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6-12-26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6-12-26》

本期內容
  ◎公共電視 你的準則在哪裡? 
  ◎台灣漫畫 日本製造(上)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公共電視 你的準則在哪裡?
  傳播學生鬥陣
在上個星期五立委李永萍召開了一場公共電視公聽會,公聽會現場遭到原民台員工要求保障工作權的抗議。在同一週,12月19日也是公視的「節目製播準則」實施滿一週年的日子,在這滿週年的日子裡,我們看到公廣集團所報導的新聞以及新聞性節目,更是出現許多違反「公共電視節目製播準則」的情況,以上這些狀況的發生,顯示公共電視的公共性價值正遭逢巨大危機,卻不見公共電視有任何公開的檢討或具體行動表示。

從10月底的「都蘭文化區遊客亂搞居民氣」錯誤新聞報導之後,在11月7日公視在採訪王建民回國的新聞事件時,再度發生錯誤,用攝影機追逐著不願露面的王建民老阿媽,讓老阿媽在小巷在子裡被攝影機追著跑,邊跑邊說「拜託不要拍我啦」,最後老阿媽似乎被追到牆角,她老人家用手摀著臉接受公視以及其他記者七嘴八舌的詢問時說:「王建民回來,我當然高興。」而這則不尊重老阿媽的新聞,竟也登上了公視晚間新聞的頭條新聞。

都蘭文化區及王建民新聞,光這兩則新聞,就已經明確違反公共電視的「節目製播準則」中的「正確」、「尊重」兩項原則,「正確」原則是公視所有節目都應重視正確,但都蘭文化區的事件卻用移花接木的方式扭曲報導了這新聞。

而「尊重」原則是公視秉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尊重人性尊嚴,不以新聞自由為名,蓄意侵犯個人人權,避免帶來無謂的冒犯與傷害,而用攝影機追逐王老阿媽的公視攝影記者,無視老人家不願面對鏡頭的新聞作法,也已經違反這一項製播準則。

另外在製播準則的第十章「政治與選舉」開頭一段這樣寫:「媒體作為第四權的社會公器,也應儘可能促成理性的公共論壇,協助每一個公民獲得資訊,進而做出理性的判斷。」然而,而在這次公視舉辦的「公民審議辯論會」,也是違反這一製播準則,公視利用民調便宜行事,邀請民調當中前3名候選人上電視侃侃而談,而對於後3名的候選人就不邀請,這樣的舉動不但是帶有濃濃的歧視、並且直接抹煞了另外3名候選人提出政見辯論的機會,這樣具有歧視意味的摒除,不但形成候選人之間的棄保效應,公共電視更是放棄了作為「公共領域」的媒體責任,相當嚴重地違反製播準則。

公共電視的節目製播準則,是去年公共電視在檢討羅大佑風波之後,所訂下媒體自律公約,但是從以上幾個案例,可以發現公廣集團無視自己所訂下的媒體自律準則。另外在與華視以及原民台成為公廣集團過程中,卻見到華視總經理小野也痛批公視矮化華視,讓華視已成非公非商的「四不像」,以及原民台員工抗議公視違背先前承諾、侵害工作權。

面對這些荒腔走板的現象,公視(以及公廣集團)應正視這個嚴重問題,並確實、努力遵守自己所訂下的「節目製播準則」,並且立刻檢討各種錯誤、建立一個公開回應大眾的機制,並且負起公共媒體所應該做到的自我陳諾,如才對得全國的納稅民眾。

Our Questions

1.你平常有固定收看公共電視製播的新聞節目嗎?你認為公視的新聞是否要有別於其它家媒體的表現?

2.對於明年即將正式成形的公共廣電集團(包含華視、客家、原民),你希望新的公廣集團呈現出什麼新面貌?

媒大事

北高大選媒體民調悖離實況

這一次的北高兩市選舉,高雄市長的選舉結果與事前國內主要媒體的民調中心所做的預測有相當的出入,在選後引發不少討論聲浪。其中針對中國時報的民調數據為何與結果相差甚多?中國時報也提出解釋,自己的民調是有依據科學方法所進行的民調,而雖然自由時報的民調與最後結果一致,但中國時報則呼籲自由時報能夠公布自己的民調方法以昭公信。

小編:這次北高市長選舉,選後受到質疑最多的,大概是媒體的民調操作,雖然自由時報應該公布民調的調查方法,但是利用民調進行新聞炒作的媒體更是不應該,尤其是做出謝長廷支持度只在兩成左右徘徊,而黃俊英選前領先陳菊15%的民調,現在大概都只能推給民調當時泛綠選民的不表態,以致於媒體民調無法發現,然而,這也同時顯示了民眾對媒體民調的不信任、以及不願意向媒體民調中心吐露自己的投票傾向,並且對媒體民調的公信度產生懷疑,這些民眾對媒體的不信任危機,才是媒體自己要深切檢討的危機。

