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186期 / 2007年6月13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前陣子素的鹹蛋超人陸陸續續收到網友們的關心,大家關懷素的鹹蛋超人的面向很廣,說明如下:

問:「素的鹹蛋超人喜歡做菜嗎?」

素的鹹蛋超人答:「通常是吃比較多!做菜偶爾,這是因為怕把廚房燒了!」

問:「素的鹹蛋超人到底是男生還女生?」

素的鹹蛋超人答:「是超人!」

以上都是比較簡單且好回覆的問題,但是也有挺棘手的問題。

問:「素的鹹蛋超人為何要在電子報及Blog上說這些瑣事?這跟法鼓山有什麼關係?」

素的鹹蛋超人慎重的回答:「當初設立電子報及值日生Blog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對話的管道,讓法鼓文化的讀者可以在閱讀我們出版品的同時,也可以將意見回饋反應給我們。由於部分的讀者可能不是佛教徒,在接引他們的過程當中,希望以較輕鬆愉快的方式來導引他們。因此會由素的鹹蛋超人先來一段短文,在引導大家閱讀聖嚴法師等作者的文章。久而久之,愈來愈多的菩薩對於素的鹹蛋超人的短文引頸翹望。不一定每篇短文都和法鼓山有絕對的關係,但期盼透過較輕鬆的方式引導眾人接觸佛法。」

當然,也會收到一些鼓勵,如梅雅菩薩說的:「因為你(妳)們都有一顆柔軟無私的心,願意把自己生活中磨練的智慧,分享給別人,甚至成為別人的智慧,而素的鹹蛋超人所摘錄的文章內容,又很符合時代人心的脈動,可見有花心思去感受周圍,進而發揮同理心......。」(讀到素的鹹蛋超人都害羞起來了。)

總之,素的鹹蛋超人非常感謝大家支持。

 
 

當自己發現起煩惱時,
要感謝使你產生煩惱的人、事、物,
因為,他們是在幫助你修行。

摘自《禪與悟

 
親密一定要兩個人?

【經典Polo衫系列】朝氣十足、實穿好搭!任選2件,夏日特惠$580元! ■ 楊蓓 (台北大學社工系副教授)

當你能夠在心理上跟自己親密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自我的滿足感,但我們必須瞭解自我滿足感跟自我膨脹不一樣。在台灣,有一些女性,他們受過高等教育,結了婚以後就開始相夫教子,把家庭放第一,其它事物都放兩邊。等到孩子長大了,工作上也可能退休,或者不必那麼拼命去賺錢,卸下經濟重擔,整個家庭發展進入到一個空巢期的階段,小孩獨立離家,剩下夫妻兩人在家裡。

這些女性會覺得自己的人生任務告一段落,所以要開始追求自我成長;於是參加義工的活動,接受一些訓練,上了各式各樣的心理課程、溝通課程。他們很高興學了好多東西,然後就回家跟她先生分享,溝通應該是怎樣的,所以你以後要怎樣跟我講話;再不然就是這個課很好,你一定要去上,你如果不去的話,我連練習的對象都沒有;想要改變家裡原來運作的規則,說那個某某教授講怎樣怎樣,所以我現在要這樣、那樣。把外面學的那一套拿回家來運用,變成他們夫妻關係裡面的一個新的期待。

於是太太會挫折,因為先生未必會按照著她的規則做事,她會覺得另一半都不成長,夫妻關係又回到那個角色的輪迴裡面去。想當初他們結婚的時候,可能好不容易調和了很多差異,才形成一套可以互相和平相處的規則,可是到了這個空巢期階段,又要重頭來一次。在美國也有同樣的現象,所以離婚率在中年的時候是另外一個高峰。女性開始展翅高飛,準備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那男性怎麼辦?男性也向外發展卻是產生外遇。

所以,千萬要提醒自己,跟自己親密並不表示,當你覺得自己滿足的時候,你要去用一套新的方法去左右別人,要知道那個親密只跟你自己有關,「瞭解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而且接受自己,如此而已。

「人」在許許多多的過程裡一直不停地在轉化,慢慢親密自己、接納自己時,就會發現另外的issue(本質)會出來,那就是孤獨。這個過程有個術語,叫做「自我轉化」。

西方學者不停地在研究,我們怎麼樣從一個有條件的愛,慢慢轉化到一個無條件的愛,這也是我們心理學領域裡面,很多人在討論的一件事情。因為我們處在一個有條件的愛的時候,基本上就有很多的牽制和限制,容易讓你從那個限制裡面敗陣下來,感到孤單寂寞。孤單和寂寞本身通常不是一個最原始的情緒,剛開始它可能是憤怒或挫折,甚至是傷心、哀傷,可是久而久之,它就會慢慢沉澱,變成孤單、寂寞。當你一旦感覺孤單寂寞的時候,就會想要去抓住一些人、一些事。從學佛的觀點來講,就是我們的心會想要去攀緣。

曾經,我給自己做了個實驗,就是早上起床的時候,我刻意把當日行程全部排開,必要的事情全部都沒了。我就記得那天早上醒來以後躺在床上,心想那天沒事,要做點什麼好呢?有一個朋友好久沒見了,可以跟他吃個中飯;好像有本書,一直記得要買卻沒有時間去買,我今天可以去買。腦袋不停地轉,我也清清楚楚地看見了自己那個「心」怎麼樣的去找事情來把自己佔據,這就是攀緣。當然,這一次的實驗是失敗的!

