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報】═══════════════════ |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5-09》 |
本期內容 | |
◎英語充電站:大學英文寫作歷練的核心策略 以哈佛與世新模式為例 | |
◎教育論壇:反思學校教育的意義 |
英語充電站:大學英文寫作歷練的核心策略 以哈佛與世新模式為例 | |
李振清(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 |
對台灣學生來說,國文與英文「寫作」是學校裡最大的挑戰性課程之一,但同時也是能真正驗證學生學習成效、創新思維,及在現有的各科學習基礎上,形塑未來宏觀與志業的基本途徑。這種結合聽、說、讀、寫的全方位「中、英語文能力培養」,是各級教育的基礎核心工作,也是21世紀國際化競爭世代中,人才培育不可缺乏的「教育工程」。 閱讀、寫作好處多 在筆者從事英語文教育工作30餘年的經驗中,實際確認了寫作能深化閱讀功能、活化大腦、開創新思維,同時也可有效幫助一般人「寫出邏輯力、創造力、思考力」。一向鼓勵年輕人泛讀群籍,從而藉由深入閱讀將內涵融入創新寫作的佛教密宗黑教大師,林雲教授(曾於1981年應聘為加州史丹福大學亞洲語文學系客座教授Visiting Professor, Asian Languages, Stanford University)認為,「寫作不但能活化大腦,還可藉此調『氣』、提『氣』和養『氣』」。林雲大師這種言簡意賅的「出世」觀念,在今(2007)年4月16日那一期的《商業周刊》:〈越寫,越聰明!〉(頁84-92)主題報導中,由孫秀惠、吳錦勳、賀先蕙等作家,從另一個角度闡釋得很清楚。 的確,中、英寫作在台灣的各級學校中,鮮少受到重視,甚至「被視為過時的能力」。然而,根據《商業周刊》的分析與報導,「寫作現在被驗證能培養出21世紀的新競爭力,所以哈佛大學開設『新鮮人寫作輔導』訓練未來的領袖」。「新鮮人寫作輔導」就是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為大一新生所規劃的Freshman Writing Tutorial。 無獨有偶地,筆者曾陪同林雲大師於1983年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對該校師生發表有關「調氣、養生與治學」的演講。林雲大師用中文演說,筆者即席英譯。受到林雲大師「閱讀、寫作與調氣」之「出世」觀念影響,筆者自1980年返國在台師大(英語研究所),與台大(外文系)從事口語表達、閱讀與寫作教學時,一直堅持「閱讀與寫作可以活化大腦、開創新思維」的信念,甚至可以因此提昇大學生的氣質,並拓展其宏觀思維與願景。這種教育啟示,讓筆者不但適用於後來服務的教育部國際文教處同仁中,更反應在目前筆者所輔導的世新大學英語系大二,與大三學生的「英文作文」、「英語溝通與表達」與「修辭學」課程中。甚至不少外校的同學也透過網路,藉此努力提昇寫作的基本能力。 密集的寫作課程雖然讓學生深感學習壓力與沈重負荷,但同時也讓現代大學生,在英文寫作歷練和經驗中,體會到「苦澀的甜美」(bitter sweetness)。 《商業周刊》的〈越寫,越聰明!〉專文中,明確指出當前寫作教育的現象: 1.表達能力衰退:從小學生到博士生,詞不達意者居多。 2.求職第一關:履歷自傳寫不好,86%企業不理會。 3.寫作結構:文字沒有起承轉合,內容也空洞。 上述3項語文教育的缺失,不但中文如此,英文更嚴重。難怪在大學英文學測中,每年總有高達一成的學生在英文作文中拿零分。根據大學入學考試中心統計,2006年學科能力測驗英文科看圖作文部份,1萬7千多人拿零分。所幸到今(2007)年,15萬多名考生中,「抱鴨蛋」的考生已降至1萬3,040人。相對地,國文科作文有2千7百多人零分,約是去年零分人數的兩倍。這種現象,令人極為詫異。 台灣學生英文寫作能力低落,跟考試制度、教學設計,及學習態度有關。台灣自從民國79年(1981)起,對已經實施了27年的「大學聯考」,終於有了突破性的改革,那就是在英語科方面加考了「英文作文」。如今,英文寫作能力不如人意,表示教學與學習態度兩方面,有待改善與加強。 利用觸媒誘導學習 筆者以個人觀念,以及在海外所見到的經驗為參考,堅持學生必須歷練各種寫作所需的過程,包括泛讀或瀏覽(extensive reading)、精讀(intensive reading)、課間討論(in-class discussion)、隨堂限時寫作(in-class timed writing)、反覆修改(rewriting, revision),及課後的線上溝通與聯繫(online communication)。 為了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每一堂寫作及討論的教材,或學生的修訂作業,筆者總是利用現代高科技之賜,配合所要討論的文章或內容,以「搜尋引擎」或自拍照片,製作成動態的PowerPoint,以便進行省時省力,但較能引發動機,以便發揮教學成效的課間活動。