比國公視玩假新聞激發討論

在12月13日的晚上,比利時南部法語區公共電視RTBF,突然插播一則新聞宣稱荷語區的議會已經無異議通過「宣佈獨立」,國王亞伯特二世伉儷已經搭軍機離境,接著播出假的現場畫面,當中包括群眾大肆上街慶祝狂歡,而且也偽造通往布魯塞爾機場的公路大塞場等等新聞採訪報導畫面,新聞播了半小時後,畫面下方才打出「報導純屬虛構」的字樣。該台指出這是費時一年製播的假事件,靈感來自1938年美國名導演威爾斯的廣播節目「火星人入侵地球」,新聞總監泰倫指稱,捏造新聞的目的在於激發大眾對討論國家未來走向,並藉此鼓舞更多公眾加入討論。而根據觀眾回傳給電視台的簡訊顯示,89%的人信以為真,6%的人即使在看到「純屬虛構」後,仍然深信不疑。

小編:身為一家電視台,不是話題勁爆就可以放手去做,相對的,一家電視台更要負起社會責任、並且幫助社會公眾的對話,若是以幫助社會公眾對話,則這一家荷蘭電視台除了播出這樣的假造新聞節目之外,更需要製播一系列的後續討論,幫助公眾更深入地討論這個敏感的議題,並且達成公眾共識的形成,這樣才是負責任的作法,否則,一個假造新聞的出現引起民眾的注意之外,卻無後序一系列的新聞深度討論的跟進,非常有可能引起社會的對立與恐慌,這些的社會成本,不是事後一句道歉、以及維護新聞自由就可以解決了事的,而這些社會對立的社會成本反而是需要更久的時間、甚至因此而無法消除。
(回目錄)



台灣漫畫 日本製造(上)
  張約翰
無論在台灣的任何一個角落,無論是租書店或是一般書店的書架前,琳瑯滿目的漫畫書,到底有多少出自台灣本土作者之手?

以台灣本土漫畫興盛期末尾的1997年來看,每一百本漫畫單行本,只有不到6本是台灣人畫的(古采豔,1999,註1)。

根據古采豔的調查,當時單行本漫畫出版量最多的是東立出版社,佔4成(註2)。最大對手是大然(佔25%);東立出版社1992至1997年出版了6,026種單行本,台灣漫畫的比例是4.1%。本土漫畫比例最高的是時報(21.2%)與青文(16.4%),但兩家出版的單行本數量合計只佔總體出版量11%。

更極端的數字,讓我們上東立的網站一探究竟。東立網站書目檢索提供書籍原產地欄位,若選擇「台灣」,創立於1977年的東立出版社,出版的台灣漫畫單行本總數是642種。以其每月80至100種的平均出版量來算(Jo-Jo,2003,註3),只夠它出半年左右,其餘28年半全都是外國漫畫。

尤其是日本。1992至1997年間,日本漫畫佔單行本總量的90.8%。

以上的數字只到1997年,之後至今近10年,沒有人再作相同的整理。台灣漫畫向來缺乏數字整理,因為在政治上,它是被壓抑的;在經濟上,它是地下化的;在文化上,它是邊緣的;在學術上,它是隱形的。

▲▲台灣漫畫之源

如果想從傳播政治經濟學三種分析取向:商品化、結構化與空間化(註4)來分析台灣漫畫市場幾乎等同於日本漫畫的現象,就不能忽略台灣的漫畫史,以及台灣漫畫與大時代種種事件的扣連。因此,依年代序簡單了解台灣漫畫的起源與歷史事件,有其必要性。

談台灣漫畫起源,論者多從中國與日本兩地談起。二次大戰終戰前,漫畫在中國已有半世紀的發展,第一份漫畫刊物是1884年的《點石齋畫報》,第一部漫畫月刊是1919年五四運動時期,沈泊塵創辦的《上海潑克》,但「漫畫」一詞,是自日返華的豐子愷1925年在上海《文學週報》發表「子愷漫畫」才確立。此後,中國的漫畫強調諷刺時政,控訴社會的不公不義,但被掌權的國民黨視為左傾而時加整肅。在中日戰爭爆發後,漫畫成為國民黨政府與中共鼓舞民心、反抗侵略的工具(吳偉立,2004,註5)。簡單說,中國的漫畫是由為人民發聲,逐漸轉變成為掌權者發聲。在1949年中共建政後,這種現象一直存在。

