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rk FaceBook Twitter 收進你的MyShare個人書籤 MyShare
  顯示內嵌語法

木馬電子報

2007-08-01

   本期主筆:下午三點半的7-11

    木馬新書搶先看:瞎吃─為什麼我們吃下去的比心裡想的還要多

   木馬文化作家專欄:貧窮女生環 遊世界去(4)-葡萄牙

 

下午三點半的7-11   windy

每天下午三點半,只是因為累了、倦了、想睡了,但絕對不是因為肚子餓了,總是習慣下要去逛下公司樓下的7-11。以下是我本週的點心清單:

星期一:500cc取了某法國畫家名稱的拿鐵咖啡

星期二:一條29元的日本進口巧克力餅

星期三:名字很輕但是熱量應該不輕的輕乳酪蛋糕

星期四:;兩條巧菲斯巧克力派

星期五:茶葉蛋+低脂鮮奶

這樣下去,讓人不敢計算一年之後我的體重會增加多少?

希望樓下的7-11離我越遠越好;總是在我回家路上的鹹酥雞攤是否可以考慮收攤;巷子口的滷味攤可以考慮喬遷;總之,可以遠離食物的誘惑越遠越好。

但是今天下午三點,我想我還是會不由自主的離開座位、按下電梯、到7-11準時報到---向我的垃圾食物銀行報到

  

瞎吃─為什麼我們吃下去的比心裡想的還要多

 / 布萊恩‧汪辛克

兩片餅乾、一杯奶茶,每天多ㄧ百大卡,一年就多5公斤!看到7-11就忍不住想喝杯思樂冰,看到的食物都要吃光光是良好習慣?小心你每天都在瞎吃!了解自己的飲食心理學,讓你不用放棄甜食或是鹹酥雞,也能不知不覺中變瘦!別忘了,最好的節食方法就是你根本不覺得自己正在節食。

 

得獎/推薦

謝宜芳營養師 推薦

作者介紹

萊恩‧汪辛克(一九九○年取得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在美國愛荷華州出生、長大,是美國康乃爾大學應用經濟與管理學系約翰戴森行銷與營養科學的教授,並在這裡擔任康乃爾食物與品牌實驗室的負責人(www.FoodPsychology.Cornell.edu)。在康乃爾大學任教之前,他仍任達特茅斯學院、荷蘭阿姆斯特單自由大學、賓州大學華頓學院、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法國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教授,並曾在內迪克陸軍研究實驗室擔任客座科學家。

他是傅爾布萊特資深專家計畫中食物行銷與營養領域的研究員,同時也是《營養行銷》(Marketing Nutrition)、《提出問題》(Asking Questions)、以及《消費者審核團》(Consumer Panels)等書之作者。他在食物領域的得獎學術研究,曾發表在世界上頂尖的行銷、醫學以及營養學術期刊上。除了南極洲以外,他的研究成果經過發表、翻譯、報導,並且製作成電視記錄影片,在世界各大洲廣為流傳。

目前,他與他的家人住在美國紐約州的伊沙卡(Ithaca, New York),在這裡,他是一個搖滾樂團裡表現中等的薩克斯風吹奏者,並常常享用法國美食與炸薯條,對台灣的東山鴨頭也很感興趣。

內容簡介

在這本深具啟發性與開創性的的新書中,食物心理學家布萊恩‧汪辛克揭露了為什麼你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吃了什麼,或甚至是你為什麼現在會正在吃東西。

 ●冠上品牌名稱的食物真的就比較好吃嗎?

●你討厭吃甘藍菜芽的原因,是因為你媽媽也不喜歡吃它嗎?

●你的餐盤尺寸會決定你的饑餓程度嗎?

●如果你的湯碗會神秘地自己裝滿湯,你又會喝下多少湯呢?

你最喜歡的慰藉心靈食物究竟能洩漏多少屬於你的秘密

●為什麼你在健康餐廳用餐時,會多吃這麼多食物?

