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吃藥大冒險
文.張瓊方 圖.薛繼光
結構性的兒童醫療問題,一般家長或許不容易體察,但行之有年的台灣醫界兒童用藥文化,相信為人父母者都曾深受其擾而感受深刻。 孩子生病,麻煩的不只是看醫生,更是回家後餵小孩吃藥。每每在手忙腳亂一陣後,小孩哭、大人怒,搞得雞飛狗跳,吐出來的比餵進去的多。這樣的戲碼在有幼兒的家庭不斷上演,卻少有人質疑,為什麼餵孩子吃藥這麼困難?難道沒有解決辦法嗎? 你知道嗎?如臨大敵地灌小孩吃藥原來是可以避免的──只要醫療院所採用容易吞嚥、不苦的糖漿、液劑、咀嚼錠、懸浮劑等「兒童專用製劑」,就能解決小孩吃藥困難的問題。然而,基於大人本位和成本考量,台灣的醫院很少貼心地站在兒童的立場來思考此一問題。 長久以來,台灣兒童在未普遍引進專用藥的情況下,多以現成的成人藥磨粉、減量來替代。每當調劑的藥師們看到醫生開出「六分之一顆」,甚至「八分之一顆」的處方時,簡直哭笑不得。 「一顆藥要精確地分成8份,簡直是強人所難!」台大臨床藥學研究所所長林慧玲說。 雖然不是每種藥都有小兒專用製劑,但其實,一般小兒常用的呼吸道、腸胃道用藥,都早已開發出小兒製劑,只是國內醫院基於健保給付藥種的限制、成本的考量,很少使用兒童專用製劑。近年在林慧玲的推動下,台大醫院先後引進了十多種小兒專用製劑。即使如此,相較於鄰國日本小兒疾病有6成使用小兒製劑,台灣比例卻竟只有0.2%,相差實在太懸殊。 良藥苦口? 小兒用藥磨粉在台灣行之有年,一般父母也以為這是一種方便、貼心的服務,殊不知擅自將藥錠磨成粉,用藥風險會大大增加。 錠劑磨粉或將膠囊拆解再混合分包,結果出問題的例子不勝枚舉,醫療改革基金會整理出近年兒童用藥疏失,看了叫人膽戰心驚。 4年前,一位年僅6歲的女童,吃了幾天感冒藥之後突然來月經,經調查發現,是磨藥機曾磨過女性賀爾蒙藥物,藥粉殘留在機器上所導致的。 2年前,一位5歲男童就醫,醫生錯把一次服用0.5顆藥打成了5顆,藥量暴增10倍,導致男童肝臟受損。 藥磨成粉不光是交叉污染、劑量錯誤率增加,同時也會造成意想不到的變化。林慧玲指出,藥錠磨粉後分包,每包藥量很難完全相同,對幼兒來說,即使細微的差別都可能導致藥效起伏不定;多種藥粉混合還可能彼此產生交互作用、變質;部分經過特殊設計以求達到藥效穩定長久的藥劑,像腸溶錠、長效劑、緩釋劑等劑型,磨粉後更是效果盡失。 小孩穿大鞋 而孩子對藥品的吸收、藥效高低與不良反應,也和大人不盡相同。 由於小兒專用製劑的市場小、儲架期短,基於成本考量,即使在美國,高達75%的藥品都缺乏小兒適應症的臨床研究。換句話說,根本不知道該種藥物用在孩子身上會不會出問題。 更駭人聽聞的是,近十多年來我國藥品只標示主成分,其餘副成分被列為商業機密,准許不標示。 「有些藥品成分會對小孩造成傷害,但從現行藥品標示中完全看不出來,」林慧玲舉防腐劑為例,防腐劑會對兒童發育中的神經造成傷害,引發癲癇,不僅新生兒應避免使用含防腐劑的藥品,18歲以下的兒童也嚴禁注射脊椎,但在藥品成分標示上卻完全看不出來是否含有防腐劑,「甚至打電話去問進口廠商,都得不到答案,」林慧玲感嘆,兒童用藥彷彿一場冒險之旅。 此外,醫師的處方籤也有改進的空間。 「處方上應該標示小孩的年齡和體重,以便藥劑師核對劑量是否合理,」林慧玲指出,新生兒、幼兒階段,胃出空與腸蠕動較慢,藥物吸收會因在腸道停留的時間較長而增加,在孩子肝腎功能未臻成熟下,部分藥品會造成毒性。但一旦代謝功能成熟,孩童每公斤體重的代謝能力又超過成人,同樣劑量可能會不敷所需。因此,對於兒童藥量的計算要十分謹慎。 台灣兒童醫療中的用藥險象環生,對此,醫界也有心改革。身兼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的長庚兒童醫院院長林奏延指出,近期將全力推動兒童用藥安全,並將其納入醫學中心的評鑑項目中。不過他坦言,在現階段健保給付下,基層診所很難做到。 遺憾的是,基層診所才是兒童最常接觸的第一線醫療單位。看來,台灣兒童用藥文化的改革,仍非一蹴可幾,有誰能替「有口難言」的兒童爭取輕鬆吃藥的權利?! (本文節錄自台灣光華雜誌2007年06月號) |
兒童用藥以藥丸磨粉、分包的形式行之有年,因風險增加,爭議不斷,為避免過程中交叉污染,馬偕醫院開始推行讓家長回家自己磨藥,結果「考」倒了不少憂心爸媽。
兒童的代謝能力與成人不同,體重是給藥量的重要指標。
兒童專用製劑在台灣的普及率只有0.2%,要做到安全又輕鬆的兒童用藥尚待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