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數位之牆》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訂閱人數:141,490 出版日期:2007/05/20

Web 2.0 再思考(一)「關係」才是重點

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人」。

■ 更改訂閱方式 避免被擋信,可透過入口網站與RSS訂閱,詳情看這裡

Web 2.0 與媒體無關,也不是內容出版的生意

早期從發展Blog起家的Web 2.0 經營者,以及晚近加入此一市場的新 興業者,分別對Web 2.0 的精神有著不同迷思,前者是仍然陷入1.0 的泥淖中,後者則是強調用戶參與跟分享過了頭。

首先,Web 2.0 不是媒體,然而很多Blog網站經營者仍然在做「內容 出版」(Content Publishing)的生意。傳統新聞網站靠編輯來做出 版,現在則是把內容供應的任務丟給眾多寫Blog的人。

舉例:博客中國可以說是中國Blog的先行者,但是經營多年還是離不 開「找人來寫專欄」的模式。用戶在上面所進行的行為,就是內容瀏 覽,網站依然是以「內容」為核心的呈現型態,與1.0 沒甚麼差距。

Web 2.0 不就是由用戶參與提供內容的草根媒體嗎?怎麼說跟內容無 關?筆者感覺:1.0 的內容是「以內容瀏覽為目的」,而Web 2.0 的 內容則是「以關係建立為目的」,內容只是用來建立關係的工具罷了。

簡言之,1.0 時代的商品是「資訊」,所有發展都圍繞在「如何處理 資訊爆炸」,不論新聞網站還是搜尋引擎。而Web 2.0 時代的商品則 是「關係」,議題是「如何處理關係不足」及「如何處理關係爆炸」。

更簡單說,Web 2.0 的商品只有一個,就是「人」。1.0 時代,我們 需要內容專家來幫我的經營早期的網路公司;Web 2.0 時代,我們需 要的則是社會學家,指引我們如何引導人們在虛擬社會中互動。

◎任何人,都有「被發現」的需求

1999年,筆者任職的網路公司找來圖書館系畢業的人,專司搜尋引擎 分類;找來報紙雜誌的編輯,專司內容頻道;由於那個時代完全專注 在資訊處理的議題上,所以我們需要這樣的專才。

Web 2.0 時代,網站服務的終極目標,將會圍繞在「如何展現一個人 」這件事情上。談到人,我們無可避免要談到人的需求。著名的心理 學家馬斯洛曾指出人的需求有五個層級,由基本到高階分別是:

1)生理的需求;2)安全的需求;3)被接納的需求,或愛與歸屬的需求 ;4)自尊的需求;5)自我實現的需求。其中,前兩者筆者將之簡單的 稱為「存在的需求」,而後兩者筆者稱為「社交的需求」。

將上述層級轉換到網際網路,會發現Blog甚至網路相簿等服務,僅滿 足存在的需求。換言之,網民書寫Blog及上傳相片的行為,不應該被 視為「個人出版」,而應被視為「嘿!我在這裡!」的一種宣告。

網民需要在網路上有個地方宣告自己的存在,那裏是她的家,是心靈 的港灣,是休憩的地方。那個地方要能安全的存放她所有的一切,她 在上面的一切痕跡,包含相簿,日記,留言,都是存在的證明。

問題來了,絕大部份寫Blog的人在網路上都是孤獨的存在著。他們的 Blog少有人光顧,每個月拜訪者僅數人。一個不斷發出「嘿!我在這 裡!」訊息的人,在長久沒被發現的情況下,注定要孤獨的老去。

◎Web 2.0 下一階段:關係的建立與管理

許多Blog服務經營者已經發現此類問題,開始朝向下個階段演進:即 「社交的需求」。每個人都期待被發現與被接納,你如何導引人們互 相認識?搭訕是需要理由的,而所有的內容都可能成為搭訕的理由。

在美國有 MyBlogLog之類的服務,讓寫Blog的人可以看到有誰來過我 的Blog。而中國的Blog服務經營者,則乾脆將其他人的來訪記錄變成 Blog基本功能,每個人都可以看到誰來過我的Blog。

這已經與「個人媒體」無關,而是我們有意識的在導引著人與人間的 關係建立。你看到有人來訪於是你回訪她的Blog,關係建立的第一步 於焉開始。好的Blog服務經營者,應該做到透過各種手段讓關係發生。

有的Blog服務經營者,透過內容推薦的方式將好的Blog文章推送到首 頁,或者透過編輯推薦,或者透過其他讀者「頂」「推」。然而這除 了跟1.0 時代「內容出版」沒兩樣外,也不過是創造出5%的明星罷了。

「讓每個人都有機會被自然的關注」,是Blog服務經營者的責任,也 是類似日本Mixi及中國51.com成其大的原因。經營者很早就體悟Blog 跟內容出版無關。Blog僅是存在的基礎,必須在此之上完成社交工作。

