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快樂動物電子報

2006-11-10

第七十期

免費訂閱

看看以前的電子報

 

 

溫馨救鴿記

動物園的老寶貝

小兵立大功——神奇的海藻

  動物園搬遷木柵二十年嘍!
  你知道從前的動物園是什麼模樣?日治時代就有動物園,還居然有動物表演?年紀最長的動物又是誰?
  本期快樂動物電子報,邀請大家一起回味動物園的點點滴滴!
溫馨救鴿記
動物受虐的事件層出不窮,但也有一群人為了一個小小的生命盡心盡力。

  日前,在深圳市交通繁忙的蓮花路,所有車輛為了拯救一隻鴿子,全部停下靜止約五分鐘。

  事情是這樣的──就在車流量最大的傍晚時分,一隻鴿子從蓮花路邊的綠化帶裡鑽出來,搖搖擺擺走到川流不息的路上,行駛中的車輛紛紛減速或轉換車道。突然鴿子飛起,被一輛黑色小轎車車身碰了一下,鴿子受到驚嚇而鑽進黑色小轎車車底。後面車子的司機看見了,頓時驚叫起來,黑色小轎車趕緊剎車將車停住。

  黑色小轎車的司機跑下車,蹲在地上用手驅趕車底的鴿子。或許因為受了驚嚇,鴿子躲在車底一動也不動。這時後面的車輛全部停下來,有幾位司機也下車來幫忙。可是無論司機們用手驅趕還是大聲吆喝,鴿子就是賴在車底不出來。最後一位年輕司機爬進車底,輕輕抱住受驚的鴿子,慢慢把牠從車底下救出來。

  當時原本繁忙的蓮花路交通,為了這隻鴿子大約停頓了5分鐘,一百多輛車子受影響停車,但在這期間沒有任何一位司機按喇叭,也沒有任何人大聲喧嘩。

  司機們將鴿子救出來後,交給路邊的一位保安員。保安員表示,這鴿子應該是附近一位住戶餵養的信鴿,偷溜出來在路上閒逛。他將把鴿子交還原主,讓牠平安回家,也讓此事件有個圓滿的結局。

(撰文/林俐斐 圖片來源/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



識途高手的秘密

科學家對「鴿子為什麼能辨識方向」,進行了很多實驗,猜一猜,以下何者是可能的原因?(本期為複選題喔!)

1.鴿子可能用太陽來辨別方位

2.鴿子把地球當大指南針,能感覺到地球的磁場

3.牠們會看地圖

4.鴿子有良好的嗅覺,能聞到家的氣味

答案公佈於下期


上期題目:貓咪為什麼能從高處躍下而不受傷?(本期為複選題喔!)

1.貓咪會用鬍鬚幫助平衡
2.貓咪有九條命,不怕死翹翹
3.牠們腳上的肉墊能防震
4.若從過高處下墜,貓咪仍有摔傷的可能

解答:3.牠們腳上的肉墊能防震 、4.若從過高處下墜,貓咪仍有摔傷的可能

  你是不是常看到貓咪彷彿會輕功一樣,在狹窄的牆上「飛簷走壁」呢?貓咪天生有極佳平衡感,如果觀看貓咪從高處墜下的慢速影片,會發現牠們能在瞬間協調身體各個部位、調整身體方向,漂亮的著地。這是因為牠們內耳中的前庭,能探測頭部位置,並在幾分之一秒內,將訊息傳回大腦,發出指令,讓頭部和身體成水平而安全落地。同時,尾巴也是貓咪幫助身體平衡的好幫手喔!

  不過,這樣的「特異功能」也不是萬能,千萬不要抓貓咪亂甩、亂丟喔!貓咪有九條命只是一個傳說,如果貓咪從過高的地方摔下,仍有受傷的可能喔!

(圖片來源/環境資訊協會)



「瘋狂科學家,挑戰怪怪屋」得獎名單出爐囉!

第一名

者:周孟瑢
學校:
古亭國小六年級
獎品:遠流出版社 《福爾摩沙自然繪本》一套及動物園基金會限量標號台灣黑熊紀念品

〈我想像中的怪物〉

 

  猜猜我是誰啊?嗯,我就是有名的怪物──哈哈。我有一身的眼睛,任何動作都逃不過我的「千里眼」,我有一對大耳朵,能把一切聲音聽得一清二楚,我還有一對翅膀,它能帶我到世界任何角落。

  我的專長是將人類不要的垃圾做回收,把用過的紙、寶特瓶重新製作,送回工廠包裝;我還能幫人類警察捉壞人,查出他的行蹤及地點。我住在河流裡,每當人類有困難,我就會立刻飛到他們的地方幫忙,鎮上的小孩喜歡與我玩捉迷藏,我常躲在屋頂上,所以沒有人能找到我。另外,我最愛的食物是石頭上的青苔和水裡的浮游生物。

  我雖然身為一隻怪物,因為我會幫助人類,所以他們不會討厭我,讓我覺得很高興。

 





動物園的老寶貝
動物園搬遷木柵二十年嘍!一起來看看動物園有哪些老寶貝,又有什麼改變?

