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科幻科學報
科幻科學報

377期 2007.06.19.

科學衍生科幻.科幻延伸科學每週二發報 

   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快樂~

Vulcan
星艦學院編輯小組

交大科幻中心
通俗科學網
科學人
星際聯邦
星艦學院


 

 
 
 
 
 
 
 

 



     最IN話題 ■ 《移心》書摘2
     科學小視窗 ■ 世界最長河換亞馬遜?
 

▌最IN話題
▌《移心 》書摘2
▌文/ 葉李華


02

百慕達三角

  當天晚上,天氣仍然十分晴朗,海面也極為平靜。我飽餐一頓之後,設定好自動駕駛,便躺在甲板上,一面抽菸,一面望著夜空中的滿天星斗,一種超然物外的感覺,不禁油然而生。

  當波江星座逐漸來到中天之際,我知道已接近午夜時分。不過,雖然經過一天的航行,我卻一點也不疲倦,甚至毫無睡意。

  我來到駕駛艙,檢查目前的位置和航向。在那個時代,當然還沒有衛星定位系統,所以想要駕船出海,尤其是遠航,必須具備一定的航海知識。這自然難不倒我,因為我可以誇口,當時世上所有的交通工具,無論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裡游的,我至少駕駛過十之八九,至於那些未曾駕駛過的(例如太空船、深海潛艇),我也或多或少,研究過操作手冊。

  由於這艘遊艇,是我臨時租來的,上面的導航設備,只能算差強人意,精確度難以估計。因此,我雖然進行了無線電波定位,仍舊有些不放心,索性掏出臨時購買的六分儀,回到甲板上,利用天文法,驗證目前所在的經緯度。

  忙了十幾二十分鐘,我又回到駕駛艙,取出一張詳細的海圖,在其上標出遊艇目前的位置,以及巫師島的大致方位。然後,我參考洋流的資料,畫出一條預訂的航線。

  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一件事──我所駕駛的遊艇,已經來到了百慕達三角的邊緣。我精神為之一振,因為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航行到這片充滿神秘傳說的海域。

  不知道為什麼,常有人將百慕達三角誤以為是個三角洲,真是謬之極矣。所謂的百慕達三角,其實是大西洋西側的一個三角形海域,和什麼三角洲,八竿子也打不著。

  既然是三角形,自然有三個頂點。最普遍的說法,百慕達三角的三個頂點,分別是百慕達群島、波多黎各以及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這片海域相當廣大,將近有二百萬平方公里。

  百慕達三角之所以神秘,是因為自一九四○年代以來,有不少飛機和船隻,在這片海域無端失蹤或遇難,而且絕大多數,連一點殘骸都找不到,彷彿從地球上平空消失了。為了解釋這個現象,各種理論紛紛出籠,有如百家爭鳴,從玄之又玄的無稽臆測,到煞有介事的科學理論,幾乎可說應有盡有。

  當年,我雖然並未實際探索過百慕達三角的真相,但是對於相關的傳說和理論,早已十分感興趣,有意無意間,也蒐集了不少資料。然而,我對所有神秘現象所抱持的態度,一律是避免定見,盡量將各家學說,一視同仁裝在腦子裡,以便機會來臨時,能夠一一加以驗證。

  話說回來,在尚未驗證之前,我自己也難免會做些判斷。比方說,有關百慕達三角的神秘現象,當時在我看來,有三個科學理論最具說服力。或許因為那個時候,正統科學在我心中,好歹仍佔了最大的比重,所以我對時光隧道、不明飛行物或幽靈船之類的另類解釋,只是聽過就算,並沒有認真對待。

  第一個理論,稱為「氣泡湧浪」,認為在這片海域的海底,不時會冒出巨大的甲烷氣泡。這種氣泡上升時,由於水壓遽減,體積越來越大,最後來到海面上,便會形成一股突如其來的湧浪,輕易就能打翻附近的船隻。不過,這個理論有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這種湧浪,最高也只有幾十公尺,換句話說,頂多只能打翻直升機而已。為了補救這個致命傷,又有人提出修正理論,認為甲烷氣泡升到高空後,會干擾噴射機的引擎,因而造成失事。

  第二個理論,則是認為在這片海域,有個巨大無比的漩渦,勉強可比喻成「海洋中的黑洞」。這個巨大的漩渦,不但會將船隻吸入,甚至會影響上空的氣流,造成龍捲風效應,導致過往的飛機失事。這個理論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將全球各地類似的危險海域(例如日本附近的「魔鬼海」),做了統一的解釋,認為地球上,總共有十二個這樣的巨型漩渦,百慕達三角只是其中之一。

  第三個理論,可算是第二個理論的修正,也是我自己最信服的一種。這個理論認為,百慕達海域的確偶爾會出現巨大漩渦,但絕非什麼黑洞或無底洞。事實上,由於這個漩渦範圍太大,即使駕船航行其上,恐怕也毫無所覺。就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有地球是平的這種錯覺,是一樣的道理。

