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170期 吹動曼谷的風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6.11.15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170期】吹動曼谷的風


親炙普希金、托爾斯泰、蕭洛霍夫的生活場景,俄羅斯文學三巨人特展正式開幕!

璀璨美好的黃金年代:歐茵西老師引領你認識俄羅斯文學的豐盛華美(11/18,國家台灣文學館)

數十種優質數位內容,免費讓您線上試用!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 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9月19日,泰國總理他信於紐約參與聯合國大會之際,軍方卻在曼谷,發動了一場未發一顆子彈的政變。這是該國十五年來,首次的軍事政變。

儘管坦克車進駐在街道上,民眾的驚慌卻很快地平息,甚至笑容滿面地與士兵及坦克合影。備受崇敬的泰皇,也普遍被認為默許了這場看似和平的政變。

對於行君主立憲、擁有多政黨的泰國而言,等於大開民主倒車。泰國政變不僅引起國際廣泛的關注,呼籲其儘快恢復民主秩序。對泰國國內而言,毀壞之後的重建,泰愛泰黨的審判、新憲法的擬定、國會大選的時程,都是接下來泰國民主最大的考驗。

【中國 vs. 西方】

【中國觀點】

政變
coup d'etat

【摘  自】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zhengbian
【中文詞條】政變
【外文詞條】coup d'etat
【作  者】孫關宏

知識分類:分類索引/政治學/政治學/〔政治學理論〕/政治/政治過程/政變

通常指統治集團少數人通過密謀,用政治手段或暴力手段等非正常途徑實現權力轉移的行為。與政治革命不同,政變並不改變原有制度或根本政策,一般國民也不參與。常見的類型有軍事政變和非軍事政變﹔流血政變和不流血政變。政變的原因是錯綜複雜的,有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有的純粹是統治集團內的爭權奪利,有的是革新派與保守派的鬥爭,有的是反動勢力的復辟或復舊,有的是國際強權勢力通過代理人干涉別國內政、顛覆別國政府。政變的性質不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亦不同。政變一般發生在尚未建立民主政體,或民主政體不夠完備,缺乏正常的政府更替機制的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政變現象頻繁發生,大多發生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區,軍事政變是某些發展中國家政局不穩的特徵之一。據統計,1962~1975年,世界上發生的政變共有104起,幾乎全在發展中國家。1975年,參加聯合國的所有主權國家中,有1/4是由政變上台的政府統治的。

【西方觀點】

政變
coup d'etat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政變
【外文詞條】coup d'e

知識分類:政治

一小群人突然用暴力推翻一個現政府。政變的主要條件是控制全部或部分的武裝部隊、警察和其他軍事力量。政變不同於革命,革命通常是由眾多的人進行的根本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的變革,政變是從最上層發生的權力變化,它僅僅造成政府領導人的突然變換。政變很少改變一個國家的基本的社會和經濟政策,也沒有在相互對立的各政治團體之間進行重大的權力再分配。在那些最早的近代的政變中有: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拿破崙推翻督政府;1851年路易o拿破崙解散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國民會議。在19世紀和20世紀期間,一些拉丁美洲國家經常發生政變,1960年代獲得獨立的一些非洲國家裡也常常發生政變。


君主制
monarchism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君主制
【漢語拼音】junzhuzhi
【外文詞條】montage
【作  者】張光博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法學/憲法/政治制度/君主制

原指由個人掌握最高國家權力的政權組織形式。後來它的含義發生變化,指同共和制相對稱的一種政權組織形式。一般說來,凡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的稱共和制,以世襲的君主為國家元首的稱君主制。君主制源於希臘文monarches,由monos(單獨)和archo(統治)兩詞組成。

在古代,君主制比共和制遠為發達。原始公社末期的部落酋長、軍事首領或者神職人員,隨著階級和國家的產生,利用他們原有的優越地位,逐步掌握了最高的統治權,發展為君主,並通過由他們所掌握的國家機構和官吏實行統治,形成奴隸制國家的較為普遍的政權組織形式。

當時各國君主制的具體情況並不相同。在中東、近東、日本和中國的君主大多是世襲的,並且被認為是神的化身,掌握著最高統治權。在西方的古希臘、羅馬、日耳曼人建立的一些王國,君主則通常是在戰爭中選出的軍事首領。除了個別例外的古希臘君主外,並不被認為是神的化身。即使後來實行世襲君主制的希臘,君主的權力也不是很強大。直到5~6世紀的羅馬帝國,以基督教為媒介傳入了東方君主制的觀念,在實行世襲制的同時,君主由教皇加冕,把統治權力神聖化。到了中世紀,在實行分封割據的君主制國家裡,領土和人民都是君主的私有財產,而在事實上掌握統治權的則是封建領主,中世紀歐洲的君主大多僅有虛名。14世紀以後,封建君主獲得新興的資產階級的支持,經過征服、聯合、通婚等手段奪取了各地領主的權力,開始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國家。16世紀初的法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大致完成了這一過程。那裡的君主以軍事官僚機構為支柱實行專制統治,並且宣揚君權神授思想來強化君主的地位。

在資產階級強大到能夠支配整個政局時,君主專制制度就發生了變化。英國經過1688年的光榮革命,君主專制制轉變為君主立憲制。1789年法國革命把君主制改成了共和制。雖然當時企圖復活君主專制制度的勢力仍然存在,但是已經無力扭轉歷史的方向,許多君主專制國家被共和制所代替,法國雖然幾經反複,最後仍然是共和制獲得了勝利。第一次世界大戰使俄國、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四大君主國改變了制度。沙皇俄國經過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4個君主國家也變為民主共和國。1945年以前的日本天皇,大權在握,但戰敗投降後成為被剝奪了實權的虛君。最後剩下的幾個君主較有實權的國家,如1974年前的埃塞俄比亞,1979年以前的伊朗,近年來也相繼廢黜了國王。在世界上現存的君主國,除個別國家以外,都已改成了立憲君主制。英國、瑞典、丹麥、挪威、比利時和日本是實行這種君主制的主要國家。但這幾個國家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君主制的本質特徵。君主已經不掌握國家的實權,僅僅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象徵性的作用,與資產階級的共和制已無多大差別。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的憲法裡既有君主制的規定,又有關於「國民主權」的規定。比利時、希臘、泰國、盧森堡、日本等就是這樣的國家。

中國從公元前21世紀夏代奴隸制國家建立,經過封建制的轉變,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皇朝,廢除了封建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國,經歷4000多年,是世界上君主制歷史最長的國家之一。

君主制的政權組織形式與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本質根本不相容。社會主義國家都實行民主共和制。

TOP

軍政府
military government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軍政府
【外文詞條】military government

知識分類:軍事

占領國在其占領的領土上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權限的管理機關。根據國際法,領土實際置於敵對的武裝力量的權力之下,則被視為占領。由於合法政府倒台或無法行使其職責,有必要成立軍政府。在敵國領土上建立的政府是否由軍事或民事或兩者混合管理則無關緊要。由於涉及到交戰中的占領,軍政府的一般概念有所引申。這一定義不適用下列情況,即在友好的或中立國家領土駐軍,並與地方民政當局共同負責當地的治理。

TOP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