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章波(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禪寺大多蓋在山上,遠離市鎮繁華,主要目的乃藉山水來養生養性,而後產生慈悲的力量,好下山幫助大家解脫煩惱。這種無我的培養過程中,處處要建構出一些方便法門,以便跟山下眾多的苦難眾生銜接。
在金山山腳下從淡金公路轉往法鼓山的入口處,矗立了一座來自淡水河南岸觀音山的巨石,上面陽刻著法鼓山的山徽,讓大眾一到山腳就感應到法鼓山循佛陀轉法輪時的手印來渡眾生的理念與精神。從山徽石往左看是大屯山山脈,有高有低的山陵線就像刻畫出一座人像。當地人稱美人山,地圖上是小觀音山,聖嚴法師說它是雙面觀音,向左看是開口的說法觀音,向右看是閉口的禪定觀音。同一座山貌依看山人的不同心境而有了不同的稱謂。這種把一個物的形貌用我們的心所反映出來的觀點加以命名,乃為名相;倘若著了相就無法真正了悟空,如《金剛經》所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但是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名相,便缺乏「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的方便法門的功能了。我們若了悟了這種不是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即用了不二法門的智慧來處理,便不受其擾。
入山最重要的心境是不要跟山水對立。一般人的一生中,常常會自己跟自己對立、跟別人對立,也跟大自然對立。在朝山或訪山的過程中,可以試著用觀(世)音菩薩的耳根圓通法門:「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要先把自己放得一片空白,讓大自然在心胸中揮灑著色。走路走得輕鬆自在或滿頭大汗或腳酸麻都不去理它,聽著溪流淙淙水聲、風聲、鳥聲和蟲聲都不加以抗拒也不緣聲探尋,讓大自然的氣息在你的身邊湧現,讓它添加在你的身心上,讓你整個人沉浸裡頭,這就有了人與天地合而為一的體驗。當我們出了這個大自然景,來到人跟人的處境,我們就可以自在的處理人跟人的問題,自己當然也就不再跟自己對立了。這正應了「你儂我儂」那首歌,把泥跟水混在一起,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
在禪修不對立的融合過程中,要心靜神閒。達成這個境界之前,還是要用方便法門來處理,要先把心給定住,攝心是也,把意念稍微地集中,行為也略加約束,這種心態與行為的建構就有賴儀軌。山上有很多的石頭、雕像和巨樹,走到它前面,都要誠心地跟它問好、交談、說聲對不起,來打擾你了,或要跟它說謝謝您、祝福您天長地久或是請它多多保佑我們。這些儀軌隨時要在心裡覆誦來落實,這樣心和行為就有所約束。
當你看到山上這麼的美好,要與別人分享,就要維護山的自然,保持山川的清淨。來山上作志工參加出坡禪,學著跟山作朋友。作志工也要用禪修的辦法,誠心誠意,一心一意的投入,沒有其他雜念,心靜神閒。在清理打掃的作業過程中,也把自己的身心掃空,讓大自然停留在你心中,你也就成了自然的一部分。常言道「忙時,山看我;閒時,我看山」。其實有閒才得以悟空,悟了空的人就是非等閒之輩;能心靜神閒為眾生服務,就如聖嚴法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所云:「忙人時間最多」。
法鼓山美景無數,或天然、或人造。從開山觀音處,向金山遠眺,可以望到海。這種一望無際的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尤其是清晨,海面反射出陽光,如同海上明珠。中國人早就體會到望的美學,望的結果,讓人心曠神怡,很快樂,有「旺」的心力。蔡元培曾經倡導用美育取代宗教,其實美只是宗教情懷的必備條件,有了宗教之心,更能感受到美;美育只有美的享有,並沒有宗教安撫人心的功能。
法鼓山是觀音道場,從淡水河觀音山北岸的農禪寺、到金山的雙面觀音、坐落山腰的開山觀音,到許許多多的觀音像,可說是處處觀音、處處說法。上山是為了偷得半日閒,不是得閒才上山。常來法鼓山就能習得觀音「他可以觀察眾生的需要而自在地到任一處所應現」的理念跟作為。
人人發心,成就觀音菩薩的慈悲。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