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電視系統,一度在學理中以「社區媒體」的角色存在,被期待能夠比無線廣電業者提供更在地化的服務,一如地方文史記錄、鄉里活動轉播、縣級政令宣導,甚至是媒介近用(media access)理想得以落實的平台。
但這種學理的現實基礎,也就是那個還在由電器行、冰果室拉線纜給親朋鄰里收視的年代,或解嚴前後的「第四台」、「民主台」盛行的年代,早已遠去。台灣的有線電視系統,十數年來經由本土大型財團兼併後,絕大部份被整合進五大多系統經營者(MSO)旗下。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以及為了配合母企業、關係企業的總體經營戰略,許多系統業者原本的社區服務也就難以為繼,有線電視的在地理想,遂愈來愈與現實脫節。特別是近一年來,外資大舉投入台灣有線電視產業,更是加速這種脫節趨勢,致使有線電視的經營,成為投機資本「全球佈局」中的一顆棋子。 外資相中有線電視產業,不外乎幾個原因。其一,產業的寡占型態,提供超水平的利潤與穩定的現金流入,目前平均每個收視戶每月繳交的六百元收視費,就有四成左右可作毛利。其二,與多數國家相較,台灣資金相對便宜,銀行的放款利率偏低,提供外資操作財務槓桿更大的空間。其三,本土財團的企業體質未必健全,經營管理上有許多人謀不臧之處,可待改進。其四,產業的技術水平落後,僅僅提供消費者最基本且無選擇性的視訊功能,更具商機的語音、數據傳輸服務等技術,發展遲緩。其五,對台投資可作為跨進中國傳媒市場的跳板。
除此之外,台灣官方擁抱市場的開放態度與相關規定的寬鬆,也讓外資更能放手一搏。一方面,2006年中美商凱雷(Carlyle)投資東森一案送官方審議時,NCC以熱錢進出無益產業發展為由,建議外資投資年限必須延長,但最終在經濟部力主吸引外資的大前提下遭到否決;而外資持股直接間接不得超過60%、併購不得造成市場不公平競爭等規定,經過投審會、公平會的審議,也都被凱雷以透過台資公司多層投資的方式「巧妙地」滿足了;另一方面,原本國有的電信業中華電信,對視訊與多媒體服務的供應市場躍躍欲試,但在官方主張電信自由化的政策目標下,遭強力釋股終而民營,同時受到法令限制而無法進一步發展視訊服務。結果就是,最具潛力的中華電信已沒有能力威脅有線系統業者的經營利基,但系統經營者卻有包裹出售視訊、語音、數據傳輸服務的強勢商品可以攻入電信市場(1)。
種種原因,讓五大MSO中的前三大,也就是中嘉、東森科技與台灣寬頻,在2006年一年之中,分別落入安博凱(MBK)、凱雷與麥格里(Macquarie)等外資之手,市占率總計已過六成,三筆交易金額共達千餘億台幣。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外資有共同的名字:私募基金。與公開募集的基金不同,私募基金的投資者通常是金字塔頂端的富人,他們極力規避繁瑣的法令束縛與公共監督,同時串聯人脈與政商關係,在新興市場攻城略地。其投資信念不在開辦、或長期經營企業以求取正常營業利潤,而是透過低價收購特定公司加以重整,處份不良資產,三五年後再將該公司以高價售出。意即一買一賣間的差價,才是其主要利潤之所在。另外,私募基金習於以高度財務槓桿的方式操作,即以較少的自有資金大量舉債,來購併企業。比如凱雷入股東森科技的總交易金額為476億台幣,但其中有320億借自台灣的銀行;而凱博凱以309億購買中嘉股權,自有資金也僅近三分之一而已。而為了快速籌得資金,這些私募基金都以較高的利率來貸款。這樣的方式,稱為「槓桿併購」(leverage buyou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