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勞動者電子報http://labor.ngo.org.tw ◇政治民主 社會民主 經濟民主◇ ★ ★ ★ ★ ★ ★ ★ ★ 2007.07.13 ★ ★ ★ ★ ★ ★ ★ 您正與 5332位讀者共同分享「勞動者電子報 」! ---------------------------------------------------------------- ------------------【勞動者】------------------------------------ 標題\台灣勞工陣線對解嚴20週年紀念聲明 ─「再解嚴」,台灣社會民主運動未完成的使命 作者\台灣勞工陣線協會 ----------------------------------------------------------------【台灣勞工陣線對解嚴20週年紀念聲明】 「再解嚴」,台灣社會民主運動未完成的使命 勞陣:持續推動勞動法制、生產關係民主化與資源分配正義的改革 7月15日是解嚴20週年紀念日,對於台灣政治民主的發展,有著特別的意義 。解嚴後的政治民主發展勢不可擋,成就了台灣的民主化奇蹟。 成立於1984 年5月1日的台灣勞工陣線表示:「政治解嚴成就了台灣的民主 發展,而勞陣從戒嚴時期一路走到解嚴,24 年來推動工會自主化及社會民 主運動,始終秉持著不僅政治民主化、 更要經濟民主乃至社會民主的理念 ,從推動產業民主制度到稅制改革與社會福利制度的改革, 從生產面到分 配面的公平正義,勞陣始終是新觀念的倡導者。 然而,政治雖已解嚴,但 在勞動相關法制上卻還有許許多多的限制, 未來,勞陣亦將持續與其他社 會進步力量合作,向社會民主的理想邁進, 推動勞動法規、生產關係及社 會資源分配正義的「再解嚴」運動, 建構台灣成為一個沒有剝削、壓迫, 人人平等的國度。」 台灣勞工陣線表示,回顧1984 年成立之初(勞工法律支援會),台灣正處 人人噤若寒蟬的戒嚴時代, 情治人員每天佇立在辦公室門口,監視著社會 進步力量的發展;一直到 1987 年解嚴以後,勞陣才在1988 年正式改名為 「勞工運動支援會」,從後勤支援到前哨作戰, 推動一波波的工會自主化 運動, 並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運動一同邁進,直到 1992 年才正式改名為 「台灣勞工陣線」。 資深的幹部笑稱,如果當時就叫「勞陣」,那今天台 灣社會就不會有「勞陣」,因為早就被獨裁的政權鎮壓掉了。 走過24年,陪伴台灣社會走過戒嚴與民主發展, 勞陣投入各項社會與政治 改革,希望建構台灣成為一個社會民主的理想國度。 解嚴20週年,許多政 策的架構、思維卻仍然停留在戒嚴時期, 更是社會進步力量下一階段努力 的方向,因此,針對台灣解嚴20週年紀念,台灣勞工陣線有以下幾點聲明: 1.勞動法規的再解嚴,勞動三法修法的迫切性 解嚴後,勞工運動經歷了風起雲湧的 88工潮,成就了一波又一波的工會 自主化運動,除了民營客運業的「順法鬥爭」、罷工之外,1988年7月15日 國營事業台灣石油工會第一分會第一次走上街頭等,為1990 年以後台灣的 勞工運動奠下基礎;然而, 台灣的集體勞動法規卻仍然停留在1920年代及 戒嚴時期的架構,其中包括1929 年前後立法的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及 團體協約法等,不僅不合時宜, 更讓台灣的工會組織發展,勞動三法歷經 了幾次修法失敗, 迄今仍擺脫不了戒嚴時期的困境,大大的打擊了勞工的 結社自由及集體行動。 2.生產關係的再解嚴,產業民主的深化與發展 在政治領域的威權與獨裁,剝奪了人民的自由與自主, 在生產關係中, 讓勞工無法分配到應有的經濟成果,因此,勞陣於1990 年開始推動產業民 主理念,在許多工會伙伴的努力之下, 終在國營事管理法得到實踐的機會 ,是台灣生產關係解嚴的重要發展。 未來,產業民主的精神應更進一步在 包括民營企業的生產關係中落實,讓台灣的民主進一步深化在工作、 生活 的領域。 3.社會資源分配的再解嚴,建立公平正義的新社會 過去,在國民黨「待從主義」的統治架構下, 造就了極度扭曲社會資源 分配的軍公教福利體制,其中包括18%優惠存款、軍公教退休撫恤制度,以 及眷村改建等等;而國家統合主義的幽靈存續, 更把社會保險(健保)、 社會津貼切割成不同族群,不僅嚴重扭曲了社會資源的分配, 更的造成社 會不同群體之間的對立,撕裂了台灣的社會團結。 因此,如何推動社會資 源分配的制度性的公平正義,將是台灣社會要持續尋求共識的重要課題。 最後,勞陣表示,台灣的民主化與戒嚴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但包括部份勞 動法制、 生產關係及社會資源分配卻仍然停留在戒嚴時期的思維,有待社 會進步力量更進一步的解構與改革, 而勞陣將秉持著社會民主的理念,推 動台灣社會的「再解嚴」 運動,讓台灣的民主價值能夠在每一個領域昇華 、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