日治時代的動物園大門  圓山動物園大門
日治時代與圓山動物園大門

  台北市立動物園從圓山搬遷至木柵,已經走過整整20個年頭,動物園今日的成果,是許許多多曾經參與過的員工揮汗換來的。

  20多年前,動物園幾乎都是柵籠式的展示場,有著獅子跳火圈、猴子騎單車等馬戲表演,卻少有教育解說服務。經過20年,今天的台北動物園處處呈現符合自然生態的展示,提供豐富遊憩與解說教育的場所,每年遊客量超過300萬,是「保育、教育、遊憩、研究」的多功能現代動物園。


隨著人們對動物態度的改變,動物表演早就從動物園消失,
而以解說教育、推廣保育為主

  動物園近年來努力推廣動物認養活動,讓動物福利及動物保育的觀念深植人心,除了支援國內的野生動物保育,如台北赤蛙、台灣黑熊、台灣狐蝠、諸羅樹蛙的保育,還與國際合作,對於泰國亞洲象、澳洲無尾熊、越南金頰長臂猿的域內保育盡一份心力;在環境教育方面,節能屋的示範,節水設施及濕地公園的設置,如何節水省能和保護濕地都是相當重要的課題。


林旺爺爺在圓山

  在社區營造工作上,動物園也結合社區的活動,讓民眾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例如基隆河、景美溪的保育教育計畫,喚醒居民「愛鄉護河」的鄉土意識。95年暑假更增加了週六夜間開放的活動,讓市民有了一個夜間參觀動物園的新體驗;為了帶動文山社區的觀光休憩活動,市府今年年底即將開發完成的貓空纜車,也將在動物園設站。


現在動物園最受歡迎的無尾熊

  回顧歷史,我們看到從民國50年省府開鑿全台第一條地下人行道,供遊客從中山北路通往圓山的舊動物園,到民國85年全台第一條捷運為木柵的新動物園與市區交通接軌,動物園始終與市民的生活緊密結合著。

  今天廣場特別展示動物園在保育上努力,包括因濕地的喪失和污染使得族群量銳減的台北赤蛙,動物園協助讓三芝的台北赤蛙與蓮花田共存共榮,替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找到一個雙贏的平衡點;透過道具的模擬讓民眾多瞭解穿山甲,並創下飼養穿山甲達十年的世界紀錄,更不容易的是穿山甲肚子裡有小寶寶了;發現原本已被認為絕種的台灣狐蝠3隻,而且拍攝到珍貴影像;與屏東科技大學黃美秀老師合作研就台灣本土食物鍊最高層的台灣黑熊,建立野外台灣黑熊糞內分泌資料庫,希望能對黑熊的繁殖有實質的貢獻。

動物園老寶貝排行TOP 10

1.白犀牛犀源(雄性,非洲動物區),1965/8/9出生,1970/1/22入園,年資37。
2.黑猩猩阿美(雌性,非洲動物區) ,1969/8/14出生,1972/4/28入園,年資35。
3.大長臂猿長后(雌性,亞洲熱帶雨林區),1972/5/14出生,1974/11/18入園,年資33。
4.人類園長陳寶忠(雄性,動物園),1977/1/27入園,年資30。
5.查普曼斑馬美華(雌性,非洲動物區),1977/8/30出生,1977/8/30入園,年資30。
6.河口鱷爾于(雄性,亞洲熱帶雨林區),1978/3/21出生,1979/9/23入園,年資28。
7.亞達伯拉象龜老大(雄性,兩棲爬蟲動物館),1975/3/1出生,1981/3/1入園,年資26。
8.豬尾猴朱莉(雌性,亞洲熱帶雨林區),1983/3/1出生,1984/3/1入園,年資23。
9.侏儒河馬亞當(雄性,非洲動物區),1982/9/14出生,1986/10/10入園,年資21 。
10.非洲象藍波(雄性,非洲動物區),1980/8/17出生,1986/10/13入園,年資21。

看看更多動物園歷史

(新聞稿提供、圖片來源/台北市立動物園)



向動物取經-瘋狂科學家「創意怪物」比拼!

快來參加最好玩的研習、實作與競賽!


◎你也能創造自己的怪獸車!

