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3.10.22
────────全 國 唯 一 教 育 專 業 報───────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7-04-27
網址:http://www.lihpao.com/

★ ★ 本期目錄 ★ ★
減刑、死刑與司法正義
台灣CO2排放成長率冠全球



【社論】
減刑、死刑與司法正義
 
 

以二二八60週年、解嚴20週年之名,總統陳水扁向社會拋出減刑訴求,卻引來各界反彈。

各界反彈的理由不難想像,例如以政治紀念名義減刑,不無讓人感到政治指導司法刑罰合理性的莫名。此外,擔任行政院長的蘇貞昌口說拼治安、打擊犯罪,但陳水扁卻運用總統職權進行減刑,更是呈現府院之間的方向矛盾。也難怪減刑之議一拋出,立即有人直覺認為這又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選舉操作。

我們並不是刑罰實證主義的法匠,故並不認為減刑毫無討論餘地。然而,政治權力與考量之所以能(應)滲透到司法刑罰體系,即是敦促政治領導人在必要時刻能對自由、生命、人權等價值重新檢視,俾使其政治意志突破法律實證主義的內在頑固性,更新應有的文明正義。

很遺憾的是,目前的減刑構想若非反其道而行,便是選擇性作為。依法務部構想,此次減刑對象以一年以下輕罪者為主,目的在於讓非常業的微罪犯者有更生機會。對於這種恢復主義的構想,我們表示歡迎,畢竟太多的刑罰學研究指出,喪失自由的監禁長短與犯罪者的矯正並無直接關連,故對於輕罪者的自由權剝奪程度當然存在了一定斟酌空間。

但與此同時,我們卻也得注意到,這種以一年以下輕罪者為對象的減刑不無討好之嫌。放諸各國,真正涉及政治意志與生命價值的刑罰改革議題便屬死刑廢除,然而我們卻看到此次陳水扁把死刑犯排除在減刑之列,竟然反其道持續捍衛報復主義的刑罰主張。

即因如此,我們認為陳水扁的減刑乃柿子挑軟的吃,對輕罪者考慮到了自由權、運用了恢復主義的進步性;但對於死刑犯,卻不予考慮,既未以生命權做主張,也正當化了報復主義這個古老傳統。

如此刑罰選擇性的運用其實也暴露了陳水扁的不一致性。別忘了,廢除死刑曾經是陳水扁的政治承諾,也是已逝法務部長陳定南念茲在茲的改革。迄今為止,陳水扁政府對於死刑廢除仍處於高度不確定的投機狀態,死刑猶在,但卻試圖以拖延死刑執行的方式來創造無死刑的人權業績。問題是,這種投機做法難免兩面挨耳光,廢除死刑人士要求徹底讓死刑消失,而受害者家屬則不滿法務部對於死刑犯大搞託字訣。這麼多年來,一路搖搖擺擺,政治領導人總該拿出政治信念與勇氣做個了斷。

據此,我們主張:既然已經考慮減刑,那麼就應該把死刑同時減為無期徒刑。一方面這可以暫時為已經判刑確定,卻尚未執行的死刑犯爭議解套;另一方面,也可進一步化為政治宣示,昭告廢除死刑的初衷不但沒跳票,而且指日可待。

(回目錄)



【左右看】台灣CO2排放成長率冠全球

【左看】
必須面對的真相
李子紅/研究生

中研院提出報告,蕞薾小島的台灣過去15年排放二氧化碳的成長率高達110%,為世界之冠;更甚者,台灣人均排放數僅次於資源浪費巨大的美國、加拿大與澳洲而已,高居全球第四,實為全球暖化的幫兇。

自工業革命之後,人類大大地提升向自然環境爭取資源的能力,但伴隨而來的是森林縮小、空氣污染、水質污染……,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快到無法負荷的地步,方思挽救之策。環保概念人人皆有,但我們卻反其道而行。台灣的汽機車密度之高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而汽機車排放的二氧化碳正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因之一,可台灣政府不僅不管制,不發展大眾運輸工具,還大肆四處造路,變相鼓勵汽機車的使用,完全脫離世界的脈絡,可真謂世界第一莽。

另外,台灣的石化工業、煉鋼廠、工業生產以及一些高污染、高耗電的產業在在都是激化溫室效應的推手,我們卻不見台灣政府有任何積極的行動去管控與制止,反而還加以補助,更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年攀升,直至無可收拾的地步。

全世界正努力減緩資本長期貪婪的惡果,仍擋不住自然兇猛的反撲,酣戰於總統大選的政治人物與人民知否?




【右看】
研發再生能源 調整產業結構
紀建志/文字工作者

全球暖化議題不斷在發燒,台灣島內的溫室效應也不斷發燒。根據中研院的報告,台灣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量為世界第四,年增長率更是勇冠全球,與西方文明國家的排放減量做法背道而馳,壞了國際形象,更變為謀害地球環境的殺手之一。

相較其他國家,台灣的能源價格偏低,這或許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率不斷增長的主因。要知,我們每使用10度電就會排放6.2公斤的二氧化碳;每公升汽油會排放2.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柴油是2.7公斤。試想,台灣的汽油與電力價格偏低,而汽機車數量眾,日夜使用生活用電與開店營業的人多,當然會大大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若是再加上台灣石化產業、煉鋼廠與製造業的排放,增長率當然居高不下。

能源價格偏低可能是主因,提高價格雖然能短期見效,對於長期發展來說,卻只是飲鴆止渴。較為妥當的方法是政府必須思考再生能源的可用性並且加速研發,以及調整產業結構。一來減少傳統能源的使用,二者將產業升級至無污染的企業。長遠來說,這才是解決之道。否則,若照台灣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長率來看,免不了遭致非議,甚至經濟制裁,可就不好了。

(回目錄)



本電子報內容由台灣立報社提供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
若對此電子報的內容有疑問或是建議,
歡迎您e-mail:fiveguys@ms19.hinet.net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