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教育專題 ◎ 2007-06-12
══════════════════【立報】═══════════════════
教 育 專 題 深 入 報 導《2007-06-12》

本期內容
  ◎傳播線上:重召客觀中立的幽靈 
  ◎社會發展所需的媒體改革 
  ◎環境前線:奈米台灣!風險台灣? 



傳播線上:重召客觀中立的幽靈
  傳播學生鬥陣
5月28日,青年樂生聯盟到捷運局抗爭丟雞蛋,此事件,意外地集中於一名中天社會線新聞記者,在其部落格爭議性的影片與文字描述(媒體記者與抗爭者口角;被雞蛋擊中之媒體記者,揚言新聞播出後看誰比較難看)。網路上,陸續出現相關的討論,撻伐該記者言論與行為者,而,維護認同的亦有之。

如此,不禁讓人再次省思新聞報導中,「客觀中立」的核心價值──新聞客觀中立報導方式,能夠在事件現場由記者決定,以致當下誰比較難看能夠立刻被決定、放大,並且「客觀中立」地報導出來。

客觀性新聞報導源起19世紀,美國6家報社成立聯合採訪部,均攤費用以節省昂貴的電報費,此即美聯社前身。由於新聞稿供給6家報社使用,因此不得有主觀意見,僅能有客觀事實陳述,並且在觀點上力求平衡;此為美聯社爭取客戶並獲生存之道,卻也成為美國新聞報導典範。呈現在技術層面,則是依循倒金字塔寫作模式、超越黨派的報導立場,記者置身事外、冷眼旁觀之中立意理以及事實與意見分離。

爾後,不少學者對於此種純淨客觀性新聞報導提出反面看法與批評。例如,媒體乃是建構真實並非反映真實;客觀性報導是記者藉以免除外界攻擊的策略性儀式;客觀性新聞報導將使報導內容流於形式與膚淺,以及記者過度依賴消息來源,以致難以主動發掘事實真相。記者不可能將所採訪新聞一字不漏全盤報導,事實上乃是在不失真的情況下,選擇閱聽人有興趣的部份加以報導;20世紀美國處在經濟危機、生活環境動盪之境,民眾對於這種局部報導事實的客觀新聞感到不滿,推崇「知的權力」是整體而非局部,因之孕育而生解釋性新聞報導、精確性新聞報導、新新聞報導以及深度報導等,新的新聞價值思潮。

回顧「客觀中立」發展脈絡,反觀中天電視台該名社會線新聞記者,5月28日在自己部落格中所暢言:學生計畫性丟雞蛋、不知名記者擁護學生團體運動(所謂「知名」乃是對應於中天、三立等大型主流媒體機構招牌)、青年樂生聯盟是跑新聞的臭名單……。先撇開兩層面:當前台灣記者對於社會運動不真確的觀點與想像,以及主流、小眾媒體、公民記者之間不對等的權力網絡關係。我們若定睛於記者工作情境,與新聞專業教育中長期存在的「客觀中立」幽靈:學校所教授的新聞專業,顯然不能夠讓在線記者完整呈現事實的真相,如此,在新聞教育之中高呼的「客觀中立」意義何在?是否只能淪為記者在新聞處理上自保、避免外界質疑的盾牌;更可能,如今媒體生態環境中,講求上稿率、完稿時間限制以及工作高汰換率,「客觀中立」更該被質疑──它是否造成了記者不再對於受訪者完整談話內容尊重,乃至於隱性地扭曲事實、捏造另一種真實,從中天該名記者誑言「新聞播出後看誰比較難看」,更讓人痛心疾首:「客觀中立」的幽靈,陰魂不散。

客觀中立新聞報導並非一種至高無上的新聞教教育方針,它該是一種基本方法,但是基本方法不該成為全然的態度,甚至於單薄成為唯一的專業意理。而,客觀新聞也未曾「假」過,乃是因為它從未發生。

Our Questions

1.您知道新聞學中「客觀中立」原則是怎麼產生的嗎?

2.「客觀中立」原則曾被人批評假客觀、假中立,您知道為什麼嗎?

3.您覺得這次中天記者在報導樂青的抗議活動上,是否有符合所謂的「客觀中立」原則?