二次戰後,部份文藝工作者隨國民黨政府遷台,成為台灣戰後漫畫的重要生產者,代表性人物就是牛哥。

至於在台灣本土,日治時期已有台人漫畫在報刊發表,1927年楊國城與陳繼章因漫畫嘲諷日本總督而被捕。1930年代受兒童漫畫在日興起影響,許多第一代的台灣漫畫家耳濡目染,有上百名青少年參加日本的漫畫函授課程,也有赴日學習者,如葉宏甲。台灣第一本漫畫《雞籠生漫畫集》由陳炳煌於1935年出版,也是諷刺時局的作品(註6)。

之後的台灣漫畫,就由中國來台的漫畫家與經歷日治時期的本土漫畫家主導。

▲▲拚政治與拚經濟

國民黨鑑於漫畫在抗戰時期與國共戰爭間的傳播力量,對漫畫的態度是當成鞏固統治基礎的工具,1950年,中央日報與新生報開闢專門的漫畫版面,刊登政治漫畫,牛哥的《牛伯伯打游擊》即為代表性作品。國防部總政治部創辦《戰友週報》,每週出版「圖畫週刊」。軍中設漫畫文宣隊,政工幹校開漫畫課程,國軍文藝金像獎的舉辦,這些都以政治漫畫為主流(陳仲偉,2006,註7);但不同於豐子愷時代諷刺時政的政治漫畫,這些是為政府所用的政治漫畫,發表者也多為中國來台的漫畫家。

台灣的本土漫畫家則轉戰兒童漫畫,促成1950年代漫畫連載期刊風潮。但在國民黨的統治之下,中國傳統文化仍是漫畫中的主要題材,武俠漫畫也夾雜著中國文化與對抗中共匪幫的意識,大行其道(陳仲偉,2006)。陳海虹的《小俠龍捲風》,葉宏甲的《諸葛四郎》系列,都刊登在漫畫期刊上。

漫畫雜誌熱潮延續到1960年代初,雜誌容不下的新人以單行本形態出版,成名漫畫家門下都收了不少弟子。此時以《血劫魔》知名的范藝南,即為日後台灣第一大漫畫出版社東立的創辦者范萬楠。

人多搶錢,粗製濫造之作自然充斥市場,加上媒體的扭曲(一連串記者推測是看了漫畫上山求藝的小孩離家出走新聞),以及同行的惡意攻訐(Jo-Jo,2003),引爆了1962年出爐的《編印連環圖畫輔導辦法》對台灣漫畫創作的大屠殺。

這個《辦法》並非政府一時興起降下天火,古采豔(1999)指出,1960年代廣電媒體取代漫畫的宣傳功能(註8),使漫畫位處國民黨文藝政策邊緣,而「戰鬥文藝」政策的方向容不下商業體制下迅速成長的漫畫產業,漫畫在藝文社群中又被排除在輔導與獎勵之外,成為國家機器與文化菁英共犯結構下的犧牲品。

這個現象一直延續到今天。

▲▲日本漫畫來了

《辦法》出現後,首先沒收大批未審圖書,繼之又以種種不合理的規範限制漫畫家創作手法,造成本土漫畫家紛紛棄筆。此時,出版社改以日本漫畫重描、改變人名地名、修正日式服飾等手法,將改造的日本漫畫送審,結果反而遠比本土漫畫家的作品容易過關,加上當時台灣未參加國際出版組織,著作權法未保障日本作品,於是,1960年代後半期至1992年著作權法修正前,日本漫畫填補了台灣漫畫市場真空,完全不須日方的產業界或官方推動。1972年新聞局曾因台日斷交查禁日本大眾文化商品,但退出聯合國與台美斷交使國民政府不得不再與日本修好,日本商品再度開放。

此時,媒體再度發揮扭曲事實的功能。聯合報1979年10月22日以「日本漫畫『入侵』我國的情形」為題,造成社會一片議論之聲。洪德麟指出,事實上是我們去盜版人家的作品,而不是人家來入侵我們(洪德麟,1999;轉引自陳仲偉,2006)。中視也在1980年1月4日的《60分鐘》製作了「漫畫污染了──」專題。

漫畫家牛哥1982年發起「漫畫清潔運動」,視日本漫畫為仇寇,並認為執行《辦法》的國立編譯館是幫兇,藝文界紛紛聲援,漫畫出版社於是轉而出版大量未經審查的盜版漫畫。

▲▲台灣漫畫再起

1980年代初,敖幼祥《烏龍院》大紅,中華民國漫畫學會、中時報系、世華銀行文化慈善基金會與華視於1984年主辦「全國漫畫大擂台」,帶動台灣漫畫創作熱潮,本土漫畫雜誌復甦,鄭問、麥仁杰、林政德、任正華、曾正忠、陳弘耀等目前第一線的漫畫家都起於當時(陳仲偉,2006)。這是台灣本土漫畫的第二波熱潮。