 布萊恩‧汪辛克擁有史丹佛大學博士學位,他也是康乃爾大學食物與品牌實驗室的負責人。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來研究我們沒有注意到的事:那些隱藏在某處、卻決定人們吃下多少以及為什麼要吃的線索與暗示。汪辛克運用巧妙、有趣、有時候又顯得非常殘忍的絕妙實驗,例如「無底洞般的湯碗」,帶領我們展開一段迷人的旅程,去探尋隱藏在我們飲食習慣背後的那股神秘力量。食物的包裝會如何影響我們吃東西的數量呢?哪一種電影會讓我們吃得更快?為什麼音樂以及房間的顏色會影響我們吃東西的數量呢?我們要怎樣才能辨識出餐廳與超級市場裡那些會讓我們不知不覺進食的「隱藏的說服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部分的減肥方法注定要失敗?我們要如何運用「不知不覺的限度」,幫助我們在未來一年內,減少而不是增加五到十公斤的體重?

本書將會改變你對食物的看法。同時,不論你是在餐桌邊、在超市、在餐廳、在辦公室、甚至在販賣機旁邊或任何地方,只要你決定滿足你的食慾時,這本書所提供的真相將會幫助你做出更聰明、更健康、更細心、以及更愉快的抉擇。

 

編按

大米大臻是兩個貧窮的大女生,抱著一顆勇於實踐夢想的心,在去年(2006)十月份參加「星空聯盟」環遊世界計畫徵文比賽(http://blog.webs-tv.net/staralliance),幸運的在高手雲集的計畫文中,得到網友及評審們的青睞,最後勝出得到兩張環遊機票大獎,這只是故事的序曲

貧窮女生環遊世界去(4)-葡萄牙    大米/大臻

踏上葡萄牙之前,我們對葡萄牙的瞭解很有限,硬要說出些什麼關於葡萄的印象的話,大概也只能舉出「葡式蛋塔」這個例子──喔,對了,「福爾摩沙」這個對於台灣的美讚也是從葡萄牙人口中吐出的。直到親眼看見這個國家,葡萄牙的磁磚、葡萄的人終於像是加上了顏色與溫度,變得有聲有色起來,讓我們再也無法忘記。

葡萄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舊」,不過卻舊得很讓人放鬆,是一種很有質感的舊,有一點年代錯置的感覺。舉例來說,大部分的葡萄牙家庭像台灣早期的社會一樣,所有衣服都晾在窗外,一整排懸掛起來就像萬國國旗一樣,真是令人懷念的生活樣貌。

葡萄牙人也喜歡把國旗插在窗台,其實歐洲區大多這樣,這也讓我們想起小時候,老一輩的人在重要的紀念日裡總是會在家門口插上國旗,一片紅色旗海飄揚,不知為何就覺得喜氣洋洋的。很多年以後在異地看到此般情景,竟然有一點點的感動悄悄跑出來。

「喜歡聊天」是葡萄牙人很重要的特色,而這也許是熱情的民族性造成的吧。關於他們的熱情,在我們的旅程裡得到了一個小小印證:大部分的葡萄牙人都不講英文,我們當然也不會講葡萄牙語,那天我們在Proto的街頭,打算搭公車回Host家,卻一直沒辦法問到確定的公車班次。有一位小姐會一點英文,便熱心地替我們詢問正在等公車的一群老先生老太太,這個問題如同引信一樣,瞬間周圍的人都開始熱絡地交談起來。看著我們拿在手上的地址,他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試圖用葡萄牙文讓我們瞭解該去哪裡搭車,但任憑他們說得再多,我們仍舊是一句葡萄牙文也不懂,唯一會說的是「obrigado」(謝謝),但這明顯是不夠的。

這時,其中一位老太太也許是看出就算眾人講到喉嚨沙啞、我們也無法明白,便直接拉起我們的手,要我們跟她一起走。老太太一路上一直用葡萄牙文向路過的人確認,一邊帶領我們走過長長的兩個街口,她在前頭健步如飛,我們甚至要小跑步才能跟上。走了一大段路之後,她問到有個人正好要前往同一個地方,替我們確認了正確的公車班次,然後,她用力地握手作為道別。我們拍了一張她的照片,替這份熱心與溫暖留下一個記錄。

 

上了公車,我們順利地回到Host家;這位老太太必須走一大段路才能回到原本的街口,等下一班公車回家。幫助別人對她而言似乎是很自然的事,在那臨別的握手裡面,我們感受到了暖意,也希望她感受得到我們的謝意。

我們會記得她的笑容,這個小小的經歷,或許就是我們旅行的意義。

 

木馬文化版權所有