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蔡瑞月舞蹈社開幕活動邀請民進黨政治人物參與,獨缺市政府官員,引起台北市郝市長團隊及李慶元議員等人對蔡瑞月文化基金會的抨擊。事實上,蔡瑞月文化基金會事先早就廣發邀請涵給社會各界-包括砲火猛烈的李慶元議員-並也當面邀請李永萍局長,並轉達希望郝龍彬市長也能出席。姑且不論基金會與市政府聯繫的狀況與相關內幕,我們認為引起這場風波首先是由於媒體的片段報導而模糊了焦點,忽略了開館當天的吟詩、講演、舞蹈和音樂,以及最重要的「玫瑰與牢獄」象徵,這才是舞蹈社開幕最精彩的活動內容,但媒體卻把開幕活動再現成政治秀場。
就此次的爭議,我們依舊可以看到藍綠陣營在台灣的文化政策和地景之中進行政治角力。國民黨先前挑選一些特定的歷史人物來佐證他們和台灣之間的關連,為自己的台灣情感辯護,但對於像蔡瑞月等本土文化菁英,及其所代表的台灣歷史,從來就不在國民黨的台灣史辭典裡,如今怎麼又說蔡瑞月舞蹈社開幕的場合特意排除國民黨人士呢?究竟在長期歷史之中,是誰在忽視、抹除、打壓誰呢?
相較於得到國民黨認可的文化菁英,例如錢穆或林語堂的故居,過去可以得到馬市府較多的關愛,而蔡瑞月舞蹈社從搶救保存到如今得以重新開幕,卻受到市府不當干預,甚至試圖把蔡瑞月的名字拿掉,並排除蔡瑞月基金會的經營權。在舞蹈社保存與再使用的過程中,反而得到了一些綠營政治人物的支持,但並不是就可以馬上推斷綠營果真是愛古蹟愛文化就像他們宣稱的愛台灣一樣,我們必須將其視為文化與族群抗衡的一環,否則綠營在處理蔣介石的歷史遺產,如中正紀念堂或銅像等也就不會顯得那麼粗糙了。台北市,甚至台灣許多文化地景的塑造與轉變都反映了這種文化政治。
至於國民黨,他們一再喪失了本土化的機會,他們無法擔保自己是一個本土的政黨,除了二二八紀念日的時候,被迫必須作個樣子,在很多事情上,都一再顯露出國民黨對台灣本土歷史與文化的漠視,多的是對本土歷史與文化的上下其手,例如在舞蹈社重新開幕這樣一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居然只想要炒作一些選舉話題,淪為一場空洞的爭論。如果國民黨真正想要得到普遍的支持,他們就必須學會尊重本土,並重新去反省他們過去是如何對待像蔡瑞月這些本土菁英,以一個謙遜與自省的態度,來面對他們不得不去正視的本土/本省文化的傳承。不然,即便國民黨的天王們當天都出席開幕活動了,我們也只能看到更多歷史的尷尬,而看不到文化的和解和共生。
當代雜誌
台灣經驗:政治論述.憲法政治與公共秩序
座談會 |
‧時間:2007年 5 月 26日(星期六)上午9: 30-12: 00
‧地點:台北市南京東路二段125號4樓、偉成大樓
‧主持人:金恒煒(《當代》總編輯 )
‧引言人:
■自由的兩個概念/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
吳叡人(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
蕭高彥(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從海耶克觀點論自發秩序與公共秩序/以台灣經驗為例
顧忠華(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
‧ 評論人 :
■姚人多(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陳英鈐(銘傳大學法律學系 副教授)
■何信全(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教授)
‧主辦單位:當代雜誌
歡迎參加、免費入場 如有任何問題,歡迎來電詢問
電話:(02)2507-4412 傳真:(02)2507-4260 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3段21號6樓
電郵:dandai@ms25.hinet.net
活動流程
9:00-9:30 報到
9:30-9:40 主持人致詞
9:40-10:10 引言: 吳叡人--自由的兩個概念/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
10:10-10:20 評論: 姚人多
10:20-10:50 引言:蕭高彥--台灣的憲法政治/台灣的憲法政治過去、現在與未來
10:50-11:00 評論:陳英鈐
11:00-11:30 引言: 顧忠華--從海耶克觀點論自發秩序與公共秩序/以台灣經驗為例
11:30-11:40 評論: 何信全
11:40-11:55 現場讀者發問或討論
(詳情請見)
|
|
正如開館當天基金會頒發「玫瑰獎」感謝多年來投入搶救的志工,這是舞蹈社之所以能夠保留下來最大的社會力量。因為許多文化人、舞者和市民的全心投入,靠著政黨以外的社會動員,舞蹈社才能夠以新的姿態重新對大眾開放。我們不可能信任政黨,也難以真正信任制度,台灣的古蹟保存還是以自力救濟的方式進行,尚未有可靠的體制內方案,問題在於古蹟的保存時常透過私下的政治協商才能獲得解決,而不是經由公開審議與市民參與。古蹟的保存不是文化的守護,常常變成是政治鬥爭的戰場。我們只看到藍綠政治鬥爭在社會的各個場域蔓延,卻難以看見民主與文化的價值在 90年代以後的台灣社會生根。
另外,聲討蔡瑞月基金會的台北市文化局又展現了對於文化團體的支配心態,台灣官方無論藍綠皆存在著這種不良觀念,以為出錢就理應干涉活動內容,而不去尊重文化團體本身的歷史經驗與情感認同。蔡瑞月舞蹈社和綠營人士關係密切無可厚非,無論是在戒嚴時代所同處的社會陣線,或是在保存運動策略上的結盟態勢,皆使得兩者有著親近性,但這並不直接指涉舞蹈社的政治立場,台北市文化局這次氣急敗壞,指責舞蹈社脫稿演出,而不是積極協助與妥善溝通,已經失去了文化主管機關該有的風範。
從去年馬英九的捐款事件,到民進黨天王們在舞蹈社開幕時蒞場致詞的造勢舉動,都可以看出這些政治人物對於文化事業的輕忽,「文化」只被用來裝飾醜陋的政治鬥爭。今天對舞蹈社開幕不滿的民意代表,眼裡同樣只看到藍綠政治,並不在乎流連於舞蹈社裡頭的那些人事之於台灣歷史的重要意義,也不在乎舞蹈社作為城市文化地景蘊含的時空深度;當他們質疑蔡瑞月基金會「到底是搞文化還是搞政治?」的時候,這些民意代表是否想過,他們除了搞政治,其實從來也沒認真搞過文化。
[留言 / 轉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