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159期 / 2006年12月06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大家好,今天又是素的鹹蛋超人為大家耍猴戲的時候(不不不,是為聖嚴法師文章導讀的時候)。這一期所摘的文章有點短,是聖嚴師父在大法鼓第438集中的談話內容,但是雖然短,菩薩們仍要認真閱讀,大家千萬不可以偷懶。

就算聖嚴師父說的,「又例如,由我所主講的電視節目「大法鼓」,也是運用現代科技,一次預錄好幾集。當觀眾們收看時,距離錄影的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了。但是只要我演說的主題還沒有過時,內容又有意義,觀眾仍然會覺得很親切......。」

就像聖嚴法師這次談的題目,雖然也是之前寫的,但是各位菩薩讀的時候,主題也還沒有過時,內容又有意義。

素的鹹蛋超人的工作就是照顧咱們的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這樣的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網路,但是一點也不會空虛的。怎說呢?!有那麼多的菩薩在咱們的網站上買書、買唱片,素的鹹蛋超人只能戰戰兢兢地工作。也有很多菩薩踴躍地給予素的鹹蛋超人建議,這些建議讓素的鹹蛋超人過著充實的生活(每天衝衝衝、忙忙忙,真是太充實了)。

如果菩薩真的覺得過度使用網路,覺得很寂寞,不妨按這裡來參加法鼓山所舉行的各項活動,就像聖嚴師父說的,我們這裡總有做不完的事。

 
 

從苦難中走出來的人,
即使正在受苦,也不會覺得那麼痛苦,
因為對他來說,已沒有苦難這回事。
能不以苦難為苦難,
這就是真正的滅苦。
因此,消極的出世
並不能帶來真實的快樂,
只有積極的知苦、體會苦,
從苦難中成長,
才可以真正的離苦得樂。

--摘自《快樂自己決定

 
網路社會不等於疏離

精選達賴喇嘛,阿姜查等知名禪師著作57折起~ ■ 聖嚴法師

在目前資訊化的社會裡,電腦愈來愈普及,網路的使用也愈來愈頻繁,人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在家裡上網就可以工作、購物,甚至還可以跟其他人開會。於是有人擔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會不會因此而減少?人際關係會不會愈來愈淡薄?

其實,不論資訊時代的來臨會對人際關係造成何種影響,我們都要適應這種環境的改變,況且人與人之間一定還是需要接觸,否則便會產生疏離與孤獨感。

事實上,不論是農業時代或科技時代的人,都一樣會有孤獨感。尤其是已退休的人、年紀大的人、沒有工作的人……,他們沒有事做,整天都在看電視、翻報紙,或者乾脆到公園去散步,就會覺得自己非常孤獨。

像這樣日復一日的打發時間是非常可惜、空虛的,因為人的生命畢竟有限,我們應該充分運用生命中的每一秒。雖然佛教認為,我們這一生凋零以後還會有來世,但既然這一世的生命已經存在了,為什麼不好好充分運用生命,做該做的事呢?

如果能這樣想,當網路更便利時,生活不但不會更空虛,反而會更充實,因為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資訊,在家裡就可以得知全世界發生的事,乃至人類所有的知識學問。這時候你會發現,得學習的事物太多了,也就不會寂寞、孤單了。

例如,歷史人物雖然已經作古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在精神上和他們交流,和古人交朋友。以歷史上的一些高僧來說,當我閱讀他們的書、瞭解他們的事蹟、學習他們的胸懷、體會他們的心境,和這些歷史人物產生共鳴,我就如同生活在他們的時代中一樣,對我來說,他們根本沒有離開過,仍然在現代社會裡活躍著。

又例如,由我所主講的電視節目「大法鼓」,也是運用現代科技,一次預錄好幾集。當觀眾們收看時,距離錄影的時間可能已經過了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了。但是只要我演說的主題還沒有過時,內容又有意義,觀眾仍然會覺得很親切,好像我就在他面前講話一樣,並不會產生距離遙遠的感覺,而覺得疏離、孤獨。

