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日劇「一公升的眼淚」的科幻解讀 ▌文/泰山笑(oeo)
|
參加特殊教育研習與相關輔導活動時,探討了許多所謂「身心障礙者」的課題,在強調「同理心」的教育環境下,心中總會浮現一個疑問:「誰是正常人?」仔細看看,身體生理上,心理精神上,所謂的「常態」真有那麼「想當然爾」的標準?是相對多數還是絕對多數?標準又是怎麼定出來的?特殊真的特殊?正常真的正常?
在此舉個兩個例子:對台灣的許多男生來說,「當兵」是一個很奇妙的過程(不知有沒有以此為科幻題材的中文作品?),其中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現象,就是義務役的「體檢標準」,當然,政府會訂出一套法則,配合醫院系統的檢查,判定哪些「特殊體位」的男生不用當兵,哪些「正常體位」的要當兵,但是許多人都知道,那些「特殊體位」到底有多「特殊」?扁平足?什麼關節病?還是叫不出全名只有醫學專業才懂(才「弄」得出來?)的特殊?而所謂「正常體位」的這一大群全部人就真的適合軍事生活的各項安排與操練?更別提還有什麼「良心犯」的問題了!
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現今學校教育系統開始關注「學習障礙」這樣類別的學生,但是早期呢?他們是否就被理所當然地歸類在正常學生中「學得不好或不好好學」的學生?在此不是要去討論昨是今非或今是昨非的問題?而是反映出所謂的「正常」與「特殊」,常常都是有某個時空背景下或某些人的「定義」與「判準」所決定。
讀到這裡,不知您能否了解我要寫一篇比較不一樣的「一公升的眼淚」觀後感的思維背景!?該劇描述一位患有「脊髓小腦萎縮症」女孩,在接近生命「漸凍」的盡頭,對人世一種深刻體驗的真心紀錄,該片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越發讓人動容。我的親友,尤其是那些感情豐富的親友,欣賞這部日劇時,真的流了快要0.1公升的眼淚!除了珍惜生命,同情、同理特殊疾病患者,這部片還帶給我什麼樣的省思?
佛教中常常傳達一種「無常」的概念,而科幻設定的探討對象多為「異境」、「他者」,這樣的設定與思考是可以導引到「無常」的法門!很多生理與心理上的障礙、特殊、缺陷很可能都是在某些既存標準下的產物,除了循「同情、同理」的人文關懷與科學輔助其「結果造成的不方便」,我們是否該另闢一種途徑—「科幻的定義途徑」,重新審視、預想並思辯這些人文的尺度、科學的判準!
生命與社會的許多悲苦本質,常常來自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觀)」,覺得/被覺得自己或別人和「大多數」的人很不一樣,尤其當這種不一樣被認定是「負面的」,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根本的「孤立與不安」!相信也期盼將來能發展出一門「科幻道德學」,用「科幻」的角度與思維去探討人間的一些道德議題。宗教語言有時會說這樣的話:「上帝只疼愛活人,因為在上帝的眼中,沒有一個人是死了的!」而我想科幻可以這樣說:「科幻只關心特殊的,因為在科幻的視野下,沒有一個是不特殊的!」
| ▌火星環球探測者號失聯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
美國航太空總署(NASA)21日宣布,失蹤兩星期的火星環球探測者號可能再也找不回來,任務就此結束。
火星環球探測者號是在1996年11月升空,造價1.5億美元。原本只有計畫兩年任務,現在已經「超齡」使用。這十年來,它傳回24萬張珍貴的火星照片,科學家也利用這些照片證實火星曾有水。它也是現有六個火星探測器中最資深的一個。
火星環球探測者號是在本月初失聯,專家推測應是移動太陽能板的儀器出問題。NASA表示,雖然希望渺茫,但在年底前還是會繼續試圖與探測船聯絡。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