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7-04-18

    本期主筆:閒書讀記-不存在的女兒

    木馬新書搶先看:不存在的女兒--作者中文版序   

   木馬文化blog:菲利普‧羅斯獲美國首屆貝婁文學獎

閒書讀記:不存在的女兒             coolchet / 大自在軒藏書誌

  這是一本很美的書。書中沒有一個壞人。卻讀來令人揪心。
  作者寫了一個很不尋常的故事開頭。接著用平實的手法描寫書中每一個重要角色。文字細膩華麗。故事卻是沉重難忍、步步逼近。你會有點不忍心再看下去,但是又很想知道每個角色的命運及結局。故事開頭是這樣的:
  1964
年,一個風雪的夜晚,骨科醫生大衛陪即將臨盆的太太諾拉回自己醫院待產。眼看小孩就要生了,婦科主治醫生卻被風雪困住,大衛只好自己接生。小孩順利生下來,是個健康美麗的男嬰,但意外的是,還有第二胎,這是雙胞胎!第二個是女嬰,卻很明顯是個眼斜古怪的「蒙古症」寶寶。
  大衛想起自己疼愛的妹妹,也是因先天心臟病,12歲就夭折,媽媽因此痛苦傷心半輩子。以當年醫學技術,「蒙古症」寶寶存活率並不高。他不可以讓他心愛的妻子遭受同樣的命運!遂作了一個瞞天過海的決定,請護士小姐卡洛琳將女嬰菲比送去他指定的一處「看護之家」,卻對妻子說:「親愛的,我好遺憾,我們的小女兒出生時就死了。」、、、這個故事本來是絕佳的八點檔肥皂劇題材。故事裏有一個逐步崩解的家庭,包括一個封閉心靈、埋沉哀傷的醫生、一個因喪女而人生逐步發生變化的太太、一個在父母各自心事重重陰影下成長的資優男孩,再加上一個獨立撫養小孩的「未婚媽媽」、一個天生缺陷的蒙古症女孩、一個死心塌地打死不退的大好人,這樣的角色設定是不是很熱鬧?
  故事情節有詐死、脫逃、秘密、外遇、車禍、越戰、大麻、猝死、癌症、自我放逐、親子衝突等元素,這樣的劇情是不是很八卦?
但是作者沒有把它寫成「花系列」、「霹靂火」或「摩天輪」。謝天謝地!讀者不會看到勁爆火辣的親情倫理大悲劇。沒有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也沒有貧困潦倒、茍延殘喘。
  不過讀者一定可以讀出書中人物深沉的哀傷。全書最可悲的人物就是醫生大衛。書中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每個角色所遭遇的噩運都是他造成的。他那因妹妹早夭而充滿傷痛的童年促使他作出那個絕決的決定:送走女兒、謊稱夭折。這個決定帶給他一輩子的不幸,並且終其一生無法獲得救贖。為此,表面上日常生活照過,但他築起心牆封閉自己,沉迷於攝影,為了洗掉罪惡感、說謊的心虛、為了消解對女兒的思念、也為了重組失去的時光。因此他的攝影作品變成一張張的密碼。而這些密碼無人能解。原來照片裡面存在一個「不存在的女兒」。這部分的描寫是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也是最迷人之處,雖然讀來心酸。
  我最欣賞之處,還有作者對於天光、飄雪、細砂、枯葉、流水、照片、四時變化這些小細節的描述。每每是閒筆,卻頗能烘托出當時的氣氛、書中人物的心境。
然而,較不能讓我稱心的地方也有。例如,菲比及卡洛琳這一條線實在寫得太過光明正面了,幾乎     沒有任何挫折痛苦就平順過關。週遭每一個人都對她倆這麼好,上帝太眷顧菲比及卡洛琳了。           大衛在老家遇到的女孩羅絲瑪莉是個可惜的角色。大衛與她偶遇那段是那麼戲劇化,是大衛生命中一個重大轉折,這個女孩頗有影射大衛之妹及大衛之女的意味,花了這麼大功夫塑造出這個角色,可是這女孩在後續情節發展中,卻沒有發生什麼大作用,浪費這個特出人物。我甚至以為她將是揭開秘密的人,結果並不是。
  同時,這小說有其節奏,先慢後快。作者講這個故事,一開始是雪夜接生的重頭戲,然後轉入小孩子們的成長過程,故事會平平淡淡地推進,人物之間的摩擦將慢慢擴大,情緒亦慢慢提升,節奏略慢。直到中後段才會出現濃厚的「戲味」,衝突一路爆發,節奏急速變快,最後才歸於平靜。所以讀者要有心理準備,情節緩緩鋪排的過程要能耐得下去。
  寫到這裡,覺得好像在寫影評夢幻泡影錄阿,不禁啞然失笑。