媒大事

英第四頻道播出黛安娜垂死照片

英國的商營電視台「第四頻道」在6日,不顧英國威廉與哈利王子要求與數百通觀眾的抗議電話,仍然決定播出已故威爾斯王妃黛安娜1997年發生嚴重車禍後垂死時刻的照片。第四電視台以《隧道中的目擊者》這節目製作嚴謹,符合公眾利益為由,拒絕兩位王子的要求。6日晚間,更一刀未剪,播出這個此紀錄片。第四頻道發言人告訴法新社,「因為我們覺得這是尊重、負責、合理的歷史紀錄片」。

小編媒批:這樣新聞畫面的播出,到底是不是有如第四頻道官方說法中提到的,「尊重與合理」的歷史紀錄片的作法?恐怕是有待商榷的,因為紀錄片也不一定非得在片中放上死人,我們才會知道有車禍的發生,而是有更多的其他手法運用可以讓觀眾知道,到底那時候發生了什麼事。這種不尊重家屬感受的紀錄片宣傳手法,到底是不是刻意的炒作新聞,恐怕才是真正引起英國民眾抗議的主要原因。

美FCC委員抨擊電視換照草率

紐約時報在二日的意見版(OP-ED)刊載民主黨籍FCC委員Michael J. Copps的投書,他對美國現行無線電視換照換照制度多所批評,FCC為擁有每八年審核無線電視業者換照的權力的媒體主管機關,業者要證明他們有履踐服務公共利益的紀錄,來爭取主管機關的同意換照。如果他們無法證明,那執照就應交給能證明的其他業者。如果FCC能照著做,這是嚴苛但公平的制度。但這位FCC委員指出,在媒體集團化的壓力下,FCC放棄換照制度的精髓,改採業者所樂於採用的「明信片換照」(postcard renewal)制度,FCC不採實質審查而淪為橡皮圖章,考量公共利益而使不予換照反而變成少見的罕例。他接著並指出在1980年代以前,當時嚴格的執行每3年換照的制度,當時業者因此投下鉅資提升內容的製播,而在1980年代,解除管制的狂潮襲來之後,換照制度才變成現在這樣子,也因此造就美國現在節目品質的日益低下。

小編媒批:美國FCC委員這般「語重心長」的投書,值得目前大力鼓吹換照應該從輕審查、並藉解除管制、引進數位新科技來改善台灣媒體環境的諸位NCC委員,好好思考美國的前車之鑑。
(回目錄)



社會發展所需的媒體改革
  賴建寰(輔大黑水溝社社長、輔大歷史系學生)
得知輔大不在學費調漲之列時,帶著些許興奮的心情,上網檢索相關新聞報導。不看則已,這下興奮之情立即轉為憤怒之火。中廣在一篇名為〈東吳(案:應為東海)、輔大學費未獲漲 與學生團體溝通不足〉的報導中稱,「日前這兩校的學生團體(東海、輔大)日前發動抗議,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反省「理解」

「會吵的孩子有糖吃」這句話,其實帶有兩種意思。其一,東海和輔大的學生是小孩子,而所謂的小孩子,在他們的解釋中往往是不理性、難以溝通等;其二,抗議是一種吵鬧的行為,在與上述小孩子相連結的話,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幼稚的舉動。

這絕對是歪曲事實的謬論。事實上,黑水溝社曾在5月2日發表〈停止學費調漲 落實教育公共化〉的聲明,當中就理念面、問題面與訴求面,就教於輔大大學,未知中廣撰寫這份新聞的記者看了嗎?隔天,本社再次發表〈黑水溝社「學費調漲說明會」會後聲明〉,當中對於輔大調漲學費的理由,作了數點的反駁,未知中廣撰寫這份新聞的記者看了嗎?5月10日,配合校內的抗議行動,本社發出〈輔大黑水溝社「反調漲、爭民主」新聞稿〉,當中詳盡地提出本社反對輔大調漲學費的論述,未知中廣撰寫這份新聞的記者看了嗎?除此之外,尚有校內宣傳文宣數份。算了吧,這位記者應該是沒看過,奉勸一句,「快看吧」!

