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光華電子報-現場演唱,茁壯生根(2007/02/07)
現場演唱,茁壯生根
文.張世倫 圖.莊坤儒

近年來,一股崇尚現場演唱的風潮逐漸風行,樂迷們對於音樂的偏好,不再侷限於錄音完美無瑕的現成CD,而更渴求在現場與眾人一同吶喊,親身體驗原汁原味、未經修飾的音樂魔力。不管是「The Wall」或「女巫店」這類live house的現場演唱,或「野台開唱」與「春天吶喊」這種萬頭鑽動的大型音樂祭,如今都已經是台灣流行音樂場景的一環,並帶動了嶄新的「體驗式」聆聽文化。

晚間九點的舞台上,3個有些歲數的人正在放聲高歌,「紅紅青春燒呀燒!自己的歌唱呀唱!」地點是台北目前設備最好的live house「The Wall」,樂團的名稱叫做「搖滾東方」。這群中年人在17年前是「東方快車」合唱團的成員,曾經因這首名為〈紅紅青春〉的廣告歌而紅遍大街小巷。但在那個古早的1980年代末期,很多搖滾迷普遍質疑他們是「徒具樂團外表、缺乏現場功力的偶像團體」。在當年,那樣的質疑無從檢驗,因為坊間既無常態性的表演場地,大型演唱會除了指標性的歌手如羅大佑外,則幾乎完全不存在光陰如逝,只見如今年華不再的他們,在台上唱的異常賣力,彷彿直到現在,才有機會出一口氣。

老樂團努力緬懷青春的尾巴,新樂團則是前仆後繼,搶攻台灣各地的live house舞台。這些表演場地,提供了獨立樂團成長茁壯、培養樂迷的機會,並且是近年來「獨立音樂」與「樂團現象」崛起背後的重要因素。

現場魅力

文化評論人何東洪認為,台灣過去對於音樂市場的想像,常只侷限在專輯銷售量的單一指標上;2000年前後,現場演唱文化興起,才讓人們正視live house、音樂祭、樂器行、練團室、錄音室的重要性。「在國外,這些機制不但是音樂產業鏈的重要環節,更是音樂文化能否多樣化的關鍵。」

台灣過往的歌手養成過程,常是唱片公司發掘到「賣相良好」的新人後,便努力用廣告、MV,或花邊緋聞等宣傳手段,以期在最短時間內將歌手捧成唱片公司設定好的制式化明星,好在發片宣傳期內衝刺銷售量。但這對音樂文化來說,並非正常的「順序」。

在國外,歌手或樂團在被挖掘前,通常必須在live house等各類表演場地裡,經過長時間的琢磨鍛鍊,增強其演唱實力與表演台風後,才有闖出頭的機會。「live house與音樂祭的存在,就像是音樂文化的『根』,極其重要!」何東洪如此強調。

究竟是什麼樣的魅力,讓現在許多人對「聽現場」這檔事趨之若鶩?樂評人翁嘉銘認為如今科技進步,音樂的載體變多,但CD、mp3,與手機鈴聲等雖然方便,卻也都是冰冷的。他感性地說,「人們終究害怕寂寞,想在人群裡尋找溫暖,並體會那種流汗、激動的現場感,藉此確認自己在這世界上並不孤獨。」

在現場表演裡,每一次歌者的狀態、場地的氛圍,乃至觀眾的反應,都必然有所不同;每一個現場表演,因此都是無法被複製的「一次性經驗」,形成與聽唱片截然不同的「體驗式」聆聽文化。近年來,胡德夫、張懸,及蘇打綠三組音樂人,都是經歷了大量的現場表演,累積了無數觀眾後,才成功地從非主流「反攻」主流市場,而蔚為美談。

音樂祭典

台灣目前有4個主題迥異、風格不同、觀眾群也不盡重疊的大型音樂祭,從每年初春到盛秋接連舉辦,分別是「春天吶喊」、「海洋音樂祭」、「野台開唱」,及「流浪之歌音樂節」,被公認為台灣「4大音樂祭」。

1995年春天,Jimi與Wade兩個玩團的美國老外一時興起,在墾丁海灘以DIY方式舉辦「春天吶喊」,這個「同樂會」性質強烈的活動,原意是讓樂團界的友人們,能在大海與陽光的伴隨下放鬆心情、暢快表演。「春天吶喊」沒有政府財團贊助,主要收入來自一千多元上下的門票,因陋就簡下,器材與表演都不是最頂尖的,卻有著難以取代的隨性感。

7月盛夏時分,台北縣貢寮海灘則有「海洋音樂祭」,這個自2000年開始舉辦的音樂祭,最早是由台北縣政府與獨立音樂廠牌「角頭音樂」共同發起,近年來規模與參加觀眾都不斷擴大,是台灣4大音樂祭中知名度最高的。如今已頗有知名度的樂團如Tizzy Bac、旺福、圖騰和歌手張懸等,都曾是海洋音樂祭的「畢業生」。

與「海洋音樂祭」相對的,則是7月底的「野台開唱」,主辦者為「閃靈」樂團團長Freddy所領導的音樂團隊「TRA」,最早始於1995年的北部大專院校音樂社團的搖滾活動,近年來這個為期3天、參與樂團逾百、觀眾人數上萬的售票活動,儼然成為每年度台灣樂團文化的總體檢,甚至有遠從香港、日本等地慕名而來的朝聖者。

