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第192期 黑洞之外
 http://www.wordpedia.com 每週三發報|2007.04.25 
研發學習科技‧創新知識價值
【第192期】黑洞之外


最後機會:免費到故宮看大英文物展!

尋找下一個數位出版明星:新聞局96年補助發行數位出版品徵件中!

科學人周年回饋,全年最特價!還送您《科學人》筆記本、多功能旅行袋、《福爾摩沙大百科》!

  「英文環境」直接影響 學習英文的效果,《視覺系英文》透過實景照片,帶你到北美實際生 活環境中學好英文。
  >>我要學英文

美國發生史上傷亡最慘重的校園暴力事件,長久被討論的諸多議題隨著再度浮出檯面,像是槍枝管理、移民社會適應、種族歧視等等。

但這也是一個陷落的生命拖累許多無辜生命的悲傷故事。

每個生命其實都有發光的潛力,甚至,亮度可以超過自己所預想。人與人互相扶持照護的光輝理應長存,而不是只有在黑暗籠罩時才相對彰顯。

或許我們都可以多關心身邊的人一些。

【中國 vs. 西方】

【中國觀點】

心理衛生
mental health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xinli weisheng
【中文詞條】心理衛生
【外文詞條】mental health
【作  者】陳學詩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現代醫學/現代醫學/〔精神活動和精神障礙〕/心理衛生

研究使人如何達到心身健康﹑人格健全和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醫學心理學分支。又稱精神衛生。其主要任務是保護人的心理活動的健康﹐預防精神疾病的發生﹔廣義的心理衛生是維持和提高個體對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保障優生優育﹐以提高人類的心身素質。

簡史 20世紀以來﹐隨著各門科學的迅速發展﹐醫學逐漸由治療轉向防治並重﹐對精神疾病的預防也受到人們的重視﹐自1872年P.賓尼首先提倡重視心理衛生以後﹐最有影響的人物是美國的C.W.比爾斯。他因其兄患癲癇﹐唯恐遺傳這種病﹐在恐懼﹑焦慮與緊張的狀態下﹐精神失常而住進精神病院。在3年的病院生活中﹐他受到種種粗暴殘酷的待遇﹐目擊病友們過著非人生活。出院後﹐他四處奔走﹐呼籲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並努力從事預防精神病的工作。......看全文

【西方觀點】

心理衛生學
mental hygiene

【摘  自】大英簡明百科
【中文詞條】心理衛生學
【外文詞條】mental hygiene

知識分類:人體、健康篇>醫學

一種維持心理健康、預防精神疾患、並幫助人們發揮心理潛能的科學。心理衛生學包括所有用以促進或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心理失調的復原、精神疾患的預防以及協助因應外在壓力。社區心理保健學認為心理健康、人口壓力及社會不安之間有相互關係,他們也處理某些社會問題,例如藥物濫用及自殺防治。對於各種不同年紀的精神疾患的治療,他們的方法從較消極的忽視、投藥、孤立,到較積極的治療及社會整合,通常是具理想性的改革者。精神疾患的預防包括出生前的照護、虐待兒童警示方案以及對犯罪受害人的心理輔導。治療方法包括心理治療(psychotherapy)、藥物治療(drug therapy)、及支持團體(support groups)。他們還有一項最重要的工作,則是透過大眾教育去對抗加諸在精神疾患患者身上的污名(stigma),並鼓勵患者去接受治療。

疏離
alienation

【摘  自】大英百科全書
【中文詞條】疏離
【外文詞條】alienation

知識分類:社會>心理

亦譯疏隔、異化。

儘管疏離這個詞在分析現代生活方面很流行,但它一直是概念模糊、意義含混。最普通的有下列幾種變異︰1.無能為力。感到個人的命運不受自己控制,而由各種外力、命運、運氣、機遇或制度的安排所決定;2.無意義。在任何活動領域(如世俗事務或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缺乏理解力或一致的解釋,籠統地感到生活沒有意義;3.不正常。不遵守行為的社會慣例;4.文化隔離。離開社會公認的價值(如知識分子和學生對傳統制度的反抗情緒);5.社會孤立。抱有孤獨或被排除在社會之外的感覺;6.自我疏遠,這種情況最難下定義。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疏離」一詞的主要含義,而可把它理解為個人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與他自己失去了接觸。