對於以英語為寫作教學目標的本國學生來說,這種誘導學習興趣的「觸媒」(catalyst),至為有效。這種過程,對於討論抽象的「起承轉合」、推論與重點、資料與數據引用,以及結語等的討論,頗有助益。至於英文用字遣詞,及語法修訂等「基本功」,利用動畫式的PowerPoint呈現,更有吸引學生注意力之效。 英語寫作教學最需要的課後活動之一,是要求學生將教師評閱、或同儕修訂(peer review)過的作文,根據現實生活或素材,重新修訂或補強。寫的不好的要重寫(rewriting);寫得好的最好也鼓勵更上一層樓:重寫加強。有些學生就因此連續經過「線上修訂」(on-line revision)4、5次後,終於在Taipei Times(台北時報),或其他英文刊物中刊出了。 現代網路提供的方便,可以協助老師與學生不受時空的限制,隨時交換心得與意見,或集體分享寫作心得、經驗與觀念。正由於有此種現代網路科技的即時傳輸,「寫─重寫─修改─再修改」的師生活動,才能落實。當學生從這種過程獲得信心與「學習成就感」後,他們燦爛的笑容與自信,就會自然地展露在眉宇之間。 哈佛五招救作文 《商業周刊》的〈越寫,越聰明!〉專文引用哈佛大學對新鮮人的「五大寫作智慧」,(Harvard University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 Freshman Writing Tutorial.)包括: 1.寫(Writing)-重寫(Rewriting)-再修改(Further revision)。 2.從別人批評中得到建議。(Peer review) 3.要有推論,重點及觀點。 4.要具體,推論要有充足證據,並且找出好的例子支持這些證據。 5.心裡一定要有讀者,但不要一味迎合。 這5項寫作智慧,在深層結構上,都是中、英文寫作的基礎規範。筆者很欣慰,不但世新大學的學生們在艱苦中,實際歷練這5項哈佛的寫作智慧,更重要的是同學們在寫作歷練中建立的英語自信、樂觀,與前瞻願景。 回憶來到世新大學英語系執教已經3年半。在這段不算太短的一千多個日子裡,令筆者最難忘、對師生最具挑戰性的課程,就是大二的英文寫作練習。對於高中畢業才一年,只知應付學測英文考試,卻不知英語文特質的大二學生來說,要他(她)們撰寫一篇具有內涵與創意、結構嚴謹有邏輯性、用字遣詞得宜的英文短文,大有「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任務)之嘆。然而,當同學們從開學時的徬徨、緊張,一步一步地隨著課程大綱(syllabus)所排定的密集閱讀、討論、隨堂限時寫作(in-class writing timed writing)、修改(revision)、PPT討論(whole-class discussion through PowerPoint)、重寫(rewriting)、無次數限制的再修改(further revision),到最後的定稿(finalized version),以專業般的排版列印出來之後,還可經筆者審閱後,再加潤飾,以便向英文報章雜誌投稿。 哈佛大學新鮮人(12人一班)的「五大寫作智慧」輔導課程,驗證了世新大學學生英文寫作歷練的附加價值,同時也讓同學們體會到學無止境的「終身學習」(Lifelong learning)之真諦。 最近一次英文寫作的方式頗能引發受學生的興趣與共鳴。在課堂上討論了一篇有關寫作「過程分析」(Process analysis)的文章後,筆者帶著全班學生到圖書館進行第二階段的教學活動。同學們根據課文描述的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功能,或杜威十進分類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檢索各人有興趣閱讀的好書。然後,在50分鐘之內,仿效課文將檢索的過程和經驗,寫成一篇2百字左右的短文。 同學們的興致非常高昂。而最令筆者訝異的是,每人檢索的書籍,從文學、語言學到人類學各有千秋。正因如此,每人在近一個小時寫出的「作品」,大都令筆者十分滿意。當然,修改過的原稿,均必須再「重新修訂」、打字後,以email傳送給筆者「再評閱」。最後,透過相互訂正,及「再重寫」到筆者認可後,再放到網路上供大家分享。 寫作真能提昇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開發其潛能。透過寫作的歷練,學生才知道什麼叫「學然後知不足」。因此,學生會開始廣泛地閱讀、學習,尤其是上課時,會振筆疾書,勤記講解筆記。一個學期下來,學生培養出主動、勤快、專注與熱愛閱讀的精神。最令筆者欣慰的是某位同學的文章於3月27日在Taipei Times上刊出後,立刻有多位知名學者引用,並依據(學生)作者的觀點進一步討論。 良好的寫作技巧是,是生涯發展與競爭力的基礎,也是大學生希望與快樂的泉源。當前大學生一定要在老師的指引下,努力加強培養英文寫作的技巧。