時序進入晚秋,10月初由「大大樹音樂圖像」所舉辦的「流浪之歌音樂節」,參與觀眾的年齡群普遍較高,活動也較為知性,主要以世界各地的民族音樂風格為主,輔以全球各地弱勢族群所面臨的重要議題如遷徙、土地、國界等,希冀讓音樂祭不只是聆聽音樂的場合,更能讓聽眾藉此反思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人們所面臨的各種議題。

在這4大音樂祭的多年深耕下,音樂祭風潮已在台灣風行起來。近2年間,連主流唱片業者都搶搭這股列車,跟進舉辦「台客搖滾嘉年華」與「簡單生活節」,票房不惡。有些人因此將2006年稱為「音樂祭元年」,並認為台灣是華語世界音樂祭文化的領導者。

Live House文化

假如音樂祭像是推廣各國非主流電影的金馬國際影展,那麼平時進行扎根推廣的live house,就像是專門放映藝術電影的戲院了。這類空間,讓醉心於創作的音樂人,有平時能夠表演的空間,而不至於孤芳自賞、閉門造車,或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唱片公司的青睞上。

目前在台北地區,有越來越多的表演場所以live house自居,主要集中在台大附近的公館區域,指標性的4家店是年輕樂團為主的「The Wall」、藝文圈人士愛造訪的「地下社會」、以民謠演出為主的「女巫店」,以及中生代音樂人時常表演的「河岸留言」。而全台各地,目前這類表演場地已有二十多家,成為許多創作藝人磨練膽識、訓練台風,增強表演經驗的基地。

live house雖然有如雨後春筍不斷出現,並成為許多樂迷鍾愛的場所,但在過時的法令規定下,這類藝文表演空間卻被執法單位劃歸為「餐飲店業」或「飲酒店業」,而飽受警方以臨檢特種行業的方式不斷騷擾。有鑑於此,近年來業者也集結起來,希望政府正視live house對音樂文化的正面貢獻,並希冀這種妾身不明的狀態能夠解決。

唱自己的歌

就像在金馬國際影展引起搶票風潮的藝術片,未必總會在商業院線票房長紅,熱鬧滾滾的免費音樂祭雖然開發了潛在觀眾,但這股熱潮並未完全轉嫁到每天都要開門營業、需自負盈虧的live house上。樂評人翁嘉銘便指出,政府單位應該減少舉辦免費音樂祭,「不要急著與民爭利,搶著收割;應該先讓民間業者把音樂祭與live house的商業市場開發出來,對音樂產業才有長遠的實質助益。」

2006年12月3日,主流唱片業者與統一企業合作、耗資3,000萬元在台北華山藝文特區舉辦「簡單生活節」,將流行音樂與中產階級追求的雅痞口味結合,結果湧進上萬人潮,票房收入可觀。但活動中將國外風行的「樂活」精神,簡化為刺激購物的消費美學,也遭致不少批評。

純屬巧合的是,同一個時間裡,一群年輕的樂團人卻以完全獨立自主的方式,跑到偏遠的金瓜石山上的廢棄銅加工廠裡,以七萬多元的經費舉辦了名為「山丘節」的免費音樂祭,形成另一種讓音樂回歸「簡單」的主張。

彷彿是冥冥之中的呼應,12月3日在台灣流行音樂史上,其實是個意義非凡的大日子。1976年的這一天,當時正在淡江大學唸書的學生歌手李雙澤,在學校的表演舞台上將象徵外來文化的可口可樂瓶當場摔碎,然後大聲呼籲「我們要唱自己的歌!」自此揭開了民歌運動的序幕。30年後的今天,生澀中帶著無畏神情的年輕歌手們,終於有機會在各式各樣的live house與音樂祭裡,自在地面對台下聽眾,努力唱出自己的歌,台灣的音樂花朵,也唯有在如此沃土下,才可能華美堅實、可長可久。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7年01月號)

近年來live house場景的崛起,讓年輕樂團得到揮灑表演的舞台。圖為蘇打綠在The Wall舉辦的「爬牆」系列演唱會。
狹小的空間、親密的距離,只需花費幾百元,聽眾就能體驗來自現場的音樂魅力。圖為台北公館「海邊的卡夫卡」咖啡廳的表演一景。
「野台音樂祭」已成為東亞地區舉足輕重的搖滾盛事。圖為2005年日本樂團The Back Horn的現場表演。(楊弘熙攝)
台北縣貢寮海灘舉辦的「海洋音樂祭」是台灣目前觀眾人數最多的音樂祭,每年都有十多萬人爭相參加。圖為2004年萬頭鑽動的現場盛況。

  1. 在當年,那樣的質疑無從檢驗,因為坊間既無常態映的表演場地,大型演唱會除了指標性的歌手如羅大佑外,則幾乎完全不存在。
    At the time, the band had no chance to put these doubts to rest, as live venues were few and far between, and aside from major starts like Lou Ta-you, big concert events were virtually non-existent.
    ◎ put…to rest 使…停止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film Blood Diamond has been put to rest.

    ◎ few and far between 罕見、稀少的
      High-quality diamond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2. 這些表演場地,提共了獨立樂團成長茁壯、培養樂迷的機會。
    Such venues offer independent acts a chance to build a fan base and hone their skills.
    ◎ fan base 娛樂圈的商業術語,指粉絲數量整體

光華畫報雜誌社 版權所有 © 2006 TAIWAN PANORAMA MAGAZINE
http://www.taiwan-panoram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