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7-05-09

    本期主筆:有王建民的夏天

    木馬新書搶先看: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 

   木馬文化blog:阿特拉斯的部落格 《不存在的女兒》的悲傷秘密

王建民的夏天                      劉小綠            

         焦慮的時候做什麼好?畫畫、寫字、看電視?

         這兩個月以來工作所需的能量超越個人負擔,以致慌亂張惶直至無法順利入眠,生活瀰漫一股難以回歸常軌的焦慮。遇到人無法掌握的事物,念頭直說著「讓它爛吧!」。是王建民,帶我找回安定的力量。

         去年夏天跟著建迷一起,看起美國職棒轉播賽,同時見識到王建民的厲害,他沉著冷靜的態度讓人折服。在《沉默的王牌  王建民》一書中,我則讀到一個較之球場表現更為完整的王建民,從他投入棒球世界、轉戰美國職棒聯盟、進而練習伸卡球並克服一個個難關等等,無不有鉅細靡遺的描述,彷彿夏天觀賽的刺激與那種深刻的感動透過文字得到細膩的回味。

         當我說感動或向王建民致敬,並不是想搞造神運動。他的每一場出賽總能修正上一次的錯誤,不在同樣的地方跌倒,姿勢和球質可謂完美;他不追求個人記錄,只是做好分內工作,將團隊勝利置於個人榮耀之上……這些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我最欣賞的精神是他的專注力和情緒管理,尤其是專注的能力與天賦,每當隊友無法提供火力支援、或遇上自己/他人失誤,或甚至是自己表現極佳時,他不會因此自滿或失意或沮喪,一切以平常心視之,他在場上就是繼續把球投好,有出血就止,從不會留下難以收拾的爛攤子,面對難題他那種冷靜成熟的處理能力值得所有人借鏡。現在,只要低低的心情走不出思想的迷宮,我會讀讀王建民的事蹟,一場場緩慢的球賽似乎有了新的觀看體悟,我期待著有王建民的夏日球季。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

東西美學的自然融合,沉默的建築大師。

透過完整的導覽介紹從公館站的台灣大學、臺大醫院站的外交部、忠孝新生站的虹盧、當然還有國父紀念館,

讓我們重新尋找這個城市的沉默的建築詩人--王大閎。

觀看,走進王大閎先生的建築,咀嚼他

低調的建築語言,感受他的建築美學與人之間的詩意。

編著簡介

徐明松,建築史學者與建築、都市評論,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著有《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田園城市,2002)、《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師》(田園城市,2003)、《打開建築的第一道門》(總策畫與合著,誠品書店,2005)《建築桂冠:普立茲克建築大師》(合著,木馬,2005)、《王大閎》(合著,建築師全聯會雜誌,2006)、《十城十美》(合著,聯經、2006)、《跟著建築去旅行》(合著,聯經、2006)。

內容簡介

    觀看,走進王大閎先生的建築,誠如王增榮老師所說,如咬一顆白饅頭,看似沒什麼,直到咬著咬出了甜味,你這才了解白饅頭的美味。

台灣現代建築的發展史在二次大戰結束後,有重大的突破與轉折。而王大閎是當時自大陸來台灣,參與兼帶領這一波建築歷史走向的關鍵建築師。 

幾座矗立在台北市的建築,如國父紀念館、外交部、教育部、松山機場,曾是台北人辨識台北市的重要地標。王大閎不只設計這些帶「歷史主義」味道的建築;另外,基隆路三段的慶齡工業研究中心、濟南路的虹廬,或是中研院、台大校園裡的許多現代建築,如台大學生活動中心、化工館、地質館、化學研究中心、女生宿舍、生化研究所、農藝館等,都是他為時代留下的實驗性痕跡。王大閎為台大校園建築發展,繼日據之後,推向第二個高峰期。

從其諸多作品可以讀出他在西方現代主義潮流之下,自己面對「東方建築」的態度,他以中國式層進、天井和特殊的屋簷如倒傘狀結構等等元素,在西式建築中抽象隱喻出中國式建築。他的作品比例恰當,端莊婉約,走入其間就是「舒服」二字,

這本王大閎作品導覽的出版,乃見證了台灣在五、六○年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發展,同時也看到當今活躍於台灣建築界的青壯建築師及建築系老師們,於五、六○年代仰慕學習的本地建築師「典範」。透過本書尋訪王大閎的作品,更在於找回屬於我們這塊土地的舊有美好價值,祈盼更多人重新認識這位當代建築宗師級的大師。

新書活動訊息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新書講座

主講人:徐明松  (銘傳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

主辦單位 木馬文化、 誠品書店     免費參加  自由入場

【台北場次】62()1430-1630誠品敦南店B2視聽室(台北市敦化南路一段245B2)

【台中場次】610()1500-1700誠品中友店(台中市中友百貨C10)

【台南場次】630()1500-1700誠品台南店(台南市長榮路一段181b1)

【高雄場次】69()1930-2130誠品高雄大遠百店(高雄市苓雅區三多四路2117F大遠百購物中心17F)

木馬藝文活動訊息

5/19週六晚上 【動漫宇宙】免費講座 自由入場 無須報名
讓動漫畫美麗人生——日本動漫系列 講座簡介

不必急著爭論動漫畫夠不夠稱得上藝術,或是撇清動漫畫只是小孩子的玩意兒,每週六傍晚親自來這裡,你會發現以上討論是多麼無聊。動漫畫會為生命開啟一扇窗,讓更多美麗透進人生的屋子裡。多來幾次,你的人生會多幾扇窗,多許多美麗,只要你來。

5/19 萌萌懂懂ACG新潮流/許經夌(中原大學物理系教授)vs. Jo-Jo
7:30pm~8:30pm  信義店3F推理館
「萌え」(Moe)這個從二十世紀末,從日本發生的文化現象,從ACG界延燒到主流社會,「萌」不只是「貓耳、眼鏡、女僕服」,講座深入告訴你「萌」的誕生到意義的界定,分析「萌」的社會/文化意義,及在產業面造成的影響!