http://www.wretch.cc/blog/coolchet&article_id=12073199

獻給中文版讀者--沉澱閱讀專心寫作的亞洲之旅  

不存在的女兒作者中文版序

   親愛的台灣讀者:

歡迎進入《不存在的女兒》的小說世界!這部作品的背景雖然發生在美國,但多年來我在亞洲各地教學、旅遊所得到的體會,卻也是促成我撰寫這個故事的原因。所以,我在此先向大家自我介紹,並告訴各位到底是哪些因素造就了今日的我。

很久以前,我還在愛荷華大學唸研究所時,曾帶過一個基礎寫作班,教的學生大多是香港、巴西及世界各地的外籍學生,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他們自己在異地生活的精彩故事。教學相長,這堂課也給我許多啟示。那年我快讀完碩士了(小說創作的學位),心中深知往後還要奮鬥很久,才有機會出版自己的作品,也知道靠寫作填飽肚子不容易,但我又喜歡雲遊四方。在課堂上跟外籍學生相處之後,我興起了再讀一個語言學學位的念頭,這樣就可以遨遊世界,到處教英文了。
  畢業那年夏天我也結了婚,夫妻倆(我先生有英語教學和語言學兩個學位)遠渡重洋,從美國搬到馬來西亞東岸的一個小城教英文。我記得太清楚了,我們剛下飛機就坐車穿越馬來半島,看著當地奇異的景觀而驚奇不已,眼睛所見全都是新奇的,無論是植物、語言、文化、氣候或飲食皆如此。車子一面前進我一面想,這個新天地,完全超乎我以往的經驗,自己能不能在這裡開始創作,還不曉得呢。
    
後來證明,這次規模浩大的搬家過程,對我的作家生涯有極大的助益。我在愛荷華的時候總是忙著作家寫作坊的事情,到了馬來西亞,生活變得非常平靜,在這份沈靜當中我才有空閒的時間來聆聽自己的聲音,找尋屬於自己的故事。全新的文化環境刺激了我,我開始一封信一封信的寫,同時也創作短篇小說跟散文。

當時完全沒想到出書這回事,因為當地郵政不便利,稿子不容易寄出去,所以我專心享受寫作的樂趣,冒險探究自己寫作範圍的極限。一放假我就到處跑,玩遍了馬來西亞,又去過新加坡、香港、泰國、印尼,在南中國海的小島上浮潛,到緬甸邊境山區的原住民部落健行。而我小姑在廣州教英文,我和先生還去那邊好好玩了一次。無論走到哪裡,所見所聞都在我心裡開啟了新頁,在思想、寫作、和眼界上,我的世界觀都大大開展。
     
在馬來西亞教了兩年書之後,有人請我和先生到東京近郊的小田原教書。離開了馬來西亞茂盛的熱帶森林,踏入丘陵起伏的日本海岸風情,當地之美,又是另一種不同的風貌。最好玩的就是野外健行,我們一有機會就到附近青翠的山岡玩,看著橘子隨時令在樹上成熟變黃。就是在這裡,我初次體驗地震的威力;也是在這裡,我和友人遵循日本傳統,半夜起床爬富士山,天亮前抵達山頂,眺望壯麗的日出。而我依舊寫作不輟,無論在風格還是敘事的結構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更是在這裡,我贏得第一個重要的文學獎項:以前在馬來西亞所寫的短篇小說〈天液〉獲得芝加哥論壇報舉辦的倪爾森愛格林獎(Nelson Algren Award)。那通告知我獲獎的越洋電話,令我永世難忘。獲獎不但是榮譽,更肯定了我長年來默默耕耘,愉快創作的努力。