所以現代化資訊科技的便利發達,並不會妨礙人際關係的發展,只要能善加運用以充實生活,讓生命發揮最大的效用,並且善用時間來從事各式各樣的奉獻工作,便不會感到空虛。

從事奉獻性的服務工作,能讓一個人的生命變得更充實,而從事這種工作最需要的技能,正是和人群接觸。例如,法鼓山就是一個非營利事業團體,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結合義工的力量來共同奉獻。我們的目標是讓社會更進步,讓參與者的人品更提昇,讓地球的環境更安寧、清淨、和諧,這些目標都需要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營造。

未來無論資訊如何發達,人與人之間互相接觸、服務、關懷的需求都不會改變,反而需要更大量的人力來投入。所以,生活在資訊社會裡的人,如果覺得寂寞,不妨參與各公益團體的活動,那裡總有做不完的事,讓你有許多與人接觸、服務別人的機會。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7期

聖嚴法師與科技對話聖嚴法師與科技對話 /聖嚴法師

20世紀末網際網路如火如荼的發展,複製羊誕生,人類基因即將被解密,科技登上前所未有的巔峰。站在21世紀的起跑點上,如何使科技成為增進美好生活的工具...<more>

 

不一樣的社會關懷(附VCD)不一樣的社會關懷(附VCD)/聖嚴法師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都值得你我關心,在繽紛萬象中,以智慧的眼光去觀察,用慈悲的心態去瞭解,共同謀求解決問題、利益眾生之道,建構起不一樣的社會關懷。… <more>

法鼓文化文摘報第三十四期
學佛知津

學佛知津

作者:聖嚴法師

主編的話-《學佛知津》

初學佛者的心中,常常是充滿了疑惑,許許多多的問號不斷的浮現,可是經常是得不到明確且清楚易懂的解答,所以總處在一知半解中,無法踏實的繼續深入修行。

《學佛知津》就是一本解惑的書,將初學佛者心中的問題,如:佛教是什麼?何謂神通?什麼叫做佛事?如何修持解脫道?……等,以淺顯易讀的文字,配合翔實的考證說解,帶領讀者一探佛法的根本面貌,清楚瞭解佛教的基本常識及修持要領,為學佛的道路奠定?實穩固的根基。


精采書摘 - 居士宜修菩薩道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多以為「居士」這個名稱,是佛教稱呼在家男女信徒的專有名詞,其實不然。

在佛教的原始聖典中,尤其是在律部之中,居士乃是俗人的通稱,梵語稱為迦羅越,不論信佛、不信佛,凡是居家之士,便可以稱為居士。男的稱居士,女的稱居士婦,是對已婚俗人的通稱。故在羅什法師的解釋是:「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十誦律》卷六則說:「居士者,除王、王臣,及婆羅門種,餘在家白衣,是名居士使者。」

在中國,運用居士一詞的,也不是以佛教為始。在《禮記》中就有「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所以在中國古籍中,往往見到一些文人雅士,每喜以居士自號,但那並不表示他們是佛教的信徒。

佛教習以居士稱呼在家的信徒,大概是從維摩詰居士而來,維摩詰居士,確可稱為居士,但也因此而被後人附會,如慧遠大師《維摩義疏》卷一說:「居士有二:一、廣積資產,居財之士,名為居士;二、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為居士。」

本文摘自學佛知津

南國天空下的希望種子─走過南亞海嘯 南國天空下的希望種子─走過南亞海嘯 /鄧沛雯

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印度洋上的九級大地震所引發的大海嘯,造成了人類歷史上的浩劫。這場巨災,造成的死傷難以估計。然而,也凝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心…<more>

 

正信的佛教─限量精裝版正信的佛教─限量精裝版 /聖嚴法師

二○世紀重要的佛教著作之一,聖嚴法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曾經引領無數人進入佛法智慧的殿堂。祝福2000限量精裝版,值得您永遠珍藏。 …<more>

》精選修行入門組合─時時勤修行.快樂從心起

●【禪修自在法門】-放下身心世界
透過聖嚴法師親自指導簡單、易懂、正確、安全的方法,
每個初學者都能輕鬆體驗忙而不亂、動中有靜的身心轉化。

組合內含:《聖嚴法師教禪坐》、《禪的生活》、《動靜皆自在》三本書

原價$580 元)貼心價$450元  馬上購買GO>>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心靈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大師密碼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修行電子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6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