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灣地球日電子報 ‧ Taiwan   EarthDay   Network : : :
地球日電子報 2007.04.16
  相關連結
 

焦點: 什麼是碳補償(Carbon offset)?

地球日活動手冊
全球連線
相關資源
關於地球日

(貼紙語法如下)
咱愛溪水攏清清
國家地理頻道系列活動
生態淡水河。鐵馬遊溼地
你今天R(recycle)了沒?
森森不息 萬人手護地球
2007地球日活動總表下載
 
 
  相關電子報訂閱
環境資訊電子報
智邦生活館電子報總覽
 

編譯:吳萃慧;審校;薛郁欣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Wikipedia)

「碳補償」是個人或是機構透過他們自己行動或是透過碳補償服務者代為處理,而達到減少淨碳排放量的過程。碳補償的方法有許多種,植樹是目前最普遍的一種,以再生能源及能源節約作為補償方式也越來越普遍,其中包括排放額度交易。

植樹方案


推廣植樹而榮獲諾貝爾和平獎的馬薩伊(Wangari Maathai)女士

「植樹方案」包括復育天然林(森林復育)、避免去森林化、或在農場栽植單一樹種以獲取木材、製造生質柴油、或作其他商業用途。跡地造林(reforestation)可能是復育單一林種,也可以是復育天然林相。荒地造林(afforestation) 則特別指在非林地(例如農地)上植樹,而這些農地通常碳蘊含量相對較低,使在其上造林可以產生較高的碳蓄積(carbon sequestration)效率。

但是,許多環保人士批評利用山林管理的補償方案的規劃與執行方式所能產生的淨利令人懷疑,不適合作為降低長期石化燃料用量的替代方案。更何況,這些蓄積碳源的新生樹林死亡衰敗之後,會再度將二氧化碳釋放出來;因此用植樹方式進行碳補償只是在延後人為製造二氧化碳的影響而已。

對氣候的影響

大面積或茂密的森林可以降低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當森林或木材被燃燒時,這些碳源會再被釋放出來,如果森林可以再長回去,這樣的循環還是達成碳中和。 據氣候變遷跨政府專家小組(ICPP)在2001的評估,他們指出如果以生物性方案(主要透過植樹)進行減緩碳排放,預計在2050年之前可以逐漸蓄積1000億噸(100 Gigatonnes)的碳,相當於同時期燃燒石化燃料所預估碳源排放量的10-20%。

但是透過森林蓄積碳源來降溫也並非單一的思考方向,例如新生林的栽植也會將一部份地層所蓄積的碳釋放至空氣中。以馬來西亞為例,他們將泥炭沼澤轉植成油棕林的結果,據說使該國成為全世界第3大溫室氣體生產者。 與植被較少的土地相較之下,森林對氣候的影響可以從3個主要面向去探討:(1)以碳儲存庫的角色冷卻地球、(2)以發散水分製造雲層冷卻地球、(3)透過森林吸收陽光能量及減少光反射率來為地球保溫。常綠林帶因為有很低的光反射率,並且可以遮蔽光反射率高的雪地,所以其保溫效果更大。部分的植樹方案卻只天真地考慮森林的第一種功能(註1)。

植樹的成本 從複雜性的角度去衡量的話,植樹等生物性緩和全球暖化的方案相較於其他方案是較便宜的方法。IPCC指出,透過植樹減緩全球暖化的成本相當合理,如果是在熱帶開發中國家進行的話,大約是每公噸二氧化碳0.1至20美金。熱帶地區進行森林復育成本效益較好的原因不僅是因為成長速度快,同時也因為這些地區的農民願意主動栽植及培育樹木以改善他們土地的生產力。以90美元栽植900棵樹木就足以去除美國平均一個居民每年使用石化燃料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詳情請見
 
  氣候變遷  
  台灣訊息  

瑞典vattenfall的全球氣候減緩地圖

作者:水獺

這個網站由瑞典能源公司 Vattenfall所建置,Vattenfall公司興建了世界第一座二氧化碳零排放熱能廠,這座熱能廠能有效捕集燃燒煤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經高壓液化後儲存在地下儲槽,不會排放任何二氧化碳到大氣,更能有效防止氣候暖化。

網站中指出2002年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為400億噸,預計2030年會升高至580億噸,為了控制全球增溫現象,務使2030年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降低為310億噸,這270億噸的缺口分別由六個面向來分頭努力:農業、建築物、森林、工業、交通運輸及能源,並配給適當的減量額度。另一方面也從區域來劃分減量責任額度:北美洲、歐盟、中國、其他工業國、過渡經濟國及其他國家。

 
有機 就有機會:體驗最深層的土地關懷──秀明自然農法
 

環境資訊電子報2007年4月16日台北訊,陳胤安報導

13日在北市信義路巷弄間的葡萄藤書屋裡,由綠色陣線協會為了「地球日」所舉辦的一系列「有機才有機會」講座,正式開跑。第一場是由「自然農法」的推廣者、大溪自然農法教育農莊莊主黎旭瀛與陳惠雯,講介自然農業的發想者──岡田茂吉的哲學與實踐。帶領聽眾接觸「自然農法」,為這種看似新穎,實則世界各地早已行之有年的農耕方式現身說法。

 

 

發行人:李永展
總編輯:陳瑞賓
責任編輯:劉香君
薛郁欣
網頁設計:蔡佳蓉
網頁編輯:彭瑞祥

版權皆歸原作者所有,非營利轉載請來信告知!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 Environmental Info Association
環境信託基金會(籌) ‧ Environmental Trust Foundation
TEL:886-2-23021122 ‧ FAX:886-2-23020101
會址:台北市萬華區108艋舺大道120巷16弄7號
http://e-info.org.tw ‧ E-mail: service@e-info.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