疏離觀念在柏羅丁(又譯普羅提諾)的著作及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和馬丁‧路德的神學中可以找到根源。由黑格爾看來,疏離是一個本體論的事實,根植於人在世界中存在的本性中。費爾巴哈(Ludwing Feuerbach),尤其是馬克思,把疏離轉變成世俗的和唯物主義的觀念。馬克思認為,在勞動中認識自己是人的本性,但是經濟制度使他不可能做到這一點。因此,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疏離勞動是關鍵問題︰勞動不是自發的和創造性的,而是被迫的;勞動者不能控制勞動過程;勞動產品被別人奪去並用來反對勞動者;而勞動者自己成了勞動市場的商品。

除了馬克思派的傳統,對於疏離看法的第二種思潮以涂爾幹(Emile Durkheim)和韋伯(Max Weber)等人為代表;他們看到19世紀和20世紀初由工業化產生的分崩離析現象,感嘆傳統社會的消逝,因而提出所謂「民眾社會」(mass society)的理論;第三種有影響的思潮是由克爾凱郭爾(Soren Kierkegaard)開始的,他強調主觀經驗比客觀知識更為重要,認為在一個人生毫無意義和悲觀失望的世界裡達到充分的自我意識,這是疏離的中心問題。他這一主題延續在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沙特和其他存在主義哲學家的著作中。

現代作家對疏離的定義就與前面所說的極不相同。就自我疏遠而論,有下列幾種完全不同的看法︰1.精神分析學家弗洛姆(Erich Fromm)和哲學家馬庫澤(Herbert Marcuse)在很大程度上借鑑於馬克思,指控現代文明不能實現人性中創造性的潛力。2.弗洛伊德及其追隨者把自我疏遠看作人格中有意識的力量和無意識的力量之間的分裂。3.對於沙特和其他存在主義者來說,自我疏遠是在一個失去意義、失去目的的世界中事物的自然狀況。4.還有些人企圖把自我疏遠限定在更易掌握的範圍中,但仍然保持著馬克思和弗洛伊德的見解。例如︰認為個人與他的自我的脫離可被看作是現實的自我與理想的自我的脫節。

關於產生疏離的原因至少有5種理論︰經濟的、技術的、社會學的、哲學-存在論的以及心理學的。1.經濟學方面的理論與馬克思的看法被認為是一致的,即罪惡集中體現在私有財產制,尤其是生產資料私有制。這一經濟根源提供了對勞動者剝削的基礎,不可避免地導致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遠,亦即人的疏離。在馬克思後來的著作(如《資本論》〔Capital〕)中不再提疏離這個概念,而代之以對剩餘價值、剝削、階級關係等的詳細分析。2.那些從技術方面探討疏離根源的哲學家,如美國的芒福德(Lewis Mumford)和法國的艾路爾(Jacques Ellul),他們不僅關注自動化的直接衝擊,而且基本上關注技術精神的優勢。迫使其生活方式適應機器,從而走向疏離。3.從當代社會學的觀點看來,疏離是社會擴展過程中的一種產物。基於傳統的地方社區的沒落和基於大規模的群眾行動的現世主義的社會的相應出現導致疏離感的產生,而這種疏離感又導致各種紊亂,其中有政治的冷淡,群眾間的敵對和易激動的社會運動。4.哲學-存在派的理論強調指出,疏離是由於人在世界上作為一個「陌生人」而存在,所形成的狹隘的孤獨的性格生出來的。5.從心理學方面說,弗洛伊德學說中的兩個基本因素可以合起來解釋疏離的由來。第一個是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的衝突,意思是說男童下意識地敵視他父親,認為他父親是他爭取母愛的對手;第二個是文明社會中固有的各種挫折。

當代人藉助於疏離的概念來解釋幾乎一切事物──從法西斯的興起到某一次的選舉失敗,這正是這一概念的弱點之一。由於被認為是疏離結果的東西是如此廣泛(精神病、自殺、少年犯罪、身心失調、自發的罷工、種族歧視、國內暴亂等等),而且常常互相矛盾,因而,透過詳細說明這些疏離表現得以產生的場合、條件、過程,從而對問題作出有條理的敘述是重要的。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關於克服疏離問題,有關文獻很少詳細論述。在追隨馬克思傳統的人看來,最重要的是經濟變革。他們認為社會主義不僅改變勞動關係和生產過程,而且還會保持必要的道德風尚和思想方法(包括對消費和國際關係的態度)。然而有時候疏離也能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發生。如果說「創造性勞動」(creative work)是馬克思主義者對克服疏離的基本解決辦法,那麼,「承擔義務」和「意識」則分別是存在主義者和弗洛伊德主義者用以解除疏離的祕訣。