所以,「會吵的孩子有糖吃」的問題在於,其一,我們有一套論述,支持著反調漲的行動,因此並非不理性或難以溝通;其二,抗議本是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與集會自由,與吵鬧、幼稚等毫無牽扯。我寧願自我解釋這位記者是基於「無知」,而不是「無恥」,以至於使用如此嚴重悖於事實的報導文字,栽贓我們。

我在想,在媒體人的養成過程中,究竟有沒有對於「如何認知」,也就是屬於知識論的範疇,作出最基本與深刻的反省?據聞,前陣子樂生的抗議行動中,某記者當場質疑學生「師長知不知道你們要砸雞蛋?」、「等你們回去看到新聞播出來,看誰比較難看」等荒謬絕倫的話。兩件事情對照下來,其實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許多記者個人欠缺對社會運動的基本認知,加以戒嚴的歷史性因素,與現今的社會性因素,建構了他心中的「事實」。只是這樣的「事實」,絕大部分是人格扭曲、強勢者、資本財團下的錯誤理解。因此,一篇篇嘲諷、揶揄社運的報導,潑天也似。

「平衡報導」?

輔大校內的反學費調漲運動,自然也吸引了學生實習媒體的報導。其中,校內某實習媒體,向有校方政令宣達所之譏,對於黑水溝社素來不甚友善。在反學費調漲運動積極展開時,我曾經詢問該媒體的記者,能不能對黑水溝社作一篇專訪,好讓我們把訴求講清楚。他的回答是,新聞要求「平衡報導」,如果只有問黑水溝社的意見,有失偏頗。他又說,他們主編也覺得不妥,以故專訪未能實現。

先不討論「平衡報導」這種莫名其妙的東西了,我只以「平衡報導」的標準檢驗。在那之後,我在該媒體上,看到同一位記者訪問會計室,對於黑水溝社質疑學費調漲的報導。奇怪,「平衡報導」呢?怎麼沒有也來訪問黑水溝社,如何駁斥會計室的謊言?很明顯的,這位實習記者的「平衡感」出了問題,和輔大同一個鼻孔出氣。講白了,這種「平衡報導」是有問題的。在不對等的校園權力結構中,如果還死抱著所謂「平衡報導」不放,兩者用一樣的大小版面、採訪時間等,其實是順應著校內的不平等關係,絕不會是平衡報導,反而是偏頗報導。

後來,這位實習記者,採用校方與學生「各說各話」的標題(當然,或許新聞標題不是他下的),寫了一篇對輔大學費爭議的報導。這當然也是基於「客觀」、「中立」的原則,避免立場過於傾向任何一方的結果。問題是,黑水溝社連續發表聲明質疑輔大調漲學費的合理性,有憑有據,論述推演也極為充分;反觀輔大除了馬腳越露越多以外,只剩一張死皮賴臉。這種狀況之下,若還將雙方的論述、證據放在「各說各話」的相同地位,根本一點也不客觀、中立,甚至是依憑自己卑劣的主觀意志,任意地曲解事實。

去年,旁聽系上老師的「史學導論」的課程中,老師曾提及,之前有位新聞系的學生選了這們課程。於是,老師便詢問他,新聞要求報導事實,那什麼是事實?老師看他楞在座位上,又問他說,難道新聞要求報導事實,系上卻沒教你們什麼是事實嗎?那位學生說沒有。

如果實習媒體是這樣在實習,如果學生缺少對認知、事實、客觀、中立的反省,也無怪於媒體亂象叢生了。
(回目錄)



環境前線:奈米台灣!風險台灣?
  趙家緯(台大環工所、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從太陽能光電板到化妝品;從《科學》期刊上的學術文章,到購物頻道中的宣傳詞語,奈米科技正進駐我們的生活。

相較於資訊科技、生物科技同等響亮的學門,奈米科技最大的不同乃是其為在一定尺度下操作物質的技術,因此沒有固定的應用領域,亦被視為各種技術融合的平台。因而半導體業研究如何應用奈米碳管取代矽晶;藥廠探討是否能利用奈米級的藥物傳輸裝置,以增進癌症的療效;化工廠添加奈米級二氧化鈦於油漆中,提昇抗汙能力。而各家電品牌,則大打「奈米銀」洗衣機、冰箱與冷氣機的廣告,標榜著:「奈米銀當家!細菌stop!」