1987年解除戒嚴,在政治一片開放的風氣下,《辦法》也正式告終,法律加諸漫畫的暫枷鎖終於卸下,但漫畫在藝文政策中的邊緣位置,已在一連串「日本漫畫色情暴力」的討論中凝固而難以動搖。

1989年,東立《少年快報》出版,一本30元的超低價,帶著一片盜版日本漫畫雜誌的榮景踏入1990年代,《少快》並在1992年7月創下單期23萬本的紀錄。

1992年著作權法修正,出版社再也無法「合法」地盜印日本漫畫,轉而集體協商分配日本授權,日方的部份出版社為避「文化侵略」之名,要求台方必需在雜誌中刊登一定比例的本土作品。以小學館對青文的要求為例,這個比例是一比一(古采豔,1999)。此外,本土出版社也擔心萬一日方不透過台灣的出版社,直接在台銷售,則本土出版社只有死路一條。於是,出版社紛紛開始培養新人,形成本土漫畫第三波熱潮。

本土創作的漫畫期刊也紛紛出爐,但沒有一本撐到下一個世紀。原因包括生產效率不高、缺乏編輯人才、讀者對本土作品反應不佳等等(古采豔,1999)。

版權化使漫畫產業的經濟效益浮現,對全民的影響力因被閱讀、被消費而引起媒體與相閞單位的關注。當時東立估計,台灣每年漫畫銷售金額為40億元(不計週邊商品)。「漫畫是門好生意」的想法一出現,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過來,但只將漫畫看成生意,缺乏文化視野,類似1960年代的舊問題──對漫畫的管制──又回來了(陳仲偉,2006)。

▲▲再一次大逃殺

1990年代,日本社會經歷了泡沫經濟崩潰、阪神大地震,景氣一片低迷,漫畫也受到波及,紙價上揚更是雪上加霜。

除了經濟因素,1989年發生的宮崎勤連續殺人事件,被害者全部未成年,手法殘忍,宮崎家中又有堆積如山的錄影帶、漫畫,再加上媒體推波助瀾(朝日新聞記者在同人誌會場「Comic Market」一句「看啊,這裡有10萬個宮崎勤」,註9),引發1990年代的「有害漫畫騷動」,給予漫畫業沈重打擊。

台灣的漫畫市場受到日本影響,自1990年代中期開始下滑,根據古采豔(1999)的說法,漫畫雜誌一方面因為讀者對本土作品的負面反應敏感,一方面本土作者生產效率不及單純翻譯日本漫畫,再加上未經市場考驗的風險,本土作品生存空間大量限縮。

(下週續)

註1:古采豔(1999)。《台灣漫畫工業產製之研究:一個政治經濟觀點》。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2:當時排第二的大然出版社尚未退出市場,因此可以合理推測,今天東立的市佔率只高不低。

註3:Jo-Jo(2003)。〈台灣漫畫產業的開山霸主──東立出版社〉,收入《因動漫畫而偉大》。台北:大塊。

註4:簡單地說,商品化是指勞動價值轉變成交換價值的過程;結構化是關心外部結構(社會)中各弱勢階層如何被媒體呈現與媒體近用權,或內部結構(傳播機構)中媒體擁有者(資方)與媒體工作者(勞方)間的關係;空間化則是媒體垂直與水平整合,或跨國整合的過程。

註5:吳偉立(2004)。《中國大陸漫畫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註6:台北市立圖書館「讀漫畫史」網頁,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subsite=comic&page=comic-history-index.php。擷取於2006/12/14。

註7:陳仲偉(2006)。《台灣漫畫史:從文化史的角度看台灣漫畫的興衰》。台北:杜威文化。

註8:1962年10月10日,台視開播。

註9:DOM(2006)。〈ACG發展史上最大的空洞-宮崎勤事件〉,http://blog.webs-tv.net/drissen/article/1138170。擷取於2006/12/14。
(回目錄)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送舊迎新囉!迎接新的一年,讓我們滿懷感恩的心,感謝過去教導我們、使我們智慧增長的師長,用一千字以內的短文與大家分享溫馨感人的真人實事。全教會贊助入選者稿酬每字2元,來稿請以電子檔寄young@lihpao.co-m﹐附真實姓名﹑身份字號﹑銀行帳號。本報有權刪修來稿﹐來稿者視為同意本報集結出書時﹐不另支稿酬。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光復路43號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