 

 

 

 阿特拉斯的部落格 《不存在的女兒》的悲傷秘密

繼木馬文化出版社,在前年推出《追風箏的孩子》之後,今年四月再度推出了精選小說《不存在的女兒》——這是一本我後悔太晚去讀的小說。三月中旬,木馬文化寄來試讀本,並且向我邀書評,因為四月份我有數位藝術的校園系列演講,所以遲至這兩天才讀完它。我母親先拿這本小說去看,上禮拜,無意間望見母親的悲傷,現在我終於瞭解,因為我曾經有位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弟弟,他一出生便被判定有先天心臟病與唐氏症。有時候,我會想如果小弟還活著,這個家庭會有怎樣的不同。
  一九六四年,在一場紛亂的大風雪的夜晚,醫生大衛親自為妻子諾拉接生,是雙胞胎一男一女,可是大衛卻告訴諾拉:「好抱歉,我們的小女兒一出生就過世了。」女兒的死,在諾拉心裡鑿穿一個惆悵的無底空洞,諾拉還沒有見到女兒最後一面,她便被埋葬在淒涼的墓碑之後。然而真相是,大衛一眼就看出小女兒得到唐氏症,所以把她送走給人撫養。
  總是替付不出醫藥費的患者,免費看診的醫生大衛,為什麼會忍心遺棄自己的新生女兒?大衛想起了得到唐氏症,年紀尚小就過世的妹妹,妹妹的生,帶來家庭的重荷,妹妹的死,傷透了全家人的心。大衛不願意悲劇重演,大衛深愛著妻子,「我不要她傷心!」——於是,《不存在的女兒》從善意的謊言開始,這個深藏的秘密,讓大衛變得既沉默又內疚。「
不存在的女兒」在大衛與諾拉之間,築起了一道無法交代的高牆。
  這個秘密阻隔了全家,影響了一家人的生活,諾拉與兒子保羅不曉得怎麼回事,只知道他們與大衛之間有段看不到、越不過的距離。《不存在的女兒》讓讀者不停地嘆息,讀者眼睜睜看著這個家庭因此破碎,並不是誰的錯,可是謊言與秘密,卻好像增長的岩石,擠壓著樹木而扭曲成長。大衛在罪惡感下度過一生;諾拉則是以工作、外遇來轉移喪女之痛,想要製造不斷的秘密,來與大衛相對抗。大衛始終深愛著妻子與兒子,他渴望被家人諒解,可是他來不及親口說出「悲傷的秘密」,就意外地死去。
  將秘密埋葬,並不會得到更多的救贖。大衛心裡很清楚,多年以來,他一直被囚禁在自己把女兒送走的那一刻。大衛沉迷在攝影之中,大衛曾經說:「攝影講的,其實就是秘密。……每個人都有的秘密,不願意透露的秘密。」——他想要藉著拍照這件事,將流動的事物給靜止下來,可是一切只是徒然。時間仍舊在轉動,「悲傷的秘密」只會更加窒礙胸口而無法渲洩,最後變成,讓人們再也揹不起的生命苦難的重擔。
  保守秘密的丈夫,被欺瞞的妻子,渴求父母關愛的兒子,像是無法化解的颶風,撕裂了該是幸福美滿的家庭。而在故事的另一頭,被大衛送走的女兒菲比,卻在卡洛琳的細心照料下平安長大,卡洛琳為著菲比的教育機會,成立「歡樂唐氏症協會」,同時為菲比打造出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小說的兩端,呈現了不勝唏噓的對比,兩個家庭的明與暗的境遇,像是宇宙萬事自有的「補償理論」,這失去與得到之間,像是卡洛琳說的:「當然你躲過了很多傷心時刻,但是,大衛,你也錯過了很多快樂的時光。」
  《不存在的女兒》彷彿是緩慢的流沙,將讀者一步一步拉進悲傷的人生際遇裡,雖然它不像《追風箏的孩子》那樣劇力萬鈞,可是如果願意找個安靜的角落,故事將會像石頭在水面所激起的漣漪,一圈一圈地教人鼻酸,突然湧現的情緒,最後會翻騰在內心,讓你有所頓悟。就像是大衛恍然大悟,終於明白自己當年的決定,造成了何種結果。雖然大衛是出於良善的動機,但是事實是,父母親的態度才會決定唐氏症小孩的命運,父母親的態度,同時也決定了家庭的未來。《不存在的女兒》,將這深刻,卻平凡不過的道理,用漸次牽引的書寫技巧,開展在讀者的面前。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11333502阿特拉斯的部落格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