TOP

孤獨
loneliness

【摘  自】中國大百科全書
【漢語拼音】gudu
【中文詞條】孤獨
【外文詞條】loneliness
【作  者】孫曄

知識分類:分類檢索/心理學/心理學/社會心理學/〔概念及過程〕/人際關係/孤獨

因缺少所需的社會接觸而形成的一種心理狀態。社會心理學家L.A.派普勞和D.珀爾曼(1982)認為孤獨有3個特點﹕1.它是社會關係缺陷造成的﹔2.它是不愉快的﹑苦惱的﹔3.它是主觀感受而不是客觀狀態。一個人可能處於群眾當中而仍感到孤獨﹐一個人可能實際上處於孤獨狀態卻不感到孤獨﹐如一個守林人可以長時獨處而不感到孤獨。

社會心理學家通常用孤獨量表測量人的孤獨感受的程度。量表一般列出有關孤獨的某些陳述﹐如我覺得非常孤立﹐我認為交朋友是很難的﹐我常常自己作事﹐等等。每條陳述後列出1~5個等級﹐從完全不贊同到完全贊同﹐讓應答者任選一個圈定。把所圈數字加起來﹐就是應答者的得分。如果是9條陳述﹐那麼總分接近45﹐即可認為該人是孤獨的。

孤獨與自我評價有關。自我評價高的人比自我評價低的人易於克服孤獨。自我評價與孤獨可能是互為因果的。自我評價低的人不主動去結交朋友﹐怕遭拒絕﹐從而導致孤獨。孤獨也可能導致自我評價低﹐孤獨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缺乏社交能力﹐低估自己。

孤獨與羞怯的人格品質有聯繫。羞怯的人害怕與他人接觸﹐特別是與重要人物接觸。

孤獨與信念有關。人們認為節日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所以在節日中那些沒有家庭的人易於感到孤獨。

孤獨是不愉快的﹐苦惱的﹐所以容易導致疾病。人們往往採用一些方法去克服孤獨。有人感到孤獨時去讀書﹐有人主張去尋找朋友。研究發現﹐孤獨的人往往不善於交談。他們在談話中只注意自己﹐不注意對方﹐很少考慮對方的話﹐很少提問﹐不善於填補談話間歇。如能加以訓練則有助於克服孤獨。

TOP




【二十二】

性高潮(orgasm)

嬰兒也會體驗到性高潮。什麼?我還是小寶寶的時候是否有過性高潮?事後我有沒有抽根小小支的香菸呀?

牡蠣(oyster)

牡蠣可以根據水溫而改變性別。我早就知道洗溫水浴好像有點怪怪的,會讓人喪失男子氣概。

巴黎(Paris)

法國大革命時,暴民猛攻巴士底監獄,卻意外地落得一場空。當他們破門而入時,這監獄大部分已經很多年沒使用了,而且正計畫要拆除。「攻入那天,監獄內只關了四名騙子、兩名瘋人,還有一個觸怒了父親的貴族青年。」才七個人?這簡直不能算是一場暴風雨,倒更像是毛毛細雨。他們難道不能去猛攻些什麼比較惹人注目的目標嗎?

愛國主義(patriotism)

我們到我父母位於東漢普頓的房子去度美國國慶假日。我下樓來吃早餐,並且公佈了有關七月四日的大資料:亞當斯和傑佛遜這兩個總統是同一天去世的,都是一八二六年七月四日,在這個國家建立了五十年之後。傑佛遜是在中午死的,他最後遺言是:「今天是四號嗎?」亞當斯是稍後在下午死的,他的最後遺言是:「傑佛遜還活著。」他錯了。

自從讀了J字首之後,我就一直記掛著這項資料,現在終於傾吐出來,覺得很舒暢。

內容提供《我的大英百科狂想曲》



版權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貼節錄

智慧藏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100 台北市中正區南昌路 2 段 81 號 8 樓
電話:(02)2393-6968  傳真:(02)2393-6877
如有任何意見請E-mail至:service@wordpedia.com
©2003 Wordpedia.com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IE5.0以上版本 800x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