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心靈電子報
::本電子報由心靈網路書店發送,若您不想收到此電子報,請按下取消訂閱::
第188 期 / 2007年06月27日‧每週三發行
來看看素超人吧!

曾維莉菩薩的《南國海嘯救災記》書中提到:「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沒有錢吃飯、沒有衣服穿、沒房子住的人是貧窮的,也會很自然的對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救助。可是卻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愛的層面是貧窮的,或是在自尊的認同上,沒有被滿足。」

素的鹹蛋超人對曾維莉菩薩的說法感同身受。大多數人所提及的貧窮都是經濟上的貧窮,但是現在社會有絕大多數人卻是心靈上的貧窮。

聖嚴師父曾在《抱疾遊高峰》書中提到:「心靈的貧困會帶給人類毀滅性的災難,遠比物質的貧窮,具有更為嚴重的威脅,如果觀念和信仰的問題不能解決,貧困地區永遠是貧困的。」素的鹹蛋超人對於上述的話感受很深,現在心靈貧窮的地區不只是貧窮國家而已,即使在物質條件豐富的國家,也會出現生活愈富裕,但精神生活愈貧窮。

財物可以使大家的物質生活得到改善,佛法卻能使眾生的精神生活充足。因此,這也是法鼓山一直努力推動心靈環保的重要原因。

現代的社會,人們似乎以為財務上的富貴就等於幸福,所以那些有錢的富翁們即使荷包滿滿,卻還是不惜涉入內線交易或是貪污來讓自己更有錢,但是素的鹹蛋超人認為心靈上的富貴才等於幸福。最後用聖嚴師父《禪門》書中的一段話做結尾:「人如能富貴則富貴,如不能富貴則要耐得起貧窮。富貴當然表示幸運及有福,貧窮也不就是罪惡及恥辱,最大的罪惡和恥辱是沒有以良心、道德、品行作為依準的經濟生涯。」

 
 

來自外在的幫助
只能暫時解決自己的問題,
而不能穿透問題的根源真正解決問題。
基本的方法,
其實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就是仰賴自己,
透過修行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禪的智慧

 
我希望我能更勇敢

大師的祝福是孩子一生的銘印【大師密碼十二輯,優惠套書74折起~】 ■ 曾維莉

人因為有需要,而變得貧窮。從出生開始,我們必須吃,必須喝水,需要別人給我們關懷,給我們愛。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Abraham Maslow)著名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的一生,隨著成長會產生不同的需求,包括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的需求、愛與隸屬的需求,到自尊、自我實現及最高層次的靈性需求共六個層面,都需要被滿足。

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沒有錢吃飯、沒有衣服穿、沒房子住的人是貧窮的,也會很自然的對他們提供物質上的救助。可是卻很少人願意承認自己在愛的層面是貧窮的,或是在自尊的認同上,沒有被滿足;但這兩個層面,卻是對個人在內心的安定、對未來的信心及自我期許、和對生命的熱愛影響甚鉅的。

每天晚飯後,我們花二到三小時的時間,為孤兒院的孩子作護理治療,縫補衣物,一邊聽他們說說今天學校的事,誰又調皮被修理,或是明天要上台朗誦,陪他演練一遍講稿。我檢視著一個孩子的手指,發現傷口很淺,呈現圓點狀,中間有疑似碳粉的黑痕。連著好幾個孩子都有相同的傷痕,我沉思了一會,問孩子傷口怎麼來的,他說不知道。我注視著他們,然後默默的消毒、上藥。

隔天,這幾個孩子並沒有來排隊等候換藥,我也沒有照慣例追蹤,因為我跟他們一樣清楚,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平常孩子說謊,我必會給予嚴厲的指責,這次責備的話我卻怎麼也說不出口。當我擁抱院童時,很明顯地可以感受到他們因為不習慣所導致的僵硬及不自然,可是為了得到多一點的關注,仍然不惜選擇傷害自己的方式,讓我非常心疼。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也曾經為了得到父母多一點的認同或讚美,而努力的考好成績,或刻意表現的乖巧聽話。但在教養院這樣的大環境,近五十個孩子的競爭之下,通常只有最乖及最壞的孩子會得到多一點的注意,可是本質上所有的孩子對愛及歸屬感的需求卻是同樣的強烈。年幼的孩子比較能自然地撒嬌,接受撫觸,年長的孩子則因為長期的壓抑,較不懂得表達,也因為長期的需求未曾滿足,導致一些偏差行為的表現。

我以沉默及嚴肅的表情,讓孩子瞭解雖然接受了他們的行為,但我既不鼓勵也無法認同。我開始花更多的時間注意孩子的言行舉止,當有正向的行為表現出現時,馬上給予讚美及鼓勵;同時,雖然沒有言語上的承諾,但卻以實際的行動證明,當他有需要的時候,我會一直都在。漸漸地,孩子知道,不需要在人群中特立獨行、搗蛋使壞,只要盡好自己的本分,也可以得到相同的關注。而因為分離焦慮而導致的負面情緒及過度的依附,也在信任及安全感的增加中逐漸放鬆。

