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3-28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3-28》

本期內容
  ◎英語充電站:英語文能力是國際競爭的基礎─2007年亞太大學校長會議的啟示 
  ◎教育論壇:保障教師勞動基本權的立場無可退讓 
  ◎吾思吾師 找回教師熱情與尊嚴徵文比賽 



英語充電站:英語文能力是國際競爭的基礎─2007年亞太大學校長會議的啟示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譽滿全球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傅立曼(Thomas L. Friedman),自2005年起,以其影響全球跨國高科技與企業發展、國際化教育和人才培育的《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及後續文章、演講等,不斷呼應了重要國際組織所揭櫫的「人才培育」(Human Capacity Building)與「國際教育合作」(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on)重要方針與前瞻策略。《世界是平的》對台灣、南韓、印度,以及中國的近代發展著墨甚多。此舉令人不得不回想起柏克萊加州大學教授高棣民(Thomas B. Gold)在1986年所出版的暢銷書《台灣奇蹟》(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國家競爭力的基礎

《世界是平的》與《台灣奇蹟》都以國際化高等教育發展、英語文能力基礎,及國際競爭力等選項,來分析一個國家的未來。2007年3月26日的《紐約時報》,更以〈印度吸引了美國大學前來合作〉(India Attracts Universities from the U.S.)專文,詳述印度的國際化教育與英語文利基,促成了美國知名學府與印度重點大學合作交流的高度興趣。國際學術合作與交流、英語文能力,以及全球化高等教育政策,已經成為21世紀全方位人才培育,與國家競爭力的基礎。

早在千禧年降臨前的世紀交替之際,各國政府均已透過前瞻政策及其高等教育機構,積極培育優質人才,並規劃宏觀內涵的國際化教育,藉以有效提昇國際競爭力(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及因應21世紀的全球化挑戰。在這波人才培育與國際競爭的浪潮中,英語文教育與聽、說、讀、寫、譯整合能力的培養,一時成為各國努力不懈的國家重點教育政策。著名的國際組織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OECD)、「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筆者曾擔任過4年「國際協調人」(International Coordinator)的「亞太經合會」(APEC)等,對此種21世紀的人才培育課題,均不遺餘力地藉由國際年會與區域性會議,討論積極培育人才的政策與實施策方案。其中,國際會議與跨國交流連繫所需的語言,也逐漸全面以英語為國際會議與討論的最重要工具。因此,傳統上一向排斥英語文的法國,目前也興起一陣全國學習英語文的風潮。到了俄羅斯,更可發現學習英語文的風氣,不亞於其他亞洲國家。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在1982年11月14日所刊載的封面主題報導,〈English, English Everywhere〉,如今已經成為一項全球性的教育發展志業與國家政策。

在這種不可抗拒的國際現實下,台灣藉由英語文教育以培育人才,以利提昇國家國際競爭力的努力,也充分地顯示於行政院在2002年宣示的「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與「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中。2007年的高等教育發展方案中,除了藉由大學評鑑的措施,積極提昇高等教育品質外,更重視「國際化程度」與大學生英語文能力的改善。「國際化程度」主要包括我國出國深造的留學生,以及各大學招收外籍學生的量化與質化考核。這些政策,在在都與英語文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息息相關。因此,當前台灣的各級大專校院,為了維繫高等教育品質與國際競爭力,不得不在英語文能力與國際化教育方面,廣加思考。在台灣漸趨少子化,及國際挑戰愈來愈嚴峻之際,最近在台灣舉辦的「太平洋緣域大學組織」(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y - APRU)國際會議之內涵,極有參考之價值。

今年3月14日由國立台灣大學主辦的「太平洋緣域大學組織」(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y - APRU)國際會議,其宗旨與當前的國際化教育,與「挑戰2008國家發展計畫」及「e世代人才培育計畫」有密切的關聯。面對當前台灣整體教育的發展方向,及社會價值倫理的丕變之際,假台大校園舉辦的APRU國際會議,意義非凡。

這項在台大前後任校長陳維昭、李嗣涔,及現任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沈冬教授的積極爭取下,始能在台北舉行的APRU國際學術行政會議,殊屬不易,因為全台灣僅有台大一校屬於APRU會員。與會37所具學術代表性的大學,分屬亞太地區的16個國家。這16個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加拿大、美國、智利、中國、台灣、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泰國與印尼。台灣僅有國立台灣大學名列為會員。筆者代表世新大學,連同國內75位各大學代表,應邀參與盛會。該國際教育研討會處處與英語文能力及大學的國際競爭力展現有關,因而讓筆者感慨甚多。

競爭與合作

APRU所屬的37所具學術代表性的大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國際知名學府,例如澳洲國立大學、雪梨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史丹福大學、加州理工學院、柏克萊加州大學、紐西蘭奧克蘭大學、東京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本屆APRU國際會議雖然參與的名校校長不夠多,可是各大學代表們討論的議題,為我們台灣的高等教育國際化,及英語文能力提昇,上了寶貴的一課。

本屆APRU國際會議的議程內涵所凸顯的重點,在於「全球化年代亞太大學目標:競爭與合作」。其中,澳洲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及東京大學等校所提出的前瞻性高等教育規畫,莫不注重於透過英語文能力的廣泛基礎,進行高教品質及國際競爭力的提昇(Benchmarking Asia Pacific Universities in the Global Era: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

在大會的開幕專題演講中,雪梨大學(University of Sydney)校長Gavin Brown以精湛的演說,分析並強調,以澳洲國立大學(Australia National University)、墨爾本大學(University of Melbourne),及雪梨大學為代表的現代研究型大學之經營管理,與大學治理策略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in modern research universities),必須包括下列的四個面向:

