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省人台灣協會
返鄉運動20週年紀念特展暨返鄉照片頒獎典禮
|
親愛的好友先進們:
外省人台灣協會於去年10月中旬,與退輔會、文建會、台灣民主基金會及聯合報等單位,合辦返鄉照片徵集活動,獲得許多迴響,投稿件數超過300件。經過評審熱烈討論後,選出優選三名、佳作三名、評審獎一名、佳作70名。這些感人肺腑的故事,字字血淚,描述著因時代的隔閡,親情被切斷的辛酸。
今年適逢返鄉運動20週年,而返鄉照片也正在此時完成徵集,外台會於是把一連串想家的故事與歷程,籌備成「想家20」紀念特展活動,藉由歷史的、親情的、離合的、團圓的等不同面向,把一群被迫與家分離的人,連結在同一時空。這點溫暖、這些感動,希望能給政治喧擾不斷的台灣社會一點人性的光明。
外省台灣人協會
理事長張茂桂 敬邀 2007/04/30
【返鄉照片徵集活動頒獎典禮】
‧時間:5/11(五)下午2點
‧地點:光點台北庭院區
14:00活動正式開始
14:05貴賓致詞
14:15自由返鄉運動緣起與回顧
14:30返鄉照片徵集頒獎典禮
14:50返鄉紀念特展揭幕儀式
15:00茶會時間
【返鄉運動20週年展覽活動】
‧時間:5/11日至5/20日
‧地點:光點台北2樓展覽室
(詳情請見)
|
|
如bluejay留言所說,我該不斷反省,持續不斷地,因為我無法保證我之後會變成什麼樣子:作惡多端?貪瀆腐化?漠不關心?…。olivia說,我已經從裡面得到了利益:知名度?但我寧願這一切都不要發生,沒人知道我,至少不要因為樂生而知道這網誌的存在。甚至樂生從來不需要出現在部落格上,能繼續維持他寧靜的面貌。
現在說這些有什麼用?我似乎在為我自己辯解,想爭取同情。想裝作一副憂慮的樣子,自命清高。你可以這樣看我,我不能說什麼。我只是想到3/11那天,我幾乎就要徹底離開這些事情。wenli說他有一整天的時間不願打開電腦,只因為他覺得他不知道能說什麼:看到就難過,但又不能說什麼。是啊,如果說我們哪個人是為了想得到自己的利益而做這些,那就真的太看得起我們了。論文沒寫完的,生活費不知道在哪裡的,工作暫時放下的,被父母 / 親友投以異樣不諒解眼神的,甚至丟下了自己的生活節奏,讓身邊的人難過說著「我不是反對你做這些,但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這樣投入一場又一場的事件裡,我們未來的生活是不是都要如此?我們能有一個工作與生活的區分嗎?你繼續做你想做的事情,會不會我們到最後距離就越來越遠…」
要 離開「滑鼠搞運動」的行動 ,那可是很多現實上的問題會侵蝕著人的內心的。到最後一定會面對這些同時到達壓力高點的情緒。任何人說從中得到利益,那我還寧願去工作賺錢。這工作太辛苦,又要承載太多自己不知道的問題和情緒。絕對不是正常人想要的那種。
3/17在樂生,我在幾個人前面說我對這次活動的想法 。小草說我整個奮青,可能吧,看報導出來的文字是有這麼一回事的樣子。但我寧願看到的人能想想自己為甚麼要關心這件事情,是為了別人?還是為了自己?是真的在「拯救這個世界」,還是只是自己自以為是的救贖?
這一點都不是部落格上應該出現的文章。如果要有個公民媒體的出現,請不要把我的部落格算一份。那太沈重,我並不喜歡。
這400多個(包括我)願意出錢刊登廣告的網友、部落客,我相信都不是為了什麼目的而來。老實講,我並不希望會出現下次。這20萬根本是一個奇蹟,也是一個悲哀。為甚麼有那麼多人願意丟個一兩百塊錢來支持這件事,卻沒有媒體願意把事情說清楚,沒有政府願意面對這樣衝突的價值,沒有討論,沒有解決之道,要弄到用刊登廣告的方式來突圍?
我們面對的是不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其實所有人都深陷其中,無力進行什麼改變。只好壓下我們的人性,依照可能出現錯誤的法律,依照一些基本的規矩做事。我們都以為我們無力了,就像負責運送猶太人進集中營的納粹軍官,他只是在做一份他自己的工作,卻從來沒想到他的工作意味著什麼。這個廣告,如果能有什麼效果,我希望能讓更多人開始想想我們到底面對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台灣,我們想要一個什麼樣的公共空間,以及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大家都有家要養,都有一些最瑣碎的生活要過。熱血並不能保證明天會有飯可以吃,於是只好壓抑下那些可能出現的關懷,讓自己成為冷漠的一份子。
不是真的冷漠了,只是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對政治如此,對社會運動也是如此。
尤其是對社會運動,這樣的冷漠你們可以說是一種無知,但我覺得他很有道理。可能社會運動者身先士卒,希望「喚醒」這個社會,但絕大多數人不是不願意關心,而是他們從來沒有辦法用他們能瞭解的語言,聽懂這些社會議題,聽懂你們的話,知道他們能做些什麼。
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困境,包括我。太多的理論,太少的生活, 消失的行動 。就是這樣,滑鼠搞運動。
這一次,樂生還是很難喚回來。既使有這些最後的掙扎,都太晚了,一切還是非常不樂觀。但希望不要有下一次了,這次的這些寧願下次都不要發生。沒有太多力氣有下一次的出現,人是會累的,也不是可以接二連三動員、串連、捐款。這些都是奇蹟,也是特例,不要給他過多的意義。
還有很多事情,等待一步一步踏實的完成。 走進社區 ,研究法律、政策,讓組織有效率…。
也許有一天,我們就真的 能讓這個社會把人當人看吧 。不要有爸爸強暴女兒,在路上綁人抓去河濱公園輪暴,全家燒炭自殺,孩子交不起營養午餐費…。有太多事情需要關心,但關心的人,還是那麼少…。
能不能讓樂生只是個開頭,讓我們開始反省,進而尋找可行的行動方式呢?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