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魅力新故鄉0068
新故鄉
電子報 0068期   95/11/23發刊
Eye-Catching New Homeland
 Paper Dome動土典禮上,台日貴賓共同豎立三十根小型紙管,象徵立下愛與互助的基柱。

 

Paper Dome新故鄉
「愛與互助」鷹取Paper Dome台灣再生動工典禮

 成大建築系及暨大公行系的學生義工一早就幫忙鋪碎石、清理場地,讓活動可以順利進行。

 遠從台南來的成大建築系學生義工,發揮所長,協助場地及展版佈置。

  日月潭邵族的杵音祝禱,為Paper Dome的再生獻上祝福。
 埔里音樂工作者陳里維(左二起)、廖嘉展和河合節二合唱一曲「有你作伴,阮袂孤單」,歌詞中互相扶持的意義深深撼動人心。
 桃源國小由蔡鳳琴校長指導的小小芭蕾舞,為活動增添優雅的舞姿。
 菩提長青村老人家帶來逗趣的舞蹈,博得全場的掌聲與笑聲。
  暨大熱舞社的青春飛揚,綻放熱情與活力。

 畫家孫少英將以他的畫筆,全程紀錄Paper Dome從動土到完工的再生歷程。
 森崎輝行建築師代表日方推動委員會,將Paper Dome從誕生到拆解的所有紀錄致贈廖嘉展董事長,廖董事長則回贈紀錄台灣重建區二十個社區奮鬥故事的「地動的花蕊」套書。
 典禮最後,大家在Paper Dome預定地旁播灑向日葵種子,象徵灑下希望的種子。

 初冬的晴空下,繽紛的花布架往天空綻放,充滿活力的桃米呱呱兒童節奏樂團,敲擊出熱鬧的樂章。2006年11月19日上午十點,由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愛與互助」鷹取Paper Dome台灣再生動工典禮,在喜悅的氣氛下順利展開。

渡海重生的Paper Dome
 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後,由著名的坂茂建築師設計、集結義工之力興建的鷹取Paper Dome紙建築,災後一直擔任神戶市野田北部地區的社區交流中心,在2005年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將在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展開新生。
 為了這項歷史工程,台日兩地均組成「鷹取Paper Dome台灣再生計劃推動委員會」,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擔任台方召集人,統籌相關事宜。在新故鄉規劃下,邀請到著名的中生代建築師邱文傑負責設計,一年多來歷經多次的討論與七次的設計,最後取得原設計建築師坂茂先生的認同,而終於定案;Paper Dome座落在埔里鎮桃米里的田份仔平野中,隔著桃米坑溪與桃源國小相望。日後將成為台灣與日本的災後社區重建交流平台、台灣社區營造的聚會所,以及重建區推廣社區產業及農產品的重要基地。

立下愛與互助的基柱
 活動前一晚的滂沱大雨,讓場地一片泥濘,當天一大早,新故鄉的工作人員加上來自成功大學建築系、暨大公行系的義工學生就開始鋪碎石、掛展版、佈置,大夥兒合力打理出簡潔乾淨的場地,讓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開始,由桃源國小的兒童節奏樂團揭開序幕,帶動熱鬧的氛圍;接著日月潭邵族的杵音祝禱,加上悠揚的吟唱,祝福著Paper Dome再生的遠景。
「親像一場夢 天公甲命運塊拼輸贏 
醒來的時陣 厝倒啊 親人也離開我……
啊~有你作伴 我袂孤單 
啊~有你作伴 我會嚕打拼 
啊~有你作伴 我會愈勇健 
有你作伴 我袂孤單」

 十點三十分,在埔里音樂工作者陳里維、廖嘉展和河合節二「有你作伴,阮袂孤單」的歌聲中,開始了別具意義的動工典禮,三十位台日兩地貴賓一一上台,在舞台上豎立起一根根小型紙管,象徵立下愛與互助的基柱,同時也構成一道和諧的弧度,有如一座無形的橋樑串起每個人的心;立完柱後大家手牽手齊聲歡呼,為台灣、為這片土地加油!場面盛大而動人。

承載著感動、喜悅與責任的工程
 南投縣長李朝卿在貴賓致辭時表示,阪神地震重建基地的紙建築可以搬來南投,對地方及社區的發展非常有幫助,未來期望能增進兩地的交流與情誼。
 新故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廖嘉展則感謝所有對這項歷史工程付出及關心的朋友:「Paper Dome的再生,承載著數不盡的感謝、喜悅以及責任,我們會更努力,希望藉由這個基地平台,用愛與互助的精神,把人與人、社區與社區之間串聯起來,一起面對重建、面對災難,勇敢堅強地走向未來。」
 日方推動委員會召集人森崎輝行,也是當時在野田北部協助打造Paper Dome的建築師,帶著欣喜說:「在我們神戶的重建過程中,人與人相互的幫助,可說是最重要的經驗,今天看到這麼多人在這裡,手牽手繼續作重建的工作,真的非常令人感動。」
 森崎先生特別提及Paper Dome從在日本拆解、渡海運送、再由台中港來到桃米,歷經了一趟辛苦的過程,「但可以在這麼美麗的地方重生,真的讓人高興又感動,希望這座建築可以早日順利完成。」他代表日方致上深深的祝福。
 其他包括前九二一重建會陳錦煌執行長、埔里鎮長馬文君、建築師邱文傑等貴賓,亦一一表達祝福與期許之意。
 此次動工典禮,與會來賓還包括野田北部社造協議會會長淺山三郎、總幹事河合節二、坂茂建築事務所平賀信孝建築師、台灣‧神戶震災被災地市民交流會幹事井垣昭人、台灣社造研究會會長垂水英司以及神戶新聞記者磯遍康子;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郭蘇燦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丁育群、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亮全,以及新故鄉的董事、台方推動委員、桃米社區居民與諸多台灣社區的朋友,也都蒞臨參與。

灑下希望的種子
 接著下來的舞動青春節目,由桃源國小小小芭蕾舞、菩提長青村、暨大熱舞社接力演出,不論是小學生優雅的芭雷舞姿,或者長青村老人家逗趣的舞蹈,還有暨大學生的熱舞飛揚,在在讓人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活力,也讓日本朋友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1995年阪神地震後,神戶地區參與社區營造的朋友們,為鼓舞居民而發起的「讓瓦礫開花」運動,在房屋拆除後的空地種下花朵;這次的典禮最後,台、日友人也在Paper Dome預定地旁的田野灑下象徵希望的向日葵種子。
 Paper Dome,在眾人的期盼下,展開重生的起步。

訂閱魅力新故鄉:

電話:049-2422003  傳真:049-2422018

地址:545南投縣埔里鎮西安路一段259號

與我們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