但在這波奈米熱潮中,其潛在副作用並非被完全忽略的。隨著奈米科技的發展,關於人造奈米材質對人體與環境潛在的危害,也陸續被探討。現行的動物實驗結果則指出,相較於大粒徑微粒,奈米微粒會產生較大的呼吸道毒性,亦可能穿透肺部間質,直接進入循環系統及其他器官。英國皇家科學會則於2004年時,公佈一份名為「奈米科學與奈米科技的機會與不確定性」的報告,其中完整分析了其潛在的環境與社會的衝擊。

台灣自然沒在這波奈米狂熱中缺席。國科會從2002年起,開始推動「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規劃從2003年至2008年間投入6億美元進行研發。至於整個計畫內容是否已跟上歐美腳步、同時針對奈米科技可能的副作用進行研究?這一切可從於6月中旬舉行的「台灣奈米國際週」的活動內容看出端倪。

在「奈米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發表會中,可見到議程的規劃有「奈米生技」、「奈米物理」、「奈米機電」、「化學與材料」等4大項,但沒有任何一項是談到奈米對人體與環境的風險;而在國際奈米科技研討會中,邀請了國外專家大談「奈米科技的商業化」、「奈米科技對工業製程」、「奈米科技於能源之應用」,似乎國際上既有對奈米材質的管制與規範的探討,在台灣的奈米專家們看來只是可忽略的雜音。令人不解則是既然環保署、衛生署與勞委會亦涵蓋在此國家型計畫之中,為何未就奈米對環境與人體的潛在風險探討,任憑奈米級產品在市面流通,且無視杜邦觀音廠是全亞洲最大的二氧化鈦廠的事實?

事實上,這些單位並非未作任何努力,但投注的資源有限。環保署於前兩年分別執行「前瞻奈米科技相關環境議題研究計畫」、「推動負責任的奈米科技研發及生產環境」等研究計畫,只是前者內容中提及奈米潛在衝擊的頁數僅約5頁,而後者的預算僅有4百多萬元,雖分別監測自然環境與作業場所的奈米微粒進行,亦就奈米塗料的逸散量進行實驗,但未能始終未能系統性探討潛在的環境衝擊。

更需深究的乃是當美國已將國家型奈米計畫(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NNI)總預算(每年約3億8千萬美元)中的8%,撥至與環境健康與安全以及倫理、法規與社會衝擊的研究時,台灣仍處在奈米科技的啦啦隊階段。那麼就算把「綠色矽島」的口號代換成「綠色奈米島」,始終擺脫的是「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的命運。

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乃是不斷隱匿與忽略各項高科技潛在的風險,此乃由於資訊上的落差所導致。而在台灣奈米科技發展過程,不僅見到民眾科普知識受偏差資訊所導致的風險隱匿。由國家型奈米計畫的架構中,分析出科學專家們學術資源失衡造成各種對風險的忽略,甚至是雙重的忽視。一方面撥給奈米於環境相關議題上的經費已相當稀少,而環境相關科系在奈米方面的研究卻只重視其在管末處理的應用,未就環境風險進行研究。

從電子業的發展中,已見證台灣是仰賴「高科技的骯髒秘密」來換取自以為是的經濟成就與命脈。而若想擺脫這樣的軌跡,確保「奈米島」不是會如同「矽島」是由一位位致癌的女工、高濃度的VOCs、受污染的地下水交織而成的。唯一之路就是重視「科技評估」(Technology Assessment)的重要。科技評估乃為針對一項新科技商業化與廣泛應用前,利用一多學門的程序評估其潛在的危害。在此程序中,奈米科技的整個生命週期,在環境與健康上的風險評估與管理、社會衝擊評估都應被詳加檢視。透過此程序,奈米科技才有機會逃離「下一個石綿」、「另一個DDT」、「核能夢靨的重現」的批評,而能成為「生態現代化」(Eco-Modernization)的利器。
(回目錄)



參觀立報:
http://www.lihpao.com
寫信給小編e-mail:
fiveguys@ms19.hinet.net
立報地址:
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欲詳完整內容請訂閱立報
電話:02-86676655
傳真:02-82191213
訂報:02-86676655轉214
地址:台北縣新店市復興路43號1樓
每週一至週六出報,每份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