一、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核心價值

(Value of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networking and collaboration)

二、積極招收國際(外國)留學生,促成多元功能

(Recruiting international students for multiple functions)

三、多元學術與高等教育品質保證

(Academic diversi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四、國際評比、競爭與合作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com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

筆者於2001年7月應邀訪問澳洲時,除了澳洲國立大學校長Ian Chubb、墨爾本大學副校長Frank Larkin外,並曾專程至雪梨大學拜訪這位澳洲高等教育的前輩,Gavin Brown校長。對他推動國際高教的理念,印象深刻。5年後在台北與Gavin Brown及Frank Larkin重逢,分別聆聽了他們的演講後,更深感台灣高等教育邁向新世紀的踏腳石,就是在前述的大學經營理念與治理策略面向。在這大前提下,雖然澳洲的公立大學接受到的政府預算補助比例,遠不如我國各國立大學。然而,在英國《泰晤士報》「教育特刊」(Times Educational Supplement)全球大學排名競爭中,澳洲國立大學排名第16、墨爾本大學第22名。其他亞洲大學如北京大學(14名)、新加坡國立大學(19名)、東京大學(19名)、香港大學(33名)、紐西蘭奧克蘭大學(46名)等,均排名在50名至內。唯獨我們台灣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名列一百名之內。

發現教育政策問題

在本屆APRU國際會議中所探討的重點問題,都可經由分享經驗而發現台灣的高等教育與國家的教育政策問題。其實,台灣各大學裡的傑出教師與優秀學生很多。如何落實APRU國際會議中,Gavin Brown及Frank Larkin所提出的大學經營與治理策略四個面向,外加英語文學習的有效提昇,則以台灣眾多的優質人才,咸信台灣的高等教育應可在大家的努力下,回復《台灣奇蹟》書中所描述的榮景。也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國際學生前來台灣各大學深造,並營造一個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新文化。

目前世界各國的重點大學,均以國際學生的多寡作為邁向國際化的證據。例如,根據去(2006)年美國「國際教育研究院」(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公布的各重點大學外國學生比例,哈佛大學的外籍生有3,669名,占全校學生的1.85%;加州史丹福大學的外籍生有3,200名,占2.06%;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則有5,575名,占2.3%。另根據與(APRU)會戴維斯加州大學(UC Davis)副校長William B. Lacy指出,該校的外籍生已高達全校學生數的6%。國際學生人數的多寡,充分代表一所大學國際學術地位的實質聲望。

反觀來台修讀學位的國際學生人數,目前僅有3,935名,散佈於各大學。但全國僅有5所大學,其外籍生超過一百名。其中,台大有374名,占全校學生的1.2%;政大有359名(2.3%);成功大學有272名(1.3%);台師大155名(1.3%);清華大學155名(1.4%)。由此可見台灣各大學國際化程度不足的現象。

談到國際合作與英語文能力提昇方面,這正是當前台灣高等教育的「罩門」(Achilles' heel)。原因是台灣的大學校院太多,大部分的學生英語文能力欠佳。出國進入一流學府深造的挑戰意願也不高。加上大學治理與品質管控失調、教師成長與輔導(Faculty development and support) 機制缺乏,以致國際學術競爭力尚無法跟世界一流學府競爭。在APRU國際會議中的討論,更可看出我們的弱點。

可喜的是,去年我國學生出國深造的人數,在經過數年的滑落後,終於又從2006年起,開始恢復成長。根據教育部的最新統計指出,去(2006)年我國赴美、加等主要留學國的學生簽證申請總數,高達3萬7,171人,較2005年的3萬4,058人成長9.1%。主要留學國家中,赴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等五國的學生簽證數均為10年來的新高。其中前往美國留學者占全部留學生的44.25%,其次為英國,占25.9%,顯見英語系國家仍為我國學生留學的首選。我國留學生前往英語系國家的比例高達9成,顯示英語持續不斷的國際強勢。

在英語文能力方面,我國留學生的托福(TOEFL)測驗平均數,也逐年微幅進步中。只是進步的不夠快。如何在大學裡有效提昇英語文教學與訓練,十分重要。目前的大學評鑑中,也將此列為重點項目。

國內高等教育國際化

我們也必須在留學生開始增加的同時,密切注意國內高等教育國際化,及留學生就讀學府與研究的品質。同時,政府更需要大幅度提昇國內165所大學校院的國際化程度,及英語文能力。當各國正傾全力從事這項21世紀教育國際化與人才培育的「寧靜革命」時,台灣絕不應因國內政治與社會的不確定性,而繼續忽視教育國際化與人才培育,以及落實此兩項目標所需的國際語言~英語。

別小看台灣的大學生,甚至高中生,英語文與國際觀卓越者,大有人在。3月17日聯合報報導交大科技法律研究所學生林彥妤、黃琳君、陳慧芝、許慧瑩四人,上周參加「歐洲法學生聯盟WTO國際模擬法庭辯論賽」亞洲區域賽,從4國、8隊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獲得第3名。這就是很好的例證。英語文能力是國際競爭的基礎,也是提昇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的重要踏腳石。政府絕不可以等閒視之。

圖說:戴維斯加州大學(UC Davis)副校長William B. Lacy(中)在APRU國際會議中,與台大國際學術交流中心主任沈冬教授(右)及筆者暢談提昇國際學術的嶄新內涵後,於會場中合影。(圖/台大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提供)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