於是我又做了第二次練習,打定主意那天什麼也不計畫、什麼也不做,然後我就非常自發的(spontaneous)看看自己要做什麼。然後,非常有趣的一個發現,我發現我從床上起來以後,第一件事情就是走到洗手間,開始刷牙洗臉,我當時就楞在那裡,原來我們的生活連刷牙洗臉這件事情都被制約(condition),一件你必須要做而且沒有意識的情況下,就自然而然會去做的事。

當下,我想起倪匡有一本書叫做「規律」,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專門研究昆蟲的病理學家莫名其妙的自殺死掉,衛斯理就受邀來查,衛斯理一路追追追,終於明白為什麼那個病理學家要自殺,衛斯理的解釋是,因為那個病理學家發現自己的生活其實跟他研究的昆蟲沒什麼兩樣,所以他找不到自己活著的意義。因為這個科學家的生活其實就是週而復始地,被他以為有意義的事情所佔據,他擁有很好的聲望,生活卻跟自己看的昆蟲沒兩樣,著實無奈。

享受真正的孤獨

現代人的生活何嘗不是如此,很多無奈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重複,在這裡頭,你的心越來越孤單,越來越孤單,到最後成了你的失落、你的傷心、你的寂寞孤單。當人的孤單和寂寞慢慢滋長,人就會老化,除非他真的能夠瞭解自己有時候是孤單寂寞的,也接受自己「我就是孤單寂寞」,那「我」就會開始想辦法,怎麼樣可以讓「我」活在一個比較自我滿足的狀態之下,自然開展了「內在轉化」的歷程,從心理的、生活的、各個層面去改變,包括到道場去,也是一樣。

將孤單跟寂寞轉化成為可以享受的孤獨,那麼人生將又是另一片風景。所以有的時候,我很羨慕法鼓山那位老菩薩(註),獨來獨往、安靜恬和,我覺得她是我在台灣少數見到,真正在生活裡享受孤獨的人。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45期

隱士 隱士
/彼得‧法朗士

孤獨經常會被視為一種病態,一種只會帶來「寂寞」的生活。然而,在較早的時代,那些透過離群索居尋求自我實現的人,卻是備受景仰的,被視為具有明辨能力和內在安全感的一群。…<more>

 

人生探索系列組合(八本組合)人生探索系列組合(八本組合)
/聖嚴法師

人生像變化莫測的球賽,總是充滿了各種可能。無常並不可怕,樂雖不會永遠的樂,苦卻也不會永遠的苦。…<more>

修行電子報第十一期-【坐禪即財富】
正念戰役 At Hell's Gate

近世以來,由於科學的長足進步,為人類解決了不少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難題。但是,等待著我們去解決的難題,也隨著人類物質文明的進展而越來越多。實際上,直到地球毀滅的那天為止,自然環境加諸於人類的難題是不可能全部克服的;直到我們的肉體死亡的那一瞬間為止,對於身體的機能是無法完全控制的。至少,人類無法阻止太陽熱能的漸漸消失,所以,地球的衰老與毀滅,將是無可避免的事。又由於人類無法阻止生理機能的漸漸老化,所以,肉體生命的必將死亡,也是無可避免的事。

然而,當地球尚可為人類居住的一天,我們應該設法改善自然環境,使之更有利於人類的生活與生存;當我們的肉體生命尚繼續活著的時候,我們就該設法改善身心的健康,使我們生活得更舒適愉快。這雖是現代科學的課題,但卻不能將此責任交給現代科學,因為推動科學,要仰賴人類的智能和體能,要想發掘潛在於人類身心深處的最高智能和體能,唯有坐禪才是最好的方法。

坐禪的方法,雖是淵源於東方人的智慧,事實上,不論東方或西方,凡是偉大的宗教家、哲學家,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多少均須得力於若干禪的功能,即使未必採取特定的坐禪姿勢或坐禪的名稱,就他們發揮出超乎常人的智力和毅力的本質上說,與坐禪的功能是相應的,只是他們不知道那是出於禪的功能而已。由於他們的天賦高於常人,故在不自覺的情形下,能夠得到若干禪的功用,使他們成為傑出的偉人。

本文摘自:《禪修菁華集

專注力--禪修十階開發心智潛能專注力--禪修十階開發心智潛能
/B.艾倫.華勒士
本書是開發專注力最好的實用手冊。作者清晰的指導、理論基礎,以及個人經驗均衡地分享給我們。 …<more>

 

史上最大佛教護法──阿育王傳 史上最大佛教護法──阿育王傳
/德千汪莫
阿育王的一生曲折戲劇。他擁有無上的享受和威權,到後來卻無法保護家人,走到人生盡頭,嘗到繁華落盡的悲哀。…<more>

夏日禪書展特惠85折!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心靈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 >>素食聰明吃電子報 >>人生雜誌電子報 >>智慧掌中書電子報>>大師密碼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 >>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修行電子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