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11-14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11-14》

本期內容
  ◎傳播線上:文化經濟的兩面刃 
  ◎不看漫畫的理由:談漫畫品質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傳播線上:文化經濟的兩面刃
  傳播學生鬥陣
昔日的百貨業女強人徐莉玲,復出辦學創立「學學文創志業公司」,延攬4百多位名人授課,下週就要開始招生,但卻引起「學學」究竟是不是補習班的爭議?這是除了近日瘋狂追逐炒作政治貪污卻沒有焦點的媒體,另一個可以深入探究的文化議題討論,然而媒體卻沈溺於捕捉學學補習班各種花邊新聞,卻少了更深入的文化政策議題追蹤討論。

文化政策一直是目前政府主要的政策,「學學文創志業」是不是補習班,不僅點出台灣對於相關環境規劃上的措施,並未做好準備,如同在面對許多重大公共建設的弊端時,陷入水泥沒鋪好,就急著鋪柏油的窘境,因此只好不停忙著事後補救;同時象徵台灣的文化政策傾向「文化觀光」,即使在「社區總體營造」的推動,以及各方人士投入搶救美學環境,依舊缺乏深層的人文涵養,主要因為文化政策缺乏歷史深度,隱藏著國家基於經濟退化的憂慮,為了促進內需市場的活絡,產生的短期的政策規劃目標,將文化速成為商品的淺碟操作。

近年來,韓國與大陸文化創意產業正在往前邁進,韓國搭上了戲劇電影化的列車,將韓劇透過電影製作方式,推向全世界,加上數位科技發達,數位內容產業一併向前發展,除了改變過去韓國漫畫(浪漫滿屋)必需偽裝成日本漫畫才能受到歡迎的方式,到現今建立自我品牌,受到各方肯定,韓國的卡通漫畫(賤兔)廣受青年歡迎,甚至電玩遊戲業逐漸追上台灣對市場的掌握度。

北京更在國家重點計劃栽培下,逐漸重視起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並在北京開放藝術表演中心,讓年輕藝術家進駐其中,今年更在北京舉辦「藝術北京2006」當代藝術博覽會,這場博覽會主要由12個國家,110個參展單位,吸引兩萬人入場,其中主要是吸引一千多位來自全球重要的收藏家、企業家與藝術家出席,參展期間交易金額高達台幣10億元,而其中獲利最大的是來自於台灣與大陸的藝坊,青壯派參展藝術家受到注目,也包括來自台灣霧峰林家的林明弘。

從北京與韓國的例子,明顯的是經濟數字的成長,但更值得注重的是多元文化匯流,也隱含著提升本身文化的能量,這兩者發展步驟都似曾相識,台灣不僅在北中南東都要建立文化園區,也有藝術村開放進駐,如位在新竹的「沙湖壢藝術中心」,這些都是口號響亮的政策,如沙湖壢藝術中心現在雖然開放給民眾參觀,但是在自營的狀況下,經營十分辛苦,比較其他國家,的確,台灣創作環境相對弱勢,這與台灣整體文化印象在國際間流失,以及政府未能跳脫政策提供者的角色,成為主動投資者有關,即使本身擁有許多表現出色的藝術家,文化政策卻在不能突顯台灣文化的包容性與清晰度。

看到「學學文創志業」的出現,以行銷創意作為定調,高品味與高價格的營造氛圍,究竟是培養工匠或是培養藝術能量,可以進一步觀察,但是人文意識的涵養,主要來自於對於品格的重視,以及生命能量的累積,藝術家也是由此發出創作的光芒,如果只注重科技與資訊的硬體建設,無法養成深層文化與落實人文精神,美感應該是來自於尊重生命,而不是來自於消費的品味觀念,文化政策與經濟發展思維進行調和的過程,避免追求發展的緊張感形成兩面刃,期待文化政策具有深度反思的歷史感,並配合基礎的教育規劃,才能真正促進文化深耕。

媒大事

外資掌控電視是福是禍?

在上週出刊的358期天下雜誌,報導了外資掌控了我們的電視到底是福,還是禍?其中內容報導外資在半年內,大舉進駐台灣有線電視,東森、中嘉、台灣寬頻等台灣主要的有線電視系統,而在外資掌控電視後,對台灣而言,文化主體權操在外國人手中,但是這些外資卻沒有願景,收購有線電視其實只是想獲利而已。天下雜誌更指出,這些不到10個人的外資決策團隊,沒想到卻決定了台灣民眾的收視權益。

小編媒批:外資掌控我們的電視是福還是禍未可定,因為不論是外資、或目前土資,都可確定為「財團」,因此不論是誰掌控我們的電視環境,我們都應該要求國家的媒體主管機關NCC,來要求這些財團深耕台灣的影視產業,提升媒體勞動條件,並且重視消費者公民利益,因為唯有這樣,對於我們本國的媒體環境,才能有真正的良好發展。

命理節目遭NCC調查

蘋果日報11月9日,報導了TVBS-G台《流年論命》,以及高點電視台《命運新天地》的節目,用子靖、得慧兩個命理老師為來賓,藉假Call in誘騙民眾,並且進一步詐騙民眾的錢財,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傳播內容處表示,已經調閱節目播出帶,並表示節目涉嫌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第19條,已經要求電視台說明,若確定違法,可處10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

小編媒批:NCC所說的第19條內容,就是節目應維持完整性,並與廣告區分。相同的條文也可拿來處理目前置入式行銷的亂象,而對於置入式行銷,NCC也應該與以處罰,大家可以到媒體觀察基金會的網站,下載監看表格,每一個監看表格,觀察基金會都會確實幫你回應給媒體電視台以及NCC,相信在每個民眾的參與媒體監督,NCC也會開始注意並且處罰這些違規的電視廣告。
(回目錄)



