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朱朱的心情小故事》
不只是故事, 更是一種心情!
◎ 史英
人生裡有大事,也有小事;而所有的大事,都是由小事累積而成的。
埃瑞克.弗洛姆曾說過,一盤棋下輸了,不是因為最後被將軍的那一著,而是從頭一步步走來,就走成了那個樣子;但我們寧可從正面來說:積極、快樂、健康的人生,並沒有什麼稀奇,也不過就是一天活過一天,那樣一天一天地活出來的。
但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最困難的,其實就是「每天」這兩個字:出門小跑有何難?難在每天都要跑;和善待人有何難?難在每天都得保持微笑;癮君子的笑話是說「戒煙嗎?容易,我三不五時就戒它一傢伙」,其實,他的意思是三天兩頭就開個戒。說到這裡,我以及我那個年代的人,就會有一句話溜到嘴邊:這不正是「有恆為成功之本」嗎?
然而,這句老掉牙的廢話,只是用來教訓人的:它明面上說的是有恆才能成功,暗中卻指責我們之所以沒有成功,都是因為無恆的原故。然而,在這世上掙扎至今,我們所缺的絕不是訓誨——訓誨如果真的有效,以我們所受訓誨之多、之深、之「有恆」(也就是從小至大十數年來每天莫不訓誨),豈不早就「成功」到不行了嗎?所以,我們不需要背誦「有恆為成功之本」這種成語,而是要完成「□□為有恆之本」這種填空:要點不在有恆能否帶來成功,關鍵只在,有什麼靈丹妙藥,能讓我們一服之下,從此就有恆起來了呢?
以我的愚見看來,關於這種什麼什麼「之本」的話頭,是絕不能略過「以人為本」這個口訣的;換言之,我的主張,無非就是「以人」為有恆之本。這話有二解,一是:要以某個人為研究的樣本,從他身上揣摩其何以能夠有恆,或竟而有時無恆、繼之以自我內省、又終於恢復有恆的經驗;另一是:有恆之為物,乃是依附於人身,必須把這人的本身「弄」對了,他才可能有恆,若是徒然從外要求,不過一再換來徒呼負負罷了。
「朱朱」的這些「小故事」,不能當做道德教訓來看;恰恰相反,是要做為前述「二解」的材料。第一解中所謂「研究的樣本」,不用說,就是現身說法的「本人」了,我們可以仔細檢視朱朱的生活經驗,看看其中有哪些因為感同身受所以足為借鏡,哪些因為人事有異所以不足效法;無論何者,都於豐富我們自身的人生內涵有所助益,至於「有恆」云云,不過是用以提詞的其中的一環。
然而更重要的,是第二解所強調的「把人的本身弄對」這個觀點。人是一個整體,他的思想、感情、形於外的舉手投足、誠於中的內心世界,凡此種種,都不能只看一端,而是要重視各個層面相互運作的動態機制。這話說得太抽象,詞詞相扣,句句相連,好像學問十分地深奧;但換成普通話來說,也就只要兩個字,或者就能解決這詞不達意的困境了。
於是,要請大家注意「小故事」前面的「心情」二字:
這些小故事之所以發生,並非刻意修鍊而得,乃是基於一種「心情」;這些小故事之所以發人深省,並非事件本身符合健康、樂觀、極積的條件,而是因為它傳達了一種「心情」;這些小故事之所以於人有益,並非叫人模仿其情節,而是可以培養每個人自己的另一種「心情」——在那種心情之下,我們或者能夠發現另一種生活方式;這些小故事之所以值得一聽,並非能教人什麼祕訣,而是能幫著調整我們的「心情」——在那種心情之下,我們可以活得很有力氣!
換言之,所謂思想、感情…乃至於做為一個整體的人,綜合呈現於每日生活之中的,無非就是他的「心情」;昨天心情好,今天心情壞,這只是關於心情的最簡單化約的說法。真正的心情,是深植於我們內心,統合全身運作的一種狀態;質言之,一個人「自然而然」會做出的事情,才反映了他真正的心情了。
所以,「把人的本身弄對」的意思,就是要把人的心情調整得比較對一些。當然,您又要問,怎樣的心情才算是「對」的呢?當然,這就一言難盡、而非愚魯如我者所能回答的了;那怎麼辦呢?當然,唯一的辦法,就是請您來聽「朱朱的心情小故事」,那些,可都是自然而然出現在她日常生活之中的啊!
*《朱朱的心情小故事—走過森林的日子》有聲書,是森林小學校長朱台翔在落實人本教育近二十年後,動筆寫下來的一篇篇精彩的生活故事,有森林小學的故事,親子的互動,至情至性的「心情」,透過朱朱溫柔的聲音娓娓道來,在不言而喻的「交心」中,和大家分享生活裡的體驗和想法。透過這些故事,希望大家都可以喜歡自己、善待自己、肯定自己,成為自己生命的主人。
全套包括七本書,28片CD,200多個故事,已陸續出版,試聽CD請洽人本基金會教育推廣中心:02-2367-0151#234。
<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