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由學界、新聞界與關懷媒體環境與發展人士共同組成,並以『維護新聞自由、落實媒體正義、促進媒體自律、保障人民知之權利』為成立宗旨。 ---------------------------------------------------------------- 「卯上主流」暑期記者營即將截止報名 為了方便後續的營隊籌備工作,「卯上主流」營隊訂於六月二十日截止報名。 六月二十日當日寄出的報名資料仍為有效報名資料(以郵戳為憑)。 機會有限,時間不多,敬請把握! 更多訊息:http://blog.roodo.com/mwworkshop。 洽詢專線:02-2364-8917。 -------------------------------------------------------------電視妙管家是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媒體監督網站,最主要的功能是可以讓您申訴在電視上看到的不當內容。例如經常充斥在電視節目中的血腥、暴力等內容,或者幾乎等於廣告的節目內容,都可以來「電視妙管家」網站申訴。 我們將會定期將您的申訴彙整給主管機關NCC,讓不當的電視節目內容能夠藉由我們的監督,直接受到主管機關的管理。讓我們成為主動而積極的閱聽人,表達並且反應電視節目的意見。而不僅僅只是只能夠坐在電視機前面抱怨連連。 除了申訴的功能之外,我們還有許多媒體識讀的相關資料、譬如國外媒體識讀相關網站連結、妙管家電子報、媒體識讀相關教育資源以及出版與研究報告等等豐富的資料。除此之外,我們也會定期以podcast的方式,發佈線上有聲傳播字彙小百科,除了可以訂閱之外,還可以線上收聽喔! 歡迎大家一起加入媒體監督的行列,一起成為「電視妙管家」! 電視妙管家:www.tvkeeper.org.tw ---------------------------------------------------------------- 媒體觀察站節目預告 http://blog.yam.com/mwradiostati/article/10364755 主 持 人:管中祥、洪貞玲 時間:2007年6月8日下午6:10-7:00 頻道:教育電台(全國聯播) 內容報報: 今天為您邀請到INTAI雜誌主編譚雲福到現場暢談這本特別的雜誌,這本印尼文的雜誌,是由一家位於台北市大安森林公園旁的印尼小商店,幾位年輕的印尼華僑自力開辦的。主編譚雲福從印尼來台已有十三年,和另外一位朋友共同經營這份月刊型雜誌。他認為媒體是洗腦的工具,主流媒體不是以「問題」,就是以「嘉年華」的方式來報導台灣的新移民和移工。而這本雜誌的開創也是扭轉這種困境的一個新契機。 ---------------------------------------------------- 媒體對社會運動的陌生與輕視 媒體對社會運動的陌生與輕視就在三立因「415挺樂生大遊行」錯誤報導道歉後的不久,中天新聞台記者對於處理「樂青」赴台北市捷運局砸蛋抗議新聞的內容與態度,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網路上也燃起了激烈論戰。 雖然,近來年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報導大多呈現衝突面向,很少深刻促成社會對話,但像「樂生事件」引起多次報導爭議的現象並不多見。媒體選擇什麼樣的素材,站在何種立場報導社運新聞,可以自主的決定,而會有這樣的爭議,媒體也未必有意,甚至只是「據實以報」。然而,從這兩起事件來看,新聞報導社運時所使用的字字句句,以及播報的態度和語句,卻顯露出了媒體對社會運動的陌生與輕視。 三立的報導突顯了記者對新聞教育的陌生。對新聞教育而言,將教室帶到事件現場進行「戶外教學」(outside teaching)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特別是「415挺樂生大遊行」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社運場面,講求畫面與實戰操作的新聞攝影課程,當然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是正常上課,何以是「動員」學生呢?類似的現象也出現在中天新聞,內文指出「陳情活動怎麼會演變成丟雞蛋?警民衝突原來早有預謀」,有趣的是,「丟雞蛋」本來就是抗議的常見行動,「演變成丟雞蛋」也是可以理解的,媒體又如何會出現具負面評價的「預謀」呢?或許使用「預先策畫」等中性字眼,會更符合所謂的「中立客觀」準則。 媒體往往把參與社會運動的學生當作是沒有主體性與判斷力的稻草人。三立新聞在結語中強調「這場遊行的真正意義和訴求,連學生都說不清楚。」這種全稱式的說法,暗示了記者對學生自主性的質疑,而中天質問學生:「你們為麼要丟雞蛋?你們師長事先知道嗎?」也令人費解,二十多歲的大學生、研究生參與社運自主決定,自己負責,即使要採取更激烈的抗爭手法,也無需向師長報備,記者的提問反應了對學生運動的陌生及對學生主體性的輕忽。 從去年開始,媒體有關樂生院的新聞大多呈現的是衝突與對立的場面,幾次在課堂上播出新聞畫面,請學生談談新聞中的樂生院民與學生的訴求為何,學生的反應幾乎是「沒看到」。新聞呈現衝突場面的確是因為抗議者的所採取的抗爭行為,記者也只是據實報導。但在激烈行動的同時,社運參與者多會將其主張透過語言或書面的方式告知現場的官員、群眾與記者,然而,經由媒體的選擇與忽略下,新聞總是呈現對罵與衝突,可能不符合比例原則。其實,在大部分的行動中,社運者多半會透過記者會或其它活動,理性地闡述主張,但大多無法獲得主流媒體的青睞,最終只好投媒體所好,端上「激烈行動」,以致惡性循環,最後,社運只剩下衝突的身影 。 媒體當然有其選擇新聞的自由與權利,但如何選擇與呈現卻往往顯露出對該議題的態度與價值。主流媒體對社會運動的報導,很少清楚地呈現社會倡議者的主張,即使是衝突,也不是突顯不同意見的爭點與論辯,而是肢體與語言的對立。這種報導方式意味著媒體輕忽了社會運動的社會意義,忽略了社會運動其實可能是社會反省的開始,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即使,社運的主張未必有理或真能實現,但媒體的報導至少能開啟公共討論的視窗。 然而,現今主流媒體對社運的認知與態度,無疑是社會進步的重大危機,當媒體對社會運動陌生、忽視,將難以促成民主的對話與討論,諸多社會發展的創意與反思都可能淹沒在八掛、衝突與口水之中。如此看來,傳播教師將教室搬到街頭,讓學生體驗、感受與了解社會運動的種種面向與主張,恐怕是社會改革與媒體改革的必要教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