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幻.科.術.魔的「頂尖對決」 ▌文/oeo
|
「任何高超的科技,無異於魔法」!欣賞「頂尖對決」這部電影之前,腦海中自然地浮現出科幻大師克拉克的這句名言。坦白說,習慣聲光效果、順向娛樂的好萊塢片,要細看這部片還真算一種挑戰,邏輯與組織能力可能都要有所準備,如果能對它劇情主線(兩位魔術師的對決)與支線(兩位發明家的對決)設定背景有所了解,大概又可以品出另一些味道了!
如果說「頂尖對決」這部片子散發出冷烈的光熱,那其中涉及虛幻的藝術、科技的內裏、道術的精巧、心魔的張引可能要算我能感受到它的四個原色與要素了!電影中劇情直敘與倒敘的交錯,編纂故事暗藏史實機關,尤其文明發展背景佈局與發明家的出場,無疑都增添這部科幻片藝術表現的豐富性。
始終相信,每一樣科技發明事物的背後,才是它真正令人驚奇的開始!「頂尖對決」當中提到的交流電之父泰斯拉,查閱資料之後,才知道確有其人。當我們為發明大王愛迪生歌功頌德之時,卻非常輕易地忽略許多發明家之間的愛恨情仇與發明途徑的錯綜脈絡。我們生活在文明發展的「流」裏,卻往往習慣接受發明與科技的結果與效益/損害,忽略了發明過程與科技演進的內涵與教訓,而整體中卻才蘊含了真正科學的要旨!說到這裏,在此介紹「想像的未來」、「全方位的無限」、「貓掌與彈弓」、「不只是發明」這幾本科普讀物,能帶給人不錯的發想!
科學首重理性,卻從沒吝嗇製造偶像與權威!小時候的偶像發明大王「愛迪生」,在更了解現實世界後,他光明崇高的角色是多變的!例如從單純的發明家變成實業家,成名的做法也未必是如此偉大而「遙不可及」,我想,這種虛實之間的「誤差」,並不能怪罪任何偶像本身,而是科技想像的動力傾向尋求一些「簡約的符號」,像是最什麼、什麼之父、獲什麼大獎,如此,一些重要的事物在這樣的過程中失落了!
另一方面,之所以將「頂尖對決」歸類在科幻片,一個最重要的理由就屬「移形遁影術」了!雖然該片細膩地刻劃表演、魔術與科技的曖昧關係,試圖呈現各方的矛盾與不同,但其中魔術師從傳統魔術經典的「替身手法」,藉由泰斯拉電機設備的協助,誤打誤撞尋得演出「真實」「移形遁影術」的途徑,而實際上成為「瞬間複製術」,這樣的安排,巧妙地從大眾生活的「觀賞」角度,切入了虛幻.現實.科幻.科技的微妙領域!再來又安排傳統魔術的「替身手法」「低科技」的反將一軍,不得不佩服它不但切入科幻,而且切得很深!
無論巧幻魔術與現實科技,人類這個「運作者」與「使用者」都絕難自身其外,「慾望與意念」的驅使更是一種動力,也是一種「心魔」,它就如同哲人叔本華所言:「人們只有兩種感覺是真實的:厭倦與不滿!」,這樣的些微偏差造成的荒腔走板或走火入魔,輕易地摧毀理性與感性於彈指之間!
最後,非常喜歡「頂尖對決」重複探討的一個問題與寓意:在欣賞一場魔術表演時,「你有沒有真的在看?」如果說人類的其他發展是一場「表演」,那麼把科技發展喻作是一場「魔術」就再貼切不過了!大家表面上好似渴望透過用心觀賞,找出真相,但之所以來看魔術,喜歡魔術,其實反應了觀眾沉迷在某種程度的「欺騙」中!人們表面上窮盡力氣投入在科技發展,造福世間,訴說著無可限量的科幻故事,但本質上卻如同近年另一部轟動的環保影片片名所言:「不願面對的真相!」
你有沒有真的在看?
| ▌法建築師:金字塔由內往外建成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
4500年前的埃及古夫金字塔,究竟是怎麼蓋成的,一直是科學家好奇的問題。法國建築家Jean-Pierre Houdin花了8年時間研究,提出理論認為金字塔應該是由內往外興建,推翻舊有理論。
原本最常見的金字塔建築理論是「從外往內」建成,當時建築工人搭一條外環螺旋坡道,把300萬塊巨石運上去。不過Houdin認為,金字塔外環坡道不穩固,且坡度太陡,石塊無法上運到最頂端。
Houdin認為,金字塔內的走廊是用來安裝重力平衡系統,把葬室吊進塔基上43公尺,並把5條各重60公噸的花崗岩吊置於葬室頂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