而新浪博客的「生產明星」工作,僅是創造少數明星及滿足大眾湊熱 鬧心態。絕大部分在上面開博的個人很少被理會,Blog乏人問津。明 星僅是創造內容及流量的工具,這不是Web 2.0 ,而是1.0 內容網站。

◎「為了分享而分享」,從來不存在

套用馬斯洛的理論看起來很玄,但是這樣的架構卻能用來檢視不同類 型的Web 2.0 網站,而看出未來發展潛力。簡言之,這幾個層次的需 求必須一層層滿足,無法抄捷徑。抄捷徑者註定要在發展上遇到瓶頸。

目前有很多Web 2.0 網站設計之初就想到要搭建一個架構讓用戶上來 「分享」。分享的內容則從書籤,新聞,藝文活動訊息,美食評鑑到 折扣資訊等不一而足。然而,分享者卻總是很少。

這些經營者可能沒想過,分享並不是自然會發生的行為。人,一定是 先考慮完自己,才會考慮別人。因此網站的初期功能一定是先滿足了 自己「存在的需求」,為己所用,接下來才考慮分享給別人的問題。

以社會性書籤網站(Social Bookmark ,例如美國del.icio.us )為 例,首先考慮網路書籤功能是否滿足個人整理資訊的工具性需求,接 下來才有分享給別人的需求。最後,透過適度導引讓人們進行互動。

網路書籤並非讓眾人鼓譟把一則網址推上首頁的鬧市,而是人與人建 立關係的工具。用戶收集的書籤以及對書籤所下的 Tag,是「對自己 的描述」,重點不在內容,而是透過那些內容,他們表明了他們是誰。

當對「人」的描述完成後,要讓他們建立關係就不難了。Web 2.0 網 站經營者可用Tag 為核心,Data Mining 為手段,做到讓性質相同/ 相異的人有更多認識機會。以此觀之,網路書籤尚未進入下一階段。

◎搜尋引擎的下個階段議題

上面提到的經營方式,都在描述如何處理「關係不足」的問題。然而 ,另一個問題在Web 2.0 時代也更加凸顯,即「關係爆炸」的問題。 當你加入的Web 2.0 網站多了,關係鏈的管理將十分棘手。

筆者曾說過在Web 2.0 時代,人與人聯繫的成本將趨於更低。然而, 眾多的Web 2.0 網站在引入關係鍊的概念後,卻導致要精確的找到某 一種人甚至某一個人,變成成本很高的行為。

例如,在美國想找一個人,你可能得逛逛MySpace ,或者Orkut ,或 者Facebook,接下來還有成千上百個Web 2.0 網站。就算不是精確的 找出一個人而是某一種人(例如:明朝歷史愛好者)也是困難的事情。

這是新時代的搜尋引擎所應當要處理的問題:關係鏈的搜尋。1.0 時 代我們看見了資訊爆炸時,取得精確資訊的高成本,而搜尋引擎成功 的解決了這個問題。現在,關係爆炸,成為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文:黃彥達

針對本文發表意見


上一篇:從電子商務夥伴計畫(Affiliate Program )看長尾理論

 
本週產業動態

《獻給親愛的媽媽》ezPeer+楊耀東感謝音樂會 - 2007/05/20

2007台北國際電腦展ADI, GIPS與順通資訊將聯合展出 - 2007/05/20

5/30, 6/1 筑波舉行WiMAX與MIMO最佳生產測試方案研討會 - 2007/05/20

藍眼科技發表48倍放大網路攝影機AX-215 - 2007/05/20

科勝訊針對視訊安全與監視應用推出新系列產品 - 2007/05/21

72%求職者認為髮型影響面試成敗!!『古典美人尖』成空姐最愛 - 2007/05/21

『易逛網』團購小幫手推出免費服務功能。 - 2007/05/21

Aruba Networks董事長/總裁暨執行長柯萬柯訪台 - 2007/05/21

口耳相傳,玩家都推薦的名店 - 2007/05/21

12吋王建民公仔首次在台亮相 - 2007/05/21

■ 歷史上的今天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PMP )初探 - 2005/05/29

以「參與電視」取代「互動電視」 - 2005/05/22

你願意放棄多少自由? - 2004/05/23

入口網站不負責任?談線上衝印事件的衝擊 - 2003/05/25

傳統媒體中箭的部位不大,但是很痛 - 2002/05/26

無根的一代 - 2001/05/27

一個人,守著一面牆 - 2001/05/20

網路股下跌之後 - 2000/05/28

網際網路的商業化 - 2000/05/21

ISP定位模糊 - 1997/05/20

■ 關於作者
find out more about the GLG Scholars program 黃彥達,1998年 4月創立數位之牆,以觀察科技趨勢為終身職。曾任台灣新浪網網站總監,台灣大哥大行銷副理,3G威寶電信行銷經理。現為跨國顧問公司格理行業專家團 Top 20%專家 ,從事網際網路與電信產業顧問工作,目前定居上海。
搜尋引擎 Blog Web 2.0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