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7-03-19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樂生院檢驗台灣民主社會
不自殺契約書



【社論】
樂生院檢驗台灣民主社會
 
 

一個亟需展現魄力的政治人物,加上一群阻礙重大交通建設的弱勢,就等於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民主政治的運作,最低的標準就是讓各方利益團體得以在公平的條件下進行理念及利益的協商,但台灣在卻成為政治人物主導的叢林法則。也無怪乎在全國各縣市首長民調墊底的周錫瑋,看著社會矛頭對準行政院,就敢拿樂生當祭品,自毀去年不迫遷樂生的承諾,要求一個月之內搬遷完畢,否則將以公權力強勢拆除。其實蘇貞昌面對忽然在凌晨包圍官邸的樂生抗爭民眾,也是在建設等於選票、強硬等於魄力的認知下,脫口而出「重大建設必有犧牲」,想賺點剛毅社會形象。只是蘇貞昌沒想到樂生院保留運動一發不可收拾,才在數天後,急忙解釋行政院並無決定權,樂生院該找北縣市政府抗爭。

但在近年來,也只有樂生的案例,才能這麼極端地看到這種現象。一開始,新莊捷運通車後的房地產誘因及吸票海綿,加上剷平樂生院帶來的砂石利益,藍綠合作各憑本事攫取需要的權力及利益。但隨著抗爭發生,打亂原有的平衡,矛頭指向任何一個該負責的政治人物時,踢皮球的速度雖若閃電,可是造成從中撈到大建設功勞的貪慾更是若渴。樂生院拆遷還剩一個月,隨著抗爭程度的升高、情勢的緊繃,已經演變成各種相關政治人物彼此算計的場域,負面質疑盡可能往外推、執政魄力想辦法往身上攬。

悲哀的是,在目前藍綠對決的氛圍下,一般民眾難以獲知其中的利害關係,而高度藍綠政治認同的民眾,也以相同的邏輯在前面當火牛陣,例如這一陣子,由於樂生保留運動將矛頭指向蘇貞昌,質疑打蘇不打馬、周的聲音傾巢而出,把泛藍的帽子往樂生運動上扣。這其實是不分藍綠,讓許多該負責的政客,至今仍有餘裕從容應對的主因之一。

樂生院運動的確是個超越藍綠的運動,雖然有高度特殊的顯性藍綠共業,不過與台灣所有的議題一樣,也從來就在超越藍綠及侷限藍綠之間拉鋸,所以它至今仍具有開放性,不論是學生熱情投入、社運團體援助、文藝界自日據後從未有過的深度社運參與、部落客出格串聯集資買廣告……,每一個個人及團體,當然不可避免帶著自身的政治光譜進入樂生,但重點是,能否因為樂生的衝擊,重新面對社會時,能否有不一樣的政治態度,挑戰目前政治人物打算再度拿樂生當祭品的惡行。剩下不到一個月,這樣的效應有多大、有多全面,代表著台灣未來有多少走往更民主、更公平社會的機會。

(回目錄)



【左右看】不自殺契約書

【左看】
只有防堵不見活路
王俊凱/文教工作者

教育部日前發函各縣市,要求國中小教師觀察學生,寫各種與學生自殺相關之量表,並根據填寫結果,輔導有自殺傾向的學生簽署「不自殺約定書」。儘管教育部表現出對學生自殺現象的高度重視,但此舉背後突顯出的看待學生自殺之態度,卻令人感到啼笑皆非。

且不論教育部提出的柯氏憂鬱量表、自我傷害行為篩選量表、自殺危險程度量表等檢測方法在執行時是否會淪為形式。這些量表的出現,必然代表教育部早已針對學生憂鬱、自殺的原因進行過相當程度的調查與總結,方能設計出這套自殺預防計畫。

但弔詭的是,教育部明明已掌握學生憂鬱自殺的壓力來源,亦十分清楚這些壓力根源於種升學政策或社會因素,卻僅僅只是透過量表與「約定書」的方式防堵學生自殺,而未見任何朝向消除學生憂鬱根源的努力痕跡,顯然將自殺現象歸為學生個人問題。這教人如何相信這項計畫能夠普遍且有效地減少學生自殺現象,而非將已飽受各種壓力來源所苦的學生重新推回深淵?

這項學生自殺預防計畫不禁讓人聯想到法鼓山曾經推出的防自殺廣告——「多想兩分鐘,你可以不必自殺,還有許多活路可走」。但筆者不禁要問:除了費盡心思讓可能自殺的學生「多想兩分鐘」外,教育部可曾努力指出一條活路給他們走?




【右看】
實行條件尚未成熟
江仰德/文字工作者

教育部日前推出一套心理輔導量表,期望透過基層教師的執行,預防學生走向自殺。不可否認,教育部防範學生自殺的立意極好,但在實際執行上卻恐怕無法收效。

首先,在全國各中小學內,具有專業心理輔導能力、能夠準確判斷學生心理狀態並給予適當輔導的專業人力明顯不足,若要立即全面實施,則勢必將所有基層教師列為此計畫的執行者。然而,一般教師是否具備足夠的專業能力來進行量表填寫、輔導學生簽約承諾不自殺等工作?若相關專業能力不足卻被迫強制執行,教育部能保證不會發生任何非預期的後果嗎?

再者,即便解決專業能力與人力不足的問題,就當下各中小學的班級師生比而言,一位班導師多半需要同時照顧30位以上的學生,即便摒除其他事務,能有把握透過平時的教學過程與班級師生互動充分掌握每位學生心理狀態的老師便已不多,更何況許多中小學教師必須同時肩負教學以外的各種行政事務工作?在這樣嚴苛的條件下,教師能有多少時間心力觀察、分析學生的身心狀態,並思考如何輔導?

因此,教育部研發並推動學生自殺預防計畫的動機雖值得肯定,但若不能先解決師生比懸殊的問題,並讓基層教師重新將工作重心擺回教學與師生互動,那麼這項預防計畫恐難產生讓人滿意的成績。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