  至於這種大漩渦,如何造成船隻或飛機失事,則是這個理論最精采之處。道理其實很簡單,這樣的大漩渦,在太陽底下,儼然成了一面碩大無朋的凹面鏡,能將陽光聚焦於某個狹小範圍,也就是所謂的焦點。當這個「洋面聚焦」作用發生之際,如果剛好有船隻或飛機經過焦點,自然毫無幸理,被燒得屍骨無存。

  想到這裡,我半開玩笑地安慰自己,如今已是深夜,絕不會發生什麼聚焦效應,我可以安心地進入這片神秘海域,繼續向目的地前進。

  這個時候,大約是午夜一點左右。我突然覺得有點冷了,決定喝點酒,暖暖身子。

  我取出一瓶白蘭地,倒了半杯,不料剛舉起杯子,突然感到渾身不對勁,彷彿轉瞬間,人體所有不舒服的感覺──冷、熱、痛、癢、痠、麻──同時傳到我的大腦!我立時明白,是心蠱又要發作了!

  雖然我對這種感覺,早已不再陌生,可是每當事到臨頭,我仍會感到萬般恐懼和無助。因為我知道,不久之後,自己就會陷入一場彷彿永遠醒不過來的惡夢,會看到各種恐怖之極的幻象,會聽到各種震耳欲聾的噪音,還會聞到難以忍受的刺鼻氣味!然後,我將再有一段時間,完全喪失神智,幾個小時之後,才會逐漸恢復正常。

  如果我記得沒錯,這應該是心蠱第二十七次發作。而且我的情況,和當年的家祺完全一樣,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症狀則越來越嚴重。

  過去二十幾次的發作,絕大多數集中於最近幾個月,也就是在我從事「移心之旅」的途中。這就代表說,發作的時候,白素並不在我身邊。

  事實上,我剛認識白素不久,心蠱就首次發作了,好在當時,我獨自在書房裡,旁邊沒有任何人。雖然那次症狀極淺,但我立刻想到了是怎麼回事。從此以後,我便提高了警覺,因此後來在白素面前,僅僅發作過一次。我用了一個藉口,草草交代了過去。

  凡是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和白素之間,一向沒有任何秘密。不過老實說,那是後來的事。在認識白素之初,我的確隱瞞了心蠱這個秘密,至於原因,我自己也說不上來,或許是我的心情太過矛盾。如今,回顧這段幾十年前的往事,連我自己都感到有點難以置信,外人自然更難體會我當時的複雜心情。

  回到正題。正因為我對心蠱的症狀,已有相當的經驗,所以我趁著神智清明的一點點時間,咬緊了牙關,忍受著肉體感受到的一切痛苦(想必都是幻覺,但對我而言,卻真實無比),趕緊關掉遊艇的引擎,並且拋下船錨。然後,我從隨身行李中,取出一副特製的手銬,將自己銬在駕駛座底部的金屬支架上。這樣一來,才能避免在失去神智的時候,做出意想不到的傻事(例如家祺當年發作時,曾拿菜刀一口氣砍傷七、八個人)。

  這副手銬的特別之處,在於使用一種特殊的定時裝置,時間一到,自動開啟,在此之前,沒有任何辦法能將之打開。

  在我的記憶中,家祺當年心蠱發作,從來沒有超過半天的時間。但為了保險起見,我在訂製這副手銬時,特別要求將開啟的時間,定在十八小時之後。

  然後,我蹲下來,蜷縮著身體,開始忍受心蠱發作時,一波波椎心刺骨的痛楚……

(摘自葉李華新書衛斯理回憶錄4-《移心》)



 
▌科學小視窗
▌世界最長河換亞馬遜?
▌文╱科科報編輯小組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巴西科學家聲稱已掌握足夠的證據,證明亞馬遜河比埃及尼羅河長,世界最長河流將換人做做看。

  亞馬遜河已經是公認的世界最大河流,但過去認為長度卻不及尼羅河。巴西科學家尋源探險後,認為亞馬遜河的源頭其實在秘魯南端海拔5000公尺高的山上,而非公認多年的秘魯北部,因此長度有6800公里,超過尼羅河的6695公里。

  源頭的確切地點還需要確認,但巴西科學家認為最後不論確認源頭在哪,亞馬遜河長度都將超過尼羅河。




 

科幻科學報
星艦學院發行

【徵稿啟示】
˙科幻科學報徵求各式中文科幻創作、介紹、心得及科普文章。
˙不接受外文作品及無版權翻譯作品。
˙若有版權問題,作者自行負責。
˙來稿請寄 scisci.mail@gmail.com,恕無稿酬。

【關於我們】
˙訪談室長期徵求問題,歡迎來信:scisci.mail@gmail.com
˙讀者意見,如未特別註明,視同授權刊登於科幻科學報上。
˙活動看板一區,有任何科學或科幻活動皆可來信要求刊登。

【關於轉載】
˙網路上之非商業轉載:
  若欲轉載,請勿更動版面或刪減文字,並請於文前註明「轉載自『科幻科學報』」。
˙商業性質或其他媒體轉載,請先徵求作者同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