美國國家寫作協會(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和美國商業圓桌協會(Business Roundtable),針對寫作能力與職場競爭力的共識是: Writing: A Ticket to work,... or a Ticket Out. 寫作,是加分券,或是退場券。 National Commission on Writing另又對美高中及大學呼籲: "Writing today is not a frill for the few, but an essential skill for all." 寫作並非少數人的鑲飾,而是每一個人的基本能力。 在台灣,遺憾的是,國文與英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囿於各種不確定性的國家政策因素,一直未能受到全盤的規劃與永續的創新執行。到頭來,中學生、大學生,甚至愈來愈多的公務部門與民營企業機構的人員,中、英文寫作能力嚴重不足。加上品德教養的式微,以及年輕人受到社會負面價值觀影響所形成的急功近利心態,已經逐漸腐蝕高等教育的核心價值。長此以往,台灣在國際社會的發展與地位,令人憂慮。 如何藉由大學深具挑戰性的英文「閱讀、寫作」基礎能力培養與歷練,應是化解當前教育問題的一小步,卻是國家邁向未來的一大可能躍進。寫作能力,誠如美國國家寫作協會所強調的:是加分券,也可能是退場券。 |
|
(回目錄) |
教育論壇:反思學校教育的意義 | |
羅德水(教師) | |
台北市國小家長會聯合會於4月3日召開記者會,要求政府將國小兒童課後照顧時間延長至晚上7時,教育局表示市府支持此一政策,將行文所屬各國小,最快自本月開始實施。 家長團體的主要訴求是:現今家庭結構改變,雙薪與單親家庭增加,政府應延長學童課後照顧時間,好讓家長可以「專心拼經濟」。雖然台北市教育局業已承諾不會強迫現職教師於下班後留校照護學生,但我們以為,本案牽涉層面頗多,實應進一步討論,教育局不該率爾行事。 首先,我們應先釐清學校教育的意義,以往台灣的學校教育,最為人詬病的正是升學主義掛帥,學校為了衝高升學率,每每以考試領導教學,導致學生課業壓力繁重,學校淪為升學考試的訓練所,台灣的孩子在校時間之長,學生補習的比例與補習時間之長,早已高居世界前列,針對這樣的情況,教育官員、教師、家長提不出相關解決方案也就算了,對於任何再行增加學生留校時間的建議,吾人豈能不審慎以對? 我們以為,當孩子越來越早到校,越來越晚離校,絕非意味著學校教育的進步,相反地,反而有可能是學校補習班化或托兒所化,與家庭教育功能日益淪喪的警訊。延長學生留校時間,或許滿足了部分雙薪家庭的需求,卻也可能從而傷害了學校教育的本質,值得所有關心教育、關心孩子的朋友共同關注。 二、家庭教育功能無可取代:有關學校教育應與時俱進的說法看似言之成理,然而,我們以為,學校教育有學校教育的定位,家庭教育更有其無可替代的功能,學校教育再怎麼隨時代調整,也難以完全取代家庭。我們著實無法想像將孩子留校12小時後,親子之間的相處時間究竟所剩幾何?已然式微的家庭教育又將伊於胡底?近年來大力提倡的社區主義豈非淪為口號?家長加班尚且不應超過法定工時,我們如何忍心一個不到12歲的國小幼童,從早上7點出門到晚上7點後才回家? 再者,我們理解受薪家長既要忙於工作又要煩惱孩子教育的兩難,但就算在民國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的年代,台灣社會尚且出現諸如「爸爸回家吃晚餐」的呼聲,時至今日,家長團體竟然反向要求延長學生留校時間,好讓他們專心「拼經濟」?正好顯示台灣人拼經濟幾十年,總體經濟情勢卻日益沈淪的窘境,以及拼經濟的成果並未轉化反映在受雇者工資的事實。以此而論,我們若不從根本改變台灣產業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的代工格局,進而提升受薪者的總體薪資水平,只怕家長們犧牲了家庭、犧牲了孩子的童年,專心去加班、拼經濟,也無法改變此種愈拼愈窮的態勢。 三、政策應擬具配套並尊重專業:無論是之前要求各國小增加每週國語上課節數、或是近期的「一綱一本與共辦基測」、延長國小學童課後照顧時間,教育局諸多教育政策引起各界正反不同的討論。我們以為,教育行政部門於研擬相關教育政策時,原本即應廣泛蒐集民意,以作為重要施政參考依據,可無論如何,仍然必須秉持教育專業,否則將流於以民粹辦教育,嚴重斲傷害教育專業。 以本案為例,延長學童留校時間牽涉層面極廣,例如:師資問題、校園安全問題、學童晚餐問題、學校行政支援人力問題、課程安排問題等,在在都需要擬定完整配套,顯然不是教育局一句支持就能順利解決的,企盼教育行政部門能兼顧專業與民意,妥為因應為宜。 |
|
(回目錄) |
參觀立報: |
http://www.lihpao.com |
寫信給小編e-mail: |
fiveguys@ms19.hinet.net |
立報地址: |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