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期主筆:
木馬文化blog:菲利普‧羅斯獲美國首屆貝婁文學獎 |
||
|
||
閒書讀記:不存在的女兒 coolchet / 大自在軒藏書誌
這是一本很美的書。書中沒有一個壞人。卻讀來令人揪心。 |
||
|
||
《
親愛的台灣讀者:
歡迎進入《不存在的女兒》的小說世界!這部作品的背景雖然發生在美國,但多年來我在亞洲各地教學、旅遊所得到的體會,卻也是促成我撰寫這個故事的原因。所以,我在此先向大家自我介紹,並告訴各位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今日的我。
很久以前,我還在愛荷華大學唸研究所時,曾帶過一個基礎寫作班,教的學生大多是香港、巴西及世界各地的外籍學生,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他們自己在異地生活的精彩故事。教學相長,這堂課也給我許多啟示。那年我快讀完碩士了(小說創作的學位),心中深知往後還要奮鬥很久,才有機會出版自己的作品,也知道靠寫作填飽肚子不容易,但我又喜歡雲遊四方。在課堂上跟外籍學生相處之後,我興起了再讀一個語言學學位的念頭,這樣就可以遨遊世界,到處教英文了。
當時完全沒想到出書這回事,因為當地郵政不便利,稿子不容易寄出去,所以我專心享受寫作的樂趣,冒險探究自己寫作範圍的極限。一放假我就到處跑,玩遍了馬來西亞,又去過新加坡、香港、泰國、印尼,在南中國海的小島上浮潛,到緬甸邊境山區的原住民部落健行。而我小姑在廣州教英文,我和先生還去那邊好好玩了一次。無論走到哪裡,所見所聞都在我心裡開啟了新頁,在思想、寫作、和眼界上,我的世界觀都大大開展。
在日本又教了兩年書,我們夫妻想回國了。怎知又出現另一個機會,可以到高棉教學一年。此時高棉經過多年戰亂與孤立,首度對外開放,我們曉得高棉這個國家馬上就有巨大轉變,我們很希望能親身參與這些改變。還有,這個苦難的國家若能從我們身上得到幫助,哪怕是一點點,也是件好事。高棉一年,從此成了我生命中最具挑戰的經驗,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住在高棉並不容易,沒電是正常,乾淨的水更難找,外出靠雙腿,偶爾有腳踏車,汽車則很少很少,醫療服務更少了。我對高棉人民的敬意也與日俱增,他們承受苦難但毅力堅強,努力重建家園。
我非常樂見《不存在的女兒》的繁體中文版出版,也很榮幸能為繁體中文讀者撰寫這篇序言。期望大家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進入另一個時空一樣,而這趟閱讀的旅程結束後,你的心裡也會產生奇妙的改變,正如我自己寫作這部作品的感覺一樣。 |
||
| ||
菲利普‧羅斯獲美國首屆貝婁文學獎 轉載自 出版之門 據上海《東方早報》2007-04-03消息報道:首屆索爾‧貝婁美國小說獎4萬美元的獎金,將全數頒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的親密好友、"文字英雄"菲利普‧羅斯(Phillip Roth)。
據報道,貝婁文學獎這個獎項歸屬是國際作家聯合會美國中心作出的決定,由3位美國筆會成員評出,頒給那些"在世的美國小說家,用英語寫作,具有野心和突出成就。"貝婁的遺孀也是今年評審團的成員之一。她說:"如果貝婁在世,他會為菲利普‧羅斯獲得首屆貝婁文學獎而高興。"歷史學家、新任美國國際筆會主席
Ron Chernow稱,"選擇菲利普‧羅斯的原因,是他為這個獎項建立了一個非常高水平的標準,這個獎將頒給那些卓越的美國文學家。"貝婁獎在周一(2日)正式宣佈,以後隔年的3月頒出,Ron
Chernow稱以後的頒獎也決不會降低標準,"至少也是普羅絲(Francine
Prose)這樣的人物"。現年74歲的羅斯著有《人性的污點》、《美國牧歌》,得過普利策獎、國家圖書獎,是3次獲得福克納獎的第一人。據稱,他所著的《普通人》中關於疾病和死亡的描述,是從貝婁的死亡中得到的啟發和靈感。作為貝婁的親密好友,羅斯最喜歡貝婁於1953年出版的具有突破性的《阿奇正傳
(Henderson the Rain
King)》,"這是貝婁最重要的書,也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書。"羅斯說,"貝婁對於文學界的影響之廣泛,並不僅僅在美國還在整個英語世界,我能做點什麼才能不辱貝婁的美名呢?"
| ||
|
|
|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