指導單位:教育部(終身學習列車-創造力教育列車計畫、閱讀列車計畫)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
贊助單位:遠流出版社、博偉電影公司

活動說明:

(一)對象:以小學生為對象,不限年級,報名每組最多五人以內(不含指導老師)。
(二)日期:
1. 製作期間:計畫開始至競賽日為止
2. 競賽日:11月26日
(三)活動地點:台北市兒童育樂中心。
(四)活動內容:
1. 事先在學校組隊設計『向動物取經-創意科學家「動物」比拼』之「可動之物」式交通工具或動物模型。
2. 當日帶模型的材料到研習地點,並上研習課程與紙雕等實作。
3. 現場拼製已設計好之動物與交通工具模型趣味競走-「誰走(飛、爬、游)得遠」。
4. 競賽作品評比。
5. 網路上公開作品。
(五)集合/解散地點:同活動地點
(六)課程內容:以『向動物取經』為前提,製作「可動」式的模型。模型可以是交通工具、生活用品、或是動物模型。除作品本身外,並需標註師法的是那種動物的那種身體結構。
(七)費用:原價1100元,創造力教育推廣特惠價500元(含材料、中餐、 紀念品)
(八)聯絡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動物園保育教育基金會 
   116台北市文山區萬安街44巷8-2號1樓  電話02-2239-2587 傳真02-2239-8329

看看詳細活動說明
我要報名

 


動物的臉
動物也有喜怒哀樂,自然和人類一樣也有各式各樣的表情
  

  臉部的表情,傳達了內在的心情。動物也有喜怒哀樂,自然和人類一樣也有各式各樣的表情。但是對大多數人而言,大概很少去注意動物的「臉」吧,也就不曉得牠們的面部表情其實是非常豐富的!牠們會有生氣的表情、恐懼的表情、悲傷的表情,也會有深思熟慮的哲學家表情、擠眉弄眼一副想惡作劇的表情,以及笑咪咪幸福的表情……

  作者戶田杏子與攝影師佐藤彰,用了三年的時間,走遍日本三百個大大小小的動物園,因而有了這本書的產生。在這本美麗的圖書裡,一共有二十四種動物、五百張以上的動物臉部特寫照,包括猩猩、駱駝、海豹、北極熊、袋鼠、長頸鹿、斑馬、浣熊…喜歡動物的大小朋友一定會愛不釋手!

  很少有人留意到動物彼此之間,也有各自的個性、興趣、習慣等種種差異,就和你我一樣。動物們在第一眼看起來或許都長得一模一樣,不過只要仔細觀察,一定會發現牠們的不同,由牠們的臉上看出牠們的心事與心情。

  多看動物一眼吧!《動物的臉》邀請你一起來培養對於動物的同理心和觀察力!

 

作者:戶田杏子
攝影:佐藤彰
譯者:林禮寧
出版社:悅讀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月


(撰文/林俐斐 圖片來源/閱讀文化)



小兵立大功——神奇的海藻

海藻妙用多,看這裡就知道!

 

  每年夏天,台灣東北角吸引許多戲水的人潮,這時候你可要去品嚐一種類似愛玉的石花凍,那種滑嫩爽口的滋味,讓人暑氣全消。但是你知道嗎?它們可是由一群紅藻屬的海藻所熬煮出來的產物,就像我們做布丁時,都需要靠這些海藻中所含的膠質,才能凝結起來。

 

  製作石花凍的海藻只生長在台灣北部,稱作:「石花菜」,冬天是它們生長的季節,你來到東北角可以看到許多人都在礁石與潮間帶採集這些石花菜,關於海藻的好處,他們可是最知道的。其實,海藻是上天賜予最珍貴的資源,生活在海島上的我們,實在應該好好認識這群大海中的植物。

 

地球氧氣的主要供應者

  

  海藻是非常古老的生物,它們也是廣大海洋動物的食物來源,同時是地球氧氣的主要提供者,它們所生產的氧氣量,超越了陸地上所有樹木的總生產量,對海洋的生態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海藻可分成大型藻與微細藻類。大型藻就是我們肉眼可以看到的,像是海帶、紫菜等等的藻類。而它們又可依照外表的顏色,分成綠藻、褐藻、紅藻。三月份,若是小朋友來到海邊,可以看到大片的石蓴,這是一種非常漂亮的綠藻,它們隨著浪花的拍打,鋪滿了海岸的礁石上,像是一片美麗的綠色地毯一樣,讓人著迷。

 

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

 

  此時,如果你是在澎湖,則可以看到許多婦人在海岸的潮間帶採海菜,她們這些海藻放在網中,來回地篩洗,趨前一看,這些跟石蓴一樣鮮綠可愛的綠藻,學名稱作:「礁膜」,它們可是澎湖人重要的飲食來源。仔細瞧,在礁石的縫隙中,還有許多螺類、小螃蟹也在吃藻類。而藻類,也是生物鏈當中最基礎的食物,但是當環境受到一些干擾,水中營養鹽過剩,就會造成藻類的大量繁殖,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紅潮現象」,其中若是出現有毒的藻類,吃這些藻類的生物也會連帶遭殃。像幾年前的西施舌中毒事件,就是因毒藻所致。

  

  不過,在台灣的西部,有許多人在養龍鬚菜這種海藻,他們將這些海藻截成數段,放入養殖場中,可以讓魚蝦,或是九孔都長得更健壯。其實,一般海藻的營養成份都非常高,它含有多種人體必須的胺基酸、蛋白質、維生素B群及礦物質等等,小朋友要多吃海藻,身體才會健康。

 

智邦生活館公益頻道服務中心公益館RSS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