舞劇拉沙(rasa)及孟加拉結合語言與傳統默劇的露天歷史劇查特拉(jatra)中出現。20世紀真正的印度古典舞蹈由香卡(Uday Shankar)引介至西方,以配合本土樂器演奏的印度音樂。在中國和日本的戲劇中,默劇獲得一個不為西方所知的角色,成為構成主要戲劇類型整體的一部分。中國戲劇裡傳統的手勢、身段及象徵的舞台道具、服飾,對不熟悉這個傳統形式的人而言算是大開眼界,卻又如墜五里霧中。

英國童話劇

源於18世紀早期戲劇演出中受人歡迎的丑角餘興節目。與法國的丑角滑稽喜劇舞蹈相似,採用了即興喜劇中載歌載舞的一些特色,原先無言演出,後來才加了一些台詞。維多利亞時代,童話劇的題材轉向童話故事,伴有戲法和雜技的幕間演出,提供有益身心的娛樂供兒童觀賞。19世紀中葉後,童話劇的演出限於聖誕節期間的幾天。在傳統的演出中,由一個年輕的女演員扮演男主角,由男丑角扮演老太婆,以引人發笑。20世紀受人歡迎的童話劇包括《灰姑娘》、《森林中的嬰兒》、《阿拉丁》、《魯賓遜漂流記》、《鵝媽媽》、《藍鬍子》及《夢想中的鞋子》(Goody Two-Shoes)。

現代默劇

現代西方默劇發展為一種純粹的沉默藝術,僅靠手勢、動作及表情來傳達意念。芭蕾舞曾深受默劇的影響,由古典風格的正統舞姿調整為現代戲劇性舞蹈動作的無聲擬態。美國像卓別林、圖賓(Ben Turpin)這些默片演員,像凱撒(Sid Caesar)之類的電視藝人及凱利(Emmett Kelly)之類的馬戲團小丑,均是舊傳統的默劇大師。現代默劇的高度藝術在法國建立了殿堂,德克魯(Etienne Decroux)、巴勞爾(Jean-Louis Barrault)及馬歇o馬叟把默劇表演提升到富哲學意境的崇高地位。馬叟將默劇定義為「藉看法來表達情感的藝術,而非透過姿勢來表示語言的手段」。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