不看漫畫的理由:談漫畫品質
  張約翰
在台灣,不看漫畫的理由真是罄竹難書(保證在這裡用對了)。

理由有漫畫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繪畫、有害閱讀能力、是日本的文化侵略、盜版猖獗讓台灣背負海盜王國惡名、善惡二元化價值觀太過簡單、過度消費女體、色情暴力戕害青少年身心、只有在具有教育意義的情況下才能看漫畫……保守如漫畫有害論者,假開明如漫畫分級論與漫畫教育論者,在列舉理由這方面的努力有目共睹。總歸一句話,漫畫天生是個壞胚子。

漫畫是什麼

要說漫畫的好與不好,總得先搞清楚漫畫是什麼。它是一種繪畫的表現形式,例如史前壁畫、單格漫畫或活動的吉祥物;它是一種媒體(漫畫書);它是一種產業(而且規模不小);它還是一種大眾文化(儘管常委曲地被稱為次文化──專屬兒童與青少年)。

漫畫有多壞,理由大家都看到了。這些理由經過歸納,包括對藝術價值的批評(不雅)、對媒體內容的批評(色情暴力、二元化價值觀、消費女性、有害閱讀能力)、對產業結構的批評(盜版),與對文化的批評(日本文化侵略),可以對應漫畫概念的四個層次。

談漫畫的品質,這四個層次剛好可以做為分析的架構。

品質是什麼

傳播學者鍾起惠在討論電視品質時一再重複一個觀念:品質沒有普世價值;是「一種從廣電抽象的規範價值中逸出,落實在特定現實社會可被操作的表徵產物」(註1)。

如果以較淺白的方式用來談品質,我們可以說,品質是媒體由本身所負載的使命出發,依不同時代、文化與社會,由不同的、可操作的標準判斷。

但別忘了,鍾起惠談的是廣電媒體,一種藉由電波傳送內容的媒體,使用的頻譜是公共資源;而漫畫若作為一種媒體,它的載體是書籍;對於書籍的公共性,容或有討論空間,但由於它並非使用公共資源,其創作自由理應較廣電媒體更不受拘束。

一個沈重的負擔

然而,顯然對漫畫進行負面論述者不作如此想。

從文化與產業層次來看,台灣常有「漫畫=日本漫畫=文化侵略」的論述。這種論點忽略「漫畫=日本漫畫」這一段的成因,是政府假輔導、真管制的《編印連環圖書輔導辦法》,使台灣漫畫家的作品被迫從市場撤退,導致市場真空,再加上台灣特殊的國際處境,當年的版權法規不保護無邦交國出版品,出版商於是大量引進盜版日本漫畫填補市場需求的事實(註2);致於「日本漫畫=文化侵略」,其實是一種殖民地的被迫害妄想,日本政府從來不曾對漫畫進行什麼提攜,提供該國漫畫產業「進出」他國的能力,而是台灣漫畫讀者自行擁抱日本漫畫。

在文化這個層次談品質,必需了解漫畫作為一種文化,其面貌反映的是庶民的生活與想像,將其侷限於青少年次文化領域來談,就限制了題材與表現手法的多樣可能,並要求它挑起不必要的重擔。

若是在產業這個層次談品質,與其抱怨外國作品的市佔率,不如反省漫畫產業得到政府什麼實質協助?要讓台灣本土的作品在漫畫產業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何不拿出輔導電子業的一點零頭就好?不能只靠一張嘴,空口白話地說把漫畫納入文化創意重點產業,卻任由不友善的社會氛圍從產業結構、產品形象、從業人員來源等層面斷其生路。

莫名其妙的標準

在媒體內容與藝術價值的層次,不雅、色情暴力、二元化價值觀、消費女性、有害閱讀能力等等批評,其實都源於菁英主義的、家父長制的視角,主要都是些刻板印象與經不起學術檢驗的預設立場。上文提到漫畫是一種大眾文化,以菁英藝術的標準來要求漫畫,簡直雞同鴨講,就像是拿古典文學的標準來評價科幻小說一樣的莫名其妙。

其實,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或一種媒體內容,漫畫的品質是可以有客觀標準檢驗的,比方各種漫畫獎,都在比賽宗旨與評選辦法中列出標準。可惜的是,官方主辦的比賽宗旨往往流於教條化,儘管在繪畫技術、編劇等方面有其標準,但得獎作品與讀者大眾距離遙遠;而民間自辦的比賽,雖然標準客觀,貼近讀者,但有心無力,難以為繼。

我們能有什麼期待

簡單藉文化、產業、媒體內容、表現形式爬梳漫畫品質的概念,可以發現,漫畫品質標準仍應根植於身為漫畫讀者的大眾,亦即庶民社會。「唯有開明的社會,才能有偉大的文學作品」(Dawn B. Sova語,註3),一個對漫畫持有各種偏見、缺乏學術論述的社會,不會有漫畫品質的概念。當漫畫讀者意識覺醒,不再自認矮人一截,才有機會認識漫畫的本質,進而累積厚實的評論、客觀的研究成果,也才能使台灣這個社會發現:漫畫是有品質可供檢視的。

註1:鍾起惠(2003)。《節目品質與優質電視──兼論當前台灣電視節目產製的困境及出路》。台北,廣電基金。

註2:陳仲偉(2006)。《台灣漫畫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台北:杜威文化。

註3:卡洛萊茲等著(2002),《禁書》,吳庶任譯。台北,晨星。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