孤兒院的一個工作人員建議我,孩子抱怨小病痛時不要管他,可以節省我治療的時間,我告訴他,護理,不是只有照護傷口,同時也要照護他的心,這不是理論,是所有醫療者對同類最基本的尊重。也許在執行的過程會受限於現實環境的影響而打折扣,但是我只要求自己是否已盡全力。

我們看到災變帶走了他們的家園、親人,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所以也許會顯得貪婪,所以也許會不擇手段的想要抓住一切。在這個過程中,會直接面對人性醜陋的一面,我們該如何自處,協助他們自立,重拾對生命的熱忱及對未來的希望,是一道很困難的功課。我希望我能更勇敢,不輕言放棄。

本文摘錄自《人生雜誌第263期

抱疾遊高峰抱疾遊高峰
/聖嚴法師

看作者為淨化社會終身奉獻其慈悲與智慧,抱病中仍一一跨過其非凡的生命高峰。…<more>

 

禪門禪門
/聖嚴法師
禪修的觀念是: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成長自我、消融自我。以「有」為入手方便,以「無」為禪修方向,以努力修行的過程為永久的目標。…<more>


妙心巧手─剩菜變盛菜〈下〉

佳餚變剩菜,讓人沒了胃口,
動動腦、發揮創意,
讓剩菜變、變、變,
中菜變西點、糕點變比薩,
搖身一變創新口味。
                         

 

剩菜變盛菜

如果將香菇、筍子、金針菇等剩菜切成丁狀,還可以做成風味十足的比薩,於切好的比薩皮上,鋪上一層奶油,再加上丁狀菜餚,撒以適量起司條後,放入烤箱中烤約10分鐘,令人食指大動的比薩變熱騰騰出爐;陳滿花並且提供方便小訣竅,若以土司取代比薩皮來製作,同樣可以達到可口的效果。 一般來說,切菜時,常會有多餘的菜是用不完的,不知如何處理時,他們便有機會在另一道菜中派上用場;如果材料不夠,再適當搭配其他切絲的剩菜,也不失為增加材料的方法之一。

沒有吃不完的菜

經常到寺院廚房擔任義工的張菊美,為了解決傳統年糕吃不完的問題,想出新花招,她會將年糕與酸菜梗分別切成一段一段相同大小的短柱,沾裹上摻有少許鹽巴的麵粉糊,放入油中炸成黃色後撈起,使得原本只有單一甜味的傳統年糕,搖身一變,重新組合,即成為一道香脆爽口的點心,讓人不由得垂涎三尺。

此外,香菜也可以取代酸菜,做法相同;也可在沾完麵粉後,以水餃皮或餛飩皮裹身下油炸,又是另一種風味。滷味也常是家中常見過剩的食物,經滷過的豆乾香濃味美,如果將其切成丁後,與紅蘿蔔、熟花生、毛豆、香菇等各種食物一起炒,就是一道下飯且營養十足的什錦素丁了。

其實,只要懂得惜福、儉約,再加上巧心妙手,家中就沒有丟棄不用的食物、物品了;如果能發揮巧思,適時將物品盡其所能地再利用,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讓人有枯木開花的喜悅。---<more>

 

摘自:素食聰明吃電子報第三十四期

 

和佛陀賞花去和佛陀賞花去
/撰文:釋見介
作者在學佛過程中,深深體會佛陀畢生教導苦和苦的止息之道——四聖諦,也就是苦:苦的現象,集:苦的原因,滅:滅苦的境界,道:滅苦的方法。 …<more>

 

和佛陀談天說地 和佛陀談天說地
/撰文:釋見介
將佛陀在大自然中領悟說法的故事、浩瀚經典中動人深刻的義理說法,以及大自然中可以為現代人安頓身心、啟發心靈的一切…<more>

》『天然白水晶/黃水晶』祈願觀音手排念珠

因為手上有念珠,就會經常想到自己是個佛教徒,自己的身、口、意等三方面,自然而然都會檢點,不要把佛教徒的形象弄壞了。

■ 祈禱.發願.平安.希望
「祈願觀音」之名稱是由聖嚴法師親自命名的觀音像。取名「祈願觀音殿」,是希望藉由參訪信眾的祈禱、發願,讓社會多一份平安和希望。

■ 材質:天然 白水晶/黃水晶 + 祈願觀音雕刻手排
■ 尺寸:7 mm (建議成人配帶); 手珠顆數:20 顆
  立即購買Go>>

『天然白水晶/黃水晶』祈願觀音手排念珠
友善列印 我要轉寄
除本電子報之外,心靈網路書店同時發行下列電子報,歡迎訂閱
>>心靈電子報>>素食聰明吃電子報>>人生雜誌電子報>>智慧掌中書電子報>>大師密碼電子報
>>法鼓文化文摘報>>佛法詢問台電子報 >>經典學院電子報 >>心靈網路書店好康報>>修行電子報
 

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2007 Dharma Drum Publishing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轉載請洽:data@ddc.com.tw
客服問題請洽:market@ddc.com.tw /客服專線電話:(02)2896-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