在日本又教了兩年書,我們夫妻想回國了。怎知又出現另一個機會,可以到高棉教學一年。此時高棉經過多年戰亂與孤立,首度對外開放,我們曉得高棉這個國家馬上就有巨大轉變,我們很希望能親身參與這些改變。還有,這個苦難的國家若能從我們身上得到幫助,哪怕是一點點,也是件好事。高棉一年,從此成了我生命中最具挑戰的經驗,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憶。住在高棉並不容易,沒電是正常,乾淨的水更難找,外出靠雙腿,偶爾有腳踏車,汽車則很少很少,醫療服務更少了。我對高棉人民的敬意也與日俱增,他們承受苦難但毅力堅強,努力重建家園。
   
去國五年,我們終於回家了。在亞洲居住與旅行的經驗,使我整個人產生極大的改變。無論在何方,每個國家或許表面上的狀況互異,對於人性的基本關懷卻一定是相同的。人人都渴望享有快樂的生活,想保護心裡所愛的人,珍惜自己的家園。而不管大家怎麼努力,外部的社會壓力或內心的深沈秘密,有時卻會迫使人做出連自己也意想不到的決定。這麼多年來我學到的教訓,我一直存留心底;旅遊四處所得到的見聞,讓永遠使我放眼天下,關懷世人。

我非常樂見《不存在的女兒》的繁體中文版出版,也很榮幸能為繁體中文讀者撰寫這篇序言。期望大家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像進入另一個時空一樣,而這趟閱讀的旅程結束後,你的心裡也會產生奇妙的改變,正如我自己寫作這部作品的感覺一樣。
                         金‧愛德華茲   2007.3.10

 

 

菲利普‧羅斯獲美國首屆貝婁文學獎     轉載自 出版之門

據上海《東方早報》2007-04-03消息報道:首屆索爾‧貝婁美國小說獎4萬美元的獎金,將全數頒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貝婁(Saul Bellow,1915-2005)的親密好友、"文字英雄"菲利普‧羅斯(Phillip Roth)。

據報道,貝婁文學獎這個獎項歸屬是國際作家聯合會美國中心作出的決定,由3位美國筆會成員評出,頒給那些"在世的美國小說家,用英語寫作,具有野心和突出成就。"貝婁的遺孀也是今年評審團的成員之一。她說:"如果貝婁在世,他會為菲利普‧羅斯獲得首屆貝婁文學獎而高興。"歷史學家、新任美國國際筆會主席 Ron Chernow稱,"選擇菲利普‧羅斯的原因,是他為這個獎項建立了一個非常高水平的標準,這個獎將頒給那些卓越的美國文學家。"貝婁獎在周一(2日)正式宣佈,以後隔年的3月頒出,Ron Chernow稱以後的頒獎也決不會降低標準,"至少也是普羅絲(Francine Prose)這樣的人物"。現年74歲的羅斯著有《人性的污點》、《美國牧歌》,得過普利策獎、國家圖書獎,是3次獲得福克納獎的第一人。據稱,他所著的《普通人》中關於疾病和死亡的描述,是從貝婁的死亡中得到的啟發和靈感。作為貝婁的親密好友,羅斯最喜歡貝婁於1953年出版的具有突破性的《阿奇正傳 (Henderson the Rain King)》,"這是貝婁最重要的書,也是20世紀下半葉最重要的書。"羅斯說,"貝婁對於文學界的影響之廣泛,並不僅僅在美國還在整個英語世界,我能做點什麼才